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排索引PForDelta压缩算法——基本假设和霍夫曼压缩同

PForDelta算法

PForDelta算法最早由Heman在2005年提出,它允许同时对整个chunk数据(例128个数)进行压缩处理。基础思想是对于一个chunk的数列(例128个),认为其中占多数的x%数据(例90%)占用较小空间,而剩余的少数1-x%(例10%)才是导致数字存储空间过大的异常值。因此,对x%的小数据统一使用较少的b个bit存储,剩下的1-x%数据单独存储。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串数列23, 41, 8, 12, 30, 68, 18, 45, 21, 9, ..。取b = 5,即认为5个bit(32)能存储数列中大部分数字,剩下的超过32的数字单独处理。从可见的队列中,超过32的数字有41, 68, 45。那么PForDelta压缩后的数据如下图所示(图中将超过32的数字称为异常值exception):

图中第一个单元(5bit)记录第一个异常值的位置,其值为“1”表示间隔1个b-bit之后是第一个异常值。第一个异常值出现在“23”之后,是“41”,其储存的位置在队列的最末端,而其在128个5bit数字中的值“3”表示间隔3个b-bit之后,是下一个异常值,即“68”,之后依次类推。异常值用32bit记录,在队列末尾从后向前排列。

上述队列就对应一个chunk(DocID),还需要另外记录b的取值和一个chunk压缩后的长度。这样就完整的对一个chunk数据进行了压缩。

但是这样算法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如果两个异常值的间隔非常大(例如超过32),我们需要加入更多的空间来记录间隔,并且还需要更多的参数来记录多出多少空间。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了改进的算法NewPFD。

改进的PForDelta算法

在PForDelta算法基础上,H. Yan et.al  WWW2009提出NewPFD算法及 OptPFD算法。

NewPFD算法

由于PForDelta算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异常值间隔太大会造成b-bit放不下。NewPFD的思路是:128个数最多需要7个bit就能保存,如果能将第二部分中保存异常值的32bit进行压缩,省出7bit的空间用于保存这个异常值的位置,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更自然想到,如果异常值位置信息保存在队列后方的32bit中,那么队列第一部分原用于记录异常值间隔的对应部分空间就空余出来了,可以利用这部分做进一步改进。

因此,NewPFD的算法是,假设128个数中,取b=5bit,即32作为阈值。数列中低于32的数字正常存放,数列中大于32的数字,例如41 (101001) 将其低5位(b-bit)放在第一部分,将其剩下的高位(overflow)存放在队列末端。我们依然以PForDelta中的例子作为说明,一个128位数列23, 41, 8, 12, 30, 68, 18, 45, 21, 9, ..。经过NewPFD算法压缩后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NewPFD算法压缩后的数据依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128个b-bit数列,省去了第一个异常值位置单元;第二部分异常值部分包含异常值的位置和异常值的高位数字。例如,对于异常值“41”其2进制码为101001,那么低5位01001保存在数据块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中,先保存位置信息(“41”的位置是“1”,表示原数列第2个),再以字节为单位保存高位“1”即“0000 0001”,这样反而只需要附加2个字节(一个保存位置,一个保存高位)就可以储存原本需要4个字节保存的异常值。而对于高位字节,还可以继续使用压缩算法进行压缩,本文不再继续讨论。

除了数据列,NewPFD算法还需要另外保存b值和高位占的字节数(称为a值)。因为参数ab已经确定了数据块的长度,因此chunk长度值不用再单独记录。

OptPFD算法

OptPFD算法在NewPFD之上,认为每个数据压缩单元chunk应该有适应自己数据的独立a值和b值,这样虽然需要保存大量的ab值,但是毕竟数据量小不会影响太大的速度,相反,由于对不同chunk单独压缩,使压缩效果更好,反而提高了解压缩的效果。

对于b的选取,通常选择2^b可以覆盖数列中90%的数字,也就是控制异常值在10%左右,这样可以获得压缩效果和解压缩效率的最大化。

索引压缩步骤

代码见:http://www.cnblogs.com/huxiao-tee/p/4644422.html

时间: 2024-11-09 04:42:37

倒排索引PForDelta压缩算法——基本假设和霍夫曼压缩同的相关文章

C# 霍夫曼二叉树压缩算法实现

知道有的人比较懒,直接贴全部代码. 一开始一次性Code完了压缩部分代码.只调试了2,3次就成功了. 一次性写150行代码,没遇到什么bug的感觉还是蛮爽的. 写解压代码,才发现压缩代码有些细节问题. 对最后一个字符处理问题. 遇到比较折腾点:构建二叉树时,把原本应该是(叶结点的有值的)节点放在了左节点,正确应该放在右节点,导致生成的编码序列不满足(任意编码不是其他编码的前缀).导致解码失败. 使用方法: var srcData = Encoding.UTF8.GetBytes(textBox1

数据--第38课 - 霍夫曼树

第38课 - 霍夫曼树 1. 最初的解决方案 对于文本“BADCADFEED”的传输而言,因为重复出现的只有“ABCDEF”这六个字符,因此可以用下面的方式编码: A B C D E F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接收方可以根据每3个bit进行一次字符解码的方式还原文本信息. 2. 存在的问题 这样的编码需要30个bit才能表示10个字符.容易出错. 3. 改进 避免每个字符都占用相同的bit位. A B C D E F 01 1001 101 00 11 1000 25个

Huffman tree(赫夫曼树、霍夫曼树、哈夫曼树、最优二叉树)

flyfish 2015-8-1 Huffman tree因为翻译不同所以有其他的名字 赫夫曼树.霍夫曼树.哈夫曼树 定义引用自严蔚敏<数据结构> 路径 从树中一个结点到另一个结点之间的分支构成两个结点之间的路径. 路径长度 路径上的分支数目称作路径长度. 树的路径长度 树的路径长度就是从根节点到每一结点的路径长度之和. 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 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就是从该结点到根节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与结点上权的乘积.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 树的带权路径长度就是树中所有叶子结点的带权路径长度之和,通常记做

贪心算法-霍夫曼编码

霍夫曼编码是一种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在计算机数据处理中,霍夫曼编码使用变长编码表对源符号(如文件中的一个字母)进行编码,其中变长编码表是通过一种评估来源符号出现机率的方法得到的,出现机率高的字母使用较短的编码,反之出现机率低的则使用较长的编码,这便使编码之后的字符串的平均长度.期望值降低,从而达到无损压缩数据的目的.例如,在英文中,e的出现机率最高,而z的出现概率则最低.当利用霍夫曼编码对一篇英文进行压缩时,e极有可能用一个比特来表示,而z则可能花去25个比特(不是26).用普通的表示方法时,每个

霍夫曼

  一.哈夫曼树的概念和定义 什么是哈夫曼树? 让我们先举一个样例. 判定树:         在非常多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须要进行大量的条件推断,这些推断结构的设计直接影响着程序的运行效率.比如.编制一个程序,将百分制转换成五个等级输出.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程序非常easy.而且非常快就能够用下列形式编写出来: if(score<60) cout<<"Bad"<<endl; else if(score<70) cout<<"Pas

Fence Repair_霍夫曼树(最优树)_堆

Fence Repair TimeLimit:2000MS  MemoryLimit:65536K 64-bit integer IO format:%lld Problem Description Farmer John wants to repair a small length of the fence around the pasture. He measures the fence and finds that he needs N (1 ≤ N ≤ 20,000) planks of

基于python的二元霍夫曼编码译码详细设计

一.设计题目 对一幅BMP格式的灰度图像(个人证件照片)进行二元霍夫曼编码和译码 二.算法设计 (1)二元霍夫曼编码: ①:图像灰度处理: 利用python的PIL自带的灰度图像转换函数,首先将彩色图片转为灰度的bmp图像,此时每个像素点可以用单个像素点来表示. ②:二元霍夫曼编码: 程序流程图: 详细设计: 统计像素点频率,首先通过python自带的PIL库的图像像素点读取函数read()获取灰度图像的所有像素点,通过循环遍历每个像素点,将每个出现的像素点值以及其次数以键值对的形式放入到pyt

霍夫曼编码求节省空间

霍夫曼编码将频繁出现的字符采用短编码,出现频率较低的字符采用长编码.具体的操作过程为:i)以每个字符的出现频率作为关键字构建最小优先级队列:ii)取出关键字最小的两个结点生成子树,根节点的关键字为孩子节点关键字之和,并将根节点插入到最小优先级队列中,直至得到一棵最优编码树. 霍夫曼编码方案是基于______策略的.用该方案对包含a到f6个字符的文件进行编码,文件包含100000个字符,每个字符的出现频率(用百分比表示)如表1-3所示,则与固定长度编码相比,该编码方案节省了______存储空间.

C语言之霍夫曼编码学习

?1,霍夫曼编码描述哈夫曼树─即最优二叉树,带权路径长度最小的二叉树,经常应用于数据压缩.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哈夫曼编码"是一种一致性编码法(又称"熵编码法"),用于数据的无损耗压缩.这一术语是指使用一张特殊的编码表将源字符(例如某文件中的一个符号)进行编码.这张编码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每一个源字符出现的估算概率而建立起来的(出现概率高的字符使用较短的编码,反之出现概率低的则使用较长的编码,这便使编码之后的字符串的平均期望长度降低,从而达到无损压缩数据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