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移动互联网,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今晚和实验室几个朋友讨论我开IT书屋的事,说实话IT书屋看来很失败,每天的订单不到几单,大多数还是身边的朋友给面子,简直就是刷单行为啊。但是在我看来并没什么,首先我做这个的重点不是卖书赚钱,实际上大家如果愿意做那些不断的注册,登录,再赚取积分的事,我买的电子书多数网上都是能下到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做呢?第一,我想把业余的时间利用起来,看看IT行业的图书,最重要的是看完(当然很多不是精读)可以给朋友们分享。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大家看完给我的反馈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可以积累人脉,说的高大上点就是社交关系。第二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之所以做这个是我坚信微电商必然会取代淘宝,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马云说过,打败淘宝的绝对不是另外一个淘宝,淘宝的敌人不在购物网站上。微信从诞生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用户级上亿,在PC时代这种增长是不可能发生的,短短时间内就做到这么大的用户量。

现在我们来设想两个场景:(1)你在使用一件商品,比如一瓶酱油。这时你在炒菜,刚好发现酱油没了,你拿起手机扫一下瓶子上的二维码,马上给你看到的是附近最近的商店,同种价格的比较,下单了,送货上门。

(2)当你购买完你觉得好的商品后你会情不自禁的分享到朋友圈,QQ空间。其他朋友也能够看到这个商品的信息,并且购买。注意这里的购买和在网页的广告上看到的购买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商品的购买者就是你身边朋友。这种基于社交属性的宣传远远大于那种基于媒体广告的宣传。其实证明这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小米模式了。你们注意到小米到现在打过广告吗?但是小米的QQ空间的活跃程度是超过任何一家厂商的,小米搞得正是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宣传,小米把他称为“口碑”。

对于上面描述的二个场景,其实并不遥远,在日本到处可以看到二维码。很多事情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的。如果非要找一个互联网应用同时满足移动互联,二维码,社交关系等等这些移动互联网时代必备的要素,那么也只有微信了。实际上。富有远见的马云早已看出这一点,在一次讲话中,马云说我也开始害怕微信这东西了。然后阿里开始做来往无非是想把微信的路重走一遍。你们真的以为来往是个聊天工具吗?那就是阿里旺旺了。马云要来往的不是聊天的功能,马云要的正是我上面说的社交关系。所以为了来往不变成下一个阿里旺旺,来往在设计上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微信的布局,首先微信毫无疑问已经是移动端目前最大的入口。很多人差异为什么移动端最大的入口不像PC端那样是浏览器,是搜索。这个在这里不想详细说明。记得一年前在科大的操场上跟一个同学说,小米做手机是对的,实际上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还没有确定的定论,但是我可以大胆的预测APP终将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所以我只能说微信是目前手机上最大的APP。首先微信一定要保持他的社交属性,他决不能成为大家买东西,讨价还价的工具。他只能也应该是个入口,如果你想宣传,他给你订阅号,如果你想展示商品,买服务,二次开发,他给你服务号。如果你想直接购物,他给你个京东商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腾讯入股京东,进京东的入口给了微信而不是QQ。当然很多人也看到了这些,所以短短的时间,我们出现了微店,口袋通,微盟等等数十家微信的第三方。总之一句话,腾讯是要把微信打造成一个平台,一个入口。而且是一个具有稳定社交关系的流量入口。基于这个入口,你们可以干任何事情,包括最近的微信电话本。要知道没有微信的社交关系在里面,怎么能做电话本这种强社交关系的产品呢。

马云说未来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支付环节,所以微信为了支付做的一系列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惊叹微信的这步棋下的真大。微信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交软件,他的目标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有了这一片土壤,想撒什么种子,收货果实都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实际上,大家都在做这个事,小米甚至用硬件的成半价在买手机,原因很简单,因为小米认为miui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开微店的不就是15年前开淘宝的那一批人吗?我们还没有习惯微信支付,我们还没有习惯注册一个微店号,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淘宝号。我们的身边还没有那么多二维码,我们LBS也没有做的很好,我们购物的时候也不习惯搜一下附近的店。但是我坚信这一天必将到来,5年后,10年后,成功的不一定是微信,可能仍然是淘宝,因为我们看到淘宝也在努力向移动端发力。(阿里巴巴选择这个时候上市,简直绝了,因为接下来是阿里要烧钱的时候),或者是其他公司。但是这种基于社交,人人都是一个买家也是一个卖家(这里不仅仅是买衣服,鞋子。你可以买的是你家的特产,甚至是你的一项技能)的时代必将到来。最后,引用李彦宏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一句话:“我们太幸运生活在这个时代,摆的我们面前的机会太多!”。最后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时间: 2024-08-28 20:10:06

对于移动互联网,谈谈自己浅薄的看法的相关文章

谈谈对工作的看法

早上在车上听到两个女孩子谈论工作问题,很有感触.顺便整理了一下我对工作的看法. 虽然这两年一直在提倡"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但创业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遵循:毕业.就业.跳槽这个规律. 我从毕业到现在经过两份工作,一份是系统软件开发,一份是互联网软件开发,都是软件开发领域,一线的技术人员.对于毕业五年内的朋友来说我还是有点经验可以分享的. 我是大学学的是食品科学专业,毕业之前到深圳做的第一份工作却是系统软件开发,也许有人会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其实工作于专业关系真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

关于AngularJS 1.x 从Flex程序员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

用AngularJS开发了2个很小的项目,多少积累了点经验,这里稍微谈下我一个Flex程序员的角度对它的看法. 你可能会有疑问什么是AngularJS?为什么我们要用它?它有什么用 1:它是google开发的一套前台MVC开发框架,这个框架的健康度很好,社区完善,资料也好找 2:一般说到JS框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JQuery.AngularJs其实和它的前驱者JQuery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都是对html元素进行动态操作. 两者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理念,JQuery是操作Dom对象的一套强大工具,

关于AngularJS 1.x 从Flex程序员角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二)

再来看看关于Angularjs其它一些特性 1.依赖注入这个是老概念了,Angularjs通过参数的形式把实例传递到调用的模块中去,例如下图 灰色的Service 实例就作为一个参数传递到业务逻辑Controller中去的,从而分层,这种方式在Flex Parsley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只不过Flex中常用是先用config文件来定义注入关系. Angularjs中又n种注入声明的方法,controller filter directive factory config run.前三个分别用于An

谈谈对架构的看法

一.什么是架构? 生活中总是时不时听到一些高大上的词,例如:微服务架构.系统架构.应用架构.部署架构.组织架构.大数据架构,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在谈架构,但是一问起来,没几个能说出架构是啥 架构的本质是为了做增长 架构做增长的方式就是以拆分生命周期达到 二.什么是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就是指事物的生老病死,所谓的"生灭" 生成周期无处不在,例如:人每一天的活动,吃一品饭.眨一次眼,敲一个函数,都是一个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又包含生命周期,例一年又可以分成365个小的生命周期 每个生命周期都有一个

尝试用React Native做了个9宫格组件,作为新人谈谈对Native的看法

前两天开始接触React Native. 因为之前了解过相关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比如Ionic之类的,相比起来,React Native最突出的地方有两点: 使用Expo解决了对Android Studio / IOS开发工具的依赖 在端末上实现热重载 其中的第一点不知道将多少尝试进入安卓开发舞台的人挡在了门外. 而第二点极大加快了端末APP开发的迭代速度. 实际开发中,CSS大部分的特性都有,基本上CSS能实现的效果在Native上也可以实现. 随时准备一个Cheat Sheet就能解决大部分的

杨元庆谈互联网思维:招招攻小米命门

8月29日消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出席“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在演讲中直批互联网思维颠覆论.他指出,“一些国内的企业,在国内过得如鱼得水,日子红红火火.但是一到国外,他们按照中国习惯的方式去经营,很快就露出马脚.到处碰壁,像透露用户隐私这种行为都不可以了.”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元庆;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两个观点:一个是谈谈对当前互联网热的看法,二是谈谈对互联网时代诚信经营的看法. 我认为这两点要做好了是增长动力,如果做不好就是增长阻力.近年,互联网概念被炒得火热,好像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一万小时定律:方向与格局更重要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业余时间,我在编写程序这项工作上所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一万小时,早在程序员这个行当为人熟知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半职业生涯,今天应该有资格谈谈我当下的看法.        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绝大部分时间,我也经常用一万小时定律来激励自己,好在这个行当也是我的个人兴趣所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失意者

NO1: 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失意者,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诺基亚,这家连续曾经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巨头,于2013年9月3日被微软以54.4亿欧元价格收购其设备与服务部门(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获得相关专利和品牌的授权,在2014年4月25日,诺基亚宣布完成与微软公司的手机业务交易,正式退出手机市场,自此诺基亚的时代真正成为过去. 在2007年,苹果正式发布IPhone,宣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2008年谷歌发布的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又把移动互联网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诺

对软件工程的看法

先插入一张构建之法的封面.下面我来谈谈对软件工程的看法: 软件工程从字面上讲应该是有两个方面:软件和工程. 软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程序的编写,工程是通过某种方法构造对人们有用的一种东西. 软件工程可以理解为他是通过有着正确的意义的软件开发和维护而产生的一种工程,它是将系统的,科学的和严密的方法应用于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 想要学好软件工程就要从根本上对它进行了解,深入的剖析它优缺点和作用.它是一个创作团队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它包含了从软件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的整个过程,也包含着一些经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