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事件监听机制的局限与扩展

.NET中把“事件”看作一个基本的编程概念,并提供了非常优美的语法支持,对比如下C#和Java代码可以看出两种语言设计思想之间的差异。

// C#someButton.Click += OnSomeButtonClick;
// JavasomeButton.addActionListener(
    new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
            ...
        }
    });

在我们的软件中就大量使用事件来对监听者与发布者解耦,但也遇到了一些局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二。一是无法保证监听者的调用顺序;二是当监听者很多时的监听、解除监听的效率问题。

事件监听者的调用顺序

.NET的事件监听机制对监听者的调用顺序没有明确的保证,但有时我们却要求保证不同组件之间的处理顺序。比如,在我们的软件中使用类似解释器模式的方式来实现用户交互操作,一个称作交互源的组件负责将UI控件上的事件分派给一组称为交互器的组件,这些组件依照事先确定的优先级依次获得事件处理的机会,只有当具有高优先级的交互器没有处理事件时,低优先级的组件才能执行进一步的处理。这样,我们就能在不同业务功能的实现中通过以不同的顺序组织交互器来重用它们。比如,重用一些基本的视图缩放、平移、菜单处理等功能。

在上述场景下,如何保证交互器间事件处理的顺序就变得很重要了。当然如果你看一下MulticastDelegate的源代码的话,可以知道在当前的实现中其实各个监听者还是有一定的调用顺序的。但一来这属于实现细节,在将来完全可能改变;二来如果不同的监听器位于不同的模块中时,要依赖于这一实现而保证它们之间的调用顺序也是很困难的。

在这里我们借鉴了Java中以接口进行事件处理的方式,并在添加监听器的同时接收一个表示优先级的参数,这样就可以明确的维护各个监听器的顺序了,如下面的代码所示。我们在交互器(IInteractor)接口中为每一个UI事件定义了相应的方法,并且让InteractSource负责将控件上的事件转化为对接口中相应方法的调用。

public class InteractSource
{
    public void AddInteractor(int priority, IInteractor interactor)
    {
    }
}

public interface IInteractor
{
    public void OnMouseDown(MouseEventArgs e)
    {
    }

    ... ...
}

监听器添加与移除的效率

MulticastDelegate是我们平常使用的事件(event)机制背后的实现,通过其源代码可以看到,它在内部使用数组保存了对各个监听器的引用。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当对一个事件的监听器数目很多时,添加和移除监听器的效率将会变得非常低。以移除为例,对于有N个监听器的事件来说,平均要进行N/2次比较才能确定监听器的位置,而且还要有额外的数组整理操作。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我们先是尝试自行定义事件的添加、移除逻辑,并在内部尝试使用字典、哈希表等多种方式进行存储,但事实证明,虽然二者在时间复杂度上有优势,不过其实际效率还是达不到要求。

最好状态下是要有一种能在常数时间内添加和移除监听器的数据结构,也许你也想到了——双向链表。

也许你又想到了——在双向链表中添加和删除是常数时间,但查找却仍然是O(n)的复杂度。

使用接口形式的设计方式再次展现了其灵活性,我们可以将事件发布者的设计为如下形式(示意代码):

public class EventSource
{
    private LinkedList list = new LinkedList();

    public Tocken AddListener(IEventListener listener)
    {
        LinkedListNode n = new LinkedListNode(listener);
        list.AddLast(n);
        return new Tocken(node);
    }

    public void RemoveListener(Tocken tocken)
    {
        list.Remoe(tocken.node);
    }

    public class Tocken
    {
        internal LinkedListNode node;
    }
}

在此类中使用双向链表存储已经添加的监听器,而在AddListener方法每次调用时都将所添加的链表节点保存到一个令牌(Token)中返回。监听者需要保存这个令牌,并使用它来解除监听。当然,监听者完全可以忽略令牌是个什么东西,就像地铁票从来就是只是一张票而已,我们不曾关心它包含着什么信息。不过对于发布者来说却可以将一些定位信息保存在其中,从而在解除监听时充分利用,在上面的代码中我就保存了链表节点的引用,从而达到监听者的添加、定位、移除都在常数时间内完成。

当然,还可以在Tocken中保存发布者的引用,这样就可以发现”取消对一个从来没有监听过的对象的监听“这样的BUG。或者,还有其它信息。

时间: 2024-12-03 06:13:08

.NET事件监听机制的局限与扩展的相关文章

Java中的事件监听机制

鼠标事件监听机制的三个方面: 1.事件源对象: 事件源对象就是能够产生动作的对象.在Java语言中所有的容器组件和元素组件都是事件监听中的事件源对象.Java中根据事件的动作来区分不同的事件源对象,动作发生在哪个组件上,那么该组件就是事件源对象 2.事件监听方法: addMouseListener(MouseListener ml) ;该方法主要用来捕获鼠标的释放,按下,点击,进入和离开的动作:捕获到相应的动作后,交由事件处理类(实现MouseListener接口)进行处理. addAction

4.JAVA之GUI编程事件监听机制

事件监听机制的特点: 1.事件源 2.事件 3.监听器 4.事件处理 事件源:就是awt包或者swing包中的那些图形用户界面组件.(如:按钮) 事件:每一个事件源都有自己特点有的对应事件和共性事件.(如:鼠标单击事件) 监听器:将可以触发某一事件的动作(不止一个动作)都已经封装到了监听器中. 以上三者,在java中都已经定义好了,直接获取其对象来用就可以了.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就是对产生的动作进行处理. 图解事件监听机制: 4.JAVA之GUI编程事件监听机制,布布扣,bubuko.com

GUI编程笔记05:GUI事件监听机制原理和举例说明

1.事件监听机制:       A:事件源          事件发生的地方       B:事件             就是要发生的事情       C:事件处理       就是针对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处理方案       D:事件监听       就是把事件源和事件关联起来 2.举例:人受伤事件. 事件源:人(具体的对象)         Person p1 = new Person("张三");         Person p2 = new Person("李四&qu

关于事件监听机制的总结(Listener和Adapter)

记得以前看过事件监听机制背后也是有一种设计模式的.(设计模式的名字记不清了,只记得背后实现的数据结构是数组.) 附上事件监听机制的分析图: 一个事件源可以承载多个事件(只要这个事件源支持这个事件就可以,男人就不支持生孩子的事件)  事件和监听器有对应关系的. 下面用awt中的标准图形化界面分析: 接口WindowListener 中有一个实现类WindowAdapter类.适配器类. EventListener.java 下面是所有超级接口EventListener.java的源代码   其实就

Spring架构揭秘-事件监听机制

一.事件监听机制概述 二.事件监听机制结构 三.Spring监听机制架构 Spring的Application拥有发布事件并且注册事件监听器的能力,拥有一套完整的事件发布和监听机制.在Java中,通过java.util. EventObject来描述事件,通过java.util. EventListener来描述事件监听器,在众多的框架和组件中,建立一套事件机制通常是基于这两个接口来进行扩展. 在一个事件体系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 1.事件源:事件对象的产生者,任何一个EventObject

Java 中的事件监听机制

看项目代码时遇到了好多事件监听机制相关的代码.现学习一下: java事件机制包含三个部分:事件.事件监听器.事件源. 1.事件:继承自java.util.EventObject类,开发人员自己定义. package com.shuyan.javatest.EventTest; import java.util.EventObject; public class DnsEvent extends EventObject { private String userData; private long

JAVA事件监听机制学习

//事件监听机制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ss TestEv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rame f = new Frame("Test"); Button b = new Button("Press Me!"); Monitor bh = new Monitor(); //实现了某种监听器接口的类的对象 b.add

观察者模式与事件监听机制

一.观察者模式 1.1 概述 有时被称作发布/订阅模式,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它类似B/S架构模式,构建一个服务端,多个客户端显示.其实这个主题对象就像是一个信息源,当信息源的状态发送变化时,它会通知所有订阅者,使它们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百度百科中的例子是,用户界面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业务数据是被观察者,用户界面观察业务数据的变化,发现数据变化后,就显示在界面上. 1

简单剖析Node中的事件监听机制(一)

使用js的class类简单的实现一个事件监听机制,不同于浏览器中的时间绑定与监听,类似于node中的时间监听,并且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去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写一下Event模块中的原理. Node.js使用了一个事件驱动.非阻塞式I/O的模型,使其轻量又高效.并且Node中的大量模块都使用了Event机制,因此可以说是整个Node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 实例: let event = new eventEmitter(); event.on('someType',function(){ }); 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