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GRE总结

  五月11号,脑子里面什么都没想的过了一天。GRE考试10号考完了。最后离开考场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早已离开,而我坐在那里慢慢的选着学校,免费送分,何乐而不为呢,选择了MIT,CIT,UCLA,Michigan,四个世界Top20甚至是Top10里面的高校。

一、考试当天

  1. AW最后应该可以至少拿到5分,因为运气好遇到的都是自己准备的比较充分的题目。Issue是关于past experience对现有的achievements的影响的,正文第一段一气呵成,举了我们中考或者高考生都十分钟爱的例子,就是地心说和日心说两个观点里尽管有对立但是也有传承的地方,是参考系的中心变了(哥白尼和托勒密其实最大的贡献是给各种考试的考生奉献了一个可以凑字数的话题,吼吼……PS:日心说其实也不是真理,比地心说要计算方便一些,比如制定日历之类的,偏差较少,这个后来庞加莱提出的约定主义对此评论过了,地心说其实是有一定的优点的,而且据说Ptolemy这个人也很天才而且人品不错)。另外举了相对论这个例子,这个相对小众一点,而且可以让人猜测到我是理科生,然后对我洋洋洒洒的表述五体投地,手一抖5.5分就送出来了。正文第二段,举了政治和法律方面的例子。总结段落记得自己还用了一些比喻,把人类的发展比作河流,没有前面的涓涓trickle就没有后面的涛涛river,很俗套,写完肉都麻了。Issue字数冲出了屏幕,迫使机考界面出现了下拉条,而且下拉的不少,估计应该有500个单词了。Argument是自己复习时候好好构思了的,就是一个vice president的工厂比Panoply工厂的工伤事故多,因此vice president觉得是由于时间制度的原因这个例子。这个Argument漏洞比较明显,写了三个漏洞,最后估计字数在430到450字之间,足够了。
  2. Verbal和Quality当场出来,V162+Q168,总共330,预期之中,应该还可以更好。三个Verbal Sections第一个和第三个显然是Hard模式,一堆云里雾里的三空题,几个阅读题目选项巨长而且定位困难,基本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自己的直观的感觉,第二个肯定是Easy模式,所以应该第一个Verbal是Experiment Section,否则V不会上到160分上面,因为自己第一个Verbal由于有些紧张没有做的很好,没有很好把握的差不多有六七个题目。真正计分的应该是第二个和第三个Verbal,这两个答的还是不错的,尤其第二个Easy模式的,没有把握的就两三道题目,因此估计计分的两个verbal总共错了7到9个,这才来到了162分。Quantity估计是错了两道题目,那道两个量的factor的个数多少的比较应该是错了,当初就有些狐疑,另外一个应该是数据分析题里面的一个多选题选错了,太大意了,提交时候隐约感觉到这个题有问题,应该是弄反了,有一个选项不该选,当初应该留一些时间好好看看的。Q对中国人真的就是考细心程度,没有别的。
  3. 考试的时候没有很紧张,只是自己9号当晚没有睡的很好,两点钟才入眠,感觉自己心理方面变得稳定了一些,虽然入睡不容易但是没有很焦虑的感觉。10号早上5点50左右醒来了一次,又睡到了7点多,早晨起来喝了一杯咖啡,八点多出发,打的来到了考场,没想到周末路上车少,20多分钟就到了另外的H大,几个考生已经在那里,时间还早,我就到附近树林散了散步,树林幽静,几个学生在那里背英语。呆了一会儿,要去考场报到,9点半必须到那里,我9点出头过去了。几个老师在那里严阵以待,先把身上的钱包、钥匙、背包全部都存了起来,领了承诺书,发现自己不在这一侧的考场,而是在另外一侧。过去把承诺书签了之后,就进考场等着开考了。进去之后靠里侧的一个座位,坐在那里,旁边的一个哥们已经在等了。10点钟考试开始,考场突然键盘声大作,噼里啪啦一通乱响,我暗想我们这群人真是苦逼,然而心里面却突然异常平静。我知道,战争开始了,很久没有这样拼命的为自己争取一样东西了,我要开始真正为自己负全责的旅程了。

二、回顾

  1. 自己复习GRE集中的时间就是3月1号到5月10号,也就是70天,但是考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其实是平时的积累是最重要的,尤其在准备Issue的时候感觉尤其强烈,好些例子都是要自己平时阅读的时候留意的。而且Verbal这里设置的时间很紧,Hard模式基本都是刚刚做完,检查时间留下两三分钟而已,这就是说平常大量阅读锻炼阅读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再就是阅读方法,那本Mortimer J.Adler的How to read a book真的太经典了,尤其是第二、三阶段也就是略读和分析阅读那里,基本上就是可以用来对付GRE的。自己看过中文版,英文版看了一部分,对自己真的助益太大了。
  2. 再就是破釜沉舟的心态很重要。来到考场,感觉好些人都很轻松的,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也听到,有些人是考了几次的,看得出这些学生家境很优渥,对每次的考试费不在心上,呵呵,估计领女朋友逛两次街花出去的就够考一次GRE了吧。而且考试中大概还有一个多section的时间结束的时候有一个人就出去了,表情无奈中带着一点不屑,估计心说再战一次又如何,从穿戴上看起来也是家境很好的样子。他们没有经历过拮据的日子,至于自己,考砸意味着1000多大洋泡汤,要勒紧腰带过日子,因此格外上心,真的是苍天不负苦心人,付出努力总会是值当的。
  3. 考试的时候心态的调整真的很关键。正如上面说的,考第一个V自己没有答好,直接第二个V显然是Easy模式,当时就颇为惊慌,因为很多人说如果V从Hard模式调到Easy模式即使后者全部做对也难以达到160+,边阅读边调整自己的心态,终于稳定下来,把Easy模式兢兢业业答完了,估计Easy Section最多也就是错了3个。结果后来第三个Verbal又转入了Hard模式,这就可以确定第一个V是Experiment的了,第三个V大概完全不确定靠蒙的题目只有两三个,因此答的还差强人意。总共162,还是可以接受的,尽管当初自己设定的是V165。

三、复习总结

(a).自己主要的复习资料还是白皮书,三本白皮书No题做了6套,90-94题做了4套,95-2011做了5套,总共15套,而白皮书总共45套题目,也就是自己做了三分之一。尽管最初开始复习的时候,有些经验帖说要把白皮书最好全做了,而且两遍以上,但是自己还有其他事情因此时间不允许,而且题海战术从小到大真没有用过,觉得还是在精不在多,于是把这些做完的题目认真揣摩了出题思路,总结了GRE里面的文章套路和结构。这是我的方法,可能有些人倾向于用题量来找到题目的感觉和规律,这个是个人习惯差异,因人而异罢了。

(b).官方指南很重要(废话),把整本书都好好看了一遍,尤其是OG里面的题目,反复看了三遍,笔记密密麻麻批注在旁边。填空题的题干的设置思路和逻辑,比如结构上词对句,词对词,以及逻辑上的并列、反复、转折等等。阅读题真的难以具体说规律和技巧什么的,这个真的是要建立在大量阅读来保证基本功的前提之上,有了基本功之后,很重要的就是文章逻辑结构的把握,首先判断文章的类型,是科学说明文、结论解释文、文艺评论文等等;其次就是主要观点的连接结构,关键是那些逻辑连接转折词汇和句子,这些就好比房子搭建时候的拼接之处,通过对整体结构的把握,就形成了一章脑子里面的轮廓图,直接就可以通过这个来做文章结构体,同时也方便后面对细节题的定位,再就是可以通过这个轮廓来判断作者态度是否转折,是否有倾向性。有了总体结构的把握,阅读的主要题型就可以依次突破了。

(c).巴朗的备考策略和模拟试题真心也不错,当初买它主要是先用它来做开路试探,因为毕竟最新的真题有限,OG里面的题目太宝贵,得放在后边来用。巴朗的模拟题还是不错的,个人感觉总体上比OG的Hard模式稍微简单一些,比Easy模式难一些,介于两者之间吧。

(d).GRE单词,本来应该列在首位的,这个对于中国考生的确是GRE应试的基础,没有词汇量所有什么技巧、规律以及通过做题量应试都是空中楼阁,网上复习GRE单词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比如现在比较推崇的要你命三千还有一些应用等等。自己还是以老红宝书50 lists版本为主,估计70天内反复刷了20遍以上,因为后边背熟了速度会越来越快,最后有时候不到两小时就能刷一遍,考前保持记忆也是很重要的,总之一直没有落下。虽然有人诟病这个老红宝过时了,但是总感觉背要你命3000是突击应试的做法,还是这个老红宝来的扎实一些,而且对自己考G之外的外语阅读尤其是学术文献的阅读也是极其有帮助。

(e).其他的复习资料:GRE填空的绿皮书,大概做了其中的一半,蛋疼的是下载的PDF里面两空题好多题目选项跳页,每个Exercise里面10个题目,第四题的选项居然跳到了第六题的后面,但是总之还是不错的。其中的三空题似乎是用LSAT的阅读改的,有些题目比较难做,而且有几道题目看了答案还是有些模糊。杨继的GRE阅读指导,关于细节题的部分的总结很不错,一定要看看。杨鹏长难句,看了感觉对自己帮助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因为自己对长难句本来就把握不错,有自己的思路,可能还是没有领悟鹏哥的精髓吧。考前模考,先在考前一个礼拜左右做了一套纸质版的模考题,再就是在考前两天做了PP2的Practice test 1,考前一天又做了test 1一遍,居然V有一个Section有变化,不错,正好让我更好的应对考试。平时阅读保持阅读感觉太重要了,最后两周基本上每天至少要做一个Verbal section。

(f).Q,不说了,没拿满分,不好意思说什么,只能说千万要细心。作文,Issue所有的提纲都列了,总结了一些可以通用在好几种题目的例子和段落,记了厚厚一本笔记。Argument,个人觉得真心不用列所有的提纲,这个主要还是逻辑错误类型的判断,熟读题目掌握主要错误类型最重要,对每种写作要求都要练习至少一篇文章。写作总共练习了大概有40篇,Issue大概20几篇,Argument大概10篇左右。打字速度得练出来,考前几天最好每天写一篇或者两篇,保持打字速度和写作构思的速度。

考完G接下来,就是其他的准备工作了,加油吧,自己以前太懈怠了,以后要奋力拼搏了。

时间: 2024-08-07 04:33:21

考GRE总结的相关文章

利用IFA法进行个人目标实现

利用IFA法目标实现(一) 一.背景 1)主要原因:一直以来,我觉得计划对于实现目标非常重要.但是从2010年至今,我的各种各样计划几乎都全部流产,以至于我丧失了对于制定计划的兴趣.当然,抛弃制定计划之后,我仍然没有能够完成我的目标.翻看往年计划本,2013年2月份的时候,我的计划中就提到了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在于制定计划的方法上,但是没有加以重视. 2)催化剂:今年两次考GRE以及一次托福考试,匆匆忙忙的抢考位.预定酒店.车票和机票,然后临时抱佛脚,最后结果也十分不理想.仔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转]王垠的过去和现状

王垠的过去和现状 我曾在2006年冬季接触到王垠的三篇文章:<完全用linux工作>.<写给支持和反对<完全用Linux工作>的人们>.<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今天巧合又再次读遍,于是决定把我知道关于王垠的信息总结一下. 1. 从清华退学 王垠是高考发挥失常进入四川大学计算机系97级(据此推测他是79.80生人):2001年直接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所硕博连读,主要进行集成电路布线算法的研究. 2004年8月左右[1],王垠完成了&l

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以前跟一个同学聊天的时候他提到了"沉没成本"这个词,后来在网上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还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这两个概念. 其实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断的面对抉择.我们每向前迈出几步便会遇到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走,向右走,抑或是往回走.有些路口,即使走错了也可以从新再来,但是,也有那么一些路口,它不会给你从新选择的机会,同时它有决定了你前进的方向. So, life is just about making decisions. 我从来不

学习英语

前言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讨论语言学习的原 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在下当然也没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而且因为外语学习就连学术界都存在很多尖锐的争论,本人也不敢说自己有把握能把争论化解.但还是 决定先从简单入手,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吧,探讨一下外语学习的真谛,特别是对大家在外语学习上普遍存在的误解进行分析和澄清,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有所帮 助,对外语教学工作着有所启发,就知足了

听力训练

第一阶段:听抄至少5篇.一句一句地听,把句子完整地写下来.不会拼写的写下大致的拼法就行.一句话最多放音不超过三遍,即使没有写下来,也不要再回头去听. 这个阶段练的是对细节的把握.之所以说3遍之后不要再听,是因为: 1.有些句子可能从句多,比较长,难以一次记录 2.3遍以后对细节应该了解了,目的也就达到了 3.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在头两三篇练习,进行到后面会慢慢好转的 第二阶段:听大意至少五篇.以两至三句句子为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一听.然后写下这两.三句话的大意.不需要再像第一阶段一样写下每个单词.

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 /王垠

王垠,四川大学97级本科毕业,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直博.期间曾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所就读,主要 进行集成电路布线算法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因<完全用GNU/Linux工作>一文和对TeX的推广等"非研究成果 的业余东西"而出名. 在只剩一年就要博士毕业的时候,他申请退学,并将1万7千余字的"退学申请书"(题为 清华梦的粉碎)公布在网上,引起舆论界一时对教育体制.理想主义等的热议. 王垠 性别:男 喜欢的东西: 番茄蛋汤 爱好和兴趣: 计算机,滑板 籍贯

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

清华梦的诞生 小时候,妈妈给我一个梦.她指着一个大哥哥的照片对我说,这是爸爸的学生,他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是我们中学的骄傲.长大后,你也要进入清华大学读书,为我们家争光.我不知道清华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知道爱迪生和牛顿的故事.清华,大概就是可以把我造就成他们这种人的地方吧.我幼小的脑海里就想象出我能在清华做的事情--我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我说我要实现这个"清华梦".这就是清华梦的诞生. 小小科学家 我相信每个人在小时候都跟我差不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鲁迅有他的百草园,我也有我自己的&q

我是IT小小鸟的读后感

例举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者——蒋宇东来说,初入大学,同样是迷茫,不知所措,他花了整整大学一年的时间来弄明白自己专业所要学的究竟是什么.不得不说,这也是我们大一所面临的问题.而他的解决办法竟是我们都能想到却没有付诸实践的“死办法”,就是读书.读书,这可以说为兴趣这堂课打下基础,我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何在,就要多读书,读好书,有的选择,才会有明确的目标.就这样,他找到了方向:报新东方学习英语,考GRE,参加ACM比赛,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课余时间,增强实践能力.陶行知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I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

目录 前言 1. 对外语学习的主要误区 2. 造成“哑巴英语”的最主要原因 3. 英语环境的问题 4. 特殊群体 5. 语言关键期之争 6. 语言条件反射 7. 关于记忆力 8. 中国“英”雄 9. 二律背反? 10. 世纪之战 11.“学得”-“获得”之辩 12. 克氏理论 实践篇 第一阶段.早期(Early Stage) 1. 看图识音 2.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第二阶段.提高期(Upping the Ante) 1. 听力内容设计 2. 纽约人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