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第5.5章——7章

第5.5 章:

软件开发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交付阶段。

问题:在5.3.6中提到软件完成的标志为1.时间到了;2.钱花光了;3.用户满意了。那么,所谓的完成有好的完成和坏的完成,但是怎样才能避免坏的完成?

第6章:

敏捷作为当下的软件界的流行名词,因为敏捷反转了以往的固定步骤,编写程序的时候不一定要死板,可以随机应变,随心所欲,但它也有自己的弊端,让人太盲目了。

问题:如何发挥敏捷最大的优势,避免其坏处?

第7章:

描述了MSF这个微软推荐做软件的方法,它有自己的9条基本原则,都是基于对团队的要求,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各司其职的功效,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导人,要对团队人员的信任,给出的任务要放心给它做,事后对软件的完善都要靠团队的合作完成。

问题:最后在7.5中提到MSF的敏捷开发模式中,不是太懂,MSF跟敏捷有什么关联,做出的软件不是应该对用户负责吗?一个好的软件不是要得到用户的认可吗?

时间: 2024-10-12 12:24:20

《构建之法》第5.5章——7章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第1.2.3章读后感以及《硅谷传奇》观后感

阅读教材<构建之法>第1.2.3章之后,满满的对话,生动形象.其中第一章写到软件=程序+软件工程,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这也反馈出我们要学好数据结构以及算法.软件工程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做出"足够好”的软件,并且不要忽视软件的每一个小部分,因为软件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成为关键的致命部分,犹如飞机或小车的安全带.我们做出的软件要符合客户的要求,软件分析需求分析至关重要,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软件维护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在个人软件开发过程中,单元测试.回归测试以及效能分析虽然花费大量

《构建之法》第六第七章读后感

<构建之法>第六第七章读后感 阅读<构建之法>第6~7章,并参考以下链接,发布读后感.提出问题.并简要说明你对Scrum的理解. 学习附录: Scrum中文网--什么是Scrum?  http://www.scrumcn.com/agile/scrum-knowledge-library/scrum.html#tab-id-1 Scrum认证体系 http://www.scrumcn.com/agile/scrumtraining/scrum-certification-progr

读《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第一章有感

在阅读了<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第一章绪论后,我软件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以一名机械学生为立场也有所感悟. 以前我只是简单的认为软件就是一个应用,你只需要去点击.exe文件就可以使用这个软件.而在阅读了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后,我懂得软件=程序+软件工程,我们现在不应再停留于软件的用户体验.交互界面,更应该看到软件背后支撑它的程序代码等.软件工程是一个学科交叉的过程,它与许多学科都相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管理学.数学.项目管理学.质量管理.软件人体工学.系统

读《构建之法》第4,17章有感

读<构建之法>第4,17章有感 第四章:两人合作 原文:另外,注释(包括所有的源代码)应该只用ASCII字符,不要用中文或其他特殊字符,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程序的可移植性. 我的问题和看法:对于英语水平没有那么高的人来说,不允许中文注释真的太难了.刚开始学习代码的时候,老师就教导我们编程的时候一定要写注释,但是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要用ASCII字符.我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大部分公司对于注释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注释是为了方便让别人理解你的代码的,所以简洁易懂应该才是最重要的,在水平达到的情

读《构建之法》第4、17章有感

    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对阅读一本好书的感受.这几天我看了邹欣老师写的<构建之法>第4.17章之后,产生了一点点类似的感受.下面我来点评一下. 关于"第4章 两人合作"的点评: 问题一: 原文(见第68页):另外,注释(包括所有源代码)应该只用ASCII字符,不要用中文或其他特殊字符,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程序的可移植性. 个人见解:可移植性是指代码在不同平台能否执行.注释会被执行吗?不会.那么,注释就与

《构建之法》的第一、二章学习

<构建之法>的第一章,这一章介绍了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软件的特性,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在第一节当中,本书为我们介绍了软件的生命周期,包括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和测试.项目管理等等.在这一节当中,我们要记住三个推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第二节围绕"软件是什么"展开话题,为我们讲解了软件的特殊性.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软件工程的知识领域和目标. 在第二章当中,<构建之法>

读构建之法8、9、10章有感

第八章.需求分析 书中介绍了一些获取需求的常用方法.流程.及分析框架,看了后才发现原来需求分析还有着者这么多的学问. 以前听人说,需求分析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所占分量很重,甚至往往需要花的精力比敲代码要多.我听到时不以为然 ,认为需求分析不就是看一下软件要什么功能,要做成什么样而已吗.再后来,我真的接手了一个小商业项目的需 求分析任务,才明白需求分析是一件多么让人崩溃的事情,客户对软件编程一无所知,只是含糊地给我一些文档, 而我又不清楚他们的业内流程.业内术语等,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对需求,只能像只无头

读《构建之法》第11,12章有感

今天我读了<构建之法>的11,12章,其中第11章主要讲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一些知识,告诉我们具体如何去开发一个软件.而第12章则为我们介绍了用户体验的相关知识,有些人认为用户界面的工作就是做一些优化,让界面更好看,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一章就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我们写软件呢就是为了要解决用户的需求,而要解决用户的需求,就需要合适的方法:1.我们需要理解和抽象问题,将问题简化2.找到合适的模型3.最后按模型解决问题.而这其中分析和设计有许多方法:以文字为主的文档,如Word.PowerPoi

构建之法1、2、16章阅读感想

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进入大学以来读过的最容易理解的一本有关于软件工程的书,语言平易近人容易理解,让我对软件工程在原有基础上有了翻新的认识,让我重识认识了软件工程"知行合一"的思想,加深了我对软件工程行业整体的理解.阅读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疑惑,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第一.二.十六章后提出的一些问题和我的思考! 第一章:概论 问题:在软件工程发展的短短几十年中,人们整理了许多原则和规律,有些是比喻,例如"大教堂和集市",描述了两种大规模团队构建产品的方法,这种比喻让读者有各种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第一章有感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一开头即提出:软件=程序+软件工程 可以说我们作为机械学院的学生以前所接触到的都只是程序这一软件的一部分而已,和我们真正应用.日常接触的软件有着很大的区别.软件工程则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学科有除计算机学科外还有管理学,系统工程,工业设计等9门学科,软件工程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构建.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等领域.软件工程的开发活动包括: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而且作为机械的学生,我认为软件设计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