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巴克买咖啡思考技术团队的管理

我喜欢在星巴克买咖啡,不是因为星巴克的咖啡特别好喝,而是因为星巴克咖啡质量的稳定,在任何一家星巴克点一杯拿铁,口味不会差很多,甚至当咖啡拿到手的温度也不会差很多。

公司对面就有一家星巴克,因为距离的原因,这家也是我去得最多的一家星巴克。这家店开在写字楼林立的闹市区,每天中午都会有很多顾客在排队等咖啡,别担心排队的队伍很长,实际上排队的时间并不长,他们的店员的速度非常快,用不了等多久就可以拿到你的咖啡。慢慢熟悉了这家店里服务员的面孔,看着他们之间配合的默契有时候也会不由的感叹, 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Team Work!

思考1. 专业分工是否真的有必要? 最好是离开舒适区,让所有人都干活

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如果我要开一家这样的咖啡馆,我要雇多少人?”
“嗯,可能会需要,出纳,服务台接待员,制作咖啡的咖啡师, 清扫地面桌椅的清洁员。。。”
而其实在一家星巴克实体店里只有一种人,每个人都会轮流去做清洁员, 出纳,咖啡师,接收搬运原料的内勤,面带微笑递咖啡到你手上的服务员。
很公平是不是?
虽然这些工种可能会有差别,也许有人可能会觉得轮到做清洁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作为一个team,这个制度很好的保证了公平。所以,总结的第一个思考是:离开舒适区,所有人都需要干活。
回头想想我自己的团队,一个项目有项目经理,后台开发工程师,前台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还有很多辅助保证项目实施的角色。确实专业有分工,但是在一个技术团队里是否真的因为是专业的原因而必须有这样的分工?
事实上在一个技术团队里,存在这样明确的分工很多时候和专业度没有非常强大的必然关系,往往是因为人的惰性而导致的,大家都希望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意去做清洁员的工作,那么结果就是招聘一个专职的清洁员来吧,结果是效率总是卡在一个瓶颈提不起来,因为清洁员在打扫时,大家都在喝咖啡。

思考2. 对专业执着,就事论事,是维护团队的最好的态度

这家星巴克店里,有个个子不太高的黄头发的小伙子,明显他的速度、效率和质量都要高出其他人一截,经常看到他在完成自己流程内的工作,在等待的时候会提醒或帮助同一流程上的其他人。
一天中午我去买咖啡,排队的人不多,但是有一点不同,这个小伙子并没有站在工作区,而是站在服务台的周围,非常专注的看着服务台里面的同事的操作,当他发现问题的时候会大声斥责没有规范服务的同事。
设身处地想一下,一个你平时身边工作的同事,在这个时候就站在你的边上找你工作的茬,而且是当着其他同事,甚至顾客的面,丝毫不给你留情面的指出你的问题。气氛是或多或少有点尴尬,但是看得出服务台里的员工还是专注于自己手上的活,被点名的人还是会微笑对待顾客。
想想我们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间有多少次的同行评审还是发现不了问题?需求评审,代码评审,测试用例评审,验收交付评审,项目总结。。。 可能这真的是态度的问题。
就是论事,就是在遇到问题是非的时候,可以拉下面子向平时和自己亲近的同事甚至是上级指出。不会因为上下级的关系,因为平时关系亲近的原因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个优秀的组织需要有对专业执着,对问题就是论事的员工,也需要培养和保护这样的文化氛围。

思考3. 对待新人

我相信星巴克里面的新人在上岗前一定是接受过培训的。 但是无论在完备的线下练习也比不过在面对真正客户眼神时候的感觉。新人在开始上Production时是一定会紧张的,我观察了这家星巴克是如何培训新人的。

  • 新人编入一个相对固定的团队。每次新人上岗的时候,身边都是熟悉的人。
  • 只要不是特别忙,新人在重要岗位的时候(例如收银,记录客人订单)边上会有一个老手指导。
  • 允许新人犯错,允许新人的速度比别人慢。星巴克一般都有2个收银机,当发现速度跟不上的时候会开启另外一个收银通道。别忘了前面说的,在星巴克的团队里,所有人都可以做收银员。

摘自:http://www.cnblogs.com/leonzhang/p/4012321.html

时间: 2024-11-18 13:50:00

在星巴克买咖啡思考技术团队的管理的相关文章

真诚与尊重是技术团队的管理要点

转自:http://www.infoq.com/cn/news/2017/11/Sincerity-respect-management-tec 如果把高质量的 IT 技术产出比喻成汽车上路,那么技术团队本身就可以看成是马路.它是基础设施,平时不会得到太多关注.然而,想要汽车上路,那么这个路就要先造好. 关于技术团队的相关话题,大家也都是在摸索中总结出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又是不可行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团队这个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 本次技术团队访谈,InfoQ 邀请了美丽联合集团副总裁顶天

技术团队代码管理和部署

主流公司使用svn和git作为代码版本管理,当然也不排除直接copy或者ftp.公司经历了的svn到git的变迁,也深刻体会到不同的版本管理服务,使得技术团队的协作方式变得更为流畅. 简单介绍下背景,有一个项目V5,从版本V1一直演变到现在V5,可见历史之久,想从svn切换到git,其中的代码管理和上线部署迁移,都会是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稳定,尤其是一些开发同学对新的版本管理和部署理解不透彻,很容易引发事故. 在svn的主干开发流程 开发同学更新主干代码,提交代码 部署测试环境 检查每一个要上线

星巴克

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在中国那么贵? 我从没进星巴克之类的店面去消费过,这篇文章之 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国的一些问题,也很有趣.在北京的星巴克,外国人发现一大杯拿铁要 27 元,作为经常消费咖啡的洋人,可能会以为全世界就剩下星巴克一家咖啡店了,要不然咋就那么贵,要知道,在美国同样一杯拿铁只要$4.80(或 1 美元多点的浮动),按国民收入来说,美国平均国民收入是中国国民平均收入的 5.5 倍,这,怎么这么扭曲? 华尔街日报估计过星巴克在华的销售价格构成(毛估,勿要加成 100):租金支出最

星巴克:邮件里的夏趣盎然

你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两种人,集齐所有杯子召唤神龙的星巴克脑残粉,或者一面吐槽星巴克的咖啡呵呵呵,一面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顺势滑进街角的星巴克. 同时,星巴克也被认为在餐饮业里最有技术范儿,除了孜孜不倦update品牌APP,积极推动移动支付,星巴克也与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有不错的关系,小心翼翼地打造时尚与科技的品牌形象. 1986年Howard Schultz购买并改造星巴克.15年后,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及著名咖啡品牌.公司发展成为-个在全球拥有5000多家零售店的大型企业.

星巴克其实是一家数据科技公司!?

星巴克并不仅仅是一家简单地向全世界各地销售冷热饮品的公司.它同时也汇集了来自客户和消费者每周1亿多笔的海量数据.面对这么庞大的数据,星巴克是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呢?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星巴克利用数据和现代技术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对所有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它是结合会员系统.支付卡和移动应用程序的先驱.(但这只是表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星巴克是如何利用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现竞争优势.我们会为大家介绍的五个有趣的示例.有人认为,星巴克可能已经不再是单纯

技术团队与OKR

标题是在我思绪乱飞,文不及意的时候改的,原标题是命题作文"CTO的最后一课 第一季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技术团队绩效考核机制>,思绪飞完,发现这都是自己的意淫,作为一个基层员工,除了自我管理就是被管理,谈技术团队的管理,未免太不切实际,但是恰是因为自己是被管理的对象,所以在听完CTO训练营整整一季的课后,我想说,老师,我有话要说~ 在思考如何激励时,自然想到了CTO讲师于斌平<技术团队如何做绩效管理>中的论述,于斌平老师有着10年以上500人以上的团队管理经验的

简明技术团队管理(一)写在管理之前

写在管理之前 之所以叫简明项目管理,指的是在资源有限,组织结构不庞大,给与的管理职能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技术团队的管理.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管理职责的负责人会身兼数职.但一定要清楚,管理技术团队和管理项目的区别.即,管理技术团队是要不断提升团队的技术成熟度:而管理项目,则是要完成项目的目标,达成用户或客户的诉求. 实施管理之前,要设立管理的目标,或者用更直白的话说明,就是要解决什么问题.那么,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被回答的: 组织所给与的,或者能承受的管理成本是多少?给与的支持有多少? 当前管

软件可扩展性:来自星巴克的经验

[编者按]本文作者 Weronika ?abaj 是Particular Software的开发人员.她专注于通过软件提供业务价值,探索新模式,应对挑战.在星巴克,她总是点中杯焦糖玛奇朵. 文章系国内 ITOM 管理平台 OneAPM 编译呈现,以下为正文: 星巴克通过扩展运营机制和劳动力,避免了较长的顾客等待时间.无独有偶,开发人员也可以这样做! 2004年,Gregor Hohpe发表了一篇很棒的文章--"Starbucks Does Not Use Two-Phase Commit.(星巴

走进小作坊(十二)----星巴克体验

   家乡考驾照.传递枣强县城,街道上的打开和闭合存储的两侧各一半,感叹小镇生活的慢节奏. 很多其它的人从后台推向前台,有了直面用户的机会,怎么从纷繁复杂的日常管理中脱身出来,提升企业业绩呢,这些天看的这本<星巴克体验>给了不错的解答.    从书名能够看出.本书意在解说星巴克有什么独特体验以及如此体验是怎样达成的.正如乐帝之前分析视频行业用户需求的水涨船高一样.用户对服务业体验看重性有着相同的规律.这也是海底捞能从四川走出.靠着平均水准的火锅水平,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仅仅因海底捞卖的也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