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第一代动态路由协议,属于距离矢量协议,基于跳数来进行路径选择(最大支持16跳)。RIP目前有:基于IPv4的RIPv1,RIPv2版和基于IPv6的RIPng版
二.特点
1.OSI层次:应用层协议,基于UDP端口520
2.算法特征:距离矢量协议
3.有类与无类:RIPv1是有类,RIPv2是无类
4.运行范围:IGP(内部网关协议)
5.最佳路径:管理距离120,度量值----跳数
三.RIP路由分组
1.Request包
作用:请求分组,用于初始化时指向路由器邻居请求路由条目
2.Response包
作用:RIP回复分组,用于更新/发送本地路由信息
四.RIP计时器
1.更新计时器---30s
update timer,用于RIP协议周期对外广播路由
2.失效计时器----180s
invaild timer,当RIP路由(更新)超过180s时,则宣告此路由失效(possible down)
3.抑制计时器----180s
hold down timers,用于防环的,表示此时间范围内,不接收其他路由
4.刷新计时器----240s
flushed timers,当RIP路由(更新)超过240s时,则将此路由条目从本地路由表中移除
五.RIP路由算法介绍
RIP路由算法是Bellman算法(贝尔曼算法)。
Bellman算法:
①如果收到邻居给的路由,若本地没有,则接收。
②如果收到邻居给的路由,若本地有,根据度量值对比,择优录取,劣质的就丢弃。
③如果收到邻居给的路由,若劣质,但是从原有邻居学到的,也录入。
针对③:假如R1---->R2有两条路径①和②,在没发生故障之前,R2的路由表存的是最短路径①,当路径①down掉,R1会选择路径②发送数据包给R2,于是此时R2收到R1的数据包只有经过不是最优的路径②的数据包,此时由于没有度量值对比,于是只能接收下来,更新路由表,移除原先的路由表。
六.RIP路由防环
1.路由防环概述
由于RIP路由协议具有"坏消息传播得慢"的特点(RIP更新周期30s,失效时间180s造成),于是每台路由器就不能同时或接近同时地完成路由表的更新,所以便有可能产生"路由环路"
2.RIP的防环机制---5种
①水平分割
定义:从本接口收到的路由条目,不能再从本接口发送出去。(别人送你礼物,你不可能再把同一件礼物送给他吧)
②最大16跳
定义:若RIP的路由条目跳数达到16跳,则此路由失效并且被丢弃
③路由中毒
定义:若RIP的路由条目发送故障时,会将此路由标记为16跳,并发送给邻居,告知邻居此路由有问题,尽快删除该路由条目。
④毒性逆转
定义:若RIP的路由条目发送故障时,会将此路由标记为16跳,并发送给邻居,告知邻居此路由有问题,尽快删除该路由条目,邻居会返回16跳的路由中毒,实现确认。
⑤抑制计时器
定义:当收到故障路由之后,默认会直接删除本故障路由;若此时从远方又收到此路由,则有可能造成再一次的环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置抑制计时器,当收到故障路由之后,保持180s之后再删除路由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