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感受和倾听--读杨澜访谈录有感

本来是不打算写书评的,看书是一种输入的过程,而码字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思考,回忆,联想,总结。是一个脑力活动,但是最近又想到读书的几个过程,颇觉我应该在每次看完书后,写点什么,就算留点回忆吧,毕竟世上的书籍就如同柳树飘飞的柳絮,能够遇见一本书,并耐心的读完,是我和书的缘分。

每次看杨澜的文字,都会有一种安宁的感觉,她有一种魅力能够让你静下心来走进她的访问,感受别人不一样的生活。前些天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某周刊的大师访谈录,看了几篇,实在看不下去了,丢置在床边,因为他的访问就像是一片叶子浮在水上,浮躁,严肃,被采访者就像是水,但是采访者却没有打开自己,真正的走进被采访者,所问问题必然是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是没有灵魂的。但是杨澜的访问却不是如此,杨澜的访问就像他的微笑一样让人觉得温暖,她就像是一个朋友,在一个秋天的午后,和你在树下聊天,聆听着你的故事。访问者和被采访者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他们更应该是一种倾听与诉说的亲近关系,采访者需要引导被采访者慢慢的打开自己的心扉,述说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在杨澜的访问中,我能够隐隐的了解杨澜对于每件事情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是内敛的,不张扬的,或许这就是岁月渐渐赋给杨澜的通达和善良吧。对于别人的经历,我们不能够带着太多的自我眼光去看,特别是采访者,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是截然不同的,而对于采访节目来说就是尽量原汁原味的把采访者的经历和想法传递给观众。采访者可以去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能够太突兀,太耀眼,毕竟嘉宾的故事才是主角,不能够宣兵夺主。

或许我们不是主持人,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是倾听者,对于我来说,看完杨澜的访谈录后,我应该逐渐学会去倾听别人的故事,用心去感受别人的心声,对于他人的决定或是做法,就算不符合我自己的世界观,我也应该去学会宽容和理解,不可妄自加以点评,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我想我必须去慢慢学会。

时间: 2024-08-25 14:29:23

用心去感受和倾听--读杨澜访谈录有感的相关文章

读架构漫谈有感

读文章伊始感觉文章并没有像其他文章一样引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文章的例子都非常浅显易懂所以以我的水平也可以看懂.对于软件架构虽然早就听过但是还是这学期准确是这周才开始学习架构的概念,在有一点点理解的基础上读了这篇文章,文章开始引出了架构的概念然后步步深入其实刚开始都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懂甚至有一些疑惑.作者提到当一个群体产生的时候由于不同的人擅长不同导致了分工的不同.我在想当时的人类就有这种明确的分工合作的意识么而且人类并不一定只做一件事他们肯定还要做其他的事情,后来我继续读的时候才发现,所谓的分工合

读《大学有感》④

<大学之路>这本书里面吴军博士用了大量章节来写他去参观的英美高校,将每所大学的发展历程.特色.校园环境等都写了出来,不难看出,英美高校每所大学的特点都不一样,吸引人的地方也不一样,带给每个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所以将这下册读完之后,这次的读书笔记我想将这些高校所带给我的不同的感受一一写出来,同时也总结整本书带给我的启发与感想. 作者在写美国高校前先写了英国的剑桥和牛津两所高校.两所学校都运用了学院制,便于学生们相互学习.每个学员的管理是非常独立的,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教授也会住在学院里,有教授制这样

《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读第一章有感

         九月份,我读了<程序员的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这本书,虽然只是读了其中小小的一章,却让我收获了许多,收益匪浅.     从<程序员的修炼之道>这本书的介绍部分可以看出,该书是一本很棒的作品,该书由一系列独立的部分组成,讲述了许多富有娱乐性的奇闻轶事.有思想性的例子.以及有趣的类比,内容丰富多彩,并且本书还阐明了软件开发的许多不同方面的最佳实践和重大陷阱,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编程员,都能从中获益.书中更是例举了许多程序员对这本书的看法,从他们的介绍中让我认识

读{人件}有感

                                                                                                   读<人件>有感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管理人力资源模块,办公环境模块,正确的人模块,高效团队养成模块,沃土模块与快乐的工作六个模块. 在第一部分中:具体描述了人的工作机制,人是非模块化的,将模块化适用于个人是起不到效果的,而在我们大多数的工作中,问题更多在于社会学的领域范畴,而非技术上的,我们的

最近读cocoaui源代码有感

上半年为了做一个ios的应用,引入了cocoaui库,主要是用来布局ios界面,发现简化了不少代码和工作量.因为在写第一个ios应用的时候,用的代码布局,在适配4s和6的机型时候,几乎被搞死,大量的约束定义充斥在代码中,惨不忍睹. cocoaui的作者是ssdb的作者ideawu,在微博里面比较活跃,有问题at他一般很快就会有回应.ssdb是一个类似于redis的nosql数据库:像这样一个在客户端和服务器领域都有建树的人还是很少的.我等普普通通的程序员,距离这种大神还是有一些距离,不过不能气馁

Personal Reading Assignment 2 -读推荐文章有感以及项目开发目前总结

在经过个人作业和结对作业的磨练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团队作业的考验中,我对自己软件开发的一点得失有了些许感悟,同时读了老师推荐的文章后,自己也是有了一些感受. 首先在“No Silver Bullet”一文中,我深刻体验到了: 非线性的complexity,项目单模块的复杂度以及整合之后出现的大量耦合问题: conformity的困难,一致性因为个人代码习惯和沟通的不充分导致软件的整合过程漫长而复杂: changeablity,数据挖掘源的数据结构变化导致了整个爬虫的整改,甚至上升到软件本身的层次,能

优化MySQL,还是使用缓存?读一篇文章有感

今天我想对一个Greenfield项目上可以采用的各种性能优化策略作个对比.换言之,该项目没有之前决策强加给它的各种约束限制,也还没有被优化过. 具体来说,我想比较的两种优化策略是优化MySQL和缓存.提前指出,这些优化是正交的,唯一让你选择其中一者而不是另一者的原因是他们都耗费了资源,即开发时间. 优化MySQL 优化MySQL时,一般会先查看发送给mysql的查询语句,然后运行explain命令.稍加审查后很常见的做法是增加索引或者对模式做一些调整. 优点 1.一个经过优化的查询对于所有使用

读 大数据 有感

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最小数据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的医疗领域,用来统一医疗账单.最小数据集是指通过收集最少的数据,最好地掌握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点或一件事情.一份工作所处的状态,其核心是针对被观察的对象建立一套精简实用的数据指标.最小数据集的出现,最早是因为不同组织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例如,两个医院之间,医院和政府医疗管理部门,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以及一些社会福利部门之间,都有交换信息的需要.随着最小数据集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的业务部门之间

第一次作业:读优秀博文有感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阅读优秀博文之后结合个人经历的感想,包括为什么会选择计算机这个专业,我学习计算机的条件,与优秀博文博主的比较:还有我在计算机系里学习的一些看法经历:最后介绍我的未来规划. 第一部分:结缘计算机 时光荏苒,转眼大三,再想想当初选择计算机这个专业,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楚当初为什么会在第一志愿上填这个专业.思考一下,当时可能是这么想的,计算机毕业后可以挣得钱多一点,而且集美大学在厦门,离家近,我的高考分数这个专业比较稳.然后我学习计算机的条件,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还没发现我有这一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