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第五次作业——构建之法读后感

由于时间只有一周不到,所以书看的比较仓促,没有进行太多的深究,只是简单的谈谈自己第一遍简单看过之后的感受。

首先是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究竟什么才是软件工程?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抛去官方的定义,每个人对软件工程都有一个自己的认识,我重新的想法是:对一个项目从制定需求到售后维护一整套的人为操作,而算法加上数据结构所构成的程序从逻辑上来说是冰冷的,软件工程所做的就是赋予这些冰冷的程序灵魂,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软件。

其次,到目前为止我的实战项目经验很少,所以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代码规范,好在书中也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并讲述了如何通过一个团队的力量来构建一个完整的项目,然后我涉及到了我们本学期的一门课程——软件测试,书中也有向我们讲述单元测试,回归测试,验收测试,等分析方法,感觉与课堂上所讲授的方法有所不同,可能我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说法。

从第六章的敏捷流程开始就是我完全没接触过的内容,因为自己是个小白,没有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去,所以只能从字面上去了解,并没有很深刻的意识到敏捷流程所带来的优势,但脑海中已经对此思想有所印象。

相对第六章,MSF和MP这两章更通俗易懂,整体读下来也比较的流畅,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地方,也许是MSF和PM不仅涉及到思想,更是对一个商业化的软件开发的认识,从一个团队领导者的要求出发,对软件工程和PM的自身和团队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再次就是转换视角,从研发团队转移到用户的需求体验角度出发,来告诉我们身为开发者所需要准备的内容,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户体验这一章,毕竟我们开发出来的软件是要给行外人使用的,所以必须从方方面面考虑到使用者的感受。

最后,书中阐述了IT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创新模式,并加入了一点软件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内容,面对日新月异的IT发展,我们能够做的创新数不胜数,前提是我们从现有的固化思维中走出来,才能继续开拓新的软件之路。

以下是我读本书的几个疑问点:

1.作为一名刚入职的软件工程师,在团队开发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与组员沟通,并在未来几年完成项目经理的转变?

2.MSF的基本原则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是否大于开发价值?

3.敏捷流程究竟敏捷在何处?时间?空间?

4.测试用例既然是无法趋于完美的,后期都需要补丁,那直接在发布之前建立一个“补丁库”来代替后期频繁的问题会不会更好?

5.MSF对敏捷和CMMI的支持究竟支持在哪里?

时间: 2024-11-06 19:55:11

软件测试第五次作业——构建之法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第五次博客园作业———构建之法读后感

<构建之法>读后感 读完<构建之法>不禁惊叹,关于软件工程方面这么刻板严谨的书还可以这样写!皱欣老师以一种轻松而又不失严谨的态度让我们深刻的了解到了软件工程这一学科的精髓所在.正如瓦茨·汉弗雷.软件工程的奠基人之一所说的那样.软件领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艺创新的大爆发:另一方面是坚持不懈的工程工作,包括软件的改善.维护和测试等,这一方面占了90% - 95%的比例.皱欣老师用俏皮的语言和灵活的人物设定如“阿超”.“小飞”.“果冻”.“小李”等来反映现实中典型的软件行业从业人

构建之法读后感----第1章 绪论

首先,文章对于程序.用户需求.工程等等概念用了阿超给儿子编写的一个出题程序来分别解释了个中的含义,尤其是程序和工程的区别,程序大概就是用很多语言或工具编写的一个简单能实现目标要求的一行行代码,而工程就是在这个程序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修复程序的bug.提供后续维护等服务. 需求分析:梳理需求,逐步展开后续工作,如设计(软件架构).实现(写数据结构和算法),测试,发布软件 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 软将工程的核心部分: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

实验五—读《构建之法》的心得体会

在段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们这学期有幸读到<构建之法>一本好书!其实你如果停下来认真读一读这本书,是非常有趣的.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这本书对于软件工程的方方面面: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成长等都有所涉及且内容简洁.精炼可以很轻松的一口气读完,不过读完了,还要亲自动手实践,这样才能内化为你自己的知识.在我读到书中的第五章团队与流程,第12章用户体验,第16章创新,第17章职业道德时,有很大收获的,测试那张也很有趣. 在看到代码规范这章时懂得了一个良好的代码风格规范是一个软件开发人

软件测试第五次作业——心得体会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                                                    心得体会 对于学软件专业的学生,关于软件工程这门课应该是非常熟悉.我与它的渊源其实很久——我们学过了<软件工程服务外包>.<软件工程>,还有这学期的<软件测试>,而我对于这门课程仍然是笼统的.朦胧的.庆幸,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这本书,让我对“软件工程”这个概念有了深刻的了解. 在以前的软件学习中,我理解的软件概念是

一、构建之法读后感

这学期的软件测试课程多加了<构建之法>这本书,这学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学了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 对于这本书可以简单地有两个词语来概括:"专业"."接地气". 这本书的开头就是给我解释什么事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上大学将近三年,说实话还没有一次真正的去了解过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说来还是有些惭愧的. 首先,这是一本全景式图书,会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能让毕业生在对行业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较少地感到惊讶和出乎意料,这是一本与现实接轨的教材. 其次,这

构建之法读后感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面对实训这件事,而今年才刚接触软件测试这门课程,讲的是如何测试代码可行性,都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测试代码可行性.软件测试这个行业对于女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不需要有强大的敲代码基础,需要的是细心和观察力.如果对于软件测试有兴趣就应该看看构建之法这本书,构建之法这本书的好首先就在于这是一本全景式的图书,能让你更了解这个软件行业.可以让人从陌生变熟悉,所以这本书是不错的.其次,这是一本实践式的书,涵盖了科学软件开展的每个方面,不单单只是实践,理论的东西也很重要.我们中国

构建之法读后感2

1.专业 2.但是不迂腐,很接地气 3.但是不屌丝,很有情怀 由此可见,<构建之法>是一本当代软件工程大学教育急需的好书. 本人在大学上的软件工程课用的也是较老的课本,讲的是瀑布式的环节,带着对这门课残留的记忆参加实习的时候,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对需求变化的反感,当时还不知道"迭代"这个词,只觉得做事情是要"谋定后动"的,"庙算多者胜",怎么能大概了解下需求就开始动手呢?"需求分析"难道不该做的认真.准确.达到一劳永逸

构建之法——读后感

好吧,其实一开始在课上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略有点抵触,毕竟不是通过自己“即可寻求”得来的资源,但是看着看着,慢慢也就好了. 在我感性认识上的构建之法,其内容不同于其他的“类教材”书本,甚至都不同于我之前阅读过的所有书(好吧,也不排除我认知局限性因素的干扰),构建之法的叙述方式相对于“书本”来说,更像是以写博客的感觉在写书,让读者有一种仿佛在杂志上阅读博客的享受.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专业课程,像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软件工程等.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构建之法读后感part1

碰到<构建之法>,实属偶然.在进入大二的第二个学期正式选了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牵涉的范围很广, 同时也是一般院校的同学反映比较空洞乏味的课程.但是软件工程的技术对于投身IT产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么一本书.这本书的全称是<构建之法 - 现代软件工程>,封面设计得很朴素,说实话,没有亮点.但作者吸引了我,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在微博上关注邹欣老师,他是微软Windows中国工程团队首席研发总监.第一次翻开<构建之法>,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与国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