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

内置函数是 Python 的一大特色,用极简的语法实现很多常用的操作。

它们预先定义在内置命名空间中,开箱即用,所见即所得。Python 被公认是一种新手友好型的语言,这种说法能够成立,内置函数在其中起到了极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求字符串 x 的长度,Python 的写法是 len(x) ,而且这种写法对列表、元组和字典等对象也同样适用,只需要传入对应的参数即可。len() 函数是共用的。

这是一种极简哲学的体现: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但是,有些语言并不是这样,例如在 Java 中,字符串类有一个求长度的方法,其它类也有自己的求长度的方法,它们无法共用。每次使用时,通过类或实例来调用。

同样是求字符串长度,Python 的写法:

saying = "Hello world!"
print(len(saying))

# 结果:12

而在 Java 中,写法可能如下(简化起见):

String saying = "Hello world!";
System.out.println(saying.length());

// 结果:12

Python 采用的是一种前缀表达式 ,而 Java 采用的则是后缀表达式

除了求长度,Python 的某些内置函数也能在 Java 中找到对应的表达。例如,数值型字符串 s 转化为整型数字,Python 可以用 int(s) 函数,而 Java 可以用 Integer.parseInt(s) ;整型数字转化为字符串,Python 可以用 str(i) ,而 Java 也有 String.valueOf(i)

Python 的内置函数不与特定的类绑定,它们是一级对象。而 Java 的“函数”则无法脱离类而存在,它们只是附属品。

从直观角度来看,Python 的表达似乎是更优的。但是,它们并不具有可比性 ,因为这是两套语言系统,各有独特的范畴背景,并不能轻易地化约。

就好比是,不能因为拉丁字母笔画简单,就说它优于汉字,因为在表意时,字母(表音文字)是远逊于汉字(表意文字)的。同样的,日本借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而造出来的文字,虽然更省笔墨,但是也完全丧失了意蕴。

以此类比,Python 的内置函数虽有简便之美,但却丢失了某些表意功能。有些人在质疑/抨击 Python 的时候,也喜欢拿这点说事,认为这是 Python 的设计缺陷。

这就引出本文最想讨论的一个问题来:为什么 Python 要设计成 len(x) 这种前缀表达,而不是 x.len() 这样的后缀表达呢?

事实上,后缀设计也是可行的,以 Python 中列表的两个方法为例:

mylist = [2, 1, 3, 5, 4]

mylist.sort()
print(mylist)   # [1, 2, 3, 4, 5]

mylist.reverse()
print(mylist)   # [5, 4, 3, 2, 1]

它们都是通过列表对象来调用,并不是凭空从内置命名空间中拿来的。语义表达得也很清楚,就是对 mylist 做排序和逆转。

恰恰那么巧,它们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sorted() 与 reversed(),这俩是前缀表达型。

mylist = [2, 1, 3, 5, 4]

sort_list = sorted(mylist)
print(sort_list)   # [1, 2, 3, 4, 5]

reverse_list = reversed(mylist)
print(list(reverse_list))   # [4, 5, 3, 1, 2]

不同的写法,都在做同一件事(不考虑它们的副作用)。因此,后缀语法并非不可行,之所以不用,那肯定是刻意的设计。

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是 len(x) ,而不是 x.len(x),这根源于 Python 的什么设计思想呢?

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链接见文末),有两个原因:

  • 对于某些操作,前缀符比后缀更好读——前缀(和中缀)表示法在数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视觉效果有助于数学家思考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公式 x*(a + b) 重写成 x*a + x*b ,但同样的事,以原生的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就比较笨拙。
  • 当读到 len(x) 时,我就 知道 这是在求某对象的长度。它告诉我了两点:返回值是一个整数,参数是某种容器。但当读到 x.len() 时,我必须事先知道某种容器 x,它实现了一个接口,或者继承了一个拥有标准 len() 方法的类。我们经常会目睹到这种混乱:一个类并没有实现映射(mapping)接口,却拥有 get() 或 keys() 方法,或者某些非文件对象,却拥有一个 write() 方法。

解释完这两个原因之后,Guido 还总结成一句话说:“I see ‘len‘ as a built-in operation ”。这已经不仅是在说 len() 更可读易懂了,而完全是在拔高 len() 的地位。

这就好比说,分数 ? 中的横线是数学中的一个“内置”表达式,并不需要再实现什么接口之类的,它自身已经表明了“某数除以某数 ”的意思。不同类型的数(整数、浮点数、有理数、无理数...)共用同一个操作符,不必为每类数据实现一种求分数的操作。

优雅易懂是 Python 奉行的设计哲学 ,len() 函数的前缀表达方式是最好的体现。我想起在《超强汇总:学习Python列表,只需这篇文章就够了》这篇文章中,曾引述过 Guido 对“为什么索引从 0 开始 ”的解释。其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 0-based 索引最优雅易懂。

让我们来先看看切片的用法。可能最常见的用法,就是“取前 n 位元素”或“从第i 位索引起,取后 n 位元素”(前一种用法,实际上是 i == 起始位的特殊用法)。如果这两种用法实现时可以不在表达式中出现难看的 +1 或 -1,那将会非常的优雅。

使用 0-based 的索引方式、半开区间切片和缺省匹配区间的话(Python最终采用这样的方式),上面两种情形的切片语法就变得非常漂亮:a[:n] 和 a[i:i+n],前者是 a[0:n] 的缩略写法。

所以,我们能说 len(x) 击败 x.len() ,支撑它的是一种化繁为简、纯粹却深邃的设计思想。

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自发明时起,就想模拟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可是什么类啊、接口啊、对象啊、以及它们的方法啊,这些玩意的毒,有时候蒙蔽了我们去看见世界本质的眼睛。

桌子类有桌子类的求长度方法,椅子类有椅子类的求长度方法,无穷无尽,可现实真是如此么?求长度的方法就不能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对象么?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对象”存在,而不是因为有某个类才存在啊。

所以,我想说,len(x) 击败 x.len(),这还体现了 Python 对世界本质的洞察

求某个对象的长度,这种操作独立于对象之外而存在,并不是该对象内部所有的一种属性或功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能够明白,为什么 Python 要设计出内置函数? 内置函数其实是对世界本质的一种捕捉。

这些见微知著的发现,足够使我们爱上这门语言了。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关联阅读:

Guido 解释 len 的由来:http://suo.im/4ImAEo

Guido 解释 0 索引的由来:http://suo.im/5cr12S

本文原创并首发于公众号【Python猫】,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pKQT5wvyaSNFvnJexiCC8w

公众号【Python猫】, 本号连载优质的系列文章,有喵星哲学猫系列、Python进阶系列、好书推荐系列、技术写作、优质英文推荐与翻译等等,欢迎关注哦。后台回复“爱学习”,免费获得一份学习大礼包。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44765/2382327

时间: 2024-10-18 14:57:54

len(x) 击败 x.len(),从内置函数看 Python 的设计思想的相关文章

python函数(6):内置函数和匿名函数

我们学了这么多关于函数的知识基本都是自己定义自己使用,那么我们之前用的一些函数并不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比如说print(),len(),type()等等,它们是哪来的呢? 一.内置函数 由python内部定义好我们可以直接调用的函数就叫内部函数.python一共给我们68个内置函数: abs() dict() help() min() setattr() all() dir() hex() next() slice() any() divmod() id() object() sorted() as

python补充最常见的内置函数

最常见的内置函数是: print("Hello World!") 数学运算 abs(-5)                         # 取绝对值,也就是5 round(2.6)                       # 四舍五入取整,也就是3.0 pow(2, 3)                        # 相当于2**3,如果是pow(2, 3, 5),相当于2**3 % 5 cmp(2.3, 3.2)                   #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python函数: 内置函数

fort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44755423 Python内置函数 Python内置(built-in)函数随着python解释器的运行而创建.在Python的程序中,你可以随时调用这些函数,不需要定义. Built-in Functions     abs() dict() help() min() setattr() all() dir() hex() next() slice() any() divmod() id(

Python字典内置函数&方法

字典内置函数&方法 Python字典包含了以下内置函数: 序号 函数及描述 1 cmp(dict1, dict2)比较两个字典元素. 2 len(dict)计算字典元素个数,即键的总数. 3 str(dict)输出字典可打印的字符串表示. 4 type(variable)返回输入的变量类型,如果变量是字典就返回字典类型. Python字典包含了以下内置函数: 序号 函数及描述 1 radiansdict.clear()删除字典内所有元素 2 radiansdict.copy()返回一个字典的浅复

14 内置函数

主要内容: 内置函数:就是python给你提供,拿来直接使用的函数. 1. 作用域相关: locals()    返回当前作用域中的名字. globals()  返回全局作用域中的名字. def fn(): a = 10 print(locals()) #当前作用域中的内容,如果在全局作用域中,则显示全局作用域的内容. print(globals()) #全局作用域中的内容 print("今天内容很简单") fn() 2. 迭代器相关: range()    生成数据 for i in

万恶之源 - Python内置函数一

内置函数 什么是内置函数?就是python帮我们提供的一个工具,拿过直接用就行,比如我们的print,input,type,id等等.截止到python3.6.2版本 中一共提供了68个内置函数.他们就是python直接提供给我们的,有一些我们已经用过了.有一些还没有用过.还有一我们需要学完面向对象才能继续学习.今天我们认识一下python的内置函数 作用域相关 locals()     返回当前作用域中的名字 globals()   返回全局作用域中的名字 迭代器相关 range()   生成

函数篇 ---> 装饰器与内置函数

装饰器: 从名字上来看,装饰器就是用来装饰内容的一个工具.本质上是一个闭包 在开发中,装饰器必须要遵守开放封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源代码封闭. 在装饰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就是@,称之为语法糖,语法糖的本质就是:被装饰的函数名 = 装饰器的名字(被装饰的函数名) 在装饰器的应用上,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计算简易的函数运行时间 import time # 导入time模块 print(time.time()) # 获取时间戳 start_time = time.time() # 开始时间 de

熟练掌握Python的内置函数,加快编程速度

内置函数概览 Python 2.7 的所有内置函数共有80个.熟练记住和使用这些内置函数,将大大提高写Python代码的速度和代码的优雅程度. 以下代码示例用的是ipython,一个比官方解释器好很多的解释器,值的学习和使用. 数学相关的内置函数 abs(x) 返回一个数字的绝对值 In [18]: abs(3.14) Out[18]: 3.14 In [19]: abs(-3.14) Out[19]: 3.14 complex(real[, imag]) 生成一个复数 In [135]: co

13装饰器和内置函数

装饰器 # 1.装饰用的工具 # import time  #内置函数计算函数运行时间 # print(time.time()) # import time # def func(): # start_time = time.time() # 代码运行之前的时间 # print('这是一个func函数') # time.sleep(3) # 阻塞,睡一下, 1 是睡一秒 # print(time.time() - start_time) # 代码运行后的时间 # func() # im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