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需要写个wince通信程序,首先想到的是c#,但觉得c#写那个太简单了点于是选择了稍微难点的mfc,但是没想到mfc中的csocket在wince中竟然会报异常,悲催,经查证,原来是indows CE Embeded不支持异步传输模式(例如WSAAsyncSelect函数),而mfc中的套接字都是基于异步实现的,因此,很无奈,只能使用原始的winsock了,具体如下
Socket API,CAsyncSocket,CSocket内幕及其用法 jmcooler(原作) 关键字 Socket CAsyncSocket CSocket CSocketFile 同步(阻塞) 异步(非阻塞) Socket有同步阻塞方式和异步非阻塞方式两种使用,事实上同步和异步在我们编程的生涯中可能遇到了很多,而Socket也没什么特别。虽然同步好用,不费劲,但不能满足一些应用场合,其效率也很低。 一、Socket API 1、默认用作同步阻塞方式,那就是当你从不调用WSAIoctl()和ioctlsocket()来改变Socket IO模式,也从不调用WSAAsyncSelect()和WSAEventSelect()来选择需要处理的Socket事件。正是由于函数accept(),WSAAccept(),connect(),WSAConnect(),send(),WSASend(),recv(),WSARecv()等函数被用作阻塞方式,所以可能你需要放在专门的线程里,这样以不影响主程序的运行和主窗口的刷新。 CSocketWnd* pSockWnd = new CSocketWnd; file://创/建响应事件的窗口,实际的这个窗口在AfxSockInit()调用时就被创建了。 WSAAsyncSelect( m_hSocket, pSockWnd->m_hWnd, WM_SOCKET_NOTIFY, lEvent ); file://Socket/事件和窗口关联 CSocketWnd类大致为: BEGIN_MESSAGE_MAP(CSocketWnd, CWnd) LRESULT CSocketWnd::OnSocketNotify(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然而,最不容易被初学Socket编程的人理解的,也是本文最要提醒的一点是,客户方在使用CAsyncSocket::Connect()时,往往返回一个WSAEWOULDBLOCK的错误(其它的某些函数调用也如此),实际上这不应该算作一个错误,它是Socket提醒我们,由于你使用了非阻塞Socket方式,所以(连接)操作需要时间,不能瞬间建立。既然如此,我们可以等待呀,等它连接成功为止,于是许多程序员就在调用Connect()之后,Sleep(0),然后不停地用WSAGetLastError()或者CAsyncSocket::GetLastError()查看Socket返回的错误,直到返回成功为止。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断言,你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Connect()调用之后等待CAsyncSocket::OnConnect()事件被触发,CAsyncSocket::OnConnect()是要表明Socket要么连接成功了,要么连接彻底失败了。至此,我们在CAsyncSocket::OnConnect()被调用之后就知道是否Socket连接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void CMySocket::OnAccept( int ErrCode ) 三、CSocket BOOL CSocket::Connect( ... ) 其它的CSocket函数,诸如Send(),Receive(),Accept()都在收到WSAEWOULDBLOCK错误时,进入PumpMessages()消息循环,这样一个原本异步的CAsyncSocket,到了派生类CSocket,就变成同步的了。 四、CSocketFile CSocketFile file( pSocket ); 同样,接收一方可以只改变上面的代码为CArchive ar( &file, CArchive::load );即可。 |
下面转自一位网友,也写的不错^^,
一、实现方法
微软的MFC把复杂的WinSock API函数封装到类里,这使得编写网络应用程序更容易。CAsyncSocket类逐个封装了WinSock API,为高级网络程序员提供了更加有力而灵活的方法。这个类基于程序员了解网络通讯的假设,目的是为了在MFC中使用WinSock,程序员有责任处理诸如阻塞、字节顺序和在Unicode与MBCS 间转换字符的任务。为了给程序员提供更方便的接口以自动处理这些任务,MFC给出了CSocket类,这个类是由CAsyncSocket类继承下来的,它提供了比CAsyncSocket更高层的WinSock API接口。Csocket类和CsocketFile类可以与Carchive类一起合作来管理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这使管理数据收发更加便利。CSocket对象提供阻塞模式,这对于Carchive的同步操作是至关重要的。阻塞函数(如Receive()、Send()、ReceiveFrom()、SendTo() 和Accept())直到操作完成后才返回控制权,因此如果需要低层控制和高效率,就使用CasyncSock类;如果需要方便,则可使用Csocket类。
CSocket类是由CAsyncSocket继承而来的,事实上,在MFC中CAsyncSocket 逐个封装了WinSock API,每个CAsyncSocket对象代表一个Windows Socket对象,使用CAsyncSocket 类要求程序员对网络编程较为熟悉。相比起来,CSocket类是CAsyncSocket的派生类,继承了它封装的WinSock API。
一个CSocket对象代表了一个比CAsyncSocket对象更高层次的Windows Socket的抽象,CSocket类与CSocketFile类和CArchive类一起工作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因此使用它更加容易使用。CSocket对象提供阻塞模式,因为阻塞功能对于CArchive的同步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有必要对阻塞的概念作一解释:一个socket可以处于"阻塞模式"或"非阻塞模式",当一个套接字处于阻塞模式(即同步操作)时,它的阻塞函数直到操作完成才会返回控制权,之所以称为阻塞是因为此套接字的阻塞函数在完成操作返回之前什么也不能做。如果一个socket处于非阻塞模式(即异步操作),则会被调用函数立即返回。在CAsyncSocket类中可以用GetLastError 成员函数查询最后的错误,如果错误是WSAEWOULDBLOCK则说明有阻塞,而CSocket绝不会返回WSAEWOULDBLOCK,因为它自己管理阻塞。微软建议尽量使用非阻塞模式,通过网络事件的发生而通知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理。但在CSocket类中,为了利用CArchive 处理通讯中的许多问题和简化编程,它的一些成员函数总是具有阻塞性质的,这是因为CArchive类需要同步的操作。
在Win32环境下,如果要使用具有阻塞性质的套接字,应该放在独立的工作线程中处理,利用多线程的方法使阻塞不至于干扰其他线程,也不会把CPU时间浪费在阻塞上。多线程的方法既可以使程序员享受CSocket带来的简化编程的便利,也不会影响用户界面对用户的反应。
CAsyncSocket类编程模型
在一个MFC应用程序中,要想轻松处理多个网络协议,而又不牺牲灵活性时,可以考虑使用CAsyncSocket类,它的效率比CSocket 类要高。CAsyncSocket类针对字节流型套接字的编程模型简述如下:
1、构造一个CAsyncSocket对象,并用这个对象的Create成员函数产生一个Socket句柄。可以按如下两种方法构造:
CAsyncSocket sock; //
使用默认参数产生一个字节流套接字
Sock.Create();
或在指定端口号产生一个数据报套接字
CAsyncSocket*pSocket=newCAsyncSocket;
int nPort=27;
pSocket->Create(nPort,SOCK-DGRAM);
第一种方法在栈上产生一个CAsyncSocket对象,而第二种方法在堆上产生CAsyncSocket对象;第一种方法中Create()成员函数用缺省参数产生一个字节流套接字,第二种方法中用Create()成员函数在指定的端口产生一个数字报套接字。Create()函数的原型为:
BOOL Create( UINT nSocketPort = 0, int nSocketType = SOCK_STREAM,
LPCTSTR lpszSocketAddress = NULL );
该函数的参数有:
1)端口,UINT类型。注意:如果是服务方,则使用一个众所周知的端口供服务方连接;如果是客户方,典型做法是接受默认参数,使套接字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可用端口;
2)socket 类型,可以是SOCK-STREAM(默认值,字节流)或SOCK-DGRAM(数据报);
3)socket的地址,例如"ftp.gliet.edu.cn"或"202.193.64.33"。
2、如是客户方程序,用CAsyncSocket∷Connect()成员函数连接到服务方;如是服务方程序,用CAsyncSocket∷Listen()成员函数开始监听,一旦收到连接请求,则调用CAsyncSocket∷Accept()成员函数开始接收。注意:CAsyncSocket ∷Accept()成员函数要用一个新的并且是空的CAsyncSocket对象作为它的参数,这里所说的"空的"指的是这个新对象还没有调用Create()成员函数。
3、调用其他的CAsyncSocket类的Receive()、ReceiveFrom()、Send()和SendTo()等成员函数进行数据通信。
4、通讯结束后,销毁CAsyncSocket对象。如果是在栈上产生的CAsyncSocket对象,则对象超出定义的范围时自动被析构;如果是在堆上产生,也就是用了new这个操作符,则必须使用delete操作符销毁CAsyncSocket 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