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这样坚信马克思,新事物从旧事物中诞生,但是具有包容一切旧事物的能力。
我们是一个富有青春活力的团队,激情与创意固然是我们的绝大的优势,但是,就如同人有五脏六腑一般,我们做成一件事情也是需要“多核驱动”的,仅仅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心是不够的。
首先,我们要向青春学创新。万事万物,在他们茁壮成长的时候,潜力、创新都是无穷的。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的“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树木的架构理念就是先打好基础,再谋求更繁荣的发展,如果树干很早就分叉了,这棵树就会显得很怪异。
其次呢?我们要向真理学实。“从未来入手做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有了想法,有个什么灵感,就要更加专注地研究如何去挑一件趁手的“兵器”(开发环境、语言、开发模式、管理模式……),这件兵器要怎么挑呢?一定要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能好高骛远,你不能在电刚刚发明的时候马上就要发明电器,这是很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在挑选兵器的时候就要非常注重老师还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指导了。因为他们走过或路过了太多波折,他们懂得如何去整理出一件事物他完整的思绪。我们在做的并不是一件头脑风暴会议,而是一件气势恢宏的“耕地”,所以选择的时候就要听取多方的意见,既不能挥锄头,也不能“上机器人”,以目前来看,嗯……联合收割机、有机肥料、生态环保系统(关注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熟的,可以稳定包容我们的东西,最后才是效率)……
再次呢?我们要向生活学节奏。“慢工出细活”、“敏捷开发不存在敏捷设计”。我们的生活是很有节奏的,很有自己的一种进步或者维持和谐的系统。我们可以多多地大胆地去接触社会、自然和宇宙万物然后去感受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调整自己的状态。在和顶级架构师“宇宙之神”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才会真真正正地感悟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打个比方:基类和子类的关系,你会说不就是继承派生么?但是你认真去感受生活就发现,子类的书写恰恰是一种“总结”思想来抽象的,基类的制定恰恰是“分解”的思想来打造的。随着我们的感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我们会对宇宙之神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宇宙之神才是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需要思考的东西,我们会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我们要学会向身体妥协。人的潜力虽然无穷,但也不要一下子挖个亏空,赵本山的小品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困了你就赶紧睡,睡完了你就醒过来~”。我们做任何事要注重其循环与周期的特性。我们一定要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这样我们不仅仅可以做到对自己过去的历史的承认和思考,还可以做到对未来有所短期的改善规划,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长足的进步。
人总难免担心一些事情的,对于当代的人们来说最需要关注的一句话就是“不怕兜里没钱,就怕脑袋空空。”对于大数据时代,创意+管理+思想=>无数的财富。
我还是那句话,什么钱不钱的,先交朋友,再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