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3个time的比较与inode

Access Time(atime)是在读取文件或执行文件时更改的。

Modified Time(mtime)是在写入文件是随文件内容更改二更改的。

Create Time(ctime)是在写入文件、更改所有者、权限或链接设置时随inode内容更改二更改。

inode是Unix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本质是结构体,在文件系统创建时生成,且个数有限,用来存储档案及目录的基本信息,包含时间信息、文档名、所属主和所属组等。

mtime、atime被修改时,inode一定被修改,那么ctime跟着被修改。

时间: 2024-10-13 08:36:42

Linux3个time的比较与inode的相关文章

SPI在linux3.14.78 FS_S5PC100(Cortex A8)和S3C2440上驱动移植(deep dive)

由于工作的原因,对SPI的理解最为深刻,也和SPI最有感情了,之前工作都是基于OSEK操作系统上进行实现,也在US/OS3上实现过SPI驱动的实现和测试,但是都是基于基本的寄存器操作,没有一个系统软件架构的思想,感觉linux SPI驱动很强大,水很深,废话少说,SPI总线上有两类设备:一类是主机端,通常作为SOC系统的一个子模块出现,比如很多嵌入式MPU中都常常包含SPI模块.一类是从机被控端,例如一些SPI接口的Flash.传感器等等.主机端是SPI总线的控制者,通过使用SPI协议主动发起S

Linux3.0.0内核中客体(如文件/目录)相关的DAC安全数据结构(传统9Bit模块、ACL模式)

第1章           FCB数据结构(文件控制块) 1.  目录项 相当于FCB次部,包括两个内容: 即文件名和inode编号, 不同的文件名可能对应同一个inode编号,  这样便对应同一个FCB主部, 即一个文件可以有多个名字. 2.  inode 相当于FCB主部, 包括文件主.共享说明.地址信息等, 称为inode, inode与文件具有一对一的关系. 在UNIX文件系统中, 有一个固定的区域, 用于保存所有文件的inode.每个inode有一个唯一的编号,称为i_number.

基于Linux3.0.8+smart210的DS18B20驱动移植

Linux内核:Linux3.0.8 硬件:友善之臂smart210开发板,A8内核 编译器:arm-linux-gcc 4.5.1 DS18B20是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硬件开销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的特点.工作电压 3.0~5.5V/DC 超低功耗静态功耗<3uA,测温范围 -55℃-+125℃, 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 面对着扁平的那一面,左负右正,一旦接反就会立刻发热,有可能烧毁!同时,接反也是导致该传感器总是显示85℃的原因. DS18B20实物图 DS18

探秘linux-文件管理(inode理解)及管道和IO重定向

一.文件管理 1.Linux系统上各主要目录的简介 / 根,所有文件的起点 bin 存放操作系统启动时的引导程序,以及操作系统内核文件 boot 存放操作系统启动时的引导程序,以及操作系统内核文件 dev 存放设备文件和特殊文件(如字符设备) etc 存放配置文件的目录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默认都在此目录下 lib 存放系统库和内核模块文件 (/lib/modules) lib64 存放x86_64位系统上共享库文件 media 系统上提供的设备挂载点 misc 系统上提供的设备挂载点 m

inode工作原理及软连接与硬链接

 inode工作原理及软连接,硬链接 inode: 在linux文件系统中,不管什么类型的文件,保存在磁盘分区中时,系统都会分配一个编号,叫做索引节点index node,简称inode inode里面存储了文件的很多参数: 文件类型,权限.UID,GID,属主,属组 链接数(指向这个文件名路径名称个数) 该文件的大小和不同的时间戳 指向磁盘上文件的数据指针 .... 在 Linux 中,元数据中的 inode 号(inode 是文件元数据的一部分但其并不包含文件名,inode 号即索引节点号)

linux下的inode

硬盘分区后,如果想要实现对文件的快速存取以及访问,还要依赖文件系统,需要在分区上面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一个软件,它存储在磁盘的某个位置上,但是文件系统本身并不在这个分区上,文件系统的数据存在这个分区上. 文件系统是一个软件,此处以ext文件系统为例,ext文件系统在存放文件数据时,会把文件的元数据和数据分开存放,它把分区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放数据文件(示意图-1中黄色区域),另一部分放这些数据文件的元数据(示意图-1中橘色区域),而存放文件的区域又被分区一个一个逻辑存储单元,称为一个磁盘块

云监控中inode使用率监控具体作用是什么

Linux/Uni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 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 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 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linux inode, 符号链接,物理链接

inode是linux中的保存文件属性的结构,文件的实际内容存放在block中.文件的block的地址信息存储在inode中. 可以使用命令ll -di file_path查看文件/目录的inode.(操作系统查找文件时,也是根据文件的目录一级一级查找inode得到的.当前目录的子目录信息所在的block信息也在当前目录的inode中) 文件的inode中存放文件的block信息,block信息是文件的实际block地址还是另一个inode的block信息决定了该文件是对文件的一个物理链接还是符

Linux内核源码分析--内核启动之(5)Image内核启动(rest_init函数)(Linux-3.0 ARMv7)【转】

原文地址:Linux内核源码分析--内核启动之(5)Image内核启动(rest_init函数)(Linux-3.0 ARMv7) 作者:tekkamanninja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909619-id-4938395.html 前面粗略分析start_kernel函数,此函数中基本上是对内存管理和各子系统的数据结构初始化.在内核初始化函数start_kernel执行到最后,就是调用rest_init函数,这个函数的主要使命就是创建并启动内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