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研发,断裂与连接

最近,读了二爷邱岳的《产品手记》专栏,相比较而言梁宁的《产品思维》主要讲「道」,而二爷的则主要讲「术」。

其中有两篇讲到产品和研发如何打交道,谈到了产品和研发不知怎么就形成了一种矛盾与对立的关系,让我反思了下我所在团队中产品和研发的工作模式与关系。

断裂与分歧

一反思我们团队中产品和研发的关系,幸运的是整体还是比较和谐的,但其中并非不存在问题。

先说一个产品和研发打交道最多的场景 —— 需求评审。在需求评审中,虽然大家并不是针锋相对、剑拨弩张,搞得像谈判一样,但却有点像菜市场一般就某个需求点进行讨价还价。一旦进入「讨价还价」模式,就意味着双方站在了各自独立的立场,而非共同的价值和利益出发点了。

产品站在价值方,研发站在成本方。

产品代表业务与用户,对产品功能进行价值判断并转化为研发需求。而研发中的个体,也就是程序员会习惯从自身开发成本(好恶、难易)去评估需求,而感觉自身开发成本高(麻烦)时,就容易进入和产品的「讨价还价」模式。

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研发没有习惯优先从需求的价值出发去考虑;而产品的问题在于,绝大部分产品并没有程序开发背景和经历,所以有时很难评估清楚,甚至理解完成一个功能需求的研发成本。

产品价值的评估相对主观,产品有时也可能面临无法很好评估某个(些)需求的价值,甚至根本就不是从价值点出发,而是对标市场竞品,达到别人有的,所以我们也要有的效果。

研发的成本则相对客观,但研发在评估需求时过于注重个人开发实现的方便性,路径依赖性,对不确定的技术实施成本有抵触。

结果,就在这里产生了一个断裂带,进而分歧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沟通不当,坏的结果就是,双方变得对立;而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各让一步,妥协折中,变得中庸。

连接与共识

面对这样的断裂带,有没有可能重建连接与共识?

对于这个问题,套用梁宁《产品思维》中提出的一个用户体验 5 层次模型框架来分析下,这个 5 个层次包括:

  • 感知层
  • 框架层
  • 资源层
  • 能力层
  • 存在层

其中产品的日常工作,大多发生在「感知层」和「框架层」。产品逻辑,交互结构,信息架构等都属于框架层的工作内容,感知层是产品的展现形态,和五感直接相关,而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感知是视觉。

而研发的日常工作,则大多发生在「资源层」和「能力层」。研发不断的积累资源、拓展提升能力。具体到研发个体上,资源可以是个人的技能,能力则是解决问题,开发功能的效率和品质。

产品和研发的共同连接点在于「存在层」。存在层研究每一个功能需求的价值与意义,换言之,它确定正确的事。那何谓正确?我的答案是做的这件事要有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即价值大于成本。

按如上正确标准,我们在分析竞品的对标功能点时,就需要仔细研究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再来对比我们实现它的成本。有时,完成同样的功能需求,对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团队、在不同的阶段,其价值和成本都是变化的。

我们只在其具备经济效率时才去完成它,正所谓: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但评估是否正确其实是一件极具挑战的工作。产品经常抱怨的一件事是研发估算工期从来没准过,基本总延期超时。这体现在对成本的估算上是不准确的,有时搞不好估算和实际的时间能差一倍。如果用程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来说,一两倍的时间误差,基本还算在一个量级的准确度内,不算夸张。

但对业务和产品价值的评估,一开始是非常主观的,估算误差搞不好就是量级的差距。比如说吧,业务方有时估计业务上线后,能有百万日活跃,但最后上线了仅有几万日活。这种数量级的估算误差带来的研发一次性投入成本浪费也是蛮大的。

对于创新业务,模糊的价值评估,最好的研发投入方式也许可以参考风投的思路。刚开始总是从一个切入点进入,少量资源完成一个最小集的产品形态,上线验证业务发展情况。每过一个阶段,业务如果发展超预期,第二次迭代就加倍投入;每一轮迭代,只要业务发展超预期,都继续加重投入比例,最后的结果将是最多的资源,进入发展最快且前景最好的业务上。

所以,进入高阶的研发人员(架构师、技术负责人)对成本的估计会更客观和准确,这时,就需要更多去看那些模糊的价值,考虑研发实施的经济效率问题。

闭环与共享

有时,某些需求价值和时间有关;要么随时间衰减,要么在某个时间点前有价值,之后可能就没价值了。

这样的需求价值变化,通常和创新业务与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有关。面对这类需求,研发去应对的经济效率问题冲突会更明显。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形成了两种协作模式:闭环与共享。

闭环,就是和业务需求方绑定,专门做此类变化快的需求开发,其他的都不做;而共享则相反,将研发资源共享成一个池,所有的业务需求也汇总在一个或多个优先级队列里,排队开发。

共享,有利于充分利用研发资源,规模化、专业化,提升吞吐,但可能也降低了平均响应时间,更适合于进入成熟期,稳定渐进发展的业务。闭环,优先考虑专属业务需要的响应,但也失去了规模与专业化效应,更适合快速发展期的创新业务,而过了业务高速期,专属的研发就会形成资源浪费,对个体的成长也有不利因素。

而在一个大的组织中,很可能就同时存在闭环与共享两种模式。在这两种研发模式下,产品和研发该如何做,才能符合经济效率原则?先说一个不好的例子。

面对共享模式,大量的业务方因为经常产生需求开发排期冲突。所以,业务为了更多的占住研发资源,会自然产生一种驱动因素:先不管那么多尽量多提需求。而需求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放在了次要位置。

当研发被永远开发不完的需求队列压住,就会本能的拒绝需求,进入「讨价还价」模式;而业务熟悉了这套模式后,就会开更高的价等你来还。产品居于其中,需要筛选出符合经济效率的正确事情,难度则进一步加大。

闭环和共享,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都是相对阶段的选择。如果业务必然走向成熟,那么闭环就会走向共享。共享,依然是能力和资源层的建设,组织的标准化研发输出能力的形成。

无论研发的组织形态如何变化,我们都要警惕进入「讨价还价」模式,它太容易带来负反馈循环,而负反馈的循环一旦积累成型,要破解它就变成了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

需求似乎永远开发不完,我们只能努力提升完成的需求中「正确」的比例。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记录成长瞬间。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ndwind/p/8878087.html

时间: 2024-08-30 16:02:26

产品和研发,断裂与连接的相关文章

SaaS系列介绍之十二: SaaS产品的研发模式

1 产品研发模式慨述 产品研发模式是企业战略的重点.产品研发路线决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团队建设问题.也是企业的整理策略和经营思路.产品研发模式贯穿着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市场调研.立项.需求分析.慨要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发布.维护等传统软件工程思想到现在流行的IPD,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模式都无不在改变传统的研发模式.以服务体验为核心的新思想更是SaaS模式的本质.我们不是以产品研发而开发,我们一定是为市场价值开发而研发. 2 几种主流的产品开发模式 l 以项目管理的职能式开发 这是企业

android产品研发-->总结(持续更新中)

转载请标明出处:一片枫叶的专栏 最近的android产品研发系列主要讲解的是android产品研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技巧,实践等.前面我们讲解了android源码系列的文章,源码系列的文章东西比较多比较复杂,并且一些东西还没有讲完,这里已经更新了30篇了,后续的东西一定会更新的.考虑一直讲源码系列可能看的比较累,这里就有了产品研发系列的文章.本个系列的文章主要是讲解android产品研发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技术技巧与实践.其主要面对产品研发,对App稳定性,友好型,兼容性要求较高的App. 下

产品、运营、研发之间

我是一名研发人员,也就是大家眼中的"程序媛".关于产品.运营.研发之间的团团关系,突然要谈论这些,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述了.那就从最近的工作着手慢慢谈论吧.由于公司主业务项目前段时间刚上线,现在主要配合运营人员做一些运营活动.当然作为研发人员肯定不会直接与会员接触,都是间接性的.途径有2:1)运营人员反馈,时刻报道军情 2)后台查看数据.可能对于有些研发人员来说,只要实现功能即可,数据之类的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但作为另一类研发人员的我却对用户感兴趣,喜欢分析用户心理,当然也并不是太

大话IT框架和产品研发

在应用编程"茹毛饮血"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Servlet和JDBC大行其道,一个会写jdbc的程序员拿着不菲的工资,被开发商和大众们奉若神明.那时程序员的数量稀少,编程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高薪职业.随着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迅速向社会的各个行业渗透.金融.商务.教育.政府.工业,人民生活国家运作的方方面面都插入了信息化的影子.软件的需求爆炸式增长,带动IT行业的人员数量和开发技术快速增长.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向IT行业输送了大量生力军.IT行业从"单枪匹马

程序员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经理?

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协作.沟通矛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两者的知识体系和思维结构不一样,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所以在协同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出现互相埋怨和吐槽的情况. 我认为,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之间的健康关系应该是基于信任.尊重和理解以及同一利益共同体的,脱离了这一前提,高效的协作就成了空谈. 那产品经理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与程序员要保持高度默契,形成健康的协作关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今天结合我曾经在两个角色之间完成过转换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理解,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一.平等.尊重与理

演讲实录!谷得技术总监陈镇洪教你打造游戏研发流水线

本文来自网易云社区. 7月31日,2018云创大会游戏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103B圆满举行.本场游戏论坛聚焦探讨了可能对游戏行业发展有重大推动的新技术.新实践,如AR.区块链.安全.大数据等. 谷得游戏技术总监陈镇洪表示,通用化组件能快速提升游戏开发效率 谷得游戏技术总监陈镇洪做了<谷得游戏如何打造自主研发流水线>的主题演讲,表示游戏厂商们应当建立平台部,实现游戏研发的通用化,助力流水线型的游戏开发工作. 过去的开发模式项目组之间是互相独立的,因此常常会面临重复制造轮子.重复踩坑.没有质量保

产品经理到底要不要懂技术?(要拥有的是框架思维:产品分层与模块化设计,使用路径设计,良好的商业思维设计。人生时间有限,不需要将编程技术吃透)

前段时间,我面试了一个国内一线门户客户端的产品经理,她是学计算机出身的PM,但是由于编程能力比较弱,所以做了产品经理.后来在工作中,有时和技术同学打交道比较费劲,所以自己吭哧吭哧开始学习SQL和PHP. 我不太认可这种直接去学习编程的方式,因为产品经理应该是很忙的,你的宝贵时间不该花在学习编程这件小事上.(多说一句,我也是学计算机出身,毕业于国内某最好的大学之一的计算机系.我并无贬低编程之意,恰好相反,我身边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都是学计算机专业出身.) 所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创业经历,以及后来与诸

线缆检测仪对汽车线束检测的重要性—Aigtek厂家研发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最大消费市场,伴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多的注重其安全性,这也就让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汽车线束的性能,如何判定线束性能的优劣呢?就要通过汽车线束检测仪,这也让这种仪器产品有了很大的市场.线束测试仪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智能化产品.一些传统的线束故障检测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检测的,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出现漏检.错检.短路等不良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对汽车线束的检测之中,其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

【转】程序员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过——前锤子科技研发总监池建强

http://www.jizhuomi.com/career/701.html 1.写在前面 加入极客邦的第一天就被拉到了「大咖说」的现场,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从锤子科技正式离职之后,我享受了一个短暂的假期,随即投入了下一个战场,极客邦科技和内容服务领域. 很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要离开锤子科技加入极客邦科技,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选择.人生在世,一路向前,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时候是被动选择,有时候是主动选择,仅此而已. 锤子科技是一家独特的,有趣的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它的成长之路比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