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全览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成熟的版本是HTTP1.0和1.1,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协议以明文方式发送内容,不提供任何方式的数据加密,如果攻击者截取了Web浏览器和网站服务器之间的传输报文,就可以直接读懂其中的信息,因此HTTP协议不适合传输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信用卡号、密码等。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的HTTP通道,简单讲是HTTP的安全版。HTTPS在HTTP的基础上加入了SSL协议,SSL依靠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并为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加密。

1.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格式如下:

http[s]://host[":"port][abs_path]

  •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ttps是使用
  • 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

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

当输入:www.baidu.com

浏览器自动转换成:https://www.baidu.com/

2. HTTP请求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Request Line<CRLF>
Header-Name: header-value<CRLF>
Header-Name: header-value<CRLF>
//一个或多个,均以<CRLF>结尾
<CRLF>
body//请求正文

1、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

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2、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应用举例:

GET方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方式访问网页时,浏览器采用GET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源,eg:

GET /form.html HTTP/1.1 (CRLF)

POST方法要求被请求服务器接受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常用于提交表单。eg:

POST /reg.jsp HTTP/ (CRLF)
Accept:image/gif,image/x-xbit,... (CRLF)
...
HOST:www.guet.edu.cn (CRLF)
Content-Length:22 (CRLF)
Connection:Keep-Alive (CRLF)
Cache-Control:no-cache (CRLF)
(CRLF)         //该CRLF表示消息报头已经结束,在此之前为消息报头
user=jeffrey&pwd=1234  //此行以下为提交的数据

HEAD方法与GET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对于HEAD请求的回应部分来说,它的HTTP头部中包含的信息与通过GET请求所得到的信息是相同的。利用这个方法,不必传输整个资源内容,就可以得到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信息。该方法常用于测试超链接的有效性,是否可以访问,以及最近是否更新。

3、请求报头

见博客:http://blog.csdn.net/u010487568/article/details/17394089

常用的请求报头

Accept

Accep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哪些类型的信息。eg:Accept:image/gif,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GIF图象格式的资源;Accept:text/html,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html文本。

Accept-Charset

Accept-Charse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的字符集。eg:Accept-Charset:iso-8859-1,gb2312.如果在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缺省是任何字符集都可以接受。

Accept-Encoding

Accept-Encoding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可接受的内容编码。eg: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各种内容编码都可以接受。

Accept-Language

Accept-Language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一种自然语言。eg:Accept-Language:zh-cn.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报头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各种语言都可以接受。

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证明客户端有权查看某个资源。当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时,如果收到服务器的响应代码为401(未授权),可以发送一个包含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的请求,要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

Host(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

Host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eg: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guet.edu.cn/index.html

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就会包含Host请求报头域,如下:

Host:www.guet.edu.cn

此处使用缺省端口号80,若指定了端口号,则变成:Host:www.guet.edu.cn:指定端口号

User-Agent:浏览器标识信息。

3、HTTP响应

在接收和解释请求消息后,服务器返回一个HTTP响应消息。HTTP响应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Response Line<CRLF>
Header-Name: header-value<CRLF>
Header-Name: header-value<CRLF>
//一个或多个,均以<CRLF>结尾
<CRLF>
body//响应正文

1、状态行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其中,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Reason-Phrase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代码、状态描述、说明: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eg:HTTP/1.1 200 OK (CRLF)

详见博客http://blog.csdn.net/u010487568/article/details/17149589

2、响应报头

见博客:http://blog.csdn.net/u010487568/article/details/17394089

常用的响应报头

Location:Location响应报头域用于重定向接受者到一个新的位置。Location响应报头域常用在更换域名的时候。

Server:Server响应报头域包含了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软件信息。与User-Agent请求报头域是相对应的。下面是

Server响应报头域的一个例子:

Server:Apache-Coyote/1.1

WWW-Authenticate

WWW-Authenticate响应报头域必须被包含在401(未授权的)响应消息中,客户端收到401响应消息时候,并发送Authorization报头域请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时,服务端响应报头就包含该报头域。

eg:WWW-Authenticate:Basic realm=”Basic Auth Test!” //可以看出服务器对请求资源采用的是基本验证机制。

4、HTTP 普通头和实体头

HTTP协议中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所述的请求和响应,以及相应的请求头和响应头。但除此之外还定义了普通头和实体头,以及支持其他推荐和用户自定义的扩展头。

1、普通头

在普通报头中,有少数报头域用于所有的请求和响应消息,但并不用于被传输的实体,只用于传输的消息。

  • Cache-Control 用于指定缓存指令,缓存指令是单向的(响应中出现的缓存指令在请求中未必会出现),且是独立的(一个消息的缓存指令不会影响另一个消息处理的缓存机制),HTTP1.0使用的类似的报头域为Pragma。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用于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缓存)、no-store、max-age、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响应时的缓存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s-maxage. eg:为了指示IE浏览器(客户端)不要缓存页面,服务器端的JSP程序可以编写如下:response.seh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response.setHeader(“Pragma”,”no-cache”);作用相当于上述代码,通常两者//合用这句代码将在发送的响应消息中设置普通报头域:Cache-Control:no-cache
  • Date:普通报头域表示消息产生的日期和时间
  • Connection:普通报头域允许发送指定连接的选项。例如指定连接是连续”keep-alive”,或者指定“close”选项,通知服务器,在响应完成后,关闭连接。其中keep-alive再HTTP1.1才支持,也是默认的方式。

2、实体头

请求和响应消息都可以传送一个实体。一个实体由实体报头域和实体正文组成,但并不是说实体报头域和实体正文要在一起发送,可以只发送实体报头域。实体报头定义了关于实体正文(eg:有无实体正文)和请求所标识的资源的元信息。

常用的实体报头

  • Content-Encoding:被用作媒体类型的修饰符,它的值指示了已经被应用到实体正文的附加内容的编码,因而要获得Content-Type报头域中所引用的媒体类型,必须采用相应的解码机制。Content-Encoding这样用于记录文档的压缩方法,eg:Content-Encoding:gzip
  • Content-Language:描述了资源所用的自然语言。没有设置该域则认为实体内容将提供给所有的语言阅读者。eg:Content-Language:zh-cn
  • Content-Length:用于指明实体正文的长度,以字节方式存储的十进制数字来表示。
  • Content-Type:用语指明发送给接收者的实体正文的媒体类型。eg: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1;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 Last-Modified:用于指示资源的最后修改日期和时间。
  • Expires:给出响应过期的日期和时间。

3、扩展头

HTTP协议中有些推荐的扩展头,定义在其他RFC文档,如Cookie、Set-Cookie、Referer、Content-Disposition等,这些头分别用来解决一类重要的问题,从而单独使用RFC文档进行了描述,一般现代浏览器均实现了这些头。除此之外,协议还支持用户自定义扩展头,头的名称和意义均由用户自行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设定,从而为HTTP协议的应用范围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5、HTTP缓存

服务端可以对用户的响应进行缓存,浏览器也有浏览器缓存。这些都要基于HTTP协议的缓存协商策略来进行。

  • Expires策略:Expires是Web服务器响应消息头字段,在响应http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在过期时间前浏览器可以直接从浏览器缓存取数据,而无需再次请求。不过Expires 是HTTP 1.0的东西,Pragma也是HTTP1.0中的,现在默认浏览器均默认使用HTTP 1.1,所以它的作用基本忽略。Expires 的一个缺点就是,返回的到期时间是服务器端的时间,这样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客户端的时间与服务器的时间相差很大(比如时钟不同步,或者跨时区),那么误差就很大,所以在HTTP 1.1版开始,使用Cache-Control: max-age=秒替代。
  • Cache-control策略(HTTP1.1提出):Cache-Control与Expires的作用一致,都是指明当前资源的有效期,控制浏览器是否直接从浏览器缓存取数据还是重新发请求到服务器取数据。只不过Cache-Control的选择更多,设置更细致,如果同时设置的话,其优先级高于Expires。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这两个响应、请求头配合Cache-Control使用,分别得到上一次更新的时刻,从而计算出距离当前时间间隔,并与Cache-Control中设置的过期时间来进行比对,判断是否缓存过期。
  • Etag/If-None-Match:Etag是服务器自动生成或者由开发者生成的对应资源在服务器端的唯一标识符,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缓存。Last-Modified与ETag一起使用时,服务器会优先验证ETag。Etag/If-None-Match也要配合Cache-Control使用。

详细使用的参数如下:

Cache-Control值可以是public、private、no-cache、no- 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各个消息中的指令含义如下:

Public指示响应可被任何缓存区缓存。

Private指示对于单个用户的整个或部分响应消息,不能被共享缓存处理。这允许服务器仅仅描述当用户的部分响应消息,此响应消息对于其他用户的请求无效。

no-cache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缓存,该选项并不是说可以设置”不缓存“,容易望文生义~

no-store用于防止重要的信息被无意的发布。在请求消息中发送将使得请求和响应消息都不使用缓存,完全不存下來。

max-ag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生存期不大于指定时间(以秒为单位)的响应。

min-fresh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响应时间小于当前时间加上指定时间的响应。

max-stale指示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间的响应消息。如果指定max-stale消息的值,那么客户机可以接收超出超时期指定值之内的响应消息。

Last-Modified:标示这个响应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web服务器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Etag:web服务器响应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当前资源在服务器的唯一标识(生成规则由服务器决定)。Apache中,ETag的值,默认是对文件的索引节(INode),大小(Size)和最后修改时间(MTime)进行Hash后得到的。

If-None-Match:当资源过期时(使用Cache-Control标识的max-age),发现资源具有Etage声明,则再次向web服务器请求时带上头If-None-Match (Etag的值)。web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现有头If-None-Match 则与被请求资源的相应校验串进行比对,决定返回200或304。

HTTP1.1中同时提出Last-Modify和Etag来配合Cache-Control进行缓存控制的原因是:Last-Modified标注的最后修改只能精确到秒级,如果某些文件在1秒钟以内,被修改多次的话,它将不能准确标注文件的修改时间;如果某些文件会被定期生成,当有时内容并没有任何变化,但Last-Modified却改变了,导致文件没法使用缓存

有可能存在服务器没有准确获取文件修改时间,或者与代理服务器时间不一致等情形。

缓存与用户行为的总结:

用户操作 Expires/Cache-Control Last-Modified/Etag
地址栏回车 有效 有效
页面链接跳转 有效 有效
新开窗口 有效 有效
前进、后退 有效 有效
F5/按钮刷新 无效(BR重置max-age=0) 有效
Ctrl+F5刷新 无效(重置CC=no-cache) 无效(请求头丢弃该选项)

6、HTTP断点续传

HTTP1.1的GET方法支持请求某个资源一部分,响应status code用206(partial)来标识,使用Content-Range来标识请求的资源的部分内容。格式:

Content-Range:306320-604047/606060

表示这个资源一共有606060字节,当前请求的是第306320到604047字节的内容。客户端可以通过多个线程同时请求较大的文件的多个部分,来实现对文件的并发下载,如FlashGet、迅雷等均是利用此原理。

HTTP协议构成了当今流行的web应用和基于HTTP协议实现的多重应用,因此还有很多方方面面需要关注。

时间: 2024-10-29 02:01:16

HTTP协议全览的相关文章

Python入门(目录全览)

目录 Python入门(目录全览) 第一篇 markdown编辑器 第二篇 计算机基础 第三篇 Python解释器和集成环境 第三篇 Python基础 第四篇 Python进阶 第五篇 文件处理 第六篇 函数基础 第七篇 函数进阶 第八篇 模块基础 第九篇 Python常用模块 第十篇 面向对象基础 第十一篇 面向对象进阶 第十二篇 面向对象高阶 第十三篇 网络编程 第十四篇 并发编程 第十五篇 MySQL数据库 Python入门(目录全览) 第一篇 markdown编辑器 001markdow

java容器-全览

1.Collection全览-非线程安全的实现类 接口简介 Iterable:迭代器接口,用于遍历数据.foreach或者iterator. Collection:集合,java容器大部分集合的父类接口.java集合分两派,一派是Collection(只存储值的容器),一派是Map(存储键值对的容器) List:顺序写数据的数组容器,内存连续(jvm层面) Queue:先进先出(FIFO)队列,入队出队操作都有两种实现(一种是失败抛异常,一种是返回null或者false),不能写入null De

(转)RTP协议全解(H264码流和PS流)

写在前面:RTP的解析,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是都不全,所以我力图整理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解析, 其中借鉴了很多文章,我都列在了文章最后,在此表示感谢.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无私奉献,我决定从我做起,希望大家支持. 原创不易,转载请附上链接,谢谢http://blog.csdn.net/chen495810242/article/details/39207305 1.RTP Header解析   图1 1)        V:RTP协议的版本号,占2位,当前协议版本号为2 2)        P:

TCP/IP协议全解析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转]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即建立TCP连接,就是指建立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3个包以确认连接的建立.所谓四次挥手(Four-Way Wavehand)即终止TCP连接,就是指断开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4个包以确认连接的断开. AD:51CTO网+ 首届中国APP创新评选大赛火热招募中……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

RTP协议全解(H264码流和PS流)

写在前面:RTP的解析,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是都不全,所以我力图整理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解析, 其中借鉴了很多文章,我都列在了文章最后,在此表示感谢.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无私奉献,我决定从我做起,希望大家支持. 原创不易,转载请附上链接,谢谢http://blog.csdn.net/chen495810242/article/details/39207305 1.RTP Header解析   图1 1)        V:RTP协议的版本号,占2位,当前协议版本号为2 2)        P:

TCP/IP协议全解析

TCP/IP 是用于因特网 (Internet) 的通信协议.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方计算机)怎样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怎样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在 TCP/IP 内部 在 TCP/IP 中包括一系列用于处理数据通信的协议: TCP (传输控制协议) - 应用程序之间通信 UDP (用

RTP协议全解析(H264码流和PS流)

目录(?)[+] RTP Header解析 RTP荷载H264码流 1单个NAL单元包 2分片单元FU-A RTP荷载PS流 1PS包头 2系统标题 3节目映射流 4PES分组头部 写在前面:RTP的解析,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是都不全,所以我力图整理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解析, 其中借鉴了很多文章,我都列在了文章最后,在此表示感谢. 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无私奉献,我决定从我做起,希望大家支持. 原创不易,转载请附上链接,谢谢http://blog.csdn.net/chen495810242/ar

ubuntu解压命令全览 (转)

.tar 解包: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注:tar是打包,不是压缩!) --------------------------------------------- .gz 解压1:gunzip FileName.gz 解压2:gzip -d FileName.gz 压缩:gzip FileName .tar.gz 和 .t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gz 压缩:tar zcvf Fil

HTTP服务器的本质:tinyhttpd源码分析及拓展

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更新博客了,一方面是因为平时太忙了,另一方面是想积攒一些干货进行分享.最近主要是做了一些开源项目的源码分析工作,有c项目也有python项目,想提升一下内功,今天分享一下tinyhttpd源码分析的成果.tinyhttpd是一个非常轻量型的http服务器,c代码500行左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http服务器运行的实质.在分析之前,我们先说一下http报文. 一.http请求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起始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Request Line<CRLF> H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