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二):敏捷

2015-03-17
雷震子
雷震子

“敏捷”包含两层含义,“敏”和“捷”,代表敏感和迅速。笔者一直在犹豫,用企业商业模式的大类来谈敏捷这类话题是否合适,是否直接归类于“企业”话题更合适?

简单的理解企业敏捷,那就是通过风吹草动即可能够感觉到市场未来走向,通过快速行动,最先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捞得第一桶金。

在众多企业案例里,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服装快销品牌H&M和ZARA(如今还有类似的多家新秀,笔者土,无法脱口而出)。这两家企业几乎是每周更新一遍上市服装,而且紧跟时尚潮流。这种速度,意味着从时尚理念跟踪、服装设计、出样、决策生产、原料采购、加工检验、出厂物流配送至上市,都是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为了敏捷,某些成本因素就为忽略了,比如卖剩下的衣服怎么办?据说是扔了(笔者只是听说,也一直没捡到过H&M的衣服)。

敏感

笔者自己是个很不敏感的人,经常是后知后觉,事情发生了,要过好久才反应过来,因此谈这个话题很吃力。记得以前的一位同事说的一个个人的小故事,说一位老兄,有一天去庆丰包子铺吃包子,发现包子涨价了,他赶紧去买了粮食相关的股票,结果小赚一笔(要是笔者,根本就不会觉察到涨价,因为以前的价格就没记住过)。企业也是如此,这类例子在金融行业比较多,因为金融行业涉及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都是瞬息万变,等大家都发现变化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小型企业对市场的感知,几乎完全靠企业主的“直觉”,企业主也喜欢炫耀自己的直觉能力,荣光的优越感同时,也保守了自己的秘密。如果企业主真的直觉能力很强,那就不用经营实业了,去澳门赌博就好了。

为了分析,我们把企业“敏感”特性再拆分一下,那就是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做决策。

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的渠道很重要,如果能拿到独家的真实消息,利用信息不对称,就可以抢占先机了。这是企业家建设广泛关系网的重要性之一,国内企业就不用说了,海外企业也一样,据说雇佣高干子女来获取信息,互联网企业则把每个用户的所有信息全部收集起来(几乎所有一言一行、社会关系、位置等)。信息重要到一定程度,就变成了信息的购买。比如各种分析报告、315经常曝光的个人身份等隐私信息,金融类企业会定制各种收费的信息渠道,实时自动化的收集信息。

信息分析:早期的信息分析是企业主自己进行,后来出现了专职的分析师行业,有人专职做分析,诸如人工智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让智能分析系统(当前流行的大数据分析)派上了用场。让信息分析能力在局部早已超越了人类(未来也有全部替代的可能)。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让分析的效率大幅提升,从几十天、几天、几小时、几分钟,现在到几秒、几毫秒的时间。敏感本身虽然没有强调快,但也蕴含快的意思,太慢才分析出结果,只能被称为迟钝了。

决策:分析的结果肯定是机会与风险共存,企业主需要做出决策。同样信息技术主导下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决策也趋向由智能信息系统即非人类来完成。因为,只要不是一锤子买卖,成功和风险就有个概率,只要多个决策总体成功率高,就可以自动决策。少数失败是可以容忍的。

当今的信息系统已经近乎(或逐渐接近这个目标)能够把部分企业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决策这一套流程自动化的完成。企业家们需要做的是大的方向、目标和原则。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还没有到完全主导所有企业生存的程度。只是在某些专业领域,比如互联网行业在向这个目标更加接近。但也在努力向其他行业延展。

美国西部电影经常展现两个人决斗场景,两个人面对面,看谁拔枪并射击的快,如果站的够近,谁快谁会最终活下来。企业不一定因为“快”而你死我活,但可以因为快,而“慢慢”的实现你死我活。对于老百姓,对物流行业的感受最明显,很多人发个快递,如果着急找顺风,而不是EMS。如果顺风价格又实惠,那EMS的生意会逐渐的惨淡下去。相比送一个快递的时间,业务流失是个缓慢的过程,但如果看顺风业务量的急速增长,就知道EMS的业务流失有多快了(年度对比)。记得京东有个图片广告,笔者在度娘那里怎么都搜不到(可能是在杂志看到的),一位老兄上厕所,没带纸,在京东下个单,屎还没拉完,手纸已经从门缝递进来了,附带京东签收单。

企业的快,不止在物流一个环节。而是贯穿了从去发现市场需求到需求满足并资金回笼的全过程。企业是要靠有限投资频繁周转来赚钱的(有限进货、有限人力、有限出货),那么这个周转时间越短越好。企业为此要做的是:

  • 端到端的流程打通,并标准化,信息化:企业运转是个多人多组织协作的过程,要想加速,首先要保障各环节间的传递(信息、中间货品、决策)无平台障碍。也就是大家不能在传递上往复和扯皮,比如:加工货品因质量不合格而返工,市场向研发传递客户需求不明确而反复沟通,法务对合同评审纠缠不休,发货物流找不到客户…等等,看似很正常的企业内部现象,实际都是不正常的企业运营问题。
  • 每个环节处理的时间要全力的压缩,在成本允许情况下(通常要计算投入产出比),比如:研发时间、生产时间、库存时间、物流时间、安装时间,如果允许甚至包括用户的使用时间(用户越早使用完淘汰换新品越好,例如:吃饭、衣服、手机等等)。我记得H&M推出这样一个广告,“何不先把衣服带回家再试?”以此鼓励顾客减少在试衣间以及在外面排队的时间(不成随时可以退货)。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压缩都是一门学问,笔者就不一一展开了。

总结

目前企业最“敏捷”的例子,笔者所了解的是在金融行业的“高频交易”。把敏感与快做到了极致。这种高频交易,从证券市场信息获取、分析、决策、交易的所有环节全部实现了智能的信息化自动化处理(几乎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也不允许干预,因为人为干预会影响系统敏捷),而且信息化处理速度本身也是优化再优化之后的,优化到什么程度呢?----毫秒级。这意味着,普通股民还在看股市,发现有上涨(或下跌)行情,还在用键盘和鼠标输入要购买或卖出的股票代码时,人家早就完成所有的买入和卖出了。而且这种买入和卖出的交易由于是在毫秒级完成的,每个股市(或其他金融市场)细微波动,系统都可以完成一次交易,如果股市允许频繁交易(不像我国一天只能买入一次,第二天才卖出),那么一天的一笔资金仅对一只股票就可以进行数万次交易(实际情况无需那么多),如果算资金周转次数就是靠人工交易的个人或公司的几千倍,如果每笔交易赚的钱概率和赚到的金额相同,那么可以每天的收入也将是其他人工交易的几千倍。人工和机器智能在这类“敏捷”竞争中是完败的。

-----------本期结束----------

征寻插图合伙人:

文章缺少一位喜好画文章插图漫画的的人,如有读者感兴趣可以联系俺,留下你的联系方式,但回报可能比较可怜,因为笔者写这些回报也很可怜,主要回报:可以作为并列作者一起呈现,将来如果能有稿费,目前仅仅是如果(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版和卖出),可以拿出一半稿费酬谢!

----------------------------------------

下期预告:《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三):集约

这个下期预告可能会失效,有工作太忙的原因,也有个人思考不成熟的原因。自己本来觉得至少需要再看几本书来辅助思考,现在有点等不及了,只能动笔。如果不能续写,中间笔者尽量穿插着写一些其他话题的微短文。供大家娱乐。

------------------------------

关于《跨界杂谈》

这是一本正在边撰写,边连载的书,来自于延续《日子》《月子》《伺候月子》的灵感,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可能与个人工作、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开阔视野与交流思想的书。通过连载,一方面看看读者是否感兴趣,另一方面,希望根据读者反馈进行不断的优化。甚至可以把读者的神回复,给出建议读者的名字纳入到书的章节中。通过互动不断完善。预计2015年6月份第一版截稿,争取9月份出版。争取此书超过《月子》成为厕所必备神器。

相关微信公众号:雷震子、跨界杂谈

关于雷震子:

《跨界杂谈》作者。对历史、人生、企业经营与发展、商业模式、心理学、IT等均感兴趣。人已奔四,事业无成,却牢骚满腹,想一吐为快,但不会像怨妇一样抱怨世事,而是希望和感兴趣的读者分享这四十年成长中的见闻与心得,希望对读者有所价值(至少能打发下无聊时光)。

时间: 2024-10-11 00:36:55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二):敏捷的相关文章

《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二)宗教

宗教势力曾经十分强大,特别是政教合一得时候.宗教能够存在,一方面缘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始终是有限的,这为宗教提供了未知世界的生存空间.另外,宗教存在较大的精神和利益交换,人们获得一定的好处,而换来信奉某个宗教,最终还要为宗教付出. 对于普通信众,初期宗教获得的好处可能包括:绝望环境下的心理安慰.社团类的集体生活(人有社会属性,没有群体生活会有隔离感).免费的食品.教育或医疗(这对穷苦大众非常有效).能够长久存活并获得大发展的宗教,必须也要对统治者有好处,而宗教对统治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君权神授&qu

《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一)祭祀->赌徒->首领->国家

2015-03-10 雷震子 雷震子 雷震子 笔者能阅读到的人类历史中,最早最成功的商业模式要数国家的诞生了.国家为何与商业模式挂钩呢?因为国家的收入有史以来就是最高的(与该国的老百姓比).赚的钱也是最多的(钱都由国家垄断,理论上想印多少印多少). 国家最早诞生的历史非常缺少文字记录,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只能靠猜测.在<西方将主宰世界多久>那本书中,作者采纳的猜测很有意思.在风调雨顺,而且没有外敌入侵的日子里,本来是没有国家的,也没有必要,但人们对神很敬重,因为神可以有效的解释自己看不明白的各种

《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五):金融

2015-03-14 雷震子 雷震子 金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容易把笔者落到班门弄斧的境地.但也不想谨言慎行,大家将就看吧,别太把豆包当干粮就中了. 金融历史悠久,伴随商业而生,但在整体经济中,金融的角色曾一直弱于商业,直至工业革命后,金融的角色才迅速提升,乃至成为国家的命脉. 货币 货币是对以物换物的升级版.有了货币,商品可以更好的流通.货币取材不一定在于其自身的实际使用价值,而在于其信用(保值)与易于使用(易于携带.分割取值和存储).据说早期货币是贝壳,贝壳的使用肯定也是限于远离大海的地区,

《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三):黑帮

在本文.黑帮是一切犯罪组织的泛称. 笔者写的不是学术文章,不会为黑帮定义咬文嚼字. 黑帮的盈利方式涵盖全部法律所不同意的模式,最典型的是暴力(电影中最喜欢表现的情节),但从实际操作上.那种剑不出鞘的胁迫会很多其它,"胁迫"的情节缺少欣赏价值.但却是风险与投入最低.却能赚到最丰厚的利润,ROI值最高.除了暴力和胁迫,引诱(毒品交易).诈骗.公权贪腐.山寨.甚至我们近期热议的有组织的违法排污(水.气)都能够算作黑帮行为. 有人可能认为山寨.贪腐和排污司空见惯,不能算黑帮行为,笔者不做太多辩

《跨界杂谈》商业模式(两)信仰

宗教势力以前十分强大,特别是政教合一得时候.宗教可以存在,一方面缘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始终是有限的.这为宗教提供了未知世界的生存空间.另外.宗教存在较大的精神和利益交换,人们获得一定的优点,而换来信奉某个宗教,终于还要为宗教付出. 对于普通信众.初期宗教获得的优点可能包含:绝望环境下的心理安慰.社团类的集体生活(人有社会属性,没有群体生活会有隔离感).免费的食品.教育或医疗(这对穷苦大众很有效). 可以长久存活并获得大发展的宗教.必须也要对统治者有优点.而宗教对统治者最大的优点就是"君权神授&qu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四):弹性

2015-03-20 雷震子 雷震子 wxfrom=5" > 企业的"弹性"涉及几个方面:组织弹性.生产能力弹性.产品弹性等. 组织弹性 我们常常把企业裁员作为企业的负面新闻来报道,而把企业扩招作为正面新闻来传播. 前段时间传出IBM裁员26%的消息,后来证明是假新闻,当时看到IBM的发言人这样讲了非常多数字,并强调公司尽管在裁员(实际是数千人).但同一时候招聘的人很多其它,实际上这是该公司的转型.对于企业而言,针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对组织进行适应性调整,是稀松寻常的事情

《跨界杂谈》企业商业模式(三):集约

2015-03-19 雷震子 跨界杂谈 跨界杂谈 给用"商业模式"这个题目找了个理由,企业全部活动均为商业盈利而生存,与商业盈利无关的活动至少不属于企业的核心范畴. 与"集约"近似的词还有:规模效应.垄断.集中化等等. 有一种观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实际上在19世纪末期就萎缩并退出市场主流体系了.全球的经济体从那时起普遍进入集约的时代.我们在历史和政治书里学到的是垄断. 但实际上是某种程度的集约. 这样的集约体如今企业部分是:生产经营集中化与大规模化.资本的集中

《跨界杂谈》未来公司(企业)

原文发表于2014年5月13日,一年时间可能有不适用之处,还请读者谅解. 互联网到底对传统企业冲击有多大,在互联网冲击下,未来企业该变成啥样子. 从实际情况看,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冲击最大的要数那些直接面对消费者(个人)的企业,如:餐饮.教育.银行.汽车.娱乐...等.但对B2B交易为主,即主要客户也是企业的企业,互联网的冲击要明显减弱很多,这是一个弧形的分层结构: 以上这个图是个举例的关系图,并未列出所有商业产品,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在这个图中,最终由汽车.生活用品面向消费者.并非所有消费品

《跨界杂谈》华为印象之混搭儿(二)皮草

2015-02-10 雷震子 雷震子 早期的皮草是御寒的佳品,但随着人们在室内活动增加,露天活动的减少(室外就乘车了),大件皮草的穿戴已经非常少了,笔者只有一次去大庆出差的时候,在机场见过一身皮草的女孩.在北京很少见到.深圳更是从没见过了.但笔者不觉得皮草使用的减少跟人们珍爱动物有太直接的关系,因为即使不杀生的佛家弟子也是有穿皮草的,知道是谁不? 现今皮草穿戴的作用更多的也是倾向于装饰作用,比如:帽子.钥匙链.皮包.钱包.腰带等.但是皮草的元素却深深地融入到时装设计之中,比如:豹纹.虎纹.毛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