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手Q的产品经理,你将如何和微信竞争?

【文章摘要】当我需要发消息给某个人或某个群时,常用的联系人我会寻找聊天记录,非常用联系人则直接搜索人名或者查看通讯录,偏向于使用语音通话,免去打字的麻烦。比较在意操作的便捷程度,因为移动环境里走走停停,产品流程随时中断,操作步骤越少越好。微信完成这个流程需要1到3次点击,拖动的操作时长在联系人数有限的时候非常便捷。

  

  1. 核心场景:

  首先我们来想象一下微信(6.1.1,IOS8.2)最常见的使用场景

  用户角色:我,大四学生,实习当中。互联网产品从业人员。联系人300多,活跃群组数大概有10个。每天需要乘坐两小时地铁通勤,白天在室内办公,常驻PC旁,睡前有刷朋友圈的习惯。

  室外嘈杂的移动环境中(如公交、地铁或室外步行情景):

  当我需要发消息给某个人或某个群时,常用的联系人我会寻找聊天记录,非常用联系人则直接搜索人名或者查看通讯录,偏向于使用语音通话,免去打字的麻烦。比较在意操作的便捷程度,因为移动环境里走走停停,产品流程随时中断,操作步骤越少越好。微信完成这个流程需要1到3次点击,拖动的操作时长在联系人数有限的时候非常便捷。

  我会频繁的在朋友圈和即时通讯之间切换,而当我要看朋友圈的时候,朋友圈是二级入口,大部分时候2次点击我就能开始浏览朋友圈的内容。

  我会看订阅号文章打发时间,由于订阅的公众号较多,我常常采用跳读的形式,所以比较在意内容质量和阅读体验。但查找订阅号需要先在聊天记录里找一段时间,然后在订阅号数量比较大时,需要拖动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想看的订阅号中想看的文章,对于 频繁切换的我来说,操作成本有点高。然后订阅号的排版参差不齐,有些文章的体验着实很痛苦。

  广州SEO:www.igoeo.com

  办公环境(身边常常有电脑)

  当我需要打字时,因为电脑的输入速度更快,所以微信提供网页版方便pc办公,而不用频繁的在电脑和手机之间切换。并且复制链接、插入图片也更加便捷。

  当我需要在手机和PC之间互传文件时,可以使用微信的文件传输功能。

  通用情景(静止,常常专注在app的体验里,比如睡觉前)

  在使用微信即时聊天时,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否能立即回复(手Q显示在线),我常常在心里默认对方不会立即回复以降低期望。然后无论是文字、语音、表情还是图片,我都能比较快捷的进行输入。

  朋友圈我只关系熟悉的人的动态,不希望看到不熟的人的朋友圈和互动,在不断下拉的过程中我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之间的互动,不会出现陌生人。

  当我要发朋友圈内容的时候,长按发表文字,但不能分组可见,这对联系人比较多的我来说会带来一些困惑,有时不得不胡乱配一些图片来使它分组可见。短按可以选择发送视频或者照片,照片可以拍摄和从相册获取。总体来讲,碰到想发朋友圈的内容时,我还是可以比较便捷的抓住灵感。

  然后是手Q(5.4.0.454,IOS8.2)的常见使用场景,因为大部分功能相通,直接比较通用场景下和微信的不同:

  当我需要发消息给某个人的时候,因为QQ用了比较久,消息记录的内容很多,在不记得对方昵称时我常常要在联系人里下滑寻找,找到之后,我还要根据对方在线与否考虑是否应该现在就发消息。如果对方是使用PC端的QQ,而我使用的是移动端的QQ,我会担心自己的打字速度跟不上对方。

  当需要在QQ群里进行互动时,因为和PC端的QQ互通,所以可以使用的功能也比较多,比如群相册、群文件、群公告等等,对于在电脑旁办公的我来说,这些功能比微信的群组更好的满足我工作需求。但如果我只是需要在群里闲聊,这么多的功能经常也会让我在移动端眼花缭乱。也增加了群常用功能的入口层级,比如群成员浏览。

  当我要看好友动态的时候,动态是二级入口,大部分时候2次点击我就能迅速开始查看,而大量陌生人的互动消息,有时让我感到有趣,有时让我感到多余和厌烦。

  当我需要发动态的时候,我需要考虑这条消息是否还需要同步到腾讯微博和更详细的分组可见情况,我需要在熟人、半熟人和陌生人的人群间去进行选择,成本不小。

  2. 核心功能:

  以上的场景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验,不过还是可以反应出一些问题,我们会发现,

  微信的核心功能是:移动im,朋友圈,公众号和微信钱包。

  手Q的核心功能是:即时通讯、群组、空间动态、个性装扮和文件传输。

  微信和手Q的核心基础功能都是移动im,而移动端的需求优先级应该是这样的:

  合适小屏幕的交互逻辑,包括较低的操作成本和较小的信息量。

  一些手机方便实现的功能,比如语音、照片、附近的人、摇一摇等等。

  无WIFI情况下的低流量设计。

  从定位看,微信专为移动端而生,PC端只有简单的网页版,所以不需要考虑对接PC功能。从功能数量来讲,明显低于手Q,所以能设计出更加便捷的导航逻辑,常用功能几乎都可以在二级入口找到。其次,微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通讯和社交软件,订阅号、服务号和钱包的出现,让微信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各种API的开放,微信正朝着连接一切前行。

  手Q是PC端QQ在移动端的延展,为了对接PC庞大的功能体系,手Q的功能级别特别多,用户在进行社交时,还需要考虑对方在不在线,内容是否需要同步到腾讯微博,动态会出现陌生人的互动,群组的工具类型功能也比较多,已经不单单是社交群组工具了。这一切导致手Q的页面信息量特别大,不方便在移动端上进行交互。相比于微信,手Q的社交和工具属性更加明显。

  总结一下,手Q因为信息量太大、功能太多,在线电话在无WIFI情况下流量让人心疼,因此在移动环境下体验远不如微信。加上微信的私密、新鲜和合理的产品迭代,手Q几乎无力竞争。

  3. 产品迭代记录:

  为了更好的理解微信和手Q的竞争状况,我们来看看两者一些重要功能的迭代记录:

  微信(综合andorid和ios),

  1.0-1.3:文字消息、图片分享、插入表情、个性化头像、黑名单等等;确定了移动im的基本属性。

  2.0-2.5:导入通讯录、QQ离线消息、好友推荐、附近的人;开始利用QQ和手机特性引入用户,从运营角度来看,属于拉新阶段。

  3.0-3.5:摇一摇、漂流瓶、二维码;微信开始引入一些创造性的玩法,这样的新属性极大的拓展了微信的可玩性和前景。

  4.0-4.5:朋友圈、公众号、语音功能;从这时起微信开始变成了一个平台,一个社交、资讯的平台,从运营角度来看,这些属于促进活跃的手段,因为可玩性更加丰富了,能更好的增加用户的黏性。

  5.0-5.4:微信支付、二维码触发的O2O、电商;微信开始确立自己的盈利模式,开始介入电商以及O2O方向,人们对微信的想象力进一步被丰富,微信可能真的可以连接一切。

  6.0-?:小视频、微信红包的流行、搜索附近餐馆、朋友圈广告、API的继续开放;微信继续增强它的盈利模式,并朝着连接一切的目标继续前进,从目前来看,人类已经阻挡不了微信的步伐了。

  手机QQ(综合android和ios),

  QQ1.0:im、联系人和群组的基础功能、接入QQ空间、QQ邮箱、微博等等;这个阶段基本属于照搬PC体系,使得PC和移动端功能可以同步,并且整合QQ的所有体系。

  QQ2012:多彩皮肤、便捷传输等等;完善UI设计和界面体验,继续打通移动和PC的连接。QQ2013:群助手、二维码、文件助手、个性主题等等;开始优化信息展示机制,避免过大的单页信息量,继续完善界面设计和PC连通。

  QQ2014:语音通话、QQ钱包、多人通话;开始强化移动端特性,并且引入盈利模式。

  QQ2015:强化附近功能;转型开始强化社交功能。

  对比一下两者迭代记录的话,微信的产品规划非常合理,拉新到促活到盈利模式探讨再到转型平台。而手Q的产品规划始终在完善PC对接和平台打通,很多符合移动特性的功能体现得并不好,可以说手Q在移动端的败仗很大程度是产品迭代的规划和时机并不合理导致的。

  4. 竞争策略:

  总结一下微信和手Q的最大区别,移动、私密和服务连接。

  手Q因为要和厚重的PC端对接,始终不能满足移动的轻量特点,这是手Q最大的劣势。

  如果说到手Q的竞争策略的话,我认为关键点如下:

  拆分业务和功能,轻量化移动端体验。

  差异化竞争,微信开始做服务的话,手Q就强化社交和娱乐属性。

  利用特点和优势,继续优化PC和移动端的对接。

  接着我们一个一个的说,第一点关键在于重新组织手机QQ的业务体系,如果我们分解下手Q的功能,可以分为即时通讯、群组、空间动态、个性装扮、游戏中心、文件传输和移动支付。

  整理一下大概就是社交娱乐功能和工具功能。

  拆分业务容易造成体验的割裂,比如豆瓣移动端的业务拆分就破坏了豆瓣的文艺青年体验,失去了很多探索的惊喜。

  不过我们看下手Q,手Q的社交功能其实和工具功能交集并不多,两方并没有严重的依赖对方以至于需要在同一个app里,拆分业务几乎不会造成体验的割裂,反而能减少移动界面的信息量。所以策略的第一步是将手Q的社交功能和工具功能独立开来。

  PS:其实拆分业务是个比较冒险的举动,还需要对QQ的详细功能流程再进行研究,将社交和工具两个属性的流程重叠部分筛选出来,进行评估。这部分又可以再写一篇很长的文章,这里因为时间因素暂时不做讨论。

  第二步是优化微信不会做的东西。随着微信越来越开放,朋友圈出现广告,联系人也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的人群不能很好的划分,而纯文字朋友圈居然还是不能分组可见。加上微信的UI设计一直不出彩,没有体现出很好的个性自定义和互动娱乐性。

  所以这一点的坚持我认为手Q还是选择了对的竞争方向,强调社交性和娱乐性,所以会强调个性装扮和皮肤,打通空间、微博、农场、附近和兴趣群组,可玩性极高。

  第三步是继续利用PC端和移动端双平台的特点,加强两者的进一步融合。然后针对群组, 在目前的办公场景中,Q群使用率是不低于微信群的,Q群有PPT在线展示,有公告,有群文件等等,能更好的管理群组和进行团队沟通。QQ完全可以进一步完善群功能体验。

  5. 当只有只有一个设计和两个研发时,如何向公司要资源:

  深思熟虑团队的目标,将其作为一切工作指标的原则,不忘初心。

  将目标纸面化、精简化。

  完善组织架构,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也应当使其有很好的拓展性。

  将架构纸面化、精简化。

  深入了解每一个初始成员的性格、能力。和他们成为朋友,互相信任。

  将团队目标、工作流程传达给初始成员,让他们认同。

  反复和初始团队讨论产品概念1.0,写出MRD和BRD。

  将MRD和BRD精简化、美化,做成PPT,全体出席参加项目立项和项目可行性评估。

  完整的将项目内容传达给公司决策人员,告诉他们这个项目究竟对公司有什么帮助,未来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如果立项失败,进一步了解失败的原因,结合团队目标和产品理念进行调整。

  如果立项成功,投入所有精力做两件事,一是根据团队需要积极寻找人才。二是快速开发出产品核心原型、积极收集用户反馈进行产品迭代。

  制订合理的指标评估项目进行程度,指标可以与团队成员和公司一起确定,确认所有人认同这个指标。

  项目进行的同时,合理调整指标标准,并随时与全员沟通。

时间: 2024-08-10 14:55:48

如果你是手Q的产品经理,你将如何和微信竞争?的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产品经理(1)——如何做竞争分析

[摘要]科特勒大师有言:"市场营销是关于区别的艺术".而竞争分析就是在定义这种差异化. 我该选择哪款手机?性价比高的小米,还是高大上的iphone? 我该选择哪家餐厅?湘菜还是粤菜? 我该选择哪种理财产品?股票.期货.基金等? 生活中的这种场面殊为常见,随便逛一个大型超市,里面任何一个产品,几乎总是一大堆的品牌,争着挤在货架中等你挑选.洗发水.洗面奶.牛奶.牛肉干-许多许多,这时,你会买哪个呢? 作为产品经理,竞争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在定义产品的时候,又该如何进行竞争分析呢? 1.什么是

[转载]从业务运维转到产品经理,我摸爬滚打的产品之路

作者:李光 (腾讯运营规划高级工程师与产品经理) 导言:在工作中你是否遇到过困惑和迷茫的时期,总是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救不完的火,总在反复单调的做着同样的事情,担心自己会被时代给淹没,会被时代给抛弃,运维这样的工作是不是也能转型升级?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腾讯应用运维工程师的产品经理转型升级之路吧!其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工作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转型升级也是能实现的~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总结下自己从业务运维岗转到产品经理岗后,大半年来如何从“零”开始的一路蛋疼的摸爬滚打过来的经历,同时作为一个新

产品经理找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对产品经理来说找一个有归属感的公司踏踏实实的干着,即使失败了自己也尽力了,也没什么遗憾. 在IT行业所有的职业中,产品经理找工作或许是最纠结的.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本身鱼龙混杂,虽然title一样,但是职责却有很大差别,不同的职责意味着对个人的要求,做的事情不一样:第二是因为产品经理的职业升值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产品的知名度,而产品能否成功,又过多依赖公司背景和资源等一些外在因素,很多事情不是产品经理能控制的. 一.几个重要因素 我相信每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提前明确自己想要的,先来

【闲聊产品】之一:半路出家的产品经理

前段时间和一帮子产品经理聚会,我问你们以前都是干什么的啊? 有人回答自己以前是程序员,有人回答自己以前是搞营销的,也有人回答自己是做运营的,最夸张的是有个女孩子曾经是公司前台,我说难怪看你这么漂亮呢.总之最后我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大部分的产品经理其实都是半路出家的和尚! 的确,现在的大学专业里面是根本没有产品经理这个专业,所以一个公司产品经理必然在专业上是不对口的,而且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在中国开始流行开来也就是在2010之后,所以除了那些大学刚毕业就找到产品经理职位的毕业生之外,其他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武林大会2016 (广州.北京.深圳.上海)

1.    谁适合参加? 想做老板的人士(不想做老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已经是老板的人士 产品经理.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 向往产品经理方向发展的人士 IT从业人员(人人都应该具备产品经理意识,开阔你的眼界,规划你的人生) 2.    参会收益 帮助你规划产品经理的职业路线 学习互联网经典产品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学习互联网大咖和老板们的思维模式 学习产品.开发.运营三者协作,提升公司整体战斗力 3.    产品经理武林大会2016 产品经理是互联网企业及产品型企业的灵魂人物,但成也产品经理,败也

想讨好程序员?在他面前开产品经理的玩笑就对了

很多人都觉得软件工程师们是一群聪明绝顶但装模作样的家伙,通常身边有这种朋友,大家心里都是又敬又惧又恨啊! 但其实要让他们把你当自己人倒也不难,先赢得他们的尊重即可.以下提供「内行人」的七大绝招,让软件工程师们对你另眼相待! 第一招:发送纯文字电子邮件 工程师们不欣赏内容繁琐又花俏的电子邮件,有人喜欢加上一堆修饰用语.花俏字体格式来丰富邮件内容,这种图文并茂的风格不会得到工程师青睐的!他们要看的是简洁有力的内容,最好是类似程序用语的写法,如果你想要加粗什么关键字,就在**关键字**两边加上星号表示

手游产品经理初探(七)打造本地化产品的看法

最近新的产品设计开始了,主要是为澳门定制本地化的游戏产品,需要融入澳门本地特色.在设计时候我们讨论了界面语言的显示问题,其实我个人觉得港澳台地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比中国内地要好很多,所以你看大街小巷只要显示中文的地方肯定都是繁体字.那么我个人的观点就是从突出澳门特色这个点来说界面的文字使用繁体是比较正确的.但由于这款产品面向的人群主要以内地游客为主,所以另一个观点就是要求以简体字显示.最终居然采取投票的形式进行选择.其实我觉得对于游戏产品品牌的打造上,我一直坚持本土特色,产品细节如果不追求

手游产品经理初探(六)粗糙的logo会给产品致命一击

如果你的游戏产品从logo的设计开始就不注重细节的话,那么你的产品将不会走多远! 我们把图片放大看: 我们看到logo中筹码是一片空白,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我们试想,如果logo图标中的骰子没有点数,你是不是觉得很业余呢?同理,没有数字的筹码也不会给人一种带入感.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反映到美术组的时候,给出的答复是图标小了就看不清楚了.这是一种很敷衍的答复. 也许真的没有玩家去注意到图标里面的筹码上面有没有面值,但对细节的忽略如果任由发展下去会一直贯穿整个产品的制作和开发.那么这少一点,那省一点,这样

手游产品经理初探(八)CasinoStar玩家离开原因分析

通过Delta DNA分析报告,综合我们的游戏进行思考,我总结了几条玩家流失的经验: 1.在有限的前60秒我们没有花足够的精力去吸引玩家.就是说我们要花大量的经历在玩家进入游戏的60秒的体验上(我的澳门要吸取教训).通过Delta DNA对80款游戏的统计有30%的游戏在玩家进入游戏前60秒的表现逊色.在我们的游戏中,60秒内没有给玩家足够的震撼效果,更多的互动展示.在此时间段也不能保证玩家肯定能中Bonus,从而无法体验到Bonus的乐趣. 2.付费点的过早或太过明显占玩家流失原因的70%,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