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媒体网络到处都在谈“拖延症”,环顾四周,似乎人人自危,俨然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的层面。不久前我还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看到关于拖延症的症状描述,那叫一个心寒啊,条条中枪,于是下定决心要克服拖延症。先求教于万能的互联网,随便一搜,网上各种文章论述层出不穷。包括各种自我心理剖析,如何去做来克服等等。一来二去,走马观花,总感觉好像养分似乎很多,实用性不够强,吸收不佳。不过幸运的是《罗辑思维》里罗胖子刚好有一期讲了这个问题,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视角。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对拖延症的认识:与其在与拖延症斗争的不归路上沦陷,不如承认拖延症人皆有之。面对棘手任务心生焦虑却干不下去,“治拖”攻略无法解救你,因为你是在和千百年来形成的生物本能作斗争。(是不是有拖延症的你看了之后,长吁一口气)
拖延症成为社会症结的原因:
- 目的是想象出来的 – 比如看一本有用的书,看完时候我就可以把其中知识化为己有,讲话口若悬河,和mm谈话时mm就会敬仰不已。
- 目的是别人强加的 – 比如小朋友本来在一大爷家门口空地踢球很开心但很吵闹,大爷想清静赶他们走。就头几天每人发一块钱,邀请大家来踢球;后来每人发5毛钱;再后来不发钱;结果小朋友们就觉得来踢球逗你开心最后一点奖励没有,就没人来了
- 目的和手段之间相隔甚远 – 在现代社会,从手段到目的越来越远,过程变得非常复杂。已经不能直观的去推断。
解决方案 - 约翰.佩里 – 结构性拖延法《拖延一点也无妨》
简单来讲,用一系列有意义且有趣的事情来互相拖延,使拖延最大功效化。在你想做一件事情但拖着不想做的时候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拖延它,自己和自己玩心理游戏。
1. 分解任务 – 把创造性的任务,先分解为一个个机械化劳动,让自己心理上容易开始具体去做这件事
2. 让思想的种子飞一会 – 不管想不想干,先去了解下,让自己心里潜在的想法自己去长。当那件事接近deadline必须完成的时候,你起码心理已经有准备有想法了,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
3. 让别人来施压 -当任务是一个人的情况下,最容易拖;在群体压力下,拖延症会减轻很大一部分。可以利用一些社会因素和感情因素来反制拖延症(虚荣心,自尊心和爱情是很强大的情感力量)。
比如你认为需要看点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是列了计划之后迟迟下不了手。时间又不想浪费在无意义的刷屏和电视节目上,这时就可以找一些脱口秀如《罗辑思维》,《晓说》和BBC的纪录片来填充那些些提不起学习劲头的空隙亦或是在拖延时收拾下家务、整理电脑桌面 or完善自己的简历等等都可以。如此而来,虽然你的专业水平由于拖延症提升比较慢,但是另一方面生活常识、历史知识和思维变得更深刻;干净的生活环境和整齐的电脑桌面使你效率更高,这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收获。
一段尖锐的总结:
拖延症是进化历程给你的一个礼物,更是你想把握这一生,想让这一生过得的美好,你必须要去克服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 没有人帮得了你,只有等待你自己更快的成熟。这世界上有 成功的人,不断进取,让自己对自己满意。也有人一生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种种借口,败在拖延症等陋习的脚下。没什么好奇怪的,你只是个loser而已。
一段宏观的总结:
我非常同意罗胖最后的观点 - 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我们将迎来一个“兴趣型社会”,当你在更多的时候忙你喜欢的事情,拖延症就随之化解了。这时,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被天朝教育制度“熏陶”过的我们能否找到自己的热爱之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