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二)——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

最近在看《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因为自己本身很想深入的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加之想学python,就在朋友的推荐之下选择了这本书进行学习,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对FCM有过一定的了解,所以对K均值算法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言归正传,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K-均值聚类算法。

一 K-均值聚类(K-means)概述

1. 聚类

“类”指的是具有相似性的集合。聚类是指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类,使得类内之间的数据最为相似,各类之间的数据相似度差别尽可能大。聚类分析就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划分,属于无监督学习。

2. 无监督学习和监督学习

上一篇对KNN进行了验证,和KNN所不同,K-均值聚类属于无监督学习。那么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区别在哪儿呢?监督学习知道从对象(数据)中学习什么,而无监督学习无需知道所要搜寻的目标,它是根据算法得到数据的共同特征。比如用分类和聚类来说,分类事先就知道所要得到的类别,而聚类则不一样,只是以相似度为基础,将对象分得不同的簇。

3. K-means

k-means算法是一种简单的迭代型聚类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指标,从而发现给定数据集中的K个类,且每个类的中心是根据类中所有值的均值得到,每个类用聚类中心来描述。对于给定的一个包含n个d维数据点的数据集X以及要分得的类别K,选取欧式距离作为相似度指标,聚类目标是使得各类的聚类平方和最小,即最小化:

                                                     

结合最小二乘法和拉格朗日原理,聚类中心为对应类别中各数据点的平均值,同时为了使得算法收敛,在迭代过程中,应使最终的聚类中心尽可能的不变。

4. 算法流程

K-means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算法分为四个步骤:

1) 选取数据空间中的K个对象作为初始中心,每个对象代表一个聚类中心;

2) 对于样本中的数据对象,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按距离最近的准则将它们分到距离离它们最近的聚类中心(最相似)所对应的类;

3) 更新聚类中心:将每个类别中所有对象所对应的均值作为该类别的聚类中心,计算目标函数的值;

4) 判断聚类中心和目标函数的值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则输出结果,若改变,则返回2)。

用以下例子加以说明:

        

         图1             图2

        

              图3             图4

图1:给定一个数据集;

图2:根据K = 5初始化聚类中心,保证 聚类中心处于数据空间内;

图3:根据计算类内对象和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似度指标,将数据进行划分;

图4:将类内之间数据的均值作为聚类中心,更新聚类中心。

最后判断算法结束与否即可,目的是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

二  python实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采用的是python3.4.3,和2.7还是有些出入。在此,用到了numpy和matplotlib库。

非常抱歉的是,装了许久的matplotlib,总是出现问题,无奈,这部分只能之后补全。

三 MATLAB实现

之前用MATLAB做过一些聚类算法方面的优化,自然使用它相比python更得心应手一点。根据算法的步骤,编程实现,直接上程序:

%%%K-means

clear all
clc

%% 构造随机数据
mu1=[0 0 0];
S1=[0.23 0 0;0 0.87 0;0 0 0.56];
data1=mvnrnd(mu1,S1,100);   %产生高斯分布数据

%%第二类数据
mu2=[1.25 1.25 1.25];
S2=[0.23 0 0;0 0.87 0;0 0 0.56];
data2=mvnrnd(mu2,S2,100);

%第三个类数据
mu3=[-1.25 1.25 -1.25];
S3=[0.23 0 0;0 0.87 0;0 0 0.56];
data3=mvnrnd(mu3,S3,100);

mu4=[1.5 1.5 1.5];
S4=[0.23 0 0;0 0.87 0;0 0 0.56];
data4 =mvnrnd(mu4,S4,100);

%显示数据
figure;
plot3(data1(:,1),data1(:,2),data1(:,3),‘+‘);
title(‘原始数据‘);
hold on
plot3(data2(:,1),data2(:,2),data2(:,3),‘r+‘);
plot3(data3(:,1),data3(:,2),data3(:,3),‘g+‘);
plot3(data4(:,1),data4(:,2),data3(:,3),‘y+‘);
grid on;

data=[data1;data2;data3;data4];
[row,col] = size(data);
K = 4;
max_iter = 300;%%迭代次数
min_impro = 0.1;%%%%最小步长
display = 1;%%%判定条件
center = zeros(K,col);
U = zeros(K,col);
%% 初始化聚类中心
mi = zeros(col,1);
ma = zeros(col,1);
for i = 1:col
    mi(i,1) = min(data(:,i));
    ma(i,1) = max(data(:,i));
    center(:,i) = ma(i,1) - (ma(i,1) - mi(i,1)) * rand(K,1);
end

%% 开始迭代
for o = 1:max_iter
    %% 计算欧氏距离,用norm函数
    for i = 1:K
        dist{i} = [];
        for j = 1:row
            dist{i} = [dist{i};data(j,:) - center(i,:)];
        end
    end

    minDis = zeros(row,K);
    for i = 1:row
        tem = [];
        for j = 1:K
            tem = [tem norm(dist{j}(i,:))];
        end
        [nmin,index] = min(tem);
        minDis(i,index) = norm(dist{index}(i,:));
    end

    %% 更新聚类中心
     for i = 1:K
        for j = 1:col
            U(i,j) = sum(minDis(:,i).*data(:,j)) / sum(minDis(:,i));
        end
     end

     %% 判定
      if display
   end
   if o >1,
       if max(abs(U - center)) < min_impro;
           break;
       else
           center = U;
       end
   end
end

 %% 返回所属的类别
 class = [];
 for i = 1:row
     dist = [];
     for j = 1:K
         dist = [dist norm(data(i,:) - U(j,:))];
     end
     [nmin,index] = min(dist);
     class = [class;data(i,:) index];
 end

 %% 显示最后结果
[m,n] = size(class);
figure;
title(‘聚类结果‘);
hold on;
for i=1:row
    if class(i,4)==1
         plot3(class(i,1),class(i,2),class(i,3),‘ro‘);
    elseif class(i,4)==2
         plot3(class(i,1),class(i,2),class(i,3),‘go‘);
    elseif class(i,4) == 3
         plot3(class(i,1),class(i,2),class(i,3),‘bo‘);
    else
        plot3(class(i,1),class(i,2),class(i,3),‘yo‘);
    end
end
grid on;

最终的结果如下图5和图6:

                  

          图5 原始数据                              图6 聚类结果

总结:在这次程序的调试中,其实出现的问题还是蛮多的,相似度指标依旧选用的是欧氏距离。在之前,一直是按照公式直接计算的,可欧氏距离其实就是2范数啊,2范数属于酉不变范数,因此矩阵的2范数就是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在求解过程中可以直接采用norm函数简化。

上图中的结果可以清晰的看到聚类效果还是挺理想的,要进一步验证的话,可以采取误差分布率或者NMI和ARI这些常用的准则进行衡量聚类结果的优劣,在此我也没有做计算,就此次试验的数据直观的从图上看来还是不错的。既然要验证,我会选取UCI数据库中经常使用的wine数据来进一步导入,结果如下: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挺不理想的,至于原因吧,有可能是数据的维数相对较多,有可能是算法本身性能的原因......在此我也不敢妄加猜测,明天再试试。

当然算法本身性能的原因是存在的,要不然怎么会有FCM等一系列算法的出现,这个以后会详细跟大家讨论的。

今天确实是熬得有点晚了,只是突然想写一篇,就赶到这么晚了,还有很多不足待完善......

时间: 2024-08-03 00:15:43

机器学习(二)——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的相关文章

聚类之K均值聚类和EM算法

这篇博客整理K均值聚类的内容,包括: 1.K均值聚类的原理: 2.初始类中心的选择和类别数K的确定: 3.K均值聚类和EM算法.高斯混合模型的关系. 一.K均值聚类的原理 K均值聚类(K-means)是一种基于中心的聚类算法,通过迭代,将样本分到K个类中,使得每个样本与其所属类的中心或均值的距离之和最小. 1.定义损失函数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据集{x1, x2,..., xN},每个样本的特征维度是m维,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类别.假定K的值已经给定,那么第k个类别的中心定义为μk,k=1

机器学习--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

一.基本原理 分类是指分类器根据已标注类别的训练集,通过训练可以对未知类别的样本进行分类.分类被称为监督学习.如果训练集的样本没有标注类别,那么就需要用到聚类.聚类是把相似的样本聚成一类,这种相似性通常以距离来度量.聚类被称为无监督学习. 聚类是指根据"物以类聚"的原理,将本身没有类别的样本聚集成不同的组,这样的一组数据对象的集合叫做簇,并且对每一个这样的簇进行描述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个簇的样本之间应该彼此相似,而不同簇的样本应该足够不相似.与分类规则不同,进行聚类前并不知道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未标注数据分组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它将相似的对象归到同一个簇中.它有点像全自动分类.聚类方法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对象,簇内的对象越相似,聚类的效果越好 簇识别给出聚类结果的含义.假定有一些数据,现在将相似数据归到一起,簇识别会告诉我们这些簇到底都是些什么.聚类与分类的最大不同在于,分类的目标事先巳知,而聚类则不一样.因为其产生的结果与分类相同,而只是类别没有预先定义,聚类有时也被称为无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 聚类分析试图将相似对象归人同一簇,将不相似对象归到不

机器学习实战5:k-means聚类:二分k均值聚类+地理位置聚簇实例

k-均值聚类是非监督学习的一种,输入必须指定聚簇中心个数k.k均值是基于相似度的聚类,为没有标签的一簇实例分为一类. 一 经典的k-均值聚类 思路: 1 随机创建k个质心(k必须指定,二维的很容易确定,可视化数据分布,直观确定即可): 2 遍历数据集的每个实例,计算其到每个质心的相似度,这里也就是欧氏距离:把每个实例都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的那一类,用一个二维数组数据结构保存,第一列是最近质心序号,第二列是距离: 3 根据二维数组保存的数据,重新计算每个聚簇新的质心: 4 迭代2 和 3,直到收敛

k-均值聚类算法;二分k均值聚类算法

根据<机器学习实战>一书第十章学习k均值聚类算法和二分k均值聚类算法,自己把代码边敲边理解了一下,修正了一些原书中代码的细微差错.目前代码有时会出现如下4种报错信息,这有待继续探究和完善. 报错信息: Warning (from warnings module): File "F:\Python2.7.6\lib\site-packages\numpy\core\_methods.py", line 55 warnings.warn("Mean of empty

机器学习之路:python k均值聚类 KMeans 手写数字

python3 学习使用api 使用了网上的数据集,我把他下载到了本地 可以到我的git中下载数据集: https://github.com/linyi0604/MachineLearning 代码: 1 import numpy as np 2 import pandas as pd 3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4 from sklearn import metrics 5 6 ''' 7 k均值算法: 8 1 随机选择k个样本作为k个类别的中心

[机器学习][K-Means] 无监督学习之K均值聚类

有监督学习虽然高效.应用范围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有标签的数据集,但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大量数据都是没有明确标签的,而且对于庞大的数据集进行标注工作本身也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模式,所以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自动的挖掘数据集中各变量的关系,然后"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特征进行分类,这样的方法我们成为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在无标签的数据集中进行分类的方法成为聚类.顾名思义,聚类就是依照某种算法将相似的样本聚在一起形成一类,而不管它的标签是什么.在聚

K均值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步骤是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聚类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聚类.每分配一个样本,聚类的聚类中心会根据聚类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或最小数目)对象被重新分配给不同的聚类,没有(或最小数目)聚类中心再发生变化,误差平方和局部最小.

k均值聚类

目录 一.k均值简介 二.应用简介 三.算法 四.选择合适的K 五.具体实例 一.k均值简介 K均值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对未标记的数据(即没有定义类别或组的数据)进行分类. 该算法的目标是在数据中找到由变量K标记的组.该算法迭代地工作基于所提供的特征,将每个数据点分配给K个组中的一个. 基于特征相似性对数据点进行聚类. K均值聚类算法的结果是: 1.K簇的质心,可用于标记新数据 2.训练数据的标签(每个数据点分配给一个集群) 二.应用简介 K均值聚类算法用于查找未在数据中明确标记的组.这可用于

K均值聚类--利用k-means算法分析NBA近四年球队实力

分类作为一种监督学习方法,要求必须事先明确知道各个类别的信息,并且断言所有待分类项都有一个类别与之对应.但是很多时候上述条件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在处理海量数据的时候,如果通过预处理使得数据满足分类算法的要求,则代价非常大,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聚类算法.聚类属于无监督学习,相比于分类,聚类不依赖预定义的类和类标号的训练实例.本文首先介绍聚类的基础--距离与相异度,然后介绍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k-means算法,并利用k-means算法分析NBA近四年球队实力.因为本人比较喜欢观看NBA比赛,所以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