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南方开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他把握住了市场机遇,前一年的业绩非常不错。前几天通电话时,他开心地说,终于可以好好奖励跟着自己一起创业的兄弟们了。他准备将除扩大规模的费用以外的大部分利润,分给员工当奖金,好让大家更有干劲。奖金数目的确不少。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仅仅是数量多就能够让人满意吗?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抱怨的往往不是数量少而是分配的不公平。一方面,老板就算明察秋毫、秉公无私,也不能保证分配时不失偏颇;另一方面,人性的弱点注定每个人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付出而忽视别人的贡献,即使老板的分配在客观上是非常公正的,员工们也会觉得心有不甘。我问朋友:“那你怎么决定每个人的分配比例,才能让他们觉得公正呢?”
朋友笑着说:“我不决定,我让他们自己决定分配比例。”
自己决定奖金数目?那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所有人申报的比例加起来,必然远远超过100%,而正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比例必然要被稀释,那么就有很多人大胆地报上30%、40%这样的数字,这样一来,岂不是老实人吃大亏了?不过,朋友说,他的方法不是简单地一次申报,而是定了一系列的规矩。
首先,每个人所报的百分比数都会被公布出来写在白板上。把每个人的数字相加,如果最终大于100%,那么此次申报无效,所有人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比例。这样的调整机会共有两次,如果三次申报之后,大家还是不能将总额控制在100%以内,所有奖金就要充公。
这个方法听起来十分有趣,最后实施的结果如何?朋友说,他在年中就开始尝试,第一次申报时,总数大概在150%;第二次让大家各自做了调整,却只降了20%;于是第三次大家因为担心一分钱都拿不到,开始慎之又慎,最后竟然只有87%。
朋友如约按照大家第三次填写的比例分配了奖金,并用剩下的13%资金领着全体员工旅游了一次。要是在从前,朋友拿出一小部分利润用于活动时,大家会私下里抱怨:“这么多钱,还不如分了呢。”而这次用这么一大笔剩余的奖励作为活动经费,没有一个人表示遗憾,并且玩得十分开心。因为他们清楚,奖金的比例是自己定的,没有任何理由埋怨老板不公;而剩下如此多的资金也不是由某个人的失误造成的,可以说大家都有责任,一起拿去消费,谁都不觉得亏。
有年轻员工开玩笑说:“老板,下次再填的时候我们努力凑出99%,看你拿剩下的钱带我们玩什么。”朋友笑着说:“你们能凑出100%我也不担心,但是记住别贪,超过100%可就一分钱都领不到了。”
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用逆向思维来解决。不少老板将发放奖金的规则越定越细,或是要求员工对自己的奖金数严格保密,就是担心由于分配问题所引起的员工相互攀比心理和不平衡感,结果是越弄越乱,越藏越糟。朋友选择另外一种思路,让员工给自己定奖金并公布于众,反而消除了矛盾,获得令各方满意的结果。
摘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