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非常讨厌“智能”两个字。经过电影、媒体反复、完全不规范的使用之后,它变成一个“万金油”名词,任何一种稍微创新一点的硬件,都会被称为“智能”。
这正是它问题最大的地方。
由于遭到过度滥用,“智能”再难回到最初明确的定义中去,几乎一千零一个人的脑海里,对“智能”的定义、印象都不相同。换言之,“智能”作为一个名词,它的周延太宽了。
周延太宽的名词不适合放在产品的宣传文案上,因为无法想象消费者会对它产生怎样的反应。专业的文案应当避免犯下这样的错误。然而,即便语文再好,现在也有一个困境,如何称呼、定义当下出现百花齐放的具备一定运算能力、可以联网的硬件设备呢?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科幻大片里出现的未来设想,比如国内广告文案上浮夸的风气,令大众对“智能”的定义变得越来越不一样——某种程度上,许多人口里的“智能”是指“人工智能”,能够完全理解人类语言、思想的机器造物。但现实是,所谓智能硬件的表现,更像是一个除手机外具备联网能力的硬件。
这也是现在部分消费者提到“智能硬件”就大摇其头的原因:宣传与现实不符。而从宣传角度来看,“智能”的价值传递链是断裂的。
总结来说,智能硬件还处于联网设备的阶段,未来它必然不局限于此。不过从联网设备到人们心目中所期待的具备人工智能的硬件,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
好消息是,行业内已经有许多人意识到了联网设备的重点,不在于设备的行为表现得智能化,而是应当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硬件终端化为各式各样的服务。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手机设备也经历了同样的进化历程。
联网不光为了通信,而是为了提供服务。这句话如何理解?所谓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鞋、智能帽、智能水杯之类的设备,不应该仅把它们视为可以连接手机的配件,而是面向最终用户的终端。举例来说,智能手环是提供健康生活服务的终端,智能水杯是健康生活、甚至是提供供水服务的终端,智能鞋也可以是别的什么服务的终端、智能微波炉是新型食品配送服务的终端……
只有在想清楚“服务”这件事情怎么做,当下的智能硬件才能找到更加合适的场景,更加合适的目标人群。比如说 Nest,虽然它最直接的印象是自动恒温器,但实际上,则为客户提供恒温的服务。
不久前众筹的“星 21”手环,则以习惯养成为突破口,设计出 21 个小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用户一步一步地培养习惯。尽管从功能上看,它的计步功能之类,和其它手环都大同小异,但加入了这种游戏化的设计之后,顿时有一种贴心的感觉。
Bong 则通过计算活跃点的方式,当用户锻炼积累一定数量的活跃点,即可换取一些设计感很强的箱包、水杯之类的设计品——关键还在于 Bong 是一个有美感的团队,挑选的产品起码能够激发人们购买的欲望。
小米手环结合小米的生态圈,结合小米 ID,在小米的智能家居体系当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雷军最近投资了 You+ 房地产项目,则可以展望小米的愿景,其实是为年轻人提供服务,这个愿景可以和小米有众多结合地方。
微软最近推出的智能手环,与其说它是手环,倒不如说它是私人健身系统,集成了众多的传感器,让它能够很好地识别人的运动状态,而且进入健身房之后,可以启动私人教练功能,人按照手环的提示完成一个接一个地健身项目,比自己瞎练要好得多。
以上还是智能手环部分产品——如果是涉及到智能家居类的产品呢?
比如最近常常看到的智能配奶机,从功能特点来说,是为了解决年轻父母配奶粉遇到的麻烦(测奶温等等),然而细想一下,是否年轻父母都有这个需求呢?相比之下,配奶机如果是放在婴儿房,是否可以集成摄像头、红外传感等之类的,为年轻父母提供婴儿监护服务?奶粉是否可以和国外的大厂合作,直接提供按月订购服务?
智能微波炉可否与 7–11、全家等商店合作,让他们配送适合微波炉加热的餐盒?飞利浦的 Hue 可否与情绪感应相结合,到家了就出现一个不一样的色彩?
如果说人工智能还有点遥远,那么能够提供更多服务的智能硬件,估计可以受消费者的欢迎——我以前在《如何让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里提到:
如何从产品层面,为消费者提供购买的理由?一种更加系统化集成的解决方案,或许会让产品显得更加优雅,富有吸引力。
而要做到这一点,智能硬件就必须具备更多的扩展性,它应当是一款满足多种需求的设备,在“整合”用户刚需的前提下,才能以更高的溢价卖出自己的产品。同样类比智能手机——一开始智能手机的价格比功能手机高出不少,但依然有人买单。
而从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智能硬件创业者需要克服的难关还非常地多。毕竟构建一套服务,所需要的就不只是一款产品,而需要多合作方,深化合作,提供更多的价值点,才能完善整个服务环节。这对于力量尚不强大的创业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毕竟,现在智能硬件最大的问题是,别人以为它只是一款设备,但它其实归于物联网的范畴之下,而消费者层面的物联网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大众的预期。
题图来自 smartdatacoll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