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世界观

今天读了李善友写的《互联网世界观》,对我有些感触。

本书分为4个部分:1.从原子论到比特论。2.从物质论到关系论。3.从决定论到关系论。4.从机械论到自组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标题前都有一个小标题——升级世界观。这也从开头可以看出,颠覆性创新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李教授毕业于南开数学系,所以他的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科学定理,也算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前面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还举例很多科学定理来强行证明...虽然逼格陡增,但表示看的不是很懂,可能自己太Low吧!

以下几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

1.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的思维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所以不能想着将传统思想改造成互联网思想,而应该接受它!他引用了罗胖的一段话:传统行业和互联网企业去竞争,一般人会认为自己原来的地盘被互联网的人侵蚀了,被抢走了。其实不是原来的疆域在减小,而是在一夜之间整个大陆碎裂成了群岛。这就是二者之间本质的区别。

2.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提及了O2O,以及智能时代,所谓智能时代的背后就是连接,万物连接构成所谓的物联网。以后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领域将会有一些大生意。(我都能预见出来...咳咳)

3.本书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述了小米公司。本人对于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作者对小米公司的讲述还是比较客观和详细的。从选择合伙人到极度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从极富盛名的口碑营销到人才观的看法。作者所说的:在这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讲有两个选择:要么成为这个时代的顶尖人物,要么追随顶尖人物,没有第三个选择!(虽然听上去很装逼,但我本人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毕竟这个世界永远是20%的人占据80%的资源,能够追随顶尖人物必定也有较高的地位,应该说大部分人连追随顶尖人物的资格都没有,更可怕的是他们连这个概念都没有,所以这句话对那些身价过亿的人来说才有其意义)

小米部分总结:1.合伙人时代2.最顶尖的人才是最重要的3.管理文化——速度、透明、fun。4.管理就是产品,产品就是管理,极度推崇产品经理亚管理。

总体来说:思维方面感觉比较虚,管理和人才方面是干货。

时间: 2025-01-07 11:11:57

互联网世界观的相关文章

所有有可能被互联网取代的组织一定会被取代--颠覆式创新研习社

7月25日至26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李善友来到颠覆式创新研习社,举行他的赴美告别演讲,主讲<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他说,所有有可能被互联网取代的组织一定会被取代,过去把互联网当成是工具,说它可以提高你的效率,事实上它可以对组织形态发生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形式可否从他组织变为自组织?我分三个小点来讲这块: 第一.组织效率的提升: 第二.组织和组织以外界限的打通: 第三.组织以内一个新型组织方式的出现. 有人说自组织有适用范围,军队不适合自组织.错了. 美军:大平台小组织的模式 美军

袁清:互联网应还原它的本质

慧聪供热采暖网 “互联网即隐喻”,这是笔者在波丝曼主张的“媒介即隐喻”论述后的推断.互联网用一种隐敝但更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但必须清楚,互联网仅仅作为一个工具和手段,它不可能改变商业的本质逻辑.     “互联网+”的三重境界 近日笔者受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之邀,在“国际论坛周”间分享了“互联网+与人文化+”.论坛中鄙人提出“互联网+”的三重境界,引发讨论. “互联网+”的“第一重境界”——工具化.即运用电商平台,企业.组织+互联网,打破信息对称,关注80年后的新兴消费主体,研究“沙发跟踪”

互联网本质

互联网用一种隐敝但更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但必须清楚,互联网仅仅作为一个工具和手段,它不可能改变商业的本质逻辑.     "互联网+"的三重境界 近日笔者受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之邀,在"国际论坛周"间分享了"互联网+与人文化+".论坛中鄙人提出"互联网+"的三重境界,引发讨论. "互联网+"的"第一重境界"--工具化.即运用电商平台,企业.组织+互联网,打破信息对称,关注80年后的新兴

2015年03月读书清单

1.<怪诞心理学> 2.<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3.<程序员跳槽全攻略> 不要因为现在不好而跳槽,要因为未来更好而跳槽. 4.<银行行长> 5.<登高四书>四本—<互联网世界观>.<颠覆式创新>.<产品线社群>.<精益创业方法论>

社交软件开发,直播系统开发,区块链IM社交app系统开发

社交软件的出现,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它还最大限度地聚集各类资源,为我们认识其他地域.不同领域的人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社交软件开发 Tel: 前面138中间2315后面3201 一款社交软件的间接交流怎么做才算好? 首先就是内容来源的丰富性:用户在任意一个地方看到的内容都能轻松分享到这款社交软件上,新闻.视频.音乐.文章.图片等等,无论从哪里看到可以一键分享是非常重要的诉求. 其次是互动性:如果你分享的内容没有办法被回应,那也就没有了之前提到的间接交流具有发起方期望得到多个接收方反馈的特点,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之精华笔记和思考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 2. 不要给用户谈你们公司有多少个院士,多少个千人计划,多少个专家,多少个博士,你们的产品用到了多fancy的技术,大部分人不会care的. 最显然的就是这种科技新闻下的评论数量几乎为0. 3. 你做了一个新产品,然后你给用户说我用到了最高精尖的Deep Learning技术,通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神经的层次化结构实现更加高效精准识别,他们才不会在乎.

互联网企业的敏捷开发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韩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原文链接: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article/236 来源:腾云阁 https://www.qcloud.com/community 作者介绍:韩伟,1999年大学实习期加入初创期的网易,成为第30号员工,8年间从程序员开始,历任项目经理.产品总监.2007年后创业4年,开发过视频直播社区,及多款页游产品.2011年后就职于腾讯游戏研发部公共技术中心架构规划组,专注于通用游戏技术底层的研发. 在互联

《白帽子讲WEB安全》学习笔记之第1章 我的安全世界观

第1章 我的安全世界观 1.1 web安全简史 1.1.1 中国黑客简史 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黑客或者说是骇客已经进入了"黑暗时代",因为互联网存在这大量的利益. 1.1.2 黑客技术的发展历程 1.1.3 web安全的兴起 web安全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但是中国目前对web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 为什么要攻击Web应用,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q  web应用无处不在. q  相比较与操作系统等的安全防御能力,攻破web更容易一些. q  攻击web可以来无影去无踪

编程与世界观——兼谈阿尔法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eb74050102wem7.html 我已有十好几年没正拉八经地编程了,现在主要做的是大数据(Big Data)和商业情报(BI).所谓大数据和商业情报,简单说,就是将海量数据(千兆.百万兆)采集来,经过整理.分析和计算,发现有用的资讯,提供给企管,客服乃至未来决策规划作参考.这项工作带研究性,使用的都是业内通用的成套设备,但空闲时,若工作需要,我还会重操旧业,编些小程序和小应用软件,作辅助工具之用.多年前我编的一些小东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