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和同学结队做项目,我更了解了本书所谈到的内容,无外乎在证明软件开发确实是一件件颇为痛苦的事情——以Chandler为主线,讲述了这款PIM工具从筹备到诞生的过程,其间穿插了各种小故事,反映出来的问题,均是现实工作中真实存在的,甚至多数是现在还能见到的。 把软件和工程关联在一起,本意是没错的,可是你能想象的到,一幢设计好的大楼在建筑过程中又要改来改去,甚至可能推翻之前的一些——这种楼你敢住吗?没错,国内很多软件相信都是这么来的~ 文中提到,要解决当务之急,轮子到处都有,关键是要正确利用。反观国内很多企业,从不考虑利用的问题,而是不断地发明轮子(至于到底是不是自己发明的就不得而知了),还高举着“自主知识产权”的牌子,真实令人无语。 反思目前的公司,不会做集成,工具其实都还可用。公司喜欢重复发明轮子,不解决当务之急,而是取远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同Chandler一样,还木有影呢——据说要实际投入使用得明年或者更晚……)。想想,公司还真是有钱有时间啊……重新发明轮子,那总得有突破吧?关键问题是没有新的东西(代码重新敲一遍就成自己的了?)。 感慨的东西不少,以后再一点一点结合实际反思。 以下是感触比较深的内容,共勉 只有在任务能够分派给许多互相之间无需沟通的工作者时,任何月才可以互换。 注重序列约束,避免先决条件处理出现问题。 从小项目开始,而且永远不要期望它变大。如果这么想,就会做过度设计,把它想象得过于重要。更坏的情况是,你可能会被自己想象中的艰难工作所吓倒。所以要从小处起步,着力考虑细节。别去想大途径和好设计。如果项目没解决某些眼前的需求,多半就是过度设计了。 大型软件生产已经成为一种管理上的恐慌事务。它常被看作是无利可图的沼泽,既费钱又没完没了。
时间: 2024-10-11 13: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