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缘计算机
说到计算机,上大学之前,我一直都是把计算机全部概括的称为电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碰计算机,是中考只后跟同学去网吧玩。以前小学上课大都是讲一点东西,而且时间过了那么久,早就不记得讲的是什么东西了;当然初中也有少的可怜的电脑课,我还记得课表上的名字:“微机课”。初一初二都是每两周一次课,记忆中在上课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背键盘,练打字,玩电脑上的扫雷、纸牌这些游戏。对,学校里面的电脑是不联网的,所以啥都干不了。当然学校里还是讲一些东西的,只是那会不感兴趣,也没有认真学。直到中考结束,跟同学去网吧玩,才打开了新的世界。
之后的高中开始频繁接触计算机,即使是高三课程特别紧,学习任务特别繁重的时候,我每周都会花一点时间去熟悉计算机。从刚刚开始畏首畏尾,到后面触类旁通,然后开始帮助别人、同学选择计算机,组装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的简单维护。从不断的学习到一点一点的实践,我对于计算机越来越熟悉,但是好多东西还是没有接触到,当时也没有受到多好的指导,都认为我与其花这么多时间在计算机上,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好好复习,准备高考。所以一直都是一种入门级的计算机使用者(现在看起来,估计连入门都没有)。以至于到高考结束之后,我所选择的学校跟专业,都是与计算机有关的。
前面说这么多,就是因为兴趣,所以选择。相对于 灵感之源这位博主来说(他的博文http://www.cnblogs.com/unruledboy/p/DevCareer.html),我真的是小白中的小白。他在那种时候就已经会了那么多的内容,想想我这两年的大学生活,估计还不如他高中的一半。
二、在计算机系里学习
在写这部分的时候,我只看了两篇博文,而对我感触最多的,就是这个大一大二都及其自负,又极其自卑的作者的文章(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2960/)。刚到学校,我确实被这里美丽的校园感动了一点点,但是更多的还是后悔,尤其是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家在东北的我来到这么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当时真的是后悔的要命,包括前两天迎新的时候见到那些两眼红肿的新生跟新生家长,我都深有体会。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无是处,看同学们的博文,我都觉得这个学校是最差的了。想吐槽的地方确实很多,但是想到二哥说的话“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就不参与吐槽大军了。
说到理想中大学的样子,这个跟我以前老师灌输的概念有关。老师总是说:上大学就好了,有非常多的时间可以玩,考试也都特别的简单,平时上课不去都可以... ...到了一学期过去之后才知道,那些老师骗了我好久。。大学里面想玩的话,确实有很多时间可以玩,但是就要担心期末考考试了。从高中学校就开始培养我们自学,到大学,若是认真学习的话,真的不比高中的课业少。说到跟国外的大学比,我想说有些老师是真的不会讲课,但是不代表老师的专业技能不够,有一门课,看国外的老师讲课,真的就是从零开始,讲的非常详细。当然课堂讲的那么详细,能讲多少东西呢,所以给学生留的课业内容也很多,所以这个各有千秋吧。国内跟国外是两种教育风格,各有特色,不能说国外一定就是好的,即便他们的获奖非常多,我更觉得这个规则,国外的比咱们玩的溜。
说来惭愧,大学两年的学习,真正在我看来做的好的,居然是数据库的应用,就是课程设计。那几周专心的干一个项目,平时根本静不下来去做,代码也只有寥寥两三千行,主要还是靠课程设计出代码。跟各位博主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工厂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实现按照一定条件查询、统计工人和产品等基本信息,能模拟工厂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零件)、产品检测、库存环节的管理。虽然做的很low,但却是做的最仔细的一个。
三、未来规划
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两年,在正式写这篇博文之前,我就有考虑过大学毕业之后的路应该怎么走。毕竟“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这句话听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我准备当两年码农充实自己的代码经验,理论知识在学校里面已经学到了,现在缺的就是代码了。班级里面有个同学很有思想,他说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比外面落后的,咱们这个专业,随时都在更新换代,去公司里实习的意义可不是仅仅去拿一纸证明,更是为了了解当前形势的。在我看来,出去实习与考研并不冲突,考完研之后,还是要接触学校外面的东西的,只是比毕业生晚了一点而已。
最后,吐槽一下我自己,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一直到高考结束,我写文章还是一样的跳,想到哪就写哪,显得没有中心,更别提凸显中心了。看了那么多大佬的博文,无论格式还是内容或者其他的东西,都是让我望尘莫及的。现在是00:16,也不知道要继续说什么了,先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