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j1655(树形dp)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1655

题目大意:给一个树,删除其中一个点就会形成一个森林,点的平衡度为删除了这个节点后,所形成多个树,其中组成树的节点最多,节点个数就是那个平衡度。

分析:本题实际求树的重心。树的重心定义为删掉这个节点之后将树分成几部分使得这几部分中点个数的最大值最小。num[i]表示以i点为根节点所含有的节点数。删掉某点后,由各个儿子和父亲为根节点组成的新树,那么dfs处理好每个儿子的数量后,以父亲为根节点的树的节点数为n-num[i]。这几部分中取最大值即可。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mat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queue>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stack>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et>
#include <map>
#define LL long long
#define mod 1000000007
#define inf 0x3f3f3f3f
#define N 20010
#define clr(a) (memset(a,0,sizeof(a)))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edge
{
    int next,v;
    edge(){}
    edge(int v,int next):v(v),next(next){}
}e[N*2];
int dp[N],head[N],num[N],tot,n;
void addedge(int u,int v)
{
    e[tot]=edge(v,head[u]);
    head[u]=tot++;
}
void dfs(int u,int fa)
{
    int mx=0;
    for(int i=head[u];~i;i=e[i].next)
    {
        int v=e[i].v;
        if(v==fa)continue;
        dfs(v,u);
        num[u]+=num[v];
        mx=max(num[v],mx);
    }
    dp[u]=max(mx,n-num[u]);
}
int main()
{
    int u,v,t;
    scanf("%d",&t);
    while(t--)
    {
        tot=0;clr(dp);
        memset(head,-1,sizeof(head));
        scanf("%d",&n);
        for(int i=1;i<=n;i++)num[i]=1;
        for(int i=1;i<n;i++)
        {
            scanf("%d%d",&u,&v);
            addedge(u,v);
            addedge(v,u);
        }
        dfs(1,0);
        int ans=inf,id;
        for(int i=1;i<=n;i++)
        {
            if(dp[i]<ans)ans=dp[i],id=i;
        }
        printf("%d %d\n",id,ans);
    }
}

时间: 2024-11-05 18:14:07

poj1655(树形dp)的相关文章

poj1655 Balancing Act 【树形DP(很弱)】

都不知道怎么分类了. 大概要求一个树中以某个结点为根的子树结点个数,还有儿子结点中以儿子结点为根的子树结点个数的最大值,用递归得到n[i],以i为根节点的子树结点个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math&g

poj1655(dfs,树形dp)

方法:就记节点1为树的根,两次dfs,第一次求出每个节点的所有子孙再加上它自己的节点总数num[i].第二次就算出每个节点的balance值bal[i],算的时候就比较节点i它所有子节点的num值(删掉它之后以每个它的子节点为根形成一棵新树)还有n-num[i]的值(删掉i之后它的父节点及其相关节点也形成一棵新树),最大的就是bal[i]. 注意:WA了几次是因为没有考虑边界情况(n==2),dfs写的太不熟练了,代码能力有待提高啊! #include<iostream> #include&l

树形 DP 总结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angon823/article/details/52334548 介绍 1.什么是树型动态规划 顾名思义,树型动态规划就是在"树"的数据结构上的动态规划,平时作的动态规划都是线性的或者是建立在图上的,线性的动态规划有二种方向既向前和向后,相应的线性的动态规划有二种方法既顺推与逆推,而树型动态规划是建立在树上的,所以也相应的有二个方向: 1.叶->根:在回溯的时候从叶子节点往上更新信息 2.根 - >叶:往往是在从叶往根d

poj2378(dfs,树形dp)

和poj3107,poj1655一样的方法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 #include<cstring> #include<cmath> #include<map> #include<set> #include<vector>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ack> #inc

poj3107(dfs,树形dp)

和poj1655的方法完全一样,但是这道题的n的范围大了,用vector存图会TLE,所以改用前向星来存图就可以了. 这里解释一下前向星存图的方法: 其实就是用静态链表来实现邻接链表,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指针. head[i]数组来记录每个节点的第一条边:每条边用结构体e[i]来存,e[i].v表示这条边指向的点,e[i].next表示这条边连向的下一条边. 它的巧妙之处在于每次插入到链表的首部而不是尾部,这样就避免了对链表的遍历.同一起点的各条边在邻接表中的顺序和读入顺序正好相反. 贴个模板: s

HDU-2196 Computer (树形DP)

最近在看树形DP,这题应该是树形DP的经典题了,写完以后还是有点感觉的.之后看了discuss可以用树分治来做,以后再试一试. 题目大意 找到带权树上离每个点的最远点.︿( ̄︶ ̄)︿ 题解: 对于每一个点的最远点,就是以这个点为根到所有叶子节点的最长距离.但是如果确定根的话,除了根节点外,只能找到每个节点(度数-1)个子树的最大值,剩下一个子树是该节点当前的父亲节点. 所以当前节点的最远点在当前节点子树的所有叶子节点以及父亲节点的最远点上(当父亲节点的最远点不在当前节点的子树上时), 如果父亲节

UVA-01220 Party at Hali-Bula (树形DP+map)

题目链接:https://vjudge.net/problem/UVA-1220 思路: 树形DP模板题,求最大人数很简单,难点在于如何判断最大人数的名单是否有不同的情况: 解决方法是用一个数组f[manx][2]记录该节点是否出场的情况,为真时代表有多种情况; 具体讨论: 当父节点的值加上某个子节点的值时,他的f的情况也和该子节点一样: 当某个节点dp(i, 0) == dp(i, 1), 则该节点以及它的父节点也一定有多种情况(父节点必定取其中之一). Code: 1 #include<bi

HDU 1520 树形dp裸题

1.HDU 1520  Anniversary party 2.总结:第一道树形dp,有点纠结 题意:公司聚会,员工与直接上司不能同时来,求最大权值和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math> #include<queue>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dio> #define max(a,b) a>b?a:b using nam

HDU2196 Computer(树形DP)

和LightOJ1257一样,之前我用了树分治写了.其实原来这题是道经典的树形DP,感觉这个DP不简单.. dp[0][u]表示以u为根的子树中的结点与u的最远距离 dp[1][u]表示以u为根的子树中的结点与u的次远距离 这两个可以一遍dfs通过儿子结点转移得到.显然dp[0][u]就是u的一个可能的答案,即u往下走的最远距离,还缺一部分就是u往上走的最远距离: dp[2][u]表示u往上走的最远距离 对于这个的转移,分两种情况,是这样的: dp[2][v] = max( dp[0][u]+w

hdu5593--ZYB&#39;s Tree(树形dp)

问题描述 ZYB有一颗N个节点的树,现在他希望你对于每一个点,求出离每个点距离不超过KK的点的个数. 两个点(x,y)在树上的距离定义为两个点树上最短路径经过的边数, 为了节约读入和输出的时间,我们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读入输出: 读入:读入两个数A,B,令fai??为节点i的父亲,fa?1??=0;fa?i??=(A∗i+B)%(i−1)+1,i∈[2,N] . 输出:输出时只需输出N个点的答案的xor和即可.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一个整数TT表示数据组数. 接下来每组数据: 一行四个正整数N,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