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十年技术栈[总结复习用]

以下摘自http://www.tvtv223.com/so/8/default/8.html#36-数据库的分库分表mycat

java技术栈

参考了众多资料,这里就不再详细列举了,可以自行去搜索

1 java基础:

1.1 算法

  • 1.1 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 1.2 二叉查找树、红黑树、B树、B+树、LSM树(分别有对应的应用,数据库、HBase)
  • 1.3 BitSet解决数据重复和是否存在等问题

1.2 基本

  • 2.1 字符串常量池的迁移
  • 2.2 字符串KMP算法
  • 2.3 equals和hashcode
  • 2.4 泛型、异常、反射
  • 2.5 string的hash算法
  • 2.6 hash冲突的解决办法:拉链法
  • 2.7 foreach循环的原理
  • 2.8 static、final、transient等关键字的作用
  • 2.9 volatile关键字的底层实现原理
  • 2.10 Collections.sort方法使用的是哪种排序方法
  • 2.11 Future接口,常见的线程池中的FutureTask实现等
  • 2.12 string的intern方法的内部细节,jdk1.6和jdk1.7的变化以及内部cpp代码StringTable的实现

1.3 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 工厂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观察者设计模式
  • ThreadLocal设计模式
  • 。。。

1.4 正则表达式

  • 4.1 捕获组和非捕获组
  • 4.2 贪婪,勉强,独占模式

1.5 java内存模型以及垃圾回收算法

  • 5.1 类加载机制,也就是双亲委派模型
  • 5.2 java内存分配模型(默认HotSpot)

    线程共享的:堆区、永久区 线程独享的: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

  • 5.3 内存分配机制:年轻代(Eden区、两个Survivor区)、年老代、永久代以及他们的分配过程
  • 5.4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与GC
  • 5.5 happens-before规则
  • 5.6 指令重排序、内存栅栏
  • 5.7 Java 8的内存分代改进
  • 5.8 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不足之处:效率不高、内存碎片)

    复制算法(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内存只能使用一半,针对大部分对象存活时间短的场景,引出了一个默认的8:1:1的改进,缺点是仍然需要借助外界来解决可能承载不下的问题)

    标记整理

  • 5.8 常用垃圾收集器:

    新生代:Serial收集器、ParNew收集器、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

    老年代:Serial Old收集器、Parallel Old收集器、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G1 收集器(跨新生代和老年代)

  • 5.9 常用gc的参数:-Xmn、-Xms、-Xmx、-XX:MaxPermSize、-XX:SurvivorRatio、-XX:-PrintGCDetails
  • 5.10 常用工具: jps、jstat、jmap、jstack、图形工具jConsole、Visual VM、MAT

1.6 锁以及并发容器的源码

  • 6.1 synchronized和volatile理解
  • 6.2 Unsafe类的原理,使用它来实现CAS。因此诞生了AtomicInteger系列等
  • 6.3 CAS可能产生的ABA问题的解决,如加入修改次数、版本号
  • 6.4 同步器AQS的实现原理
  • 6.5 独占锁、共享锁;可重入的独占锁ReentrantLock、共享锁 实现原理
  • 6.6 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 6.7 读写锁 ReentrantReadWriteLock的实现原理
  • 6.8 LockSupport工具
  • 6.9 Condition接口及其实现原理
  • 6.10 HashMap、HashSet、ArrayList、LinkedList、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TreeMap的实现原理
  • 6.11 HashMap的并发问题
  • 6.12 ConcurrentLinkedQueue的实现原理
  • 6.13 Fork/Join框架
  • 6.14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

1.7 线程池源码

  • 7.1 内部执行原理
  • 7.2 各种线程池的区别

2 web方面:

2.1 SpringMVC的架构设计

  • 1.1 servlet开发存在的问题:映射问题、参数获取问题、格式化转换问题、返回值处理问题、视图渲染问题
  • 1.2 SpringMVC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的几大组件及接口:HandlerMapping、HandlerAdapter、HandlerMethodArgumentResolver、HttpMessageConverter、Converter、GenericConverter、HandlerMethodReturnValueHandler、ViewResolver、MultipartResolver
  • 1.3 DispatcherServlet、容器、组件三者之间的关系
  • 1.4 叙述SpringMVC对请求的整体处理流程
  • 1.5 SpringBoot

2.2 SpringAOP源码

  • 2.1 AOP的实现分类:编译期、字节码加载前、字节码加载后三种时机来实现AOP
  • 2.2 深刻理解其中的角色:AOP联盟、aspectj、jboss AOP、Spring自身实现的AOP、Spring嵌入aspectj。特别是能用代码区分后两者
  • 2.3 接口设计:

    AOP联盟定义的概念或接口:Pointcut(概念,没有定义对应的接口)、Joinpoint、Advice、MethodInterceptor、MethodInvocation

    SpringAOP针对上述Advice接口定义的接口及其实现类:BeforeAdvice、AfterAdvice、MethodBeforeAdvice、AfterReturningAdvice;针对aspectj对上述接口的实现AspectJMethodBeforeAdvice、AspectJAfterReturningAdvice、AspectJAfterThrowingAdvice、AspectJAfterAdvice。

    SpringAOP定义的定义的AdvisorAdapter接口:将上述Advise转化为MethodInterceptor

    SpringAOP定义的Pointcut接口:含有两个属性ClassFilter(过滤类)、MethodMatcher(过滤方法)

    SpringAOP定义的ExpressionPointcut接口:实现中会引入aspectj的pointcut表达式

    SpringAOP定义的PointcutAdvisor接口(将上述Advice接口和Pointcut接口结合起来)

  • 2.4 SpringAOP的调用流程
  • 2.5 SpringAOP自己的实现方式(代表人物ProxyFactoryBean)和借助aspectj实现方式区分

2.3 Spring事务体系源码以及分布式事务Jotm Atomikos源码实现

  • 3.1 jdbc事务存在的问题
  • 3.2 Hibernate对事务的改进
  • 3.3 针对各种各样的事务,Spring如何定义事务体系的接口,以及如何融合jdbc事务和Hibernate事务的
  • 3.4 三种事务模型包含的角色以及各自的职责
  • 3.5 事务代码也业务代码分离的实现(AOP+ThreadLocal来实现)
  • 3.6 Spring事务拦截器TransactionInterceptor全景
  • 3.7 X/Open DTP模型,两阶段提交,JTA接口定义
  • 3.8 Jotm、Atomikos的实现原理
  • 3.9 事务的传播属性
  • 3.10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PROPAGATION_NESTED的实现原理以及区别
  • 3.11 事物的挂起和恢复的原理

2.4 数据库隔离级别

  • 4.1 Read uncommitted:读未提交
  • 4.2 Read committed : 读已提交
  • 4.3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
  • 4.4 Serializable :串行化

2.5 数据库

  • 5.1 数据库性能的优化
  • 5.2 深入理解mysql的Record Locks、Gap Locks、Next-Key Locks

    例如下面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死锁:

    start transaction; DELETE FROM t WHERE id =6; INSERT INTO t VALUES(6); commit;

  • 5.3 insert into select语句的加锁情况
  • 5.4 事务的ACID特性概念
  • 5.5 innodb的MVCC理解
  • 5.6 undo redo binlog
    • 1 undo redo 都可以实现持久化,他们的流程是什么?为什么选用redo来做持久化?
    • 2 undo、redo结合起来实现原子性和持久化,为什么undo log要先于redo log持久化?
    • 3 undo为什么要依赖redo?
    • 4 日志内容可以是物理日志,也可以是逻辑日志?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是?
    • 5 redo log最终采用的是物理日志加逻辑日志,物理到page,page内逻辑。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Double Write
    • 6 undo log为什么不采用物理日志而采用逻辑日志?
    • 7 为什么要引入Checkpoint?
    • 8 引入Checkpoint后为了保证一致性需要阻塞用户操作一段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还是很有普遍性的,redis、ZooKeeper都有类似的情况以及不同的应对策略)又有了同步Checkpoint和异步Checkpoint
    • 9 开启binlog的情况下,事务内部2PC的一般过程(含有2次持久化,redo log和binlog的持久化)
    • 10 解释上述过程,为什么binlog的持久化要在redo log之后,在存储引擎commit之前?
    • 11 为什么要保持事务之间写入binlog和执行存储引擎commit操作的顺序性?(即先写入binlog日志的事务一定先commit)
    • 12 为了保证上述顺序性,之前的办法是加锁prepare_commit_mutex,但是这极大的降低了事务的效率,怎么来实现binlog的group commit?
    • 13 怎么将redo log的持久化也实现group commit?至此事务内部2PC的过程,2次持久化的操作都可以group commit了,极大提高了效率

2.6 ORM框架: mybatis、Hibernate

  • 6.1 最原始的jdbc->Spring的JdbcTemplate->hibernate->JPA->SpringDataJPA的演进之路

2.7 SpringSecurity、shiro、SSO(单点登录)

  • 7.1 Session和Cookie的区别和联系以及Session的实现原理
  • 7.2 SpringSecurity的认证过程以及与Session的关系
  • 7.3 CAS实现SSO(详见Cas(01)——简介

2.8 日志

  • 8.1 jdk自带的logging、log4j、log4j2、logback
  • 8.2 门面commons-logging、slf4j
  • 8.3 上述6种混战时的日志转换

2.9 datasource

  • 9.1 c3p0
  • 9.2 druid
  • 9.3 JdbcTemplate执行sql语句的过程中对Connection的使用和管理

2.10 HTTPS的实现原理

3 分布式、java中间件、web服务器等方面:

3.1 ZooKeeper源码

  • 1.1 客户端架构
  • 1.2 服务器端单机版和集群版,对应的请求处理器
  • 1.3 集群版session的建立和激活过程
  • 1.4 Leader选举过程
  • 1.5 事务日志和快照文件的详细解析
  • 1.6 实现分布式锁、分布式ID分发器
  • 1.7 实现Leader选举
  • 1.8 ZAB协议实现一致性原理

3.2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框架

  • 2.1 Avro研究
  • 2.2 Thrift研究
  • 2.3 Protobuf研究
  • 2.4 Protostuff研究
  • 2.5 Hessian

3.3 RPC框架dubbo源码

  • 3.1 dubbo扩展机制的实现,对比SPI机制
  • 3.2 服务的发布过程
  • 3.3 服务的订阅过程
  • 3.4 RPC通信的设计

3.4 NIO模块以及对应的Netty和Mina、thrift源码

  • 4.1 TCP握手和断开及有限状态机
  • 4.2 backlog
  • 4.3 BIO NIO
  • 4.4 阻塞/非阻塞的区别、同步/异步的区别
  • 4.5 阻塞IO、非阻塞IO、多路复用IO、异步IO
  • 4.6 Reactor线程模型
  • 4.7 jdk的poll、epoll与底层poll、epoll的对接实现
  • 4.8 Netty自己的epoll实现
  • 4.9 内核层poll、epoll的大致实现
  • 4.10 epoll的边缘触发和水平触发
  • 4.11 Netty的EventLoopGroup设计
  • 4.12 Netty的ByteBuf设计
  • 4.13 Netty的ChannelHandler
  • 4.13 Netty的零拷贝
  • 4.14 Netty的线程模型,特别是与业务线程以及资源释放方面的理解

3.5 消息队列kafka、RocketMQ、Notify、Hermes

  • 5.1 kafka的文件存储设计
  • 5.2 kafka的副本复制过程
  • 5.3 kafka副本的leader选举过程
  • 5.4 kafka的消息丢失问题
  • 5.5 kafka的消息顺序性问题
  • 5.6 kafka的isr设计和过半对比
  • 5.7 kafka本身做的很轻量级来保持高效,很多高级特性没有:事务、优先级的消息、消息的过滤,更重要的是服务治理不健全,一旦出问题,不能直观反应出来,不太适合对数据要求十分严苛的企业级系统,而适合日志之类并发量大但是允许少量的丢失或重复等场景
  • 5.8 Notify、RocketMQ的事务设计
  • 5.9 基于文件的kafka、RocketMQ和基于数据库的Notify和Hermes
  • 5.10 设计一个消息系统要考虑哪些方面
  • 5.11 丢失消息、消息重复、高可用等话题

3.6 数据库的分库分表mycat

3.7 NoSql数据库mongodb

3.8 KV键值系统memcached redis

  • 8.1 redis对客户端的维护和管理,读写缓冲区
  • 8.2 redis事务的实现
  • 8.3 Jedis客户端的实现
  • 8.4 JedisPool以及ShardedJedisPool的实现
  • 8.5 redis epoll实现,循环中的文件事件和时间事件
  • 8.6 redis的RDB持久化,save和bgsave
  • 8.7 redis AOF命令追加、文件写入、文件同步到磁盘
  • 8.8 redis AOF重写,为了减少阻塞时间采取的措施
  • 8.9 redis的LRU内存回收算法
  • 8.10 redis的master slave复制
  • 8.11 redis的sentinel高可用方案
  • 8.12 redis的cluster分片方案

3.9 web服务器tomcat、ngnix的设计原理

  • 9.1 tomcat的整体架构设计
  • 9.2 tomcat对通信的并发控制
  • 9.3 http请求到达tomcat的整个处理流程

3.10 ELK日志实时处理查询系统

  • 10.1 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

3.11 服务方面

  • 11.1 SOA与微服务
  • 11.2 服务的合并部署、多版本自动快速切换和回滚

详见基于Java容器的多应用部署技术实践

  • 11.3 服务的治理:限流、降级

具体见 张开涛大神的架构系列

服务限流:令牌桶、漏桶

服务降级、服务的熔断、服务的隔离:netflix的hystrix组件

  • 11.4 服务的线性扩展

    无状态的服务如何做线性扩展:

    如一般的web应用,直接使用硬件或者软件做负载均衡,简单的轮训机制

    有状态服务如何做线性扩展:

    如Redis的扩展:一致性hash,迁移工具

  • 11.5 服务链路监控和报警:CAT、Dapper、Pinpoint

3.12 Spring Cloud

  • 12.1 Spring Cloud Zookeeper:用于服务注册和发现
  • 12.2 Spring Cloud Config:分布式配置
  • 12.2 Spring Cloud Netflix Eureka:用于rest服务的注册和发现
  • 12.3 Spring Cloud Netflix Hystrix:服务的隔离、熔断和降级
  • 12.4 Spring Cloud Netflix Zuul:动态路由,API Gateway

3.13 分布式事务

  • 13.1 JTA分布式事务接口定义,对此与Spring事务体系的整合
  • 13.2 TCC分布式事务概念
  • 13.3 TCC分布式事务实现框架案例1:tcc-transaction
  • 13.3.1 TccCompensableAspect切面拦截创建ROOT事务
  • 13.3.2 TccTransactionContextAspect切面使远程RPC调用资源加入到上述事务中,作为一个参与者
  • 13.3.3 TccCompensableAspect切面根据远程RPC传递的TransactionContext的标记创建出分支事务
  • 13.3.4 全部RPC调用完毕,ROOT事务开始提交或者回滚,执行所有参与者的提交或回滚
  • 13.3.5 所有参与者的提交或者回滚,还是通过远程RPC调用,provider端开始执行对应分支事务的confirm或者cancel方法
  • 13.3.6 事务的存储,集群共享问题13.3.7 事务的恢复,避免集群重复恢复
  • 13.4 TCC分布式事务实现框架案例2:ByteTCC
  • 13.4.1 JTA事务管理实现,类比Jotm、Atomikos等JTA实现
  • 13.4.2 事务的存储和恢复,集群是否共享问题调用方创建CompensableTransaction事务,并加入资源
  • 13.4.3 CompensableMethodInterceptor拦截器向spring事务注入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
  • 13.4.4 Spring的分布式事务管理器创建作为协调者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和当前线程进行绑定,同时创建一个jta事务
  • 13.4.5 在执行sql等操作的时候,所使用的jdbc等XAResource资源加入上述jta事务
  • 13.4.6 dubbo RPC远程调用前,CompensableDubboServiceFilter创建出一个代理XAResource,加入上述 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并在RPC调用过程传递TransactionContext参与方创建分支的CompensableTransaction事务,并加入资源,然后提交jta事务
  • 13.4.7 RPC远程调用来到provider端,CompensableDubboServiceFilter根据传递过来的TransactionContext创建出对应的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
  • 13.4.8 provider端,执行时遇见@Transactional和@Compensable,作为一个参与者开启try阶段的事务,即创建了一个jta事务
  • 13.4.9 provider端try执行完毕开始准备try的提交,仅仅是提交上述jta事务,返回结果到RPC调用端调用方决定回滚还是提交
  • 13.4.10 全部执行完毕后开始事务的提交或者回滚,如果是提交则先对jta事务进行提交(包含jdbc等XAResource资源的提交),提交成功后再对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进行提交,如果jta事务提交失败,则需要回滚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
  • 13.4.11 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的提交就是对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和RPC资源的提交,分别调用每一个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以及每一个RPC资源的提交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提交
  • 13.4.12 此时每一个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又会准备开启一个新的事务,当前线程的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已存在,所以这里开启事务仅仅是创建了一个新的jta事务而已
  • 13.4.13 针对此,每一个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开启的事务,又开始重复上述过程,对于jdbc等资源都加入新创建的jta事务中,而RPC资源和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仍然加入到当前线程绑定的CompensableTransaction类型事务
  • 13.4.14 当前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开启的事务执行完毕后,开始执行commit,此时仍然是执行jta事务的提交,提交完毕,一个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完成,继续执行下一个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即又要重新开启一个新的jta事务RPC资源的提交(参与方CompensableTransaction事务的提交)
  • 13.4.15 当所有CompensableInvocation资源的confirm执行完毕,开始执行RPC资源的commit,会进行远程调用,执行远程provider分支事务的提交,远程调用过程会传递事务id
  • 13.4.16 provider端,根据传递过来的事务id找到对应的CompensableTransaction事务,开始执行提交操作,提交操作完成后返回响应结束
  • 13.4.17 协调者收到响应后继续执行下一个RPC资源的提交,当所有RPC资源也完成相应的提交,则协调者算是彻底完成该事务

3.14 一致性算法

  • 14.1 raft(详见Raft算法赏析

    • 14.1.1 leader选举过程,leader选举约束,要包含所有commited entries,实现上log比过半的log都最新即可
    • 14.1.2 log复制过程,leader给所有的follower发送AppendEntries RPC请求,过半follower回复ok,则可提交该entry,然后向客户端响应OK
    • 14.1.3 在上述leader收到过半复制之后,挂了,则后续leader不能直接对这些之前term的过半entry进行提交(这一部分有详细的案例来证明,并能说出根本原因),目前做法是在当前term中创建空的entry,然后如果这些新创建的entry被大部分复制了,则此时就可以对之前term的过半entry进行提交了
    • 14.1.4 leader一旦认为某个term可以提交了,则更新自己的commitIndex,同时应用entry到状态机中,然后在下一次与follower的heartbeat通信中,将leader的commitIndex带给follower,让他们进行更新,同时应用entry到他们的状态机中
    • 14.1.5 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到,作为client来说,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leader认为某次client的请求可以提交了(对应的entry已经被过半复制了),此时leader挂了,还没来得及给client回复,也就是说对client来说,请求虽然失败了,但是请求对应的entry却被持久化保存了,但是有的时候却是请求失败了(过半都没复制成功)没有持久化成功,也就是说请求失败了,服务器端可能成功了也可能失败了。所以这时候需要在client端下功夫,即cleint端重试的时候仍然使用之前的请求数据进行重试,而不是采用新的数据进行重试,服务器端也必须要实现幂等。
    • 14.1.6 Cluster membership changes
  • 14.2 ZooKeeper使用的ZAB协议(详见ZooKeeper的一致性算法赏析
    • 14.2.1 leader选举过程。要点:对于不同状态下的server的投票的收集,投票是需要选举出一个包含所有日志的server来作为leader
    • 14.2.2 leader和follower数据同步过程,全量同步、差异同步、日志之间的纠正和截断,来保证和leader之间的一致性。以及follower加入已经完成选举的系统,此时的同步的要点:阻塞leader处理写请求,完成日志之间的差异同步,还要处理现有进行中的请求的同步,完成同步后,解除阻塞。
    • 14.2.3 广播阶段,即正常处理客户端的请求,过半响应即可回复客户端。
    • 14.2.4 日志的恢复和持久化。持久化:每隔一定数量的事务日志持久化一次,leader选举前持久化一次。恢复:简单的认为已写入日志的的事务请求都算作已提交的请求(不管之前是否已过半复制),全部执行commit提交。具体的恢复是:先恢复快照日志,然后再应用相应的事务日志
  • 14.3 paxos(详见paxos算法证明过程
    • 14.3.1 paxos的运作过程:

      Phase 1: (a) 一个proposer选择一个编号为n的议案,向所有的acceptor发送prepare请求

      Phase 1: (b) 如果acceptor已经响应的prepare请求中议案编号都比n小,则它承诺不再响应prepare请求或者accept请求中议案编号小于n的, 并且找出已经accept的最大议案的value返回给该proposer。如果已响应的编号比n大,则直接忽略该prepare请求。

      Phase 2:(a) 如果proposer收到了过半的acceptors响应,那么将提出一个议案(n,v),v就是上述所有acceptor响应中最大accept议案的value,或者是proposer自己的value。然后将该议案发送给所有的acceptor。这个请求叫做accept请求,这一步才是所谓发送议案请求,而前面的prepare请求更多的是一个构建出最终议案(n,v)的过程。

      Phase 2:(b) acceptor接收到编号为n的议案,如果acceptor还没有对大于n的议案的prepare请求响应过,则acceptor就accept该议案,否则拒绝

    • 14.3.2 paxos的证明过程:

      1 足够多的问题

      2 acceptor的初始accept

      3 P2-对结果要求

      4 P2a-对acceptor的accept要求

      5 P2b-对proposer提出议案的要求(结果上要求)

      6 P2c-对proposer提出议案的要求(做法上要求)

      7 引出prepare过程和P1a

      8 8 优化prepare

    • 14.3.3 base paxos和multi-paxos

4 大数据方向

4.1 Hadoop

  • 1.1 UserGroupInformation源码解读:JAAS认证、user和group关系的维护
  • 1.2 RPC通信的实现
  • 1.3 代理用户的过程
  • 1.4 kerberos认证

4.2 MapReduce

  • 2.1 MapReduce理论及其对应的接口定义

4.3 HDFS

  • 3.1 MapFile、SequenceFile
  • 3.2 ACL

4.4 YARN、Mesos 资源调度

4.5 oozie

  • 5.1 oozie XCommand设计
  • 5.2 DagEngine的实现原理

4.6 Hive

  • 6.1 HiveServer2、metatore的thrift RPC通信设计
  • 6.2 Hive的优化过程
  • 6.3 HiveServer2的认证和授权
  • 6.4 metastore的认证和授权
  • 6.5 HiveServer2向metatore的用户传递过程

4.7 Hbase

  • 7.1 Hbase的整体架构图
  • 7.2 Hbase的WAL和MVCC设计
  • 7.3 client端的异步批量flush寻找RegionServer的过程
  • 7.4 Zookeeper上HBase节点解释
  • 7.5 Hbase中的mini、major合并
  • 7.6 Region的高可用问题对比kafka分区的高可用实现
  • 7.7 RegionServer RPC调用的隔离问题
  • 7.8 数据从内存刷写到HDFS的粒度问题
  • 7.9 rowKey的设计
  • 7.10 MemStore与LSM

4.8 Spark

  • 8.1 不同的部署方式
  • 8.2 SparkSql的实现方式
  • 8.3 。。。
时间: 2024-10-10 14:10:37

java十年技术栈[总结复习用]的相关文章

Java架构师成长之道之Java架构师技术栈

Java架构师成长之道之Java架构师技术栈 Java架构师成长之道 JavaSE篇 Java概述与开发环境搭建 Java数据存储 Java数据运算 Java程序流程控制 Java数组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上)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下) Java常用API 集合 泛型 异常处理 注解 IO/NIO/AIO AIO网络框架tio设计与实现 多线程 网络编程 反射和动态代理 日志 XML 正则表达式 Java语言新特性实战 数据库编程(JDBC+MySQL

我的全栈之路-Java架构师技术栈

我的全栈之路-Java架构师技术栈 我的全栈之路 JavaSE篇 Java概述与开发环境搭建 Java数据存储 Java数据计算 Java程序流程控制 Java数组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上)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下) Java常用API 集合 泛型 异常处理 注解 IO/BIO/NIO AIO网络框架tio设计与实现 多线程 网络编程 反射和动态代理 日志 XML 正则表达式 Java语言新特性实践 数据库编程(JDBC+MySQL) 数据结构 算法

java技术栈

java技术栈 1 java基础: 1.1 算法 1.1 排序算法: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1.2 二叉查找树.红黑树.B树.B+树.LSM树(分别有对应的应用,数据库.HBase) 1.3 BitSet解决数据重复和是否存在等问题 1.2 基本 2.1 字符串常量池的迁移 2.2 字符串KMP算法 2.3 equals和hashcode 1.equals方法用于比较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覆盖以后) 2.hashcode方法只有在集合中

技术栈选择与全栈工程师

很多朋友的第一门语言是一个强类型语言.可能是C/C++/Java/C#. 做到一定年份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现自己好像大多数东西能做,客户端.服务端.手机.游戏,很多场景自己都可以进行开发. 在各种场景下都能开发. 在各种场景下都遇到有力的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貌似不少人比自己开发效率高. 类似这样的技术人员,我们可以称之为C蛮. ---------------- C蛮和队长的故事 -------------- C蛮浑身肌肉,手持精金巨斧. 无论看到什么怪物,嗷呜一声吼.狂暴+吹大+高等魔化武器

大型网站架构演变史(含技术栈与价值观)

这篇文章是参考李智慧的<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和现蘑菇街CTO曽宪杰的<大型网站系统与Java中间件实践>写的一篇读书笔记. 前言 何谓大型网站?大型网站的特点是什么?大型网站架构发生演变的源动力是什么?大型网站的架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在演变的某个具体阶段使用到常用技术有哪些,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技术,同时这些技术又解决了什么问题?笔者在初次接触大型网站时思考了以上几个问题,本着缘木求鱼的方式,我打算详细的扒一扒大型网站的演变史.如果对以上的几个问题都理解透彻了,那么

一个可供中小团队参考的微服务架构技术栈

一个可供中小团队参考的微服务架构技术栈 聊聊架构 2018-05-07 作者 杨波 作者 |  杨波编辑 |  张浩 近年,Spring Cloud 俨然已经成为微服务开发的主流技术栈,在国内开发者社区非常火爆.我近年一直在一线互联网公司(携程,拍拍贷等)开展微服务架构实践,根据我个人的一线实践经验和我平时对 Spring Cloud 的调研,我认为 Spring Cloud 技术栈中的有些组件离生产级开发尚有一定距离.比方说 Spring Cloud Config 和 Spring Cloud

【干货】微服务技术栈选型手册2.0

一.前言 2014年可以认为是微服务1.0的元年,当年有几个标志性事件,一是Martin Fowler在其博客上发表了"Microservices"一文,正式提出微服务架构风格:二是Netflix微服务架构经过多年大规模生产验证,最终抽象落地形成一整套开源的微服务基础组件,统称NetflixOSS,Netflix的成功经验开始被业界认可并推崇:三是Pivotal将NetflixOSS开源微服务组件集成到其Spring体系,推出Spring Cloud微服务开发技术栈. 一晃三四年过去,

中国十大技术社区你都知道哪些?

社区是聚集一类具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行业的群体,IT技术社区就是聚集了IT行业内的技术人,在技术社区可以了解到行业的最新进展,学习最前沿的技术,认识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在一起学习和交流. 技术社区一般有三类人:第一类技术人,就是遇到问题搜索一下,绝大部分程序员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技术社区的,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在社区去提问:第二类的技术人,有意识的常去技术社区查看博客,学习新知识:第三类人,就是写文章的人,喜欢分享某一类技术,或者他们的实战经历.往往写文章的人,也喜欢看文章. 总的来说,技术社区就是

重谈react优势——react技术栈回顾

react刚刚推出的时候,讲react优势搜索结果是几十页. 现在,react已经慢慢退火,该用用react技术栈的已经使用上,填过多少坑,加过多少班,血泪控诉也不下千文. 今天,再谈一遍react优势,WTF? React的收益有哪些?React的优势是什么?react和vue.angularJS等其它框架对比优势? 而作为总结回顾.react在工程实践中,带来哪些思想上的质变? virtual dom虚拟DOM概念 它并不直接对DOM进行操作,引入了一个叫做virtual dom的概念,安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