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是怎样发现的?

20世纪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以物理学(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生物学(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的创新性成果为标志的科学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水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世纪也是科学史上的一个英雄世纪,一大批科学巨匠相继登场,使科学的舞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风采。

回顾20世纪科学走过的道路,从突飞猛进的科学创造,到科学与人文伦理的深度撞击,形成与人文精神交融并进的画面,最终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光辉篇章。

DNA是由氢、氧、氮、碳与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大分子,这是容易知晓的事实。但是,DNA的具体化学结构极其复杂,人们一时搞不清楚。比如,在DNA分子中,氮元素、碳元素和磷元素具体表现为几价元素?具有很多的可能性,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当年,沃森与克里克两人每天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推翻了一次又一次的设想,用纸片作为原子的模具,在桌面上来回拼凑DNA的化学结构图。时间过去了几个月,还是一无所获。有一天(1953年2月28日),沃森与克里克在看到了更为清晰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像之后,突发灵感,发现了碱基配对(basepair)现象,找到了解开DNA结构奥秘的关键之所在。

为此,沃森与克里克兴奋不止。他们两人立即把新的模型设计送到卡文迪许(Cavendish)实验室要求用X-射线衍射数据予以确认。在得到确认之后,1953年3月中旬,沃森与克里克两人正式对外宣布了发现DNA双螺旋化学分子结构的消息。同年4月25日,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这一科学研究成果。至此,人类对生命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

现在,我们搞转基因研究,想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观察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DNA的直径只有2个纳米,超出了一般光学显微镜的识别精度。

袁萌
2月8日

时间: 2024-11-01 04:32:48

DNA双螺旋结构是怎样发现的?的相关文章

如何使用3D MAX建造出DNA双螺旋结构

首先,在基本上掌握了DNA双螺旋结构以及3DMAX的简单的使用方法之后,我们便可以建造DNA双螺旋结构了. 在 3DMAX中利用基本标准形状来建造单个碱基配对的情况,即利用基本形状中的球体和圆柱体来构造两颗求和圆柱连接在一起,调整好自己想要的形状即可.之后,先调整一下轴,也就是选中索要调整轴心的对象,然后点击层次那个按钮,之后点击仅影响轴,在对象上可以移动到自己想要的轴心的位置.(提示,如果想要精确的移动轴心的话,可以打开捕捉,然后点击右键,点击轴心,就可以轻松地捕捉轴心的位置了).然后选中所要

DNA是什么?

请看下图: 这张分子生物学基础的示意图是2012年8月才完成的,含义颇深,来之不易也.图中英文单字的意思必须明白:Cell是细胞,Nucleus是细胞核,Chromosome是染色体,DNA是脱氧核糖核酸(英文单词很长,在此省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电子显微镜测定出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约为2nm(纳米),很细很细,一般显微镜是看不见的.有了DNA(2纳米)这个尺度概念,细胞的体积有多大就容易想象了.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谁发现的?这个故事很长,也很有趣,但是,这里暂不去说.发现DNA双

DMA双螺旋结构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

1953年,沃森与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一时间引起全球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这是为什么呢? 近年来,有人想用广义相对论证明DNA双螺旋结构的必然性,有点儿牵强.DNA是生物大分子具有什么物理结构,是大自然亿万年长期进化的结果,不需要数学证明. 昨日,天气很好,我去学校校园散步,有感.回家之后,我立即动手用两根细铁丝做了一个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两根细铁丝只有一种可能性:一条是右旋,另一条是左旋,才能相互"配对"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否则,根本做

DNA大分子是什么样子?

请看下图: 这是DNA双螺旋结构(double helix)的示意图.图的右上方注明,DNA大分子是由氢(H).氧(O).氮(N).碳(C)与磷(P)5种化学元素构成,缺少一种元素,就没有生命可言.图的右下方注明,DNA大分子是由许多所谓"基对""(Basepairs)构成."基对"很薄,只有0.34纳米(Nano).一般而言,DNA大分子很长,由30亿个"基对"组成,长度为一米左右,宽度只有2纳米,很细,很细.利用一般高倍电子显微镜是

数据挖掘中所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

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8308762 数据挖掘中所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 (关键词:微积分.概率分布.期望.方差.协方差.数理统计简史.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正态分布) 导言:本文从微积分相关概念,梳理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相关知识,但本文之压轴戏在本文第4节(彻底颠覆以前读书时大学课本灌输给你的观念,一探正态分布之神秘芳踪,知晓其前后发明历史由来),相信,每一个学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朋友都有必要了解数理统计学简史,因为,

傅里叶变换:MP3、JPEG和Siri背后的数学

九年前,当我还坐在学校的物理数学课的课堂里时,我的老师为我们讲授了一种新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映像. 我认为,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对数学理论发现最广泛的应用.应用的领域包括:量子物理.射电天文学.MP3和JPEG压缩.X-射线晶体学.语音识别.PET或MRI扫描.这种数学方法叫做傅里叶变换,这种方法因18世纪的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约瑟夫·傅立叶(Joseph Fourier)而得名.这种方法甚至被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用来解码由罗莎琳德·富兰克林通过X射线得到的DNA双螺旋结构.(克里克是傅

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年轻人: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

沃森生于1928年4月6日,1953年2月28日,沃森发现震惊世界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年龄不足25岁,是一个现在的所谓"90后"小毛头.一个小毛头对人类能有什么重大贡献? 发现DNA化学结构是沃森的好运气吗?非也.沃森15岁(1943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鸟类(Ornithology),但是,在学习期间,19446年,他阅读了薛定谔<生命是什么?>之后,兴趣发生了重大转变.After reading Erwin Schr?dinger's book What Is

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上)

神说,要有正态分布,就有了正态分布.神看正态分布是好的,就让随机误差服从了正态分布.创世纪—数理统计 1. 正态分布,熟悉的陌生人 学过基础统计学的同学大都对正态分布非常熟悉.这个钟形的分布曲线不但形状优雅,它对应的密度函数写成数学表达式 f(x)=12π−−√σe−(x−μ)22σ2 也非常具有数学的美感.其标准化后的概率密度函数 f(x)=12π−−√e−x22 更加的简洁漂亮,两个最重要的数学常量 π.e 都出现在这公式之中.在我个人的审美之中,它也属于 top-N 的最美丽的数学公式之一

推荐系统中所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

前言 一个月余前,在微博上感慨道,不知日后是否有无机会搞DM,微博上的朋友只看不发的围脖评论道:算法研究领域,那里要的是数学,你可以深入学习数学,将算法普及当兴趣.想想,甚合我意.自此,便从rickjin写的"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开始研习数学. 如之前微博上所说,"今年5月接触DM,循序学习决策树.贝叶斯,SVM.KNN,感数学功底不足,遂补数学,从'正态分布的前后今生'中感到数学史有趣,故买本微积分概念发展史读,在叹服前人伟大的创造之余,感微积分概念模糊,复习高等数学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