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我在3WCoffee参加了一次「创业周末」的活动。本来只是想去体验一下这种形式的活动,结果没想到和临时组队的小伙伴们一起迸发了一个idea,把微信和我的工作结合了起来。再加上模拟路演时,几位身为风投的评委给了我们极高的评价,于是我们决定在业余继续实现这个idea。这个项目在两个月之后,由我一人继续用金钱支撑,并和同门师兄弟一起推动了产品的上线。但时至今日,我不得不承认,这个项目再也撑不下去了。
当我复盘的时候,觉得有几个教训值得自己反省。
教训一:不要对自己说谎
一个产品从0到1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假设并进行验证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做一个产品的首要前提假设是,做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户价值,二是商业价值。前者是说这个产品到底对用户有没有用,后者是说这个产品到底能不能挣到钱。如果说这个事情是有价值的,也就是假设被验证为真,我们会继续来探讨更细节的东西,比如通过商业模式画布来分析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收入来源、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
我的第一个教训,就是在填写这个画布的时候,有对自己说谎。比如说,渠道通路、客户关系、核心资源和重要伙伴都可以笼统的称之为「资源」。实际上,写满这个画布是很简单的,但当你的产品上线后需要推动时,这些「资源」的落实是不容易的。更糟糕的是,填在画布上的东西,本身就只是未被验证的假设。对自己说谎,到最后就像驾着新船出海,却发现到处都是漏洞。
教训二:不要忽视种子用户的沉默反馈
沉默也是一种反馈,这表示大家对产品不感兴趣。
我们在产品上线后,在目标用户比较集中的一个渠道发布了的内测通知。我们为申请内测的用户和一些朋友发放了内测帐号密码,结果发现大部分用户根本就没有测试我们的产品。还有少部分用户试过一次后就再也没使用过产品。当我们试图通过邮件去获得反馈时,也没有任何回音。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给所有申请内测的用户发了一封邮件,表示目前大家使用的版本是测试版,将会有更多功能即将上线。同时,我做了一个验证,把很多本来还没做的功能用PPT展示出来发给用户,结果还是没有得到回应。
从我周围的情况来看,用户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但这种需求也许并不强烈。我忽视了种子用户的沉默反馈,结果做出来一个没有BUG的产品。
教训三:不要错失时间窗口
去年8月时,行业里玩微信公众号的企业并不多,结合业务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开发的企业更少。但到今天,为微信公众号做二次开发的中小企业多如牛毛,针对各行业的案例和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本行业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微信公众号,并且玩的越来越好。甚至本企业内部也有不少下属单位或部门在涉足这方面的业务。
对一个技术门槛不高的微创新而言,迅速推出demo并找到种子用户以及根据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一个项目,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比如,demo开发后等待上线才去弄网站建设前的备案,本身需要一段时间还有赶上十一假期,这就耽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产品上线后开始调试并不断修改需求,一直都没有去找种子用户来测试。直到觉得可以开放测试了,又赶上元旦、春节;最重要的是,本来就是用业余时间在做一个尝试,并没有强烈的紧迫感。
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又给我带来一些收获。
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认识自我。
在决定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自认为在产品和商业上有所积累,信心爆棚。但实际上,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进行充分评估,对「创业」没有给与足够的敬畏,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项目让我认识自己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虽然不可能再重来,但我仍有机会通过这些收获让这个项目成为另外一个成功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