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变得自律?

一、前提

首先,自律、自制力、毅力等只是一个伪概念,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自制力这回事。

在大众观念里的自制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比一般人更好的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

更够更好的执行他所做的决定,

并且能够抑制住自身那些负面和消极的欲望,情绪,和行为。

自制力这个词带有积极的属性。

但问题就在于这里,「自制力」这个词只是对人类的一些行为及状态的总结的命名,而大部分人却囿于文字的概念,对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自制力并不是并不是一种可以学习和提升的品质,自制力并非是对自己非常的克制,硬逼着自己去做到你原本坚持不了的事,也不是你拼命忍耐让自己不被欲望左右,不被外界事物诱惑。

所谓的自制,它只是那些拥有符合「自制力」的定义的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状态而已。

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如果仅仅想从自己的外在行为和表现上约束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拒绝诱惑,努力让自己咬牙坚持,那么他将几乎不可能拥有自制力。

因为他的出发点已经是错的了,在这个基础上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仅仅只是在令他的行为去符合自控力的定义而已。

但是所谓的自控力只是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是因为有他内在的「对世界的认知,思考习惯,思维逻辑」等内部因素的驱动,

所以那些在没有自制力的人看来十分困难的『 坚持投入的做有价值的事,推迟满足感,抑制住欲望』等,他才能够做到。

甚至是轻而易举、自然而然的,他就抵制住了诱惑,推迟了满足感。

并且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也根本不会思考什么是自制力,怎样拥有自制力,怎样才是有自制力的表现等这些问题,他只会正在做那些有自制力的事,

她正在抵制美食对她的诱惑而努力锻炼,他正在全身贯注的做着自己的事业,他正在一丝不苟的看着书。

他所做的这些事的确是符合「自制力」的定义,但他却不是为了让他自己成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为了令他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制力的标准而去做,他所关注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为了去符合文字上的定义和令他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如果想探究自制力的本质,应该思考的是那些拥有自制力的人为什么能够自制的真正的、深意识层面的原因,在他们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一些内在因素中去寻找答案。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自制力的本质,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够到达自律的状态。」

然而大部分人却往往一叶障目,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舍本逐末。

他们妄图通过外在的努力、坚持之类的看起来很励志,并且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方式来改变自己,

妄图通过『逼迫』自己去『习惯』做自己本身不想做的事,

然后把自己在『习惯』和『适应』后的『麻木』当成是自己『真正』的成长与改变。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十分的愚蠢。

大众所谓的正常,其实许多都是一种病态的平庸。

人们倾向于去相信努力,坚持,专注等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的确符合逻辑,并且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的确是对的。

但问题就在于,一个不努力的人如果不改变他的思维观念或者受到重大的压力和刺激很难改变,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更不可能知道了有自制力是好的他一下子就变得有自制力了。

所以有许许多多的文章,许许多多的回答,都只不过是看起来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但却不会有丝毫实际效果的屁话而已。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那些告诉你怎样令你做到努力,怎样令你变得专注的解答。

但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那些真正能够解决他的问题的解答。因为但凡是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十分的复杂,十分的麻烦。

比如:你这次考试没有考好,真正的原因在于你英语听力是弱项,你对于很多单词拼写有错误,你语文课文都没有背熟,有好多生僻的字还不会写,数学的二次函数一塌糊涂,物理不会被最基本的定理,历史记不住人物和年表。

这个时候如果要解决你的问题,你就要一项一项的、去练习英语听力,多背单词,背语文课文,练字,做方程,背定理,背人物年表。

但是这个真正解决你的问题的方法对你而言太麻烦了,更多的原因在于你讨厌英语听力,讨厌背课文,讨厌物理定理,所以你更愿意去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

因为这样事情就变的简单了起来,这样你就不用面对你真正头疼的问题,你就不用去练习你讨厌的英语听力,不用背令你头晕的人物年表。

你只需要做出努力和坚持的样子就可以了,你只需要熬夜看几遍那些你早已掌握的、再看多少遍也不会对你有帮助的知识点,你只需要连做50道你擅长的数学大题,然后你就可以告诉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了,你已经很坚持了,所以接下来问题就该解决了。

但是自始至终你都没有去面对你身上真正的问题,自始至终你都没有付出切实的有效的努力,你只不过是在用『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的道理来掩饰你自己的懒惰,以此来欺骗自己,感动自己罢了。

在大众心理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于以上的这种集体自欺的陷阱,我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你从集体自欺中清醒过来。如果你现在明白了我说的这个「清醒」是什么意思,请继续向下看。

二、什么是自制力?

如果非要给自制力下一个本质的定义的话,其实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与现实的卓越的认知能力。重点在于『卓越』。

比如:

一个学生大学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去图书馆学习。这是因为他很清楚他的目标是考研,所以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而图书馆的座位是有限的,他必须早起才能抢到座位。

而不是因为他觉得:啊!我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啊!我要努力啊!我要奋斗啊!我要早起才算是自律啊!

一个孩子在试验中选择忍耐半小时不吃手中的糖,半个小时后他得到了两颗糖。

他之所以能够抵制住诱惑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只要他忍耐这半小时,他就能得到两颗糖,如果他不忍耐,他就只能得到一颗,权衡利弊后,忍耐比不忍耐获得的利益更大。

而不是因为他觉得:我要推迟自己的满足感!只有善于忍耐才能成功!小不忍则乱大谋!

现实中的确不乏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应该忍耐,应该奋斗而早起占座,推迟满足感的人。

但是这种人的自制力只是建立在一种虚无的意义感之上,而在现实中没有明确的实际的落脚点。所以他们的这种自制力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而已。

人类的一切行为在最本质上的动力来自于趋利避害,一个人是否拥有自制力,也是在于他对于趋利避害后的衡量。如果他「相信」自律的『利大于害』,那么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强制,不需要他如何努力,他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去选择自律。

而重点就在于两点,第一,他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第二,他认同并且相信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

很多时候人们都能够意识到选择自律能给他带来的利是大于害的,但问题就在于他并没有认同、相信、并且接受这一点。

或者在他的价值观里,他认为自律所要付出的代价比不上选择安逸,选择懒懒散散带来的舒适感。

原因在于大众的短视,与急功近利。他们想要的是一旦付出马上就能得到回报,他们对于未来是否能够因为坚持自律而得到回报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担心的是即便自律了依然无法得到想要的回报。所以很多时候在一开始他们就放弃了自律。

所以我会说自律的本质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卓越的认知能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于他自身和现实都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就能够正确的权衡利害关系,他就能清醒的认清自己的问题,他就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自律就自然而然的降临到他身上了,他会变得对自己负责,他就能毫不犹豫的付出专注和努力。

但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人对于「利」与「害」有着错误的认知。

利与害,其实分为心理上与现实中的利害,长期的与短期的利害。

心理的利害是指:你感觉的好与坏,符合还是违背你的价值观,你获得意义感还是虚无感等等。往往带着主观的因素。

比如,同样是和美女上床,对于一个好色之徒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好事,这对他而言是一种“利”,所以他会很愉快。

但假如是小明很喜欢小红,他这辈子决定只和小红上床。那么和这个美女上床对于小明而言其实是一种“害”,因为这违背了他的价值观,损害了他的个人感觉。

现实中的利害是指那些客观的,可衡量的,所有人都能分辨清楚的。

长期与短期的利害是指:你选择做一件事,他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是会在短期内兑现还是会在很久以后兑现。

人总是对短期的利害很敏感,而对长期的利害不敏感。

我们在幼年时通常没有受到太多的磨练,也没有做过能长期给予我们回报的事,因此导致我们对于长期的利害没有经验,我们童年时有父母的照顾,不需要忧虑自己的生存。因而即便我们养成了好吃懒做,逃避责任,不愿付出之类的坏习惯,也不会马上就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与害处。

所以我们在潜意识里会习惯性的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会相信自己的堕落与坏习惯并不会毁了我们,所以我们会变得短视,变得拖延,变得没有自制力。

但大部分人对于利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你给我带来实际的好处就是利,你损害了我实际的利益就是害的层次上。

然而人作为拥有主观意志的动物,我们的许多行为其实是首先基于内在价值观、思维习惯、心里舒适度的利弊权衡之后再去考虑现实的因素。

你要明白,「人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对于那个时候的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赵四和刘能是大学室友,赵四选择每天认真学习,作息规律,十分有自制力。刘能选择每天打游戏,逃课,晚睡晚起,极度不自律。

赵四选择自律是因为他能意识到他的做法会在将来带给他回报,并且他相信他现在的付出是值得的,因此他能够自律和努力,这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刘能没有选择自律是因为,他不认为付出自律的代价能在将来带给他足够的回报,与其选择痛苦的自律,不如选择能带给他舒适感和快感的放纵与安逸。所以对刘能而言,在他的认知概念和意识水平内,一时的放纵和安逸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落实到个人的身上,无论是自律还是不自律这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可能你主观上想改变自己,但到了现实生活中你还是做不到。

你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要跑步,可你坚持不了几天就找借口放弃了;你上班时强制自己不看手机,可你坚持了没多久又忍不住打开了手机;你想改掉晚睡的习惯,可是一上床打开了手机不知不觉就十二点之后了。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没有真正的权衡清楚利弊关系,你不知道自己自律的动力何在,你不知道你是想通过自律得到什么回报。

三、怎样做到自律?

不仅仅只是自律这一点,一个人的自我改变与自我提升都是建立在他自身对于『利害』关系做了权衡之后,他才能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并且真正的付出行动,真正的改变。

你首先要建立对自身,对现实的「清醒」的认知。

对自身:你得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些想法是你在自欺欺人,你想要的是什么,哪些事情能够给予你动力,什么是你真正想追求的。

你要明白你自身的自由意志是决定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的很大的影响因素,你其实很难强迫自己做你不喜欢的事。你讨厌数学课,那在数学课上你自然昏昏欲睡。你喜欢语文课,那么到了语文课你自然生龙活虎。

但这并非是说你完全无法让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人生苦难重重,总有许多你不想做的事是你要去面对的。那么真正支撑你、能够令你心甘情愿的去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的、是因为在更深的层次上是有一个更大的动机在支撑着你。

比如你很喜欢一个男生,爱他爱得要死。他承诺你只要期末数学能考90分他就愿意和你在一起。那么当你在上数学课时你就不会再抗拒了,你反而会很投入。因为这个你原本讨厌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你喜欢的东西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不了解自己的动力何在,且不说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律,即便你能够养成看起来很自律的习惯,那对你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一旦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激励,你自然而然的会变得很努力,很自律。

人的一切行为在其潜意识里都有一个真正的动机,你拥有了动机,自然就会努力的去行动。

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动机,不管别人怎样告诉你要努力,不管那些鸡汤文怎样激励了你,你依旧会很难付出行动。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先学会了解你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外界: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是真正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大脑加工和处理后的结果。

同样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也是经过我们个人价值观、思维模式的筛选。

所以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现实有着错误的认知,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令自己好受点,我们会安慰自己其实不小心一句话伤到的那个人不会恨自己的啦;

为了不用面对问题,我们会欺骗自己说没事,反正过阵子问题会自己解决的;

为了不用付出努力和行动,我们会天真的幻想幸运和好事会自动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我们任何主观意志对于现实的扭曲,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长期来看都在损害我们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如果你能够敢于去面对现实中真正的利害关系,那么你就不会再心安理得的打着游戏,你就不会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你就不会再用虚假的、无用的努力来欺骗自己。

你选择接受现实之后你才能发自内心的愿意付出真正的行动,你才能尊重现实的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你的自律是建立在现实的利害关系之上,这样的自律才是有效的,自然而然的,不会被你轻易放弃的。

如果你对于现实没有清醒的认知,你就会更容易自欺欺人和得过且过,你会目光短浅,沉溺于一时的欢娱和放纵,而忽视了你真正的问题。

你不可能通过「想让自己变得自律」然后去做一些事情,按照别人教给你的一些方法你就能变得自律了,自律它本身就不是你能通过刻意的追求而达成的。

自律只是你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你有了属于自己的动力之后的一种『表现』,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你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有些人会说他们的确通过一些方法而改变了坏的作息,也的确变的自律了起来。但是这种自律,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你养成了一种习惯而已,它在某种层面上并不是你自己主动的、清醒的选择,这也不是你真正有意识的选择的结果。

因为你没有一个真正的远大的目标。

我不想贬低和否认这种「自律」,但这种自律只是一种横向的改变,而非纵向的提升。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怎样找到自己的目标?怎样知道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

三个字,多尝试。

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扩大你对现实的认知层面,这个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的职业,那么多的工作,但你真正了解接触过的有多少?

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活的迷惘,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但却从不做出改变。

如果你一直保持现状不变的话你将永远不可能找到答案,也许你的使命是做一个画家,但你却在做着销售;

你适合当程序员,却在发廊里剪发;

你喜欢写小说,却在事业单位里写着假大空的宣讲稿。

你从不去尝试,你从来没有迈出那一步,你怎么可能知道前方是不是有着正适合你的工作在等着你呢?你不改变自己,你凭什么幻想着会有好运降临到你的身上?

你说生活艰难,去尝试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你怕。

没关系,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你不敢去尝试,你害怕,你没有迈出那一步对于你而言是很正常的。

但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给你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并不是让你对自己不敢追求梦想心安理得,而是要你意识到,不管怎样你永远拥有着属于你自己的主观意志,你敢或不敢除了现实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看,怎样想。

你要明白你完全有能力迈出那一步的,未来和现实之所以可怕更多的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想象。

但我也并不是在鼓励你,不是的,我不是要给你打鸡血,给你正能量,给你祝福。

我一直相信:那些会被心灵鸡汤和别人的鼓励变得更积极的人,也同样会很轻易的因负能量和别人的否定而变得消极。

我只是在向你阐述一个事实,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然后,你自己去衡量。

不要依靠别人,不要再相信什么道理,不要再欺骗自己,你静下来心认清现实,权衡利害。

这句话你可要好好思考: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

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个人微信号接受付费咨询:lianjizhe1874
微信公众号:炼己者 id:fengxuwak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1212dsa/p/11555749.html

时间: 2024-11-10 12:55:43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变得自律?的相关文章

知乎上的一个对自制力的回答(转)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54523 作者:凤红邪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54523/answer/7707128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前提 首先,自律.自制力.毅力等只是一个伪概念,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自制力这回事. 在大众观念里的自制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比一般人更好的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更够更好的执行他所做的决定,并且能够抑制

现代人的困扰,“高刺激”的诱惑

?你遇到这些问题吗? ?什么是"低刺激"和"高刺激"? ?"低刺激"的本源 ?如何调节"高刺激"的诱惑 1.你遇到这些问题吗? 为了使此篇不跑偏(不与 专注力.自控力混为一谈),所以引出下列问题: 你是否会打开电脑后就想先浏览下新闻(比如刷头条.刷微博),从而不太想去用电脑办公: 你会不会本来想用手机消遣放松一下,结果就停不下来,甚至不太想继续看书学习了:你会不会明明已经规划好新的一天里不打游戏.不看剧,想好好学习一天,但一天

《拯救你的注意力》:4星。很多重要的领导力技能,包括情商、组织和战略思考能力都起源于对注意力的把控。

4篇文章的合集,写作时间大致是最近3-5年内的.篇幅比较短,但是信息量还是相对比较大的.我给4星. 其中提到了刷微信,看上下文说的是美国的事情,相信是编辑或译者给改的. 以下是书中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克利福德·纳斯(CliffordNass)与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同事最近研究发现,频繁在不同内容间切换的人在注意力.记忆力和任务掌控力上皆不如注意力集中一处的人.数字化分心使得人们在办公室和家中的效率及参与度下降.#35 2:研究人员指出,只要拿着

推神:如何让你的公众号变得性感起来?(转)

文如其人,号如其人,公司号也是一样,只有人格化才能变得性感.我说的性感不是说排版要多酷炫.可爱或者是放几张让人产生本能反应的图,而是说内容要有温度.有态度.有调性.有逼格.有故事.有才情.有内涵.我的要求并不高,我的号不就这样吗?不许说我不要脸,只能我自己这么说我自己. 有人问我:“推神这个订阅号是你个人的还是作为公司号运营?”怎么说呢?我的公众号当然是我的啦,同时也是公司的咯,但终究还是属于我的啊.如果说有一天我脱离公司了,还真说不定哪天脑子被烧坏了果断辞职云游四方甚至是隐居山林的时候,当我不

野蛮生长后,网络自制剧如何摆脱诸多顽疾?

根据<2016网络自制剧行业白皮书>显示,2016年互联网自制内容总投资约270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了125%,自制内容制作集数增加近42%,视频网站成绝对主力,出品的网络自制剧数量占10%,呈逐渐上升趋势.不仅如此,众多制片人和导演如韩三平.冯小刚.周星驰等都已加入网剧制作大军,网络自制剧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观看需求改变,视频网站变心,网络自制剧迎来野蛮生长期 2006年,网络自制剧开始出现,到2011年以后网络自制剧出现了全球性的爆发趋势,先天优势加上成熟的时机让网络自制剧开始走红.

思考编程的本质

编程久了, 不免会问: 编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活动? 编程的本质何在? 如何才能做得更娴熟更有创造性 ? 借助于编程语言以及围绕其建设的社区.平台.技术.框架.组件和工具, 在计算世界中表达和建造现实世界或幻想世界. 联结计算世界与现实世界.幻想世界的桥梁. 编程是社会性活动 从日常编程经验来看, 很容易认定编程是一种个体性的活动, 这是因为日常所使用到的是“技术.框架.组件和工具”. 但是若注意到编程的背后有默默支持你的“社区和平台”, 就明白自己并不是在“孤军作战”, 也绝不要做“孤军奋战的末

被盗走的衣服和女性变装的神话

姑获鸟是一种能在鸟类和女人之间转换形态的妖怪,当她们披上羽毛时是鸟类的模样,脱下羽毛以后就会变成女人的模样.<玄中记>中记载了一则关于姑获鸟的神话: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匍匐往,先得其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 这则故事令人联想到了牛郎和织女的神话,在其故事中:牛郎按照老牛的指导埋伏在银河岸边,等待织女到河里洗澡的时候盗走她的衣服,失去衣

易让大脑变迟钝的九中习惯

1.长期饱食: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它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2.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久而久之对大脑有害.     3.素食早餐:据有关资料显示,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吃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4.甜食过量:甜食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能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     5.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

2017.02.04,读书,2017第二本《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前言: 这是春节期间读完的一本书,也是今年的第二本,严格来说是大年初一那天看完的.春节,这个农业时代的传统,已经感到不适应时代(我)了.以公历来算,今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农历却才刚开始,才进入的2017年节奏不得不打断一下.还好可以睡大觉. 以上是关于春节. 以下是关于这本书,依然是李笑来老师的,充满方法论的书.全文6657字,kindle版,花费大概8个小时,读起来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推荐. ? 第0章 困境(程序员永远从0开始) 1 问题 最后期限没有完成的原因 没有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错误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