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2.关系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相对进程而言,线程是一个更加接近于执行体的概念,它可以与同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共享数据,但拥有自己的栈空间,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
3.区别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1)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4)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5)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4.优缺点
线程和进程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线程执行开销小,但不利于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而进程正相反。同时,线程适合于在SMP机器上运行,而进程则可以跨机器迁移。
进程概念
进程是表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又是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例如,用户运行自己的程序,系统就创建一个进程,并为它分配资源,包括各种表格、内存空间、磁盘空间、I/O设备等。然后,把该进程放人进程的就绪队列。进程调度程序选中它,为它分配CPU以及其它有关资源,该进程才真正运行。所以,进程是系统中的并发执行的单位。
在Mac、Windows NT等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中,进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而不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在微内核系统中,真正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是线程。因此,实现并发功能的单位是线程。
线程概念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亦即执行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如果把进程理解为在逻辑上操作系统所完成的任务,那么线程表示完成该任务的许多可能的子任务之一。例如,假设用户启动了一个窗口中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就将对数据库的调用表示为一个进程。假设用户要从数据库中产生一份工资单报表,并传到一个文件中,这是一个子任务;在产生工资单报表的过程中,用户又可以输人数据库查询请求,这又是一个子任务。这样,操作系统则把每一个请求――工资单报表和新输人的数据查询表示为数据库进程中的独立的线程。线程可以在处理器上独立调度执行,这样,在多处理器环境下就允许几个线程各自在单独处理器上进行。操作系统提供线程就是为了方便而有效地实现这种并发性
引入线程的好处
(1)易于调度。
(2)提高并发性。通过线程可方便有效地实现并发性。进程可创建多个线程来执行同一程序的不同部分。
(3)开销少。创建线程比创建进程要快,所需开销很少。。
(4)利于充分发挥多处理器的功能。通过创建多线程进程(即一个进程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线程),每个线程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并发性,使每个处理器都得到充分运行。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
(1)一个线程只能属于一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有一个线程。线程是操作系统可识别的最小执行和调度单位。
(2)资源分配给进程,同一进程的所有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所有资源。 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代码段(代码和常量),数据段(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扩展段(堆存储)。但是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栈段,栈段又叫运行时段,用来存放所有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
(3)处理机分给线程,即真正在处理机上运行的是线程。
(4)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协作同步。不同进程的线程间要利用消息通信的办法实现同步。
处理机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管理功能之一,它所关心的是处理机的分配问题。也就是说把CPU(中央处理机)的使用权分给某个程序,通常把这个正准备进入内存的程序称为作业,当这个作业进入内存后我们把它称为进程。
自从60年代提出进程概念,在操作系统中一直都是以进程作为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的。直到80年代中期,人们又提出了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 ——线程;试图用它来提高系统内程序并发执行的速度,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近几年,线程概念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在新推出的操作系统中,大多 都已引入了线程概念,而且在新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它应用软件中,也都纷纷引入了线程,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如果说,在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以改善资源利用率及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那么,在操作系统中再引入线程则是为了减少程序并 发执行时所付出的时空开销,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回顾进程的两个基本属性:
(1)进程是一个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
(2)进程同时又是——个可以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正是由于进程具有这两个基本属性,才使之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从而也就构成了进程并发执行的基础。
然而为使程序能并发执行,系统还必须进行以下的一系列操作:
(1)创建进程。系统在创建进程时,必须为之分配其所必需的、除处理机以外的所有资源。如内存空间、I/0设备以及建立相应的PCB。
(2)撤消进程。系统在撤消进程时,又必须先对这些资源进行回收操作,然后再撤消PCB。
(3)进程切换。在对进程进行切换时,由于要保留当前进程的CPU环境和设置新选中进程的CPU环境,为此需花费不少处理机时间。
简言之,由于进程是一个资源拥有者,因而在进程的创建、撤消和切换中,系统必须为之付出较大的时空开销。也正因为如此,在系统中所设置的进程数目不宜过多,进程切换的频率也不宜太高,但这也就限制了并发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如何能使多个程序更好地并发执行,同时又尽量减少系统的开销,已成为近年来设计操作系统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于是,有不少操作系统的学者们想到,可否将进 程的上述属性分开,由操作系统分开来进行处理。即对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不同时作为独立分配资源的单位,以使之轻装运行;而对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 又不频繁地对之进行切换。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线程概念。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系统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它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另一个线程;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 之间可以并发执行。由于线程之间的相互制约,致使线程在运行中也呈现出间断性。相应地,线程也同样有就绪、阻塞和执行三种基本状态,有的系统中线程还有终 止状态。
线程与进程的比较
线程具有许多传统进程所具有的特征,故又称为轻型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或进程元;而把传统的进程称为重型进程(Heavy—Weight Process),它相当于只有一个线程的任务。在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一个进程都有若干个线程,至少需要一个线程。下面,我们从调度、并发性、 系统开销、拥有资源等方面,来比较线程与进程。
1.调度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而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作 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使传统进程的两个属性分开,线程便能轻装运行,从而可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并发程度。在同一进程中,线程的切换不会引起进程的切换,在 由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切换到另一个进程中的线程时,将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2.并发性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有效地使 用系统资源和提高系统吞吐量。例如,在一个未引入线程的单CPU操作系统中,若仅设置一个文件服务进程,当它由于某种原因而被阻塞时,便没有其它的文件服 务进程来提供服务。在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可以在一个文件服务进程中,设置多个服务线程,当第一个线程等待时,文件服务进程中的第二个线程可以继续运 行;当第二个线程阻塞时,第三个线程可以继续执行,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文件服务的质量以及系统吞吐量。
3.拥有资源
不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设有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都是拥有资源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地说,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也有一点必 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亦即,一个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以及系统资源,如已打开的文件、I/O设备等,可供问一进程的其它所有线 程共享。
4.系统开销
由于在创建或撤消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或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I/o设备等。因此,操作系统所付出的开销将显著地大于在创建或撤消线程时的开销。类 似地,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涉及到整个当前进程CPU环境的保存以及新被调度运行的进程的CPU环境的设置。而线程切换只须保存和设置少量寄存器的内容,并 不涉及存储器管理方面的操作。可见,进程切换的开销也远大于线程切换的开销。此外,由于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具有相同的地址空间,致使它们之间的同步和通信的实现,也变得比较容易。在有的系统中,线程的切换、同步和通信都无须
fork()会产生一个和父进程完全相同的子进程,但子进程在此后多会exec系统调用,出于效率考虑,linux中引入了“写时复制“技术,也就是只有进程空间的各段的内容要发生变化时,才会将父进程的内容复制一份给子进程。在fork之后exec之前两个进程用的是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存区),子进程的代码段、数据段、堆栈都是指向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也就是说,两者的虚拟空间不同,但其对应的物理空间是同一个。当父子进程中有更改相应段的行为发生时,再为子进程相应的段分配物理空间,如果不是因为exec,内核会给子进程的数据段、堆栈段分配相应的物理空间(至此两者有各自的进程空间,互不影响),而代码段继续共享父进程的物理空间(两者的代码完全相同)。而如果是因为exec,由于两者执行的代码不同,子进程的代码段也会分配单独的物理空间。
fork之后内核会通过将子进程放在队列的前面,以让子进程先执行,以免父进程执行导致写时复制,而后子进程执行exec系统调用,因无意义的复制而造成效率的下降。
fork时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复制,所以变量的地址(当然是虚拟地址)也是一样的。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不同进程的相同的虚拟地址显然可以对应不同的物理地址。因此地址相同(虚拟地址)而值不同没什么奇怪。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fork子进程完全复制父进程的栈空间,也复制了页表,但没有复制物理页面,所以这时虚拟地址相同,物理地址也相同,但是会把父子共享的页面标记为“只读”(类似mmap的private的方式),如果父子进程一直对这个页面是同一个页面,知道其中任何一个进程要对共享的页面“写操作”,这时内核会复制一个物理页面给这个进程使用,同时修改页表。而把原来的只读页面标记为“可写”,留给另外一个进程使用。
这就是所谓的“写时复制”。正因为fork采用了这种写时复制的机制,所以fork出来子进程之后,父子进程哪个先调度呢?内核一般会先调度子进程,因为很多情况下子进程是要马上执行exec,会清空栈、堆。。这些和父进程共享的空间,加载新的代码段。。。,这就避免了“写时复制”拷贝共享页面的机会。如果父进程先调度很可能写共享页面,会产生“写时复制”的无用功。所以,一般是子进程先调度滴。
子进程与父进程之间除了代码是共享的之外,堆栈数据和全局数据均是独立的。
pid = fork()返回两次,第一次父进程,第二次子进程:
[[email protected] timetest]# ./test
This is parent process: 4016
This is child process: 4017
注意:这里不是绝对的先返回父进程的pid,具体先执行那个进程,要看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算法。
***************************************************对上文一次执行返回两次的解释*************************************************************
操作系统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子进程),并且在进程表中相应为它建立一个新的表项。新进程和原有进程的可执行程序是同一个程序;上下文和数据,绝大部分就是原进程(父进程)的拷贝,但它们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进程!此时程序寄存器pc,在父、子进程的上下文中都声称,这个进程目前执行到fork调用即将返回(此时子进程不占有CPU,子进程的pc不是真正保存在寄存器中,而是作为进程上下文保存在进程表中的对应表项内)。问题是怎么返回,在父子进程中就分道扬镳。
父进程继续执行,操作系统对fork的实现,使这个调用在父进程中返回刚刚创建的子进程的pid(一个正整数),所以下面的if语句中pid<0, pid==0的两个分支都不会执行。所以输出i am the parent process...
子进程在之后的某个时候得到调度,它的上下文被换入,占据
CPU,操作系统对fork的实现,使得子进程中fork调用返回0。所以在这个进程(注意这不是父进程了哦,虽然是同一个程序,但是这是同一个程序的另外一次执行,在操作系统中这次执行是由另外一个进程表示的,从执行的角度说和父进程相互独立)中pid=0。这个进程继续执行的过程中,if语句中
pid<0不满足,但是pid= =0是true。所以输出i am the child process...
为什么看上去程序中互斥的两个分支都被执行了?在一个程序的一次执行中,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看到的两行输出是来自两个进程,这两个进程来自同一个程序的两次执行。
fork之后,操作系统会复制一个与父进程完全相同的子进程,虽说是父子关系,但是在操作系统看来,他们更像兄弟关系,这2个进程共享代码空间,但是数据空间是互相独立的,子进程数据空间中的内容是父进程的完整拷贝,指令指针也完全相同,但只有一点不同,如果fork成功,子进程中fork的返回值是0,父进程中fork的返回值是子进程的进程号,如果fork不成功,父进程会返回错误。
可以这样想象,2个进程一直同时运行,而且步调一致,在fork之后,他们分别作不同的工作,也就是分岔了。这也是fork为什么叫fork的原因。
在程序段里用了fork()之后程序出了分岔,派生出了两个进程。具体哪个先运行就看该系统的调度算法了。
如果需要父子进程协同,可以通过原语的办法解决。
*********父进程为什么要创建子进程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Linux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在同一时间会有许多的用户在争夺系统的资源.有时进程为了早一点完成任务就创建子进程来争夺资源.
一旦子进程被创建,父子进程一起从fork处继续执行,相互竞争系统的资源.有时候我们希望子进程继续执行,而父进程阻塞,直到子进程完成任务.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调用wait或者waitpid系统调用.
,对子进程来说,fork返回给它0,但它的pid绝对不会是0;之所以fork返回0给它,是因为它随时可以调用getpid()来获取自己的pid;
fork之后父子进程除非采用了同步手段,否则不能确定谁先运行,也不能确定谁先结束。认为子进程结束后父进程才从fork返回的,这是不对的,fork不是这样的,vfork才这样。
*****************************************为什么返回0呢**************************************************
首先必须有一点要清楚,函数的返回值是储存在寄存器eax中的。
其次,当fork返回时,新进程会返回0是因为在初始化任务结构时,将eax设置为0;
在fork中,把子进程加入到可运行的队列中,由进程调度程序在适当的时机调度运行。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当前进程分裂为两个并发的进程。
无论哪个进程被调度运行,都将继续执行fork函数的剩余代码,执行结束后返回各自的值。
***********************************************fork()之后的寄存器具体执行*************************************
【NOTE5】
对于fork来说,父子进程共享同一段代码空间,所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有两次返回,其实对于调用fork的父进程来说,如果fork出来的子进程没有得到调度,那么父进程从fork系统调用返回,同时分析sys_fork知道,fork返回的是子进程的id。再看fork出来的子进程,由
copy_process函数可以看出,子进程的返回地址为ret_from_fork(和父进程在同一个代码点上返回),返回值直接置为0。所以当子进程得到调度的时候,也从fork返回,返回值为0。
关键注意两点:1.fork返回后,父进程或子进程的执行位置。(首先会将当前进程eax的值做为返回值)2.两次返回的pid存放的位置。(eax中)
进程调用copy_process得到lastpid的值(放入eax中,fork正常返回后,父进程中返回的就是lastpid)
子进程任务状态段tss的eax被设置成0,
fork.c 中
p->tss.eax=0;(如果子进程要执行就需要进程切换,当发生切换时,子进程tss中的eax值就调入eax寄存器,子进程执行时首先会将eax的内容做为返回值)
当子进程开始执行时,copy_process返回eax的值。
fork()后,就是两个任务同时进行,父进程用他的tss,子进程用自己的tss,在切换时,各用各的eax中的值.
所以,“一次调用两次返回”是2个不同的进程!
看这一句:pid=fork()
当执行这一句时,当前进程进入fork()运行,此时,fork()内会用一段嵌入式汇编进行系统调用:int
0x80(具体代码可参见内核版本0.11的unistd.h文件的133行_syscall0函数)。这时进入内核根据此前写入eax的系统调用功能号便会运行sys_fork系统调用。接着,sys_fork中首先会调用C函数find_empty_process产生一个新的进程,然后会调用C函数
copy_process将父进程的内容复制给子进程,但是子进程tss中的eax值赋值为0(这也是为什么子进程中返回0的原因),当赋值完成后,
copy_process会返回新进程(该子进程)的pid,这个值会被保存到eax中。这时子进程就产生了,此时子进程与父进程拥有相同的代码空间,程序指针寄存器eip指向相同的下一条指令地址,当fork正常返回调用其的父进程后,因为eax中的值是新创建的子进程号,所以,fork()返回子进程号,执行else(pid>0);当产生进程切换运行子进程时,首先会恢复子进程的运行环境即装入子进程的tss任务状态段,其中的eax
值(copy_process中置为0)也会被装入eax寄存器,所以,当子进程运行时,fork返回的是0执行if(p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