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栈非递归实现块排

递归实现块排:快速排序+随机快排

非递归实现块排具体思路如下图:

# -*- coding:utf-8 -*-
def quickSort(list):
    stack=[0]
    stack.append(len(list)-1)
    #利用栈存储下标
    while stack:
        j=stack.pop()
        i=stack.pop()
        mid=sort(i,j,list)
        if mid>i+1:
            stack.append(i)
            stack.append(mid-1)
        if mid<j-1:
            stack.append(mid+1)
            stack.append(j)
        # print stack
#一次排序,返回下标
def sort(low,hight,list):
    if (low>hight):
        return
    j=hight
    i=low
    temp=list[low]
    while i!=j:
        while list[j]>=temp and i<j:
            j-=1
        while list[i]<=temp and i<j:
            i+=1
        if i<j:
            k=list[i]
            list[i]=list[j]
            list[j]=k
    list[low]=list[i]
    list[i]=temp
    print list
    return i
list=[5,8,9,2,1,9,6,5]
quickSort(list)
print list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bf-yyj/p/8831213.html

时间: 2024-10-13 20:59:47

利用栈非递归实现块排的相关文章

3.4.4 利用栈将递归转换成非递归的方法

在函数执行时系统需要设立一个“递归工作栈”存储第一层递归所需的信息,此工作栈是递归函数执行的辅助空间,所以可以看出,递归程序在执行时需要系统提供隐式栈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对于一般的递归过程,仿照递归算法执行过程中递归工作栈的状态变化可直接写出相应的非递归算法.这种利用栈消除递归过程的步骤如下. (1)设置一个工作栈存放递归工作记录(包括实参.返回地址及局部变量等) (2)进入非递归调用入口(即被调用程序开始处)将调用程序传来的实在参数和返回地址入栈(递归程序不可以作为主程序,因而可认为初始是被某

汉诺塔(Tower of Hanoi)问题的求解——利用栈与递归

汉诺塔(Tower of Hanoi)问题的求解--利用栈与递归 1. 汉诺塔问题的提法 汉诺塔问题是使用递归解决问题的经典范例. 传说婆罗门庙里有一个塔台,台上有3根标号为A.B.C的用钻石做成的柱子,在A柱上放着64个金盘,每一个都比下面的略小一点.把A柱上的金盘全部移到C柱上的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 移动的条件是:一次只能移动一个金盘,移动过程中大金盘不能放在小金盘上面.庙里的僧人一直在移个不停,移动的最少总次数是264?1次,如果每秒移动一次的话,需要500亿年. 2. 求解汉诺塔问题的算

迷宫问题求解(一)利用栈与递归求解出口

本文适合于对迷宫问题已有初步研究,或阅读代码能力较强的人. 因此,如果你对迷宫问题一无所知,请参考其他更详细的资料. 迷宫问题,是一个对栈(Stack)典型应用的例子之一. 假如,有如下10X10的迷宫(0代表通路,1代表障碍),我们需要用写程序来找出迷宫的出口.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0 1 0 0 0 1 1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1 0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0

快排的递归和非递归

常用的快排都是用递归写的,因为比较简单,但是可以用栈来实现非递归的快排. 第一种是递归的快排 #include<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int quick(int a[],int i ,int j) {     int tmp=0,key,b=0;     int im,jm;     im=i;     jm=j;     key=a[i];     if(i>j)         retur

二叉树的存储方式以及递归和非递归的三种遍历方式

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树(Tree)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T,T为空时称为空树,否则它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的结点: (2)其余的结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子集T1,T2,T3-Tm,其中每个子集又是一棵树,并称其为子树(Subtree). 树形结构应用实例: 1.日常生活:家族谱.行政组织结构:书的目录 2.计算机:资源管理器的文件夹: 编译程序:用树表示源程序的语法结构: 数据库系统:用树组织信息: 分析算法:用树来描述其执行过程:

二叉树的广度优先遍历、深度优先遍历的递归和非递归实现方式

二叉树的遍历方式: 1.深度优先:递归,非递归实现方式 1)先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再依次访问左子树和右子树 2)中序遍历: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吗,最后访问右子树 3)后序遍历:先访问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2.广度优先     按照树的深度,一层一层的访问树的节点 1 package Solution; 2 3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4 import java.util.Queue; 5 import java.util.Stack; 6

Binary Tree Postorder Traversal(各种非递归实现,完美利用栈结构模拟)

1.后序遍历的非递归实现.(左右根) 难点:后序遍历的非递归实现是三种遍历方式中最难的一种.因为在后序遍历中,要保证左孩子和右孩子都已被访问并且左孩子在右孩子前访问才能访问根结点,这就为流程的控制带来了难题.下面介绍两种思路. 思路:有个关键的就是unUsed这个标识符. 当unUsed=1时,表示该节点未遍历过,即以该节点为根节点的左右孩子不曾遍历. 当unUsed=0时,表示该节点的左右孩子都已经被访问过. 由于入栈的顺序和出栈的顺序相反,所以若unUsed=1,则左根右节点依次入栈,且根节

二叉树高度,以及栈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的非递归操作

求解二叉树的高度 树是递归定义的,所以用递归算法去求一棵二叉树的高度很方便.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char data; Node *lchild; Node *rchild; }; void High(Node *T, int &h) { if (T == NULL) h = 0; else { int left_h; High(T->lchi

快排的非递归实现

首先说明一下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改进.为什么这么说呢?想一下冒泡排序,它把序列分成了两部分,前半部分无序,后半部分升序排列,并且后半部分的数都大于前半部的数. 由此可得到快速排序和冒泡排序的一些共同点: 都要经历n趟排序 每趟排序要经历O(n)次比较 都是后半部分元素比前半部大 而不同之处就在于冒泡排序的交换操作发生相邻的元素之间,即一趟排序可以要经过多次交换操作:快速排序的交换操作发生在间隔比较远的两个元素之间,一趟排序要经过交换操作次数会少一些. 下面给出快速排序的递归和非递归实现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