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思维的局限

我相信大家都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记者看见农村的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

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孩回答说:“放羊!”
“羊儿喂大了干什么?”
“卖钱!”
“有了卖羊儿的钱干什么?”
“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
“生小孩!”
“生小孩来干什么?”
“放羊!”
......

这段流传甚广的段子,但是我们想想这个故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放羊的小孩对世界的理解也就是:放羊挣钱娶老婆生小孩再放羊。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可能趋向于了零,在他的世界里,这就是美好的一切,幸福的生活。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会导致思维的局限性,思维的局限性会导致目标的局限性,目标的局限性最终导致行为的局限性,从而影响你人生中的各种选择。

关于贫穷

故事一

我在知乎看到的这个故事你在哪一刻体验到了真正的贫富差距?,故事情节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13年的夏天,作者偶然遇到了一个小伙子,一副农民工的打扮,问去从这里到xx城市应该怎么走?作者有点诧异,因为这里距离XX城市要有100百多公里,给他指了指方向,告诉他往西大约一百多公里。小伙子点点头说了声谢谢大哥就往前走了,以为会是个乞讨者或者流浪汉,讨点钱或要点吃的。可他只是问问路,而且看上去是要徒步过去的意思。小伙子走出去几十米,在人行道边坐下,拿出一瓶水喝了几口,然后低着头摆弄着地下的什么玩意,像是在休息。

好奇心驱使作者去了解情况,才知道他是要去xx市找自己的老乡,老乡在xx市的一个厂里面工作,工资比现在的高一些,老乡给他拖了一个口信,他现在工作的地方老板不给他发工资并且扣了他的×××。于是他就准备徒步两百多公里去投靠老乡。小伙子没受过教育,家在云南山区,没有电话,打工是为了补贴家用,同村出来的几个人如今都分散了,没有朋友,没有依靠。小伙子在讲这些的时候,在他的眼睛里没看到赶去见同乡的盼望,没看到被工头欺负后的愤怒,在他看来好像一切都很正常,像是在叙述别人的故事,低垂的眼里空洞无意,就像个老人在等待明天。

故事二

有次看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是采访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大山里村民的生活。有一个画面我记忆特别深刻,中央电视台采访一个小伙子,记者问他:你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来挣钱呢,那个小伙子说了一句,我听不懂你说啥。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我,那个小伙子和我应该是同龄吧,大概也是三十岁左右,几十年没有走出去过小山村,竟然都听不懂普通话,更不敢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一刻我感觉这个世界在他的眼里充满了迷茫。

后来村长说,这个村子常年不通公路,村里面的人要出去需要先坐牛车,再坐拖拉机两天后才能到达小县城,村里面就一个小学,一个教室里面坐了六个年级的学生,很多孩子上到一半就回家干活了。这两年有一些年轻人走出了村子去深圳、东莞打工,慢慢的也带动了一些人,但还是有一些年轻人因为不会说普通话,不能直接和人交流,就一直都没有出去,在村里面种地生活。这是21世纪呀,非常有可能他们一辈子就走不去了。

贫穷在这个年代仍然是存在的,只是可能你不了解。但贫穷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贫穷的人不知道贫穷的可怕,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对他们来讲没有走出去的动力和勇气,只有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认识外面的世界,从思想上有了改变的动力和目标,才能真正的走出贫穷。

教育有时候就是开智,明事理 ,认识世界,可以有一个和外界交流的窗口。到现在为止,高考仍然是很多人走出老家,跨越阶级的最公平,最重要的一条道路,虽然它仍然有很多的弊端。

思维误区

我上初中的时候,大家都羡慕不上学去外面世界闯荡的人们。去南方打工、当兵、学一门技术的都觉得挺时髦,可以不用上无用的学,勇敢的走出小县城,自己赚钱自己花,再也没有了上学的约束。我初中的五个好兄弟,两个当了兵,一个去学了理发,一个去学了厨师,只有我一个考上高中,继续求学,每年他们回来都会聊聊他们在外面的故事,一番啤酒下肚之后,我是既羡慕又被吸引,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他们在外面受了多少的苦,但是回老家了,必须要搞的在外面很精彩。

其实上过大学的就比没有上过大学的能力好很多吗?有可能只是在开始的时候选择对了而已。我们都处在一个大的洪流之中,不是说选择了不读书以后就混不好,选择了读书就肯定会有不错的生活。但是整体的机遇来讲,读过大学的比没有读过大学的会更多一点,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大多从事了体力劳动或者技能类的一些工作,读过大学不管怎么样,大都是白领类的工作。

我们这里不讨论极个别厉害人的情况,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上大学让你在那些方面有了提升,很多人大学四年几乎没有好好学习过,玩了四年照样出来找了不错的工作,所以说大学对人能力的提升不一定会比没有上学的强,在外面对能力的提升反而是更快。我个人认为最本质的是认知的提升会不一样,那怕你的四年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你至少看到很多人做的事情,别人做事情的经验也会成为你的的经验,毕业后大家都去找了工作,你肯定也会跟着找了工作,大不了差了一点。都是在认知上,对世界的认识上有了很大的不同,才最终影响了你未来的选择和目标。

说到这里想起了波仔的那条理论,你的生活水平就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五个人的平均值。我就不信你和奥巴马是哥们,还和我一起在敲代码。其实仔细观察你身边的高管,高层,起步就没在一个层级里面。

程序员呢,其实也是一样。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刚毕业一年左右的时候是最自信的,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程序开发的基本规律,应付工作没有问题,简历上写的各种精通,精通前端,精通数据库,精通core java等等。反而工作多年以后越发觉得,研究不够深入涉猎不够广泛,很多的新老技术还都停留在使用阶段。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画了两个图。

把整个的IT知识领域用一个圆圈来表示,黑色实体部分就是我们刚开始认知的区域,因为我们刚开始知道的少,了解的少,里面的圆的周长就会小很多,我们感觉到自己需要了解的东西也相对小。

当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扩宽自己知识的边界,就像里面的小圆不断的长大一些,我们感受到的未知也越来越多,认识到自己了解的内容占整个体系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很多人,不是不想学习,是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很多时候遇到问题,不知道外界有很多解决方案。另外,不进步不学习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比我们厉害的人比我们更努力。

如何打破

1、要跳出你的圈子,我从西安到北京,IT行业工作氛围,技术特征完全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要时常的跳出自己的圈子,站到外面去看原来的自己。

2、读书,不断的读书,不断的读好书,其实读书是了解作者怎么看这个世界,读好书更是了解很多大师人物对世界的理解。通过读书打开自己对世界认识的另一扇窗,技术人除了看技术书籍,更应该看一些其它领域的书,来扩宽自己的视野。

3、对于技术,多逛逛技术性网站,了解一下最新的前沿知识,比如vue活跃的时候,博客园就出了很多关于vue的教程,微服务火的时候,博客园首页经常有关于微服务的文章,时常关注让你了解有这么个东西,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或者定方案的时候知道会有这么一个选项。

4、多走出自己的视角,做为程序员总是以程序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比如遇到了问题,这个问题对产品、客户意味着什么,领导是如何考虑的,当领导让你干某件事的时候他关心的什么。刚好我这里有一个职场真实的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某一线互联网电商平台,空降了一名技术高管,要求紧急上线一个项目,必须三个月上线,安排下去,技术总监认真的分析了需求和现有公司的资源,告知这个项目最少需要四个月加班才能完成,高管说实在没有办法吗,总监说,已经是极限了。高管直接就把这位总监给开了,然后问下一个总监周期需要多久,这位总监考虑了一下说:2个月,高管说,项目你来负责,最后这个项目整整做了六个月,但是大家也都相安无事。

5、培养一个行业之外的爱好,最好是运动类的,只有身体好了,精神才更好,才能体会挥汗之后的畅快之感。具体的,比如坚持每周去户外,在北京的话像绿野这种就可以,参加几次就可以融入组织。程序员的话,建议打羽毛球,感觉这类运动对程序员是最有益处,避免各种颈椎病,游泳也是很好的一个选择。经常保持运动的人,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们大多数办公室工作者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锻炼真的很重要。

6、github对程序员来讲真是一个宝库,提交分享代码都是最基础的,建博客、建网站、建工具github都可以免费让你搞定,可以作为你创意或者实践的一个绝佳场所,也可以好好看看其他牛人的杰作,也有很多github第三方的网站可以帮你找到优秀的开源项目。

最后

很多时候的改变,不是我们不想改变,不愿意改变,是不知道如何改变,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选择,或者在深刻一点,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所以说很多时候的改变,最先是思维的改变,思维的改变转换成行动,然后达到真正的改变。

我们是不是这个版本

“你做程序员干什么?”
“找个体面又高薪的工作。”
“找到理想的工作后呢?”
“再寻觅一个温柔漂亮的好老婆。”
“找到好老婆后呢?”
“生一个聪明智慧的孩子!”
“生了孩子后呢?”
“从小就好好教育孩子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最好再做一名程序员!”
......



作者:纯洁的微笑
出处:http://www.ityouknow.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ityouknow/2097294

时间: 2024-10-10 06:22:00

程序员思维的局限的相关文章

何为程序员思维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首先,我说明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了. 一个原因是逸惋惜峥嵘岁月岁月稠,当初读大学的时候,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课程,我过多的走向了两种极端的状况.一种情况,我愿意把他归结于本末倒置,例如我学习<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时候,更多的是研究C++的语法,却忽略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到头来,C++语法学会了,但是最重要的面向对象却没有理解,也不知道他能够真正的做些什么.另一个情况,我把它理解为目标很宏大,理解很困难,例如,我学习软件过程的时候,开始,课程

有意思的 &#39;程序员思维&#39;

先贴俩行业老梗 一个程序员下班了,他老婆给他打电话说下班回来的时候买一笼包子看见卖西瓜的就买两个,然后他就回家了心里想买一笼包子看到卖西瓜的就买两个,然后他在路上看到卖西瓜的,就买了两个包子回家了. 还有一个记不大清楚了,大致意思是本来需要换个灯,发现没有螺丝刀,就去邻居家借,但是邻居家的螺丝刀有问题,于是又去先修理螺丝刀,等等. 第一个一般用来说明程序员思维的代码逻辑惯性,看见卖西瓜的就买两个,普通人估计抱着两个西瓜一笼包子就回家了,可怜的程序员把看见卖西瓜这个当成了if判断,直接把包子变量置

突破程序员思维

突破程序员思维 来源:技匠的简书 过去我曾一直认为程序员是依靠他们的技术在编程,也是因为技术使得程序员的水平有高低之分,但随着我写代码的时间越来越长,也接触到更多的程序员,我渐渐发现程序员们其实是依靠他们所特有的程序员思维在进行编程的,而他们中的佼佼者正是那些有着更高思维成熟度的优秀程序员们. 什么是程序员思维 那么,什么是程序员思维呢?我曾读到过一些文章,试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比如,具备抽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拥有面向对象编程和设计的能力等等.我对这些所谓定义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我所体会的程

偷偷告诉你什么是程序员思维。

这几天连续发生的事情已经颠覆了我的思维了. 首先是易中天品三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形象不等同于文学形象.如果是这么那看的话,会有两个延伸: 1. 经过时间的打磨,一再重申的假象也能被改写成真理. 2. 名人出名了之后需要包装的,这里技巧很重要. 其次是看了三体.以前没怎么看过科幻小说,一看就入迷了,好歹物理系毕业的,居然在小说里找到了慰籍.三体游戏,面壁人,黑暗森林,思想钢印,四维空间,曲率引擎,宇宙湮灭.以人的视角永远无法丈量未来,面对未来能做的只能是活在当下,只争朝夕. 人和人的连接真是奇

到底什么是程序员思维,设计师思维

笔者这行匆匆入行快10年了,这么些年做过的项目也比较多,比较杂,见到的客户也有奇葩的,一知半解的,懂行的都有.谈谈个人见解. 什么是思维? 用脑袋瓜想的就叫思维,只要是你所见所闻后,你自然反应出来的动作或者语言,说明你就有思维. 比如:人家一拳头打过来,你会下意识的知道要躲避,为什么?打到身上会疼啊 比如:今天到田里看自家种的稻谷,一大堆的飞虫,你难道还不会马上想到要过来打农药? 再比如:你要坐公交去上班,你为啥看到对应的多少路公交来的时候,你会想要挤上去? 其实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

[转]突破程序员思维

本文转自:https://kb.cnblogs.com/page/597877/ 过去我曾一直认为程序员是依靠他们的技术在编程,也是因为技术使得程序员的水平有高低之分,但随着我写代码的时间越来越长,也接触到更多的程序员, 我渐渐发现程序员们其实是依靠他们所特有的程序员思维在进行编程的,而他们中的佼佼者正是那些有着更高思维成熟度的优秀程序员们. 什么是程序员思维 那么,什么是程序员思维呢?我曾读到过一些文章,试图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比如,具备抽象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拥有面向对象编程和设计的能力等等

「程序员思维训练」1. 读前声明

本书作者:Andy Hunt「催康 译」 读前须知: 本书是对 高级程序员 的思维训练,包括个人提升和团队管理等 在没有达到本书的读者水平的情况现 建议跳读,先了解,取其所需 一本书没有必要一次性读完「针对所有的书籍而言」期间你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Chapter 1 绪论 诀窍 :始终关注情境 经验之谈不是指令清单,它们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下使用 切记随波逐流                                Only dead fish go with the f

程序员思维修炼:从新手到专家的5个阶段

摘自:<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 阶段1:新手 Novices need recipes ---新手需要指令清单. 新手在该技能领域经验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经验.这里提到的经验,指的是通过实施这项技术促进了思维的改变.举个反例,可能一个开发人员声称拥有十年的经验,但实际上只有一年的经验重复了九次,那么这就不算是经验. 新手非常在乎他们能否成功,没有太多经验指导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新手不是特别想要学习,他们只是想实现一个立竿见影的目标.他们不知道如何应付错误,所以出错

程序员思维释放:打破常态

在公司没事,作下一段时间总结: 对于像我这类刚出校园的程序员,可能更加关注的是代码细节,而没有锻炼自己发散的思维项目一个接一个,而很多东西,是重复的叠加,我们从来不去想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这个问题为发生?为什么逻辑应该是这样,想到了很久以前的高考,对于数学一类题目在求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我们常常用到的是归纳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到枚举,一类事物的发生,是一种情况,还有很多未知情况,是我们程序员懒得去想,还是习惯了自己平时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我们要学会用局部最优来代替全局最优程序员有三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