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责任链模式(混合单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制作与扩展能力验证

.NET责任链模式、单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混用

前言


  哇,看到题目挺长的,这个组合型的东西,到底能干啥呢?本篇文章来一起琢磨琢磨,这两天为了团队的软件赶工,我负责的那一块叫:插件管理器。我们团队的成员用的语言还是挺分散的,本人C#,队长VB.NET,还有其他成员写易语言等,系统的功能插件是我们分开写的,各自用各自的喜欢的语言写各个功能模块的插件,最后用我开发的插件管理器把所有的插件整合到一起。这让我很头疼啊,一个C#版的插件,一个VB.NET版的插件,一个易语言的插件,如果有新成员加入,又来个Python版的插件,叫我如何是好。最普通、最烂的处理方法就是:写很多版本的读取器,然后使用if来根据插件语言使用对应该版本的读取器读取信息,哇,这如果来十几种语言,岂不是坑爹。可能有人会说:引入Kernel32能解决非.NET语言的插件读取吧。确实目前使用了这种方案,能兼容易语言,.NET语言就使用.NET的插件Dll读取方式,但是还不确定Kernel32能不能解决任何语言的插件。所以为了让自己有个后路,我结合题目所说的三种设计模式,写了一个模板,下面看这个模板能干嘛,为什么要这样用。如果有地方使用得不恰当的,希望各位朋友们强拍,我会努力学习改正,如果觉得可以的,点个推荐,谢谢~

框架展示与说明


                       
               

  大家看下类图,下面分别介绍各个类的职责。Plugin类是插件的数据结构类,PluginType是一个枚举,它的内容是定义了所有插件的类型,例如DotNet,Python等,扩展的时候需要修改该枚举。然后剩下的就是本章的重点了,用户代码Client使用IPluginAnalyzerable接口来读取插件信息,该接口有两个实现类,一个是PluginAnalyzer(抽象类,定义各个语言的读取器的公共部分),该类实现模板方法模式和责任链模式,让处理命令能在其子类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其子类目前有两个,分别是DotNet,Python的具体读取器。最后一个类ComponentAnalyzer担任封装职责,将责任链初始化好,自己实现单例模式,提供给用户代码调用。所以,最后的效果是:获取ComponentAnalyzer的实例,调用其中一个方法,该方法调用具体读取器链,最后谁相应并且处理了这个方法调用用户是不知道的,大概思路就是这样。

实现过程


  本实现过程只是模板的实现,具体应用到项目中还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事不宜迟,我们先实现Plugin类和PlugType枚举:

    Plugin:


class Plugin
{
public Plugin(PluginType type,String pluginPath)
{
this.BelongType = type;
this.PluginPath = pluginPath;
}
public PluginType BelongType { set; get; }
public String PluginPath { set; get; }
}

    PlugType:

enum PluginType
{
DotNet=0,
Python=1,
}

  实现完两个基本的类型以后,然后就来看下本篇的重头戏,我会边贴代码边附加上帮助理解的说明。首先从最高层的IPluginAnalyzerable开始:

interface IPluginAnalyzerable
{
void Analyze(Plugin plugin);
}

  用户代码就是使用该接口的Analyze方法来处理传入的插件的,再下一层有两个类,一个是抽象类PluginAnalyzer,一个是ComponentAnalyzer。


abstract class PluginAnalyzer:IPluginAnalyzerable
{
protected PluginType analyzerType;

public void Analyze(Plugin plugin)
{
if (plugin.BelongType == this.analyzerType)
{
String author = GetAuthor(plugin);
String version = GetVersion(plugin);
Console.WriteLine(String.Format("\r\n分析者:{0},插件类型:{1} \r\n{2}\r\n{3}",
this.GetType().Name,plugin.BelongType,author, version));
}
else
{
if (nextAnalyzer != null)
{
nextAnalyzer.Analyze(plugin);
}
}
}

private PluginAnalyzer nextAnalyzer;
public PluginAnalyzer NextAnalyzer
{
set
{
this.nextAnalyzer = value;
}
get
{
return this.nextAnalyzer;
}
}

protected abstract String GetAuthor(Plugin plugin);
protected abstract String GetVersion(Plugin plugin);
}

  解读:

  每一个继承本类的具体类都有两个字段

    1:所属类型(PluginType枚举),变量名为analyzerType。

    2:下一个分析者(PluginAnalyzer),也就是兄弟类(同样继承PluginAnalyzer)。

  每一个继承本类的具体类都需要重写两个方法GetAuthor和GetVersion,这两个方法将会在模板方法Analyzer内部被使用。

  模板方法Analyzer首先判断传进来的插件类型是否和自身可以处理的类型相同,如果相同则调用自身的方法处理,如果不同则把处理权推给自己的下一位分析者。这样就完成了具体架构的搭建了。

  

  然后就是具体读取器类了,各自有各自的处理相同任务的方式。都继承PluginAnalyzer

    DotNetPluginAnalyzer(该类是处理.NET插件的读取器)


class DotNetPluginAnalyzer:PluginAnalyzer
{
public DotNetPluginAnalyzer()
{
base.analyzerType = PluginType.DotNet;
}
protected override string GetAuthor(Plugin plugin)
{
return "DotNet的插件,作者名为:Jarvin";
}

protected override string GetVersion(Plugin plugin)
{
return "DotNet的插件,版本号为:!!!V2014!!";
}
}

    PythonPluginAnalyzer(该类是处理Python插件的读取器)


class PythonPluginAnalyzer:PluginAnalyzer
{

public PythonPluginAnalyzer()
{
this.analyzerType = PluginType.Python;
}
protected override string GetAuthor(Plugin plugin)
{
return "Python的插件,作者名为:Joker";
}

protected override string GetVersion(Plugin plugin)
{
return "Python的插件,版本号为:V---很奇怪----";
}
}

  好了,如何使用?我将新建一个类,把这些读取器包装起来,并且形成一条链,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给用户代码调用,下面看我如何包装的。

    ComponentAnalyzer


class ComponentAnalyzer:IPluginAnalyzerable
{
private ComponentAnalyzer()
{
rootAnalyzer = new DotNetPluginAnalyzer();
PythonPluginAnalyzer pythonAnalyzer = new PythonPluginAnalyzer();
rootAnalyzer.NextAnalyzer = pythonAnalyzer;
}
#region 单例模式实现
public static ComponentAnalyzer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Helper.GetInstance();
}
private class SingleHelper
{
private static ComponentAnalyzer me = new ComponentAnalyzer();
public static ComponentAnalyzer GetInstance()
{
return me;
}
}
#endregion

PluginAnalyzer rootAnalyzer;

public void Analyze(Plugin plugin)
{
rootAnalyzer.Analyze(plugin);
}
}

  很简单的一个类,我们先看构造函数:把所有语言的读取器连接起来,然后链头是rootAnalyzer,我们每次调用Analyze方法都会调用rootAnalyzer对应的方法,让其在内部传递。弄到这里,差不多完成了,大家可以在最下面直接下载源码运行看结果,下面给出客户端测试类。

class Progra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PluginAnalyzerable dotnetAnalyzer=ComponentAnalyzer.GetInstance();
Console.WriteLine("输入Q退出");
while(true)
{
Plugin plugin = RandomPlugin();
dotnetAnalyzer.Analyze(plugin);
if (Console.ReadLine().ToUpper() == "Q")
{
break;
}
}
}
private static Plugin RandomPlugin()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PluginType type = (PluginType)random.Next(0, 2);
String plaginPath = Path.GetRandomFileName();
Plugin result = new Plugin(type, plaginPath);
return result;
}
}

   测试结果:看,以一致的方式执行,但是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责任被推到合适的地方做出相应的处理。

  到这里有人会说,那如何证明该模型的扩展性??
好,下面我扩展一种语言读取器,看我改了多少,对系统影响了多少?

扩展性测试

   我以Ruby为例。

    1.在PluginType中添加一个枚举内容Ruby:

    2.添加一个Ruby读取器:

    3.在ComponentAnalyzer(前面说的包装器)中,把该读取器添加到链条上!

    

    为了测试,在客户端代码中修改Random随机生成数,使其能生成3,大功告成!(这是测试相关,我们没有修改实际客户端任何代码)

     顺利扩展!!!我们修改的只是上层的代码,对于底层,也提供了扩展点,符合对修改封闭,对扩展开放。

总结

  完成了,大家也累了,希望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大力拍,面向组合编程,面向接口编程,不要面向具体实现类编程,这是我学习设计模式感受最深的一句话。谢谢大家观看。下面提供完整源码。

完整Demo下载

时间: 2024-10-06 17:13:56

.NET责任链模式(混合单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制作与扩展能力验证的相关文章

《JAVA与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函数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用意. 模板方法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几个模式之一,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类和具体子类的设计师之间的协作.一个设计师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另一些设计师则负责给出这个算法的各个逻辑步骤.代表这些具体逻辑

《JAVA与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转)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的: 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函数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用意. 模板方法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几个模式之一,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类和具体子类的设计师之间的协作

(转)《JAVA与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该文章转自:http://www.cnblogs.com/java-my-life/archive/2012/05/14/2495235.html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模式的: 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函数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用意. 模板方法

深入浅出Java模式设计之模板方法模式

一.引子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模式,却被非常广泛的使用.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在这个模式中仅仅使用到了继承关系. 继承关系由于自身的缺陷,被专家们扣上了“罪恶”的帽子.“使用委派关系代替继承关系”,“尽量使用接口实现而不是抽象类继承”等等专家警告,让我们这些菜鸟对继承“另眼相看”. 其实,继承还是有很多自身的优点所在.只是被大家滥用的似乎缺点更加明显了.合理的利用继承关系,还是能对你的系统设计起到很好的作用的.而模板方法模式就是其中的一个使用范例. 二.定义与结构 GOF给模板方法(Template M

(行为型模式一)模板方法模式

package com.modl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BitSet; import java.util.List; /** * 模板方法模式 * @author k560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Map { /* 获取重复的数字 */ protected abstract List<Integer> getSameData(int[] data); /*获取重复的数字并且逆序

java责任链模式及项目实际运用

1.前言 上次我们认识了java责任链模式的设计,那么接下来将给大家展示责任链模式项目中的实际运用.如何快速搭建责任链模式的项目中运用. 2.简单技术准备 我们要在项目中使用借助这样的几个知识的组合运用,才能更好的诠释. 必备技能:简单注解的定义:Spring拦截器的使用:简答的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拥有以前的准备的知识点的,我们就可以快速搭建责任链来做安全校验了. 3. 场景模拟 场景: 系统中我们需要一些安全校验结构,如登陆校验与角色校验.接下来我们使用责任链模式来开发这个流程化校验. 4.

设计模式-模板方法模式(15)

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是对不同的对象之间划分责任和算法的抽象化.行为型模式包括11种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策略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观察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访问者模式.状态模式.解释器模式. 定义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是一种简单的.常见的且应用非常广泛的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的英文原话是:Define the  skeleton of an algorithm in an operation,defe

JAVA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几个模式之一,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类和具体子类的设计师之间的协作.一个设计师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另一些设计师则负责给出这个算法的各个逻辑步骤.代表这些具体逻辑步骤的方法称做基本方法(primitive method):而将这些基本方法汇总起来的方法叫做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这个设计模式的名字就是从此而来. 模板方法所代表的行为称为顶级行为,其逻辑称为顶级逻辑.模板方法模式的

《Java设计模式》之模板方法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详细方法以及详细构造函数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用意. 模板方法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是全部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几个模式之中的一个.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 模板方法模式须要开发抽象类和详细子类的设计师之间的协作.一个设计师负责给出一个算法的轮廓和骨架,还有一些设计师则负责给出这个算法的各个逻辑步骤.代表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