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ip协议笔记(1)——简单介绍

??前言

本人记性不佳,看书健忘,以此笔记来记录看书后自己所知所想,已达到加深对tcp ip的理解。本笔记不过我看完书后自己所写的总结,权当是书后复习。

一.为什么会有tcp ip协议

我们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各自的语言,语言就形成了各个民族的障碍。大家都说自己的语言,谁也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语言是各个民族之间那道鸿沟,谁也跨只是,照成每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小团体,民族之间不能协同合作成为一个大团体。

普通话就攻克了这个问题,在民族之间那道鸿沟上建立了一道桥梁,让民族之间能够交流,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

tcp ip协议亦如此,计算机系统、硬件千差万别,要想让每台计算机互联互通,就得各个计算机共用一套同样的通信协议,tcp ip就起到了这个作用。让每台计算机互联起来,相互都能通信。组成一张大网“互联网”

二.tcp ip分层

tcp ip协议分为四层,每一层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

数据链路层:指网络接口与驱动

网络层:网络传输中的信息。处理分组在网络传输中的活动,如ip协议。

ip协议是不可靠的,它不会确认报文是否传输成功,这一步操作须要上层的tcp协议来处理

传输层: 负责网络的传输,主要分为tcp和udp,udp是不可靠的,它仅仅负责把传输数据到目的网络设备,不会确认其是否被目的网络设备成功获取,报文的确认接受等操作须要应用层来处理。

而tcp是安全的,它包含确认接受与发送、超时重传等相关确认报文传输成功的操作。

应用层:应用程序,如http协议

在互联网中,我们能够把整个系统划分为端系统和中间系统:

端系统:互联网中两台主机既是端系统。应用层与传输层是应用于端系统中的端到端协议。仅仅有端系统才使用到应用层和传输层。

中间系统:中间的路由器。

网络层提供的是应用于中间系统的逐跳协议,端系统和中间系统都会使用到网络层。

三.互联网地址

每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标识它。甚至一台主机能够有多个ip。ip地址能够分为5类:

四.域名系统

訪问互联网中的主机,我们能够通过主机的ip訪问,也能够通过主机域名来訪问。ip与主机域名是相应的

五.封装

两台主机之间进行通信,数据得经过协议栈的封装然后传输给目的主机:

1.应用程序组装好数据格式,然后发给内核协议栈。tcpip四层中也仅仅有应用层是在进程中运行的。其它三层都是在内核协议栈

2.协议栈收到应用层数据,对其加入tcp或udp头,tcp、udp头有个16位port号来表示应用层协议。

3.封装ip头,加入传输信息,ip头用8bit来表示上层是什么协议

4.封装以太网头,加入网络借口信息,用16bit来表示上层是什么协议

六.分用

当主机收到报文时,是由底向上解析报文,然后把应用层信息交给用户进程。

server一般分为并发server和反复server:

并发server:server仅仅要接到一个client请求便启动一个进程来处理。处理完后结束该进程。能够同一时候响应多个client的请求

反复server:server接到client请求立刻处理。可是在处理过程中。其它client的请求堵塞,仅仅要当前处理完成,才干响应下一个client

时间: 2025-01-08 12:54:20

tcp ip协议笔记(1)——简单介绍的相关文章

【Linux网络基础】TCP/IP协议簇的详细介绍(三次握手四次断开,11种状态)

一.TCP/IP协议簇(DoD参考模型) 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 传输控制协议(tcp/ip)簇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簇 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 1. TCP/IP 协议簇中的相关协议 TCP/IP协议簇--应用层: TCP/IP协议簇--主机到主机层: TCP与UDP对比: TCP相关报文结构: 源端口:即本地发起连接的端口 目标端口:即要访问的服务的端口 序列号:因为

tcp ip协议笔记(1)——简介

前言 本人记性不佳,看书健忘,以此笔记来记录看书后自己所知所想,已达到加深对tcp ip的理解,本笔记仅仅是我看完书后自己所写的总结,权当是书后复习. 一.为什么会有tcp ip协议 我们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各自的语言,语言就形成了各个民族的障碍,大家都说自己的语言,谁也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语言是各个民族之间那道鸿沟,谁也跨不过,照成每个民族都是一个小团体,民族之间不能协同合作成为一个大团体.普通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民族之间那道鸿沟上建立了一道桥梁,让民族之间可以交流,避免了不

tcp ip协议笔记(4)——arp

 一.ARP和RARP 网络传输中,根据目的ip地址通过路由选择可以在互联网中传输,但是如果不知道目的接口,那么也就不知道包该传输到某个网络或某个子网中哪台主机.arp(地址解析协议)即可根据目的ip来获取目的接口从而使俩台主机正常通信.RARP与ARP相反,逆地址解析协议.arp为不同的网络层提供地址解析服务. 二.ARP传输过程 主机要与目的主机进行通信,那么首先得进行tcp连接,发tcp连接请求,tcp请求包根据路由选择到达目的网络或局域网,但是目的接口未知,不能进一步把tcp包送达主

TCP/IP协议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协议的简称,它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IP 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了 IP 协议.ICMP 协议.TCP 协议.以及 http.ftp.pop3.https 协议等.网络中的计算机都采用这套协议族进行互联. TCP/IP协议OSI 七层模型 TCP/IP四层模型 (1)应用层:应用程序通

学习笔记之TCP/IP协议的传输方式

一.通过网络发送数据,大致可以分为面向有连接与面向无连接两种类型: 1.面向无连接型包括以太网. IP.UDP等协议. 2. 面向有连接 型包括ATM.帧中继.TCP等 协议. 通过一张图了解一下: 面向有连接型 面向有连接型中,在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在收发主机之间连接一条通信线路 面向有连接型就好比人们平常打电话,输入完对方电话号码拨出之后,只有 对端拿起电话才能真正通话,通话结束后将电话机扣上就如同切断电源.因此在 面向有连接的方式下,必须在通信传输前后,专门进行建立和断开连接的处理.如果与对

TCP/IP协议简介(二) 之 链路层介绍

链路层介绍 一.简介 上一节已经介绍过,网络层协议的数据单元是 IP 数据报 ,而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就是把网络层交下来的 IP 数据报 封装为 帧(frame)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数据链路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 将数据封装为帧(frame),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 控制帧的传输,包括处理传输差错,调节发送速率与接收方相匹配: 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数据帧的结构是这样的: 二.控制帧的传输

tcp/ip协议学习笔记一

一. 简述 以前在学校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学习多是网络7层模型OSI,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协议通信格式,但是一直没弄明白其中的原理,包括各层之间的关系,应用,还有一些常见的令牌环网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OSI它和 TCP/IP协议簇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很多协议一样?ip指令格式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老是忘记,记不住?3次握手,4次握手协议是什么?ack,syn等等说不清道不明字段是指什么?为什么以太网网卡通信速率有100mbps,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却只有不到120kpbs?...所有的

Linux程序设计学习笔记----Socket网络编程基础之TCP/IP协议簇

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内容提要 本节主要学习网络通信基础,主要涉及的内容是: TCP/IP协议簇基础:两个模型 IPv4协议基础:IP地址分类与表示,子网掩码等 IP地址转换:点分十进制\二进制 TCP/IP协议簇基础 OSI模型 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之中,有各种各样的设备,那么如何实现这些设备的通信呢? 显然是通过标准的通讯协议,但是,整个网络连接的过程相当复杂,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封包与应用程序的互相链接等等,如果想要写一支将联网全部功能都串连在一块的程序,那么当某个小环节出现问题时,整只

TCP/IP协议组学习笔记

TCP/IP协议族学习笔记: 一.基础概念: (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2)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I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协议,一种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 (3)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4)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5)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 (6)W3C 万维网联盟. (7) OMA 开放移动联盟. (8)RFC(Re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