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原理

1 简介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客户/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HTTP 的原理: 使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数据有效的传输.

2 HTTP 的作用

HTTP 对于URL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

http://host[":"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 省端口80;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 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

HTTP用于请求中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1、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L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HTTP 用于响应中

在接收和解释请求消息后,服务器返回一个HTTP响应消息。

HTTP响应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1、状态行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其中,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Reason-Phrase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代码、状态描述、说明: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2、响应报头后述

3、响应正文就是服务器返回的资源的内容

3 HTTP 的請求方法

标准的 HTTP 协议支持六种请求方法:

0:GET 1:HEAD 2:PUT 3:DELETE 4:POST 5:OPTIONS

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只用到 GET 和 POST 方法.假如要设计一款符合 RESTFul 风格的web 应用程序,这六种方法都会用到.

  0,GET:GET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了,它本质就是发送一个请求来取得服务器上的某一资源。资源通过一组HTTP头呈现数据(如HTML文本,或者图片或者视频等)返回给客户端。GET请求中,永远不会包含呈现数据。

  1,HEAD:HEAD和GET本质是一样的,区别在于HEAD不含有呈现数据,而仅仅是HTTP头信息。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没什么用,其实不是这样的。想象一个业务情景:欲判断某个资源是否存在,我们通常使用GET,但这里用HEAD则意义更加明确。

  2,PUT:这个方法比较少见。HTML表单也不支持这个。本质上来讲, PUT和POST极为相似,都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但它们之间有一个重要区别,PUT通常指定了资源的存放位置,而POST则没有,POST的数据存放位置由服务器自己决定。

  3,DELETE:删除某一个资源。基本上这个也很少见,不过还是有一些地方比如amazon的S3云服务里面就用的这个方法来删除资源。

  4,POST:向服务器提交数据。这个方法用途广泛,几乎目前所有的提交操作都是靠这个完成。

  5,OPTIONS:这个方法很有趣,但极少使用。它用于获取当前URL所支持的方法。若请求成功,则它会在HTTP头中包含一个名为“Allow”的头,值是所支持的方法,如“GET, POST”。

  其实还有一个TRACE方法,不过这个基本上不会用到,这里就不介绍了。以上的六种方法,我们可以跟数据库的CRUD增删改查操作对应起来:

  CREATE :PUT

  READ:GET

  UPDATE:POST

  DELETE:DELETE

这样一来就实现了HTTP和数据库操作(其实不光是数据库,任何数据如文件图表都是这样)的完美统一,这也是REST的精髓之一。

4 两种常用的请求

  1. GET请求 特点

1. GET 请求的请求参数都拼接在 url 中.

2. ?号后面都是参数内容.?前面是具体的接口名称.

3. 参数格式: key=value 的格式.

4. key:是服务器接收参数的key值.一般是服务器人员告诉我们.

5. 多个参数之间以 & 符号分割

缺点:

对于 GET 请求,请求参数都封装在了 url 中,只要截取到url都能获得参数内容.GET请求不安全!

url是有长度限制的!如果参数比较多,是不能使用GET 请求发送的.

GET请求默认会在本地做数据缓存.

2.POST请求

1.POST请求的所有参数都封装在请求体中.理论上没有长度限制.

2.外界查看不到POST的请求参数,POST请求比GET请求安全!涉及到私密信息的传递,一定要使用POST请求.

3.POST请求默认情况下,不会在本地做数据缓存.

文件上传只能使用POST请求.

4.设置请求方法为 POST 方法.

request.HTTPMethod = @"POST";

5.设置请求体内容,二进制

request.HTTPBody = [self getHttpBody];

时间: 2024-11-11 19:19:21

HTTP原理的相关文章

JVM原理讲解和调优

一.什么是JVM JVM是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的缩写,JVM是一种用于计算设备的规范,它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计算机,是通过在实际的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各种计算机功能来实现的. Java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与平台的无关性.而使用Java虚拟机是实现这一特点的关键.一般的高级语言如果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至少需要编译成不同的目标代码.而引入Java语言虚拟机后,Java语言在不同平台上运行时不需要重新编译.Java语言使用Java虚拟机屏蔽了与具体平台相关的信息

小米手环 / 运动手环 记步功能原理

很多朋友是第一次接触像小米手环这类运动计步产品,对于那么轻盈小巧的手环能够精准计步,甚至能详细完整的记录睡眠时间觉得非常神奇,本文就和大家详细说说在看不见的小米手环背板下,它是怎么工作的. 1. 手机上的运动步数是怎么来的? A:简单来说:小米手环能够精准计步由硬件和软件算法两方面组成,缺一不可. 硬件 是指小米手环里内置的那枚强悍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62 (注1),军用级,大家知道想要达到军用级,这得有多苛刻.其实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不神秘,在大多数中高档手机里都有配备加速度传感器,只是在

Nginx为什么比Apache Httpd高效:原理篇

一.进程.线程?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在计算机中已经运行的程序的实体.在早期系统中(如linux 2.4以前),进程是基本运作单位,在支持线程的系统中(如windows,linux2.6)中,线程才是基本的运作单位,而进程只是线程的容器.程序 本身只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才是程序(那些指令和数据)的真正运行实例.若干进程有可能与同一个程序相关系,且每个进程皆可以同步(循 序)或异步(平行)的方式独立运行.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在同一段时间内以进程的形式将多个程序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借

Jsp通过Filter实现UrlRewriter原理

web.xml文件: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web-app version="2.5" 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3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q

MyBatis框架中Mapper映射配置的使用及原理解析(七) MapperProxy,MapperProxyFactory

从上文<MyBatis框架中Mapper映射配置的使用及原理解析(六) MapperRegistry> 中我们知道DefaultSqlSession的getMapper方法,最后是通过MapperRegistry对象获得Mapper实例: public <T> T getMapper(Class<T> type, SqlSession sqlSession) { final MapperProxyFactory<T> mapperProxyFactory =

Android分包MultiDex原理详解

MultiDex的产生背景 当Android系统安装一个应用的时候,有一步是对Dex进行优化,这个过程有一个专门的工具来处理,叫DexOpt.DexOpt的执行过程是在第一次加载Dex文件的时候执行的.这个过程会生成一个ODEX文件,即Optimised Dex.执行ODex的效率会比直接执行Dex文件的效率要高很多. 但是在早期的Android系统中,DexOpt有一个问题,DexOpt会把每一个类的方法id检索起来,存在一个链表结构里面.但是这个链表的长度是用一个short类型来保存的,导致

状态检测防火墙原理

状态检测防火墙原理 防火墙发展到今天,虽然不断有新的技术产生,但从网络协议分层的角度,仍然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包过滤防火墙: 2.基于状态检测技术(Stateful-inspection)的防火墙: 3.应用层防火墙 这三类防火墙都是向前兼容的,即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也有一般包过滤防火墙的功能,而基于应用层的防火墙也包括前两种防火墙的功能.由于<<浅>>文已讲了第一类防火墙,在这里我就讲讲基于状态检测技术的防火墙的实现原理. 为什么会有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呢?这就要先看看第一类

JS 实现无缝滚动动画原理(初学者入)

这段时间在教培训班的学生使用原生javascript实现无缝滚动的动画案例,做了这个原理演示的动画,分享给自学JS的朋友!博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在讲解之前先看一下demo: demo:https://224137748.github.io/JS_warehouse/lunbo/domo.HTML源码:https://github.com/224137748/JS_warehouse/blob/master/lunbo/domo.HTML ps: 上面和下面的滚动进度是一致的,上面红色框是为了演

《金字塔原理》听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已经畅销 40 多年,不仅是麦肯锡经典培训教材,甚至成为了整个咨询业的标准,并被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世界知名院校用来进行员工培训内容.本书提供了关于思考和表达技巧的重要观念,帮助你强化思考架构能力和逻辑沟通能力,让你更高效地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 芭芭拉 · 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麦肯锡咨询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她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得到了麦肯锡高层的赏识,由此负责提高麦肯锡公司员工的写作能力,并致力于探索条理清晰的文章所必需的思维结构.明托传授金字塔原理 40 年,帮助政府.企业.

机器学习笔记_PRML_Adaboost 算法的原理与推导

转自:http://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40718799 Adaboost 算法的原理与推导 1 Adaboost的原理 1.1 Adaboost是什么 AdaBoost,是英文"Adaptive Boosting"(自适应增强)的缩写,由Yoav Freund和Robert Schapire在1995年提出.它的自适应在于:前一个基本分类器分错的样本会得到加强,加权后的全体样本再次被用来训练下一个基本分类器.同时,在每一轮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