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敏捷方法做测试?

敏捷的核心就是个“快”字:快速开发,快速推出,快速验证产品方向。说白了就是管理每个小目标,保证他们能够按时完成。

想要运用敏捷方法,要注意几点:

1、开发做完一个小功能马上开始测试,减少等待时间。

2、测试的工作量更加分散,不会出现一段时间无事可做,一段时间忙的要死的情况。

3、每次的bug都是针对刚刚开发完的功能,开发处理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减少沟通成本。

在与同事沟通中,我还了解到,将bug加入开发计划会大大影响他们的目标完成进度,往往问题刚整理出一些思路,就因为某些bug需要处理而被迫中断了。

所以很多时候,直到deadline临近,目标中还会存留大量任务。如果测试一味地只管提交bug,而不考虑开发的工作习惯和目标的可执行性,就会导致效率大大降低。

*内容截图自teamin演示案例,结构略有修改,下同*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bug单独管理,同时做到合理分配,有节制,分缓急。

比较好的做法是,测试根据当前的开发计划设置自己的计划,将所有bug按紧急、重要、一般3种优先级来划分(分几级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分级不同的bug),优先挑选紧急bug放入当前目标,重要bug根据当前进展情况适量分配,一般bug可以暂时不考虑。

另外,bug最好能建立单独的项目来管理,保证开发的任务集中度,避免产生过多冗余信息(属于当前版本却优先度不高的bug)。

项目、目标、标签,三位一体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测试与开发的配合就像父母喂孩子一样,不能等到孩子饿了才给吃的,这样容易一次喂太多,引起消化不良;也不能什么都给孩子喂,要注意合理配餐,否则营养失衡影响健康发育。回头心疼的不还是你这个做父母的吗?(哎!好像哪里不对……)

计划经常需要修改,测试如何应对?

计划变更频繁可以说是敏捷开发的另一大特点。上文提到了将bug单独管理,并将筛选后的bug加入计划,那么这种单独管理bug的方式就可以解决计划频繁变更的问题吗?

显然不能,因为bug最终还是要加入计划,计划出现变更,之前分配好的bug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之前设定的测试目标岂不乱套了吗?而且想必大家也会有疑问,我分配到开发计划中的bug,相当于从测试项目中移走了,那么修改后我如何得知,又如何统一审核呢?

简单来说,我需要任务支持跨项目协同,这样可以将同一个任务分配给不同的项目,达到测试与开发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动的效果。这其实比较难实现,好在我用的协作工具支持我这样做,具体怎么做我不太好描述,直接上图吧:

跨项目协同,任务状态共享

这样一来,我在测试项目中设置的目标计划,不会随着开发计划的变更而变化,计划的调整都是自主和可预期的,另一方面,也能解决任务状态同步和后期审核的问题。

如何编写测试用例?

计划开始阶段没有测试工作,主要就是做测试用例了。我想这也是不少测试小伙伴的心头大患。测试用例结构复杂,分支众多,很难做的很详尽,一开始更是不知道从何写起。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一款非常合适的管理工具能够比excel做的更好,管理工具即使能够自定义功能,也很难达到excel的灵活性。与其在软件中记录分支,我宁愿将需要参考的相关任务导出成excel,然后自己添加情况分支,做优化修改。

导出任务列表,便于用excel编写用例

我一般会在开发前期就将产品的整体计划导出,作为总的测试用例大纲;再将开发当前正在做的计划导出,作为版本测试的用例大纲。

经常写测试用例的测试小伙伴可能都深有体会,用例最头疼就是整理结构大纲,而产品的整体计划本身就是一个结构性很强的需求大纲,相当于一个全部功能点的索引目录。

我们只要导出,稍作修改和补充,用例的完成度就会相当高。而且这样做还省去了与产品、开发一条条对接沟通的麻烦,减少了大量的沟通成本。

这种看似“投机取巧”的方法会让测试的用例编写工作事半功倍,效率大大提升。

时间: 2024-10-08 08:22:01

如何用敏捷方法做测试?的相关文章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阅读笔记01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第一章是对用户故事的概览.      首先第一个问题用户故事是什么?用户故事描述了对用户.系统或软件购买者有价值的功能.用户故事由三个方面组成,包括1 .一份书面的故事描述,用来做计划和作为提示.2.有关故事的对话,用于具体化故事细节.3.测试,用于表达和编档故事细节且可用于确定故事何时完成.      然后第二个问题细节,故事的细节可以用另外的用户故事来描述,多个小故事远远胜于一个庞大的故事.书上将大的故事成为史诗故事,那些史诗故事可以分为多个小故事.例如将"用户可以搜索工作

读《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有感(五)

今天,读到了次本书的第三部分--经常讨论的话题,用户故事不是什么,用户故事的优势与不良征兆. 第一,用户故事不是软件需求规格的指南,这种需求规格指南强调的是"系统应该--",而且对于需求规格指南而言,在写下需求之前,每个需求的成本是不可见的.典型的情况是,一个或几个分析师花两三个月时间(通常更长时间)编写出冗长的需求文档.随后把文档交付给程序员.这时程序员告诉分析师(消息会被转告给用户),完成项目要24个月,而不是分析师所希望的6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师在编写团队没有时间开发的四分之

21天敏捷打卡--敏捷方法实现

常用的敏捷实践包含:精益.看板.Scrum.XP极限编程.水晶.DSDM动态系统开发.FDD功能驱动开发.AUP敏捷统一过程.OpenUP. <敏捷实践指南>将敏捷方法和看板方法是为精益方法的子集.因为他们都符合精益思想的具体实例,都反映了“关注价值”.“小批量”.“消除浪费”. 精益软件开发LSD TPS 面对场景 解说 原则 解说 过度 对员工和生产/研发过程施加不必要的额外压力 消除浪费 无法带来价值的事务就是浪费 违规 不切实际的需求导致过生产/研发程中的不均匀 尽快交付 短期迭代或小

敏捷方法适合什么样的团队?

敏捷开发适用于研发团队吗? 距敏捷开发宣言的发布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现在很多团队都在思考“敏捷”的工作方式.营销团队想要尝试Sprint的方式来加速盈利,运营团队正在采用Scrum敏捷项目管理,而人力资源团队则正在寻求如何为公司战略注入更多的灵活可变性. 那么对于研发团队而言,敏捷实际上只是一套帮助解决大型且复杂项目的方法论.在工作中,如何正确的运用敏捷方法哪种方式,一直存在很多争论. 是否采用敏捷开发? 通常而言,复杂.大型的研发项目需要跨部门的协调,项目经理总是希望可以快速实施并交付产品.

我在Thoughtworks是如何做测试的 (二)

p.p1 {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PingFang SC"; color: #454545 } p.p2 {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Helvetica; color: #454545; min-height: 14.0px } li.li1 {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2.0px &quo

TDD学习笔记【三】---是否需针对非public方法进行测试?

前言 在Visual Studio 2012 中,针对Unit Test 的部分,有一个重要的变动: 原本针对「测试对象非public 的部分」,开发人员可通过Visual Studio 2010 自动产生的accessor ??来进行测试.但在Visual Studio 2012 中,将此功能移除了. Accessor ??其背后的原理,是将对象通过很「脏」的反射方式,把对象内所有的东西public 出来.并且Visual Studio 在更新对象后,进行与设计测试时,会帮你做同步产生acce

【微信转载】Google是如何做测试的

就 目前的软件公司而言,Google无疑是在开放和创新力方面做得最好的.而如何支撑Google这种快速地扩张的研发能力以及迭代速度,并且产品质量总是 一如以往的能给人们很棒的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问题,怎么保持快速地产品开发,当然离不开高效的测试. 下面,参考这篇文章"Google是如何做测试的",其实除了这篇文章之外,当然更推荐另一本书<Google测试之道>. 导读:本文译自 James Whittaker 在 Google 测试官方博客发表的文章<

双apache + php + nfs + mariadb 配置 以discuz做测试

实验目标: 1,两台前端apache和php都挂载nfs文件系统中的php程序. 2,mysql 为单独一台服务器,为php页面程序提供数据库存储 3,静态页面文件都放在nfs服务器上 4,需要dns轮循为两台前端服务器分配访问请求 缺点: 压力都在文件存储服务器上 优点:不用考虑两台web服务器静态页面一致性的问题. 操作大体步骤: 1,两台web服务器:挂载nfs.编译安装apache,添加支持fcgi协议的模块,把php请求都代理到php服务器,站点根目录为挂载的文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程

敏捷团队中测试人员的角色

Karen Greaves和Sam Laing将会在Agile Testing Days 2015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题目为"测试人员正在消亡",Agile Testing Days 2015将于11月9日至12日德国Potsdam举行.小编将会覆盖本次会议报道. 小编对二人进行了采访,关于敏捷是如何影响测试人员角色的,为了缩短测试交付周期,测试人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敏捷团队中测试人员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敏捷团队中测试人员可以贡献的价值. 小编:我的经验是,敏捷更广泛的普及率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