17岁的尼尔•帕特里克做为414s小组中最不怕抛投露面的人,登上了1983年9月5号的新闻周刊封面
高中生的好奇心
1982年8月,IBM发布了个人计算机;第二年,几个少年用它攻入了国家最高机密的实验室之一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位于新墨西哥州,隶属于美国能源部,是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地,也是全美设计核武器的两个机构之一。
这件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之前有一位骇客——可能还是历史上最棘手的骇客——曾经攻入过其他国家机构的计算机,但是却没这么引人注目。这很可能是当年上映的热门电影《战争游戏》让人们意识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加上媒体对于社会热点的推波助澜。414s一时间成为全国的话题,人们认为他们是活生生的《战争游戏》主角:充满好奇心的十几岁青少年,在国家最机密的计算机中来去自如,甚至拥有随意发动核大战的能力。
414s是几名少年给自己的小团体所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来源于他们所在地的电话区号。他们在维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大名鼎鼎的高德纳刚好也出生在这里。他们当年年龄在16到22岁不等,基本上主要是一群高中生。这些完全不起眼的孩子们攻击了60多台电脑——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字——除了核机构之外,纽约的斯洛恩•凯特林癌症中心和密尔沃基的一些学校的计算机也成为了他们的囊中物。
不过他们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那台被它们侵入的计算机是提供给大学使用的,里面并没有任何机密信息;只是在1983年6月3日侵入癌症纪念中心的两台计算机时,在删除所有的日志文件来企图掩盖自己的骇客行径时,也删除了账单数据而造成了1500美元的损失。
正是这次侵入让FBI注意到了他们。癌症中心的计算机管理人员联系了FBI,两个月后这几个小骇客的身份被确定,之后就是FBI的登门拜访。22岁的杰拉尔德•旺德拉是FBI的第一个拜访对象。他在解释为什么要进行攻击的时候说,他们只是很好奇,只是想找找乐子而已。
计算机犯罪法该来了
17岁的尼尔•帕特里克当时是鲁弗斯金高中的学生,这是一所全国都数得上的好中学。做为整个414s小组中最不怕抛投露面的人,他登上了1983年9月5号的新闻周刊封面。照片里的他坐在一台计算机前,侧身对镜头微笑,梳着当时流行的、蓬松而高耸的发型。封面上的文章标题把他称为“黑客”(hacker),这也是这个词第一次登上主流媒体。对于黑客们来说,这看起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然而事实上,许多真正的黑客认为新闻周刊滥用了“黑客”这个词。他们认为414s不过是一帮过于好奇的少年,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算是黑客行为。真正的黑客们创造而非破坏,探索而非掠夺,也不会干扰其他人的生活。虽然人们一般都会赞同新闻周刊对414s的描述“年轻、男性、聪明、动机明确而充满活力”——这也是大部分黑客的写照,但是新闻周刊显然给“黑客”这个词抹了黑。
虽然引起了一阵恐慌,但是414s使用的技术并不高深,使用的设备也只是便宜的个人电脑和家用调制解调器。他们只是不断地尝试那些大型计算机的用户名和密码,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人们虽然会为那些往往价值上百万美元的设备建造独立的房间,但是往往还在使用默认的、印在使用手册上的用户名和默认密码,也不会迅速修补软件中的漏洞,甚至当这些漏洞被公布出来也依然故我。是缺乏安全意识的人们让这些年轻人得手,而不是他们拥有什么神秘惊人的黑客技术。
后来,414s六名成员中的三名被起诉,罪名是“滥打骚扰电话”。这是在当年的法条中能找到的、与他们的行为最相关的起诉理由。社会对新技术的反应,慢得让人吃惊。
或许是因为时代变化得太快。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社会体制和法律的变化要慢得多。虽然414s在技术上和造成的损失上并不如后来的许多真正骇客更大,但是他们刚好出现在正确的时间点上。
虽然他们并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有三人根本被免予起诉,只是没收了三个月的电脑而已,但是网络的脆弱性和在网络上实施犯罪的可能性让人们不安。1983年年末时,美国已经提出了六项与计算机犯罪相关的法案,还有二十个州通过并开始实施计算机犯罪法——骇客们成为了国家安全的新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