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2.0时代,论其痛点与触点

微服务自2014年3月由Martin Fowler首次提出以来,在Spring CloudDubbo等各类微服务框架的帮助下,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IT技术界,成为了最主流的分布式应用解决方案。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比如技术门槛高、多语言支持不足、代码侵入性强等。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了下一代微服务首要回答的问题。直到服务网格(Service Mesh)被提出,这一切都有了答案。

1 微服务之殇

时光回到2017年初,那时所有主流的微服务框架,不管是类库性质的FinagleHystrix,还是框架性质的Spring Cloud、Dubbo,本质上都归于应用内解决方案,都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 技术门槛高:随着微服务实施水平的不断深化,除了基础的服务发现配置中心授权管理之外,团队将不可避免的在服务治理层面面临各类新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跟踪、熔断降级、灰度发布、故障切换等,这对团队提出了非常高的技术要求。

  • 多语言支持不足:对于稍具规模的团队,尤其在高速成长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多语言的技术栈是常态,跨语言的服务调用也是常态,但目前开源社区上并没有一套统一的、跨语言的微服务技术栈。
  • 代码侵入性强:主流的微服务框架(比如Spring Cloud、Dubbo)或多或少都对业务代码有一定的侵入性,框架替换成本高,导致业务团队配合意愿低,微服务落地困难。

这些问题加起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实施微服务的过程中,小团队Hold不住,大公司推不动。

2 另辟蹊径

如何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呢?最容易想到的是代理模式,在LB层(比如NginxApache HTTP Server)处理所有的服务调用,以及部分服务治理问题(比如分布式跟踪、熔断降级)。但这个方案有两个显著的缺点,第一,中心化架构,代理端自身的性能和可用性将是整个系统的瓶颈;第二,运维复杂度高,业务团队笑了,运维团队哭了。

难道这就是桃园吗?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应运而生!自2016年9月Linkerd第一次公开使用之后,伴随着LinkerdEnvoyIstioNGINX Application PlatformConduit等新框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微服务之后,服务网格和它的边车(Sidecar)模式引领了IT技术界2017一整年的走向。

3 服务框架选型

服务框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领域,有太多可选项。 Spring Boot/Cloud 由于Spring社区的影响力和Netflix的背书,目前可以认为是构建Java微服务的一个社区标准,Spring Boot目前在github上有超过20k星。基于Spring的框架本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RESTful框架(不是RPC框架),序列化协议主要采用基于文本的JSON,通讯协议一般基于HTTP。RESTful框架天然支持跨语言,任何语言只要有HTTP客户端都可以接入调用,但是客户端一般需要自己解析payload。目前Spring框架也支持Swagger契约编程模型,能够基于契约生成各种语言的强类型客户端,极大方便不同语言栈的应用接入,但是因为RESTful框架和Swagger规范的弱契约特性,生成的各种语言客户端的互操作性还是有不少坑的。

Dubbo是阿里多年构建生产级分布式微服务的技术结晶,服务治理能力非常丰富,在国内技术社区具有很大影响力,目前github上有超过16k星。Dubbo本质上是一套基于Java的RPC框架,当当Dubbox扩展了Dubbo支持RESTful接口暴露能力。Dubbo主要面向Java 技术栈,跨语言支持不足是它的一个弱项,另外因为治理能力太丰富,以至于这个框架比较重,完全用好这个框架的门槛比较高,但是如果你的企业基本上投资在Java技术栈上,选Dubbo可以让你在服务框架一块站在较高的起点上,不管是性能还是企业级的服务治理能力,Dubbo都做的很出色。新浪微博开源的Motan(github 4k stars)也不错,功能和Dubbo类似,可以认为是一个轻量裁剪版的Dubbo。

gRPC是谷歌近年新推的一套RPC框架,基于protobuf的强契约编程模型,能自动生成各种语言客户端,且保证互操作。支持HTTP2是gRPC的一大亮点,通讯层性能比HTTP有很大改进。Protobuf是在社区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口碑的高性能序列化协议,加上Google公司的背书和社区影响力,目前gRPC也比较火,github上有超过13.4k星。目前看gRPC更适合内部服务相互调用场景,对外暴露HTTP RESTful接口可以实现,但是比较麻烦(需要gRPC Gateway配合),所以对于对外暴露API场景可能还需要引入第二套HTTP RESTful框架作为补充。总体上gRPC这个东西还比较新,社区对于HTTP2带来的好处还未形成一致认同,建议谨慎投入,可以做一些试点。

4 服务网格

4.1 元定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服务网格的提出者William Morgan是如何描述它的。

A service mesh is a dedicated infrastructure layer for handling service-to-service communication. Consists of a control plane and data plane (service proxies act as “mesh”). - William Morgan, What’s a Service Mesh? And Why Do I Need One?

上面这段话非常清晰的指明了服务网格的职责,即处理服务间通讯,这正是服务治理的核心所在。而a dedicated infrastructure layer这几个单词将服务网格和之前所有的微服务框架(framework)划清了界限,也即服务网格独立于具体的服务而存在,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前文提到的老的微服务框架在多语言支持和代码侵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由于服务网格的独立性,业务团队不再需要操心服务治理相关的复杂度,全权交给服务网格处理即可。

那你可能会问,这不跟之前提到的代理模式差不多吗?区别在于服务网格独创的边车模式。针对每一个服务实例,服务网格都会在同一主机上一对一并行部署一个边车进程,接管该服务实例所有对外的网络通讯(参见下图)。这样就去除了代理模式下中心化架构的瓶颈。同时,借助于良好的框架封装,运维成本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4.2 演化史

追本溯源,服务网格从无到有可分为三个演化阶段(参见下图)。第一个阶段,每个服务各显神通,自行处理对外通讯。第二个阶段,所有服务使用统一的类库进行通讯。第三个阶段,服务不再关心通讯细节,统统交给边车进程,就像在TCP/IP协议中,应用层只需把要传输的内容告诉TCP层,由TCP层负责将所有内容原封不动的送达目的端,整个过程中应用层并不需要关心实际传输过程中的任何细节。

4.3 时间线

最后,再来回看一下服务网格年轻的历史。虽然服务网格的正式提出是在2016年9月,但其实早在2013年,Airbnb就提出了类似的想法——SmartStack,只不过SmartStack局限于服务发现,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类似的还有Netflix的Prana和唯品会的OSP Local Proxy。2016年服务网格提出之后,以Linkerd和Envoy为代表的框架开始崭露头角,并于2017年先后加入CNCF基金(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最终促使了一代新贵Istio的诞生。2018年,Istio将发布1.0版本,这也许意味着微服务开始进入2.0时代。

5 后台服务选型

后台服务主要包括消息系统,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数据访问层和任务调度系统。后台服务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很多开源产品基本可以开箱即用。

消息系统,对于日志等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则Apache顶级项目 Kafka 是社区标配。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场景,kafka其实也是可以胜任,但企业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对 Kafka的监控和治理能力进行适当定制完善,Allegro公司开源的 hermes 是一个可参考项目,它在Kafka基础上封装了适合业务场景的企业级治理能力。阿里开源的 RocketMQ也是一个不错选择,具备更多适用于业务场景的特性,目前也是Apache顶级项目。 RabbitMQ是老牌经典的MQ,队列特性和文档都很丰富,性能和分布式能力稍弱,中小规模场景可选。

对于 缓存治理 ,如果倾向于采用客户端直连模式(个人认为缓存直连更简单轻量),则SohuTv开源的 cachecloud 是一款不错的Redis缓存治理平台,提供诸如监控统计,一键开启,自动故障转移,在线伸缩,自动化运维等生产级治理能力,另外其文档也比较丰富。如果倾向采用中间层Proxy模式,则Twitter开源的 twemproxy和CodisLab开源的 codis是社区比较热的选项。

对于 分布式数据访问层 ,如果采用Java技术栈,则当当开源的 shardingjdbc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分库分表逻辑做在客户端jdbc driver中,客户端直连数据库比较简单轻量,建议中小规模场景采用。如果倾向采用数据库访问中间层proxy模式,则从阿里Cobar演化出来的社区开源分库分表中间件 MyCAT是一个不错选择 。proxy模式运维成本较高,建议中大规模场景,有一定框架自研和运维能力的团队采用。

任务调度系统,个人推荐徐雪里开源的 xxl-job,部署简单轻量,大部分场景够用。当当开源的 elastic-job也是一个不错选择,相比xxl-job功能更强一些也更复杂。

6 架构技术范围

为解决单体架构下的各种问题,微服务架构应运而生。与其构建一个臃肿庞大、难以驯服的怪兽,还不如及早将服务拆分。微服务的核心思想便是服务拆分与解耦,降低复杂性。微服务强调将功能合理拆解,尽可能保证每个服务的功能单一,按照单一责任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明确角色。 将各个服务做轻,从而做到灵活、可复用,亦可根据各个服务自身资源需求,单独布署,单独作横向扩展。

微服务技术是程序员绕不开的话题,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交流学习群:650385180,里面会分享一些资深架构师录制的视频录像:有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高并发、高性能、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原理,JVM性能优化这些成为架构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还能领取免费的学习资源,以下的课程体系图也是在群里获取。相信对于已经工作和遇到技术瓶颈的码友,在这个群里会有你需要的内容。

7 小结

以上就是我对服务网格的一些简单介绍,欢迎留言交流,和大家一起过过招。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fs2640666960/p/9119607.html

时间: 2024-08-09 16:48:29

微服务2.0时代,论其痛点与触点的相关文章

从架构到组件,深挖istio如何连接、管理和保护微服务2.0?

近几年我一直从事于微服务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面的工作,属于微服务架构一线实践者.之前做过一些单体系统的微服务改造,在微服务拆分.治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 本人比较特殊一点的经历是既做过 IT 领域的微服务,也做过 CT(通讯领域)的微服务,微服务架构在这两个领域的具体形态和要求是不太一样的,但其中一些思想是互通且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今天主要介绍一下关于微服务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最近谷歌推出的 Istio平台架构. 今天介绍的主题包含:服务治理.服务网格.Istio架构,以及 Istio 相应的系

Spring Cloud(5):保护微服务 - OAuth2.0的介绍

OAuth2是一个授权(Authorization)协议.我们要和Spring Security的认证(Authentication)区别开来,认证(Authentication)证明的你是不是这个人,而授权(Authorization)则是证明这个人有没有访问这个资源(Resource)的权限.下面这张图来源于OAuth 2.0 authorization framework RFC Document,是OAuth2的一个抽象流程. +--------+ +---------------+ |

【干货】微服务技术栈选型手册2.0

一.前言 2014年可以认为是微服务1.0的元年,当年有几个标志性事件,一是Martin Fowler在其博客上发表了"Microservices"一文,正式提出微服务架构风格:二是Netflix微服务架构经过多年大规模生产验证,最终抽象落地形成一整套开源的微服务基础组件,统称NetflixOSS,Netflix的成功经验开始被业界认可并推崇:三是Pivotal将NetflixOSS开源微服务组件集成到其Spring体系,推出Spring Cloud微服务开发技术栈. 一晃三四年过去,

微服务架构技术栈选型手册¶

微服务架构技术栈选型手册 2014~2018,微服务经过三年的发展,现状如何?这是一份为让你更好使用微服务的技术站选型手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按需选用配套的微服务架构视频内容. 一.前言 2014 年可以认为是微服务 1.0 的元年,当年有几个标志性事件,一是 Martin Fowler 在其博客上发表了"Microservices"一文,正式提出微服务架构风格:二是 Netflix 微服务架构经过多年大规模生产验证,最终抽象落地形成一整套开源的微服务基础组件,统称 NetflixOS

写一个service 启动停止你的微服务的命令吧

在这个微服务盛行的时代,docker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我们需要在一台服务器装上N个服务. 本文不是想讨论如何使用docker,而是,在一台服务器安装了多个服务后,怎样启动方便的启动服务呢? 一.在tomcat的时代中,直接使用tomcat的启动停止命令,轻松搞定,(tomcat的启动脚本很有水平,贴上来学习下吧) #!/bin/sh # chkconfig: 2345 10 90 # description:tomcat service JAVA_OPTS="$JAVA_OPTS -serv

朱晔的互联网架构实践心得S2E4:小议微服务的各种玩法(古典、SOA、传统、K8S、ServiceMesh)

十几年前就有一些公司开始践行服务拆分以及SOA,六年前有了微服务的概念,于是大家开始思考SOA和微服务的关系和区别.最近三年Spring Cloud的大火把微服务的实践推到了高潮,而近两年K8S在容器编排的地位确定之后大家又开始实践起以K8S为核心的云原生思想和微服务的结合如何去落地,2018年又多出一个ServiceMesh服务网格的概念,大家又在思考如何引入落地ServiceMesh,ServiceMesh和K8S以及Spring Cloud的关系如何等等. 确实有点乱了,这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迪士尼源码搭建与如何玩转微服务

微服务,软件应用开发的新纪元2014年 Martin Fowler 在<MicroServices>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微服务的概念.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微服务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发展已达到一个新高潮.迪士尼源码搭建QQ:2152876294 网址diguaym.com 在微服务流行之前,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被广泛熟知与采用.微服务基于 SOA 发展而来,但与之相比,微服务更易于理解,也更利于设计者.开发者的实践落地,它把"面向

微服务?数据库?它们之间到底是啥关系?

过去几年来,"微服务架构"这个术语持续火热,它描述了一种将软件应用程序设计为可独立部署的服务套件的特定方式.尽管这种架构风格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围绕业务能力,自动化部署,网点智能以及语言和数据的分散控制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共同特征.简而言之,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单应用程序作为一套小型服务开发的方法,每种应用程序都在其自己的进程中运行,并与轻量级机制(通常是HTTP资源的API)进行通信.这些服务是围绕业务功能构建的,可以通过全自动部署机制进行独立部署.这些微服务的将集中化管理部分降到最少,同时

谈谈我对微服务、SpringCloud、k8s、Istio的一些杂想

一.微服务与SOA "微服务"是一个名词,没有这个名词之前也有"微服务",一个朗朗上口的名词能让大家产生一个认知共识,这对推动一个事务的发展挺重要的,不然你叫微服务他叫小服务的大家很难集中到一个点上. 业界对微服务与SOA的区别争论比较多大多都是在微观上对比他们的区别什么微服务粒度更细啊.微服务没有ESB啊.微服务通讯相比SOA采用更轻量级的协议啊等等,但是从微观谈区别本身就有悖论, 这些区别只是微服务的一种"最佳实践"而已.我个人理解微服务与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