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O高校云平台之考评系统项目总结

高校云平台,将云的概念引入到我的生活, 高校云平台主要是以各大高校的业务为基础设计开发,包含权限系统,基础系统。新生入学系统。考评系统,成绩系统。选课系统,视频课系统。3月份參加云平台3.0的开发,至今已经4个月的时间。今天已经完毕验收。

以下从项目架构技术要点,软件设计思想,自己的成长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云平台在原来2.0的基础上完好了架构,以经典三层+抽象工厂和配置文件+EF+WCF+MVC+EasyUI为基础将springIOC取代了工厂。分布式事务。EF底层框架进行优化。同一时候对cas单点登录,AOP,切库。动态建库建表等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实战,减少系统耦合性,提高灵活性以及訪问的性能。对复杂业务进行抽象与整合。

详细来讲到考评系统,针对评教和考试的共性整合成为考评系统,14个模块,复杂的业务逻辑造就考评系统的一句神话“一入考评深似海”这里面的业务逻辑复杂度和业务量其它系统不可相提并论的。题型。题库,模板。考试配置,考生,试卷。申请考试,学生考试,评分,计算成绩。成绩分析,实施评估。学生评教,统计成绩。详细不再详述。

在这4个月的时间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參与实现了实施评估,统计成绩,考生。计算成绩4个模块。代码量添加了不要少的基础上,也切身的体会着软件设计的思想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代码的实现。在软件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顾虑到技术能否实现而限制了设计的思路。通过这4个月的磨练才意识到,技术的实现是时间的问题。仅仅要给你足够的时间以及技术资料没有什么不能够解决的,而更缺失的是设计软件的思想。

个人临时认识到软件设计的思想包含技术和用户的体验度。能做出一款广受用户喜欢的软件设计师大多数是最“吹毛求疵”的,能从用户角度来设计软件。

“不怕不知道,就怕不知道”,所以思想上要有足够的前瞻性,那么怎样让思想的脚步跑的更快呢?假设一个人抱头苦想恐怕仅仅是徒劳。由于一个人的经验和认识是少的,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资源,你周围的人,他们是你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这个基础上你才干对已经存在的东西有所突破。要不会出现把全部的时间付出的最基础的部分,做完后抬头发现有人已经比你做的更好,那你做出来的东西意义何在?在一定的基础上才干有突破。基础性的东西大多数人都能够实现的,不论什么事物的价值往往由于“点睛之笔”而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个项目视频管理是以组长的角色參与的,给我的很多其它的是管理经验的收获。而这次以组员的角色參与所以很多其它的是功能的实现,收获的是发现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原来的意识是“遇到”问题,但“遇到”显然多了非常多被动的因素,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考虑问题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很多其它的是对代码的熟练度。业务的逻辑的接触,怎样依据用户的须要来实现功能。怎样显示出用户须要的数据,以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展示展示出来。一開始仅仅有考生管理模块儿,业务相对起来比較少,加上中间有新人增加,所以我后期的时候開始參与了实施评教,统计成绩的优化。计算成绩模块实现。

所以非常多的时候是在别人代码的基础上进行兴许开发,阅读了非常多人的代码,发现不同的代码实现思路,重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别人的大好机会。团队合作。这段时间跟大家一起开发。交流,明显感觉到团队的那种凝聚力,学习组长怎样在时间少,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协调应对。

曾经总是感觉开发考试系统的都是大牛级别的,如今自己也參与当中,很多其它的是“做”,解决并实现问题。复杂的考试业务,不是你一下子就弄清的。所以那些參与过考试系统的考场值班,考试測试。负责考试的人更easy了解业务。还好我们这里的个个都是教育的专家。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协作增效,不断创新。分享给自己。也分享给大家。

时间: 2024-08-03 10:19:05

ITOO高校云平台之考评系统项目总结的相关文章

ITOO高校云平台V3.1--项目总结(二)

自身责任要明确 心态要明确 布置任务要有反馈 总结 今天下午,举办了一场ITOO高校云平台3.1总结大会,针对3.1开发的过程中统计上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统计上来的问题,映射到自身,看看自己还有那些问题没有发现,然后总结师哥,师姐或者同期的同志们给出的建议,进行改进. 自身责任要明确 作为一个负责任,首先要明确自己本身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明确那些事情是作为负责人应该做的事情,这一块暴露最多的就是开发过程中的接口问题,.NET的3.1只有七天的开发时间,本来是想把开发过程中用到的所有接口统计

ITOO高校云平台V3.1--项目总结(一)

高校云平台,可以说是我参加的的一个实战性的项目,刚开始接触,可以说是有点蒙,到真正的用到实践中去的时候才发现,之前学到的好多的知识,还只是依然处于学过的层次上,想要真正的运用到项目中去,还是欠缺的很多很多. 大概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参加的高校云平台的项目,从1.0开始,到现在的3.1,除了3.0由于软考的原因是后期才加进来的,整个开发过程,我都在.从开始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画类图,画时序图,技术选型(这一块当时应该是师哥师姐们确定的),设计数据库,还有后期的开发,测试.整个过程大部分都有参与,

2015.1高校云平台会议感悟

时间:2015.1   地点:三合班 参与人:9.10期 及部分毕业生大神还有可亲可敬的米老师 今天下午的高校云平台会议,我个人感觉开的还是挺成功的,手机上记录了很多做项目同学们的感悟和提醒.也有米老师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下面总结一下他们不同角色对于高校云平台的看法,我觉得很有意思: 从项目领导者角度:背景1.项目经验不丰富 2.带项目经验也不丰富 项目感悟:1.项目文档:很重要,一个好的项目,没有文档,也就没有指导和传承 2.工具使用:工具没有使用熟练,肯定会出错的. 3.团队交流:交流才有火花

高校云平台——学生在线抽取试题及提交试卷

参加高校云平台项目有一段时间了,我主要负责学生端,我觉得学生端一大难点就在于抽取试题和提交试卷. 因为我们的试题都是动数据库都出来的,而每个试题下的选项是由单选框实现的,根据单选框的属性我们需要实现的是,单个试题下的四个单选框name必须相同,而试题与试题之间的单选框name必须不同,为的是实现每道题下都能且只能选择一个选项. 而我们为了实现起来方便并不是为每道试题下都通过代码添加四个选项,而是写好四个选项之后通过foreach遍历每一道试题,为每道试题添加选项.难就难在这里,如果通过遍历,每道

基于 Arduino 和 IoT 云平台搭建物联网系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搭建一款监测土壤水分的物联网系统,用于在土壤干燥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本项目使用了IoT 云平台来管理警报系统,同时存储来自传感器的数据.众所周知,物联网是当今热门话题之一,它将改变我们的未来及生活方式.如今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搭建物联网系统,因为市场上已有一些原型板,这使得我们不用花费太多金钱及精力就可以着手物联网项目. 搭建 IoT 系统项目 构建这个项目,我们需要: Arduino MKR1000: 湿度传感器: IoT 云平台 Carriots 的免费账户(点击这

Kubernetes+Docker的云平台在CentOS7系统上的安装

Kubernetes+Docker的云平台在CentOS7系统上的安装 1.运行VirtualBox5. 2.安装CentOS7系统. 注意:选择Basic Server类型 安装过程略. 3.修改计算机IP和计算机名. 1)nmtui 1. 修改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slave1.smartmap.com 2. 修改网络连接 nmcli connection edit enp0s3 nmcli> goto ipv4 nmcli ipv4> set metho

IBM supervessel power云平台 之 linux系统下VPN 登录篇

声明:此文档只做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作其他商业用途 author:朝阳_tony E-mail : [email protected] Create Date: 2015-3-8 16:00:02 Sunday Last Change: 2015-3-8 16:28:08 Sunday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linzhaolover 摘要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免费的基于power架构的云平台,还是有很多不方便使用的地方,下面咱就说一说怎么通过VPN登录到 IBM

高校云平台从需求分析说起

说来惭愧,这是我参加的第二个项目,心里有些没底,但是一个这么美好的愿景摆在面前没有退缩的理由是吧?!项目启动会议结束后我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上了几个字:忙碌的50天.后来一个同学看到了说该多加几个字,于是写上了:收获的50天.于是一切的忙碌和收获从需求分析开始了. 一.文档可以不多,但是一定要精 之前所有参与过的项目都是从代码编写开始的,这次的不同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虽然不是全新的需求,却是全新的用户.开始的前两天只有自己在整理之前版本留下来的资料的时候就会发现基础系统的文档该有的基本都有,想要找些什

【转载】基于Docker的CaaS容器云平台架构设计及市场分析

[转自]http://www.cnblogs.com/darkprince/p/5115739.html 基于Docker的CaaS容器云平台架构设计及市场分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多谢!--- 1 项目背景---概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寻找新的软件交付流程和IT架构,从而实现架构平台化,交付持续化,业务服务化. 容器将成为新一代应用的标准交付件,容器云将帮助企业用户构建研发流程和云平台基础设施.缩短应用向云端交付的周期,降低运营门槛.加速企业向互联网技术和业务的双转型. 容器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