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借鉴:Spring学习(特此感谢!)
一、配置Bean的方式及选择
配置方式
- 在 XML 文件中显式配置
- 在 Java 的接口和类中实现配置
- 隐式 Bean 的发现机制和自动装配原则
方式选择的原则
最优先:通过隐式 Bean 的发现机制和自动装配的原则。
基于约定优于配置的原则,这种方式应该是最优先的
- 好处:减少程序开发者的决定权,简单又不失灵活。
其次:Java 接口和类中配置实现配置
在没有办法使用自动装配原则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此类方法
- 好处:避免 XML 配置的泛滥,也更为容易。
- 典型场景:一个父类有多个子类,比如学生类有两个子类,一个男学生类和女学生类,通过 IoC 容器初始化一个学生类,容器将无法知道使用哪个子类去初始化,这个时候可以使用 Java 的注解配置去指定。
最后:XML 方式配置
在上述方法都无法使用的情况下,那么也只能选择 XML 配置的方式。
好处:简单易懂(当然,特别是对于初学者)
典型场景:当使用第三方类的时候,有些类并不是我们开发的,我们无法修改里面的代码,这个时候就通过 XML 的方式配置使用了。
二、通过 XML 配置装配 Bean
1、XML配置前言
使用 XML 装配 Bean 需要定义对应的 XML,这里需要引入对应的 XML 模式(XSD)文件,这些文件会定义配置 Spring Bean 的一些元素,当我们在 IDEA 中创建 XML 文件时,会有友好的提示:
一个简单的 XML 配置文件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beans>
这就只是一个格式文件,引入了一个 beans 的定义,引入了 xsd 文件,它是一个根元素,这样它所定义的元素将可以定义对应的 Spring Bean。
2、装配简易值
先来一个最简单的装配:
<bean id="c" class="pojo.Category"> <property name="name" value="测试" /> </bean>
简单解释一下:
•id 属性是 Spring 能找到当前 Bean 的一个依赖的编号,遵守 XML 语法的 ID 唯一性约束。必须以字母开头,可以使用字母、数字、连字符、下划线、句号、冒号,不能以 开头。不过 id 属性不是一个必需的属性,name 属性也可以定义 bean 元素的名称,能以逗号或空格隔开起多个别名,并且可以使用很多的特殊字符,比如在 Spring 和 Spring MVC 的整合中,就得使用 name 属性来定义 bean 的名称,并且使用 /开头。
PS: 从 Spring 3.1 开始,id 属性也可以是 String 类型了,也就是说 id 属性也可以使用 / 开头,而 bean 元素的 id 的唯一性由容器负责检查。
如果 id 和 name 属性都没有声明的话,那么 Spring 将会采用 “全限定名#{number}” 的格式生成编号。 例如这里,如果没有声明 “id="c"” 的话,那么 Spring 为其生成的编号就是是“pojo.Category#0”,当它第二次声明没有 id 属性的 Bean 时,编号就是 “pojo.Category#1”,以此类推。
•class 属性显然就是一个类的全限定名
•property 元素是定义类的属性,其中的 name 属性定义的是属性的名称,而 value 是它的值。
这样的定义很简单,但是有时候需要注入一些自定义的类,比如之前饮品店的例子,JuickMaker 需要用户提供原料信息才能完成 juice 的制作:
<!-- 配置 srouce 原料 --> <bean name="source" class="pojo.Source"> <property name="fruit" value="橙子"/> <property name="sugar" value="多糖"/> <property name="size" value="超大杯"/> </bean> <bean name="juickMaker" class="pojo.JuiceMaker"> <!-- 注入上面配置的id为srouce的Srouce对象 --> <property name="source" ref="source"/> </bean>
这里先定义了一个 name 为 source 的 Bean,然后再制造器中通过 ref 属性去引用对应的 Bean,而 source 正是之前定义的 Bean 的 name ,这样就可以相互引用了。
•ref 注入对象
3、装配集合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装配一些复杂的东西,比如 Set、Map、List、Array 和 Properties 等,为此我们在 Packge【pojo】下新建一个 ComplexAssembly 类:
package pojo;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ComplexAssembly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List<String> list; private Map<String, String> map; private Properties properties; private Set<String> set; private String[] array; /* setter and getter */ }
这个 Bean 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只是为了介绍如何装配这些常用的集合类:
<bean id="complexAssembly" class="pojo.ComplexAssembly"> <!-- 装配Long类型的id --> <property name="id" value="1"/> <!-- 装配List类型的list --> <property name="list"> <list> <value>value-list-1</value> <value>value-list-2</value> <value>value-list-3</value> </list> </property> <!-- 装配Map类型的map --> <property name="map"> <map> <entry key="key1" value="value-key-1"/> <entry key="key2" value="value-key-2"/> <entry key="key3" value="value-key-2"/> </map> </property> <!-- 装配Properties类型的properties --> <property name="properties"> <props> <prop key="prop1">value-prop-1</prop> <prop key="prop2">value-prop-2</prop> <prop key="prop3">value-prop-3</prop> </props> </property> <!-- 装配Set类型的set --> <property name="set"> <set> <value>value-set-1</value> <value>value-set-2</value> <value>value-set-3</value> </set> </property> <!-- 装配String[]类型的array --> <property name="array"> <array> <value>value-array-1</value> <value>value-array-2</value> <value>value-array-3</value> </array> </property> </bean>
总结:
- List 属性为对应的 <list> 元素进行装配,然后通过多个 <value> 元素设值
- Map 属性为对应的 <map> 元素进行装配,然后通过多个 <entry> 元素设值,只是 entry 包含一个键值对(key-value)的设置
- Properties 属性为对应的 <properties> 元素进行装配,通过多个 <property> 元素设值,只是 properties 元素有一个必填属性 key ,然后可以设置值
- Set 属性为对应的 <set> 元素进行装配,然后通过多个 <value> 元素设值
- 对于数组而言,可以使用 <array> 设置值,然后通过多个 <value> 元素设值。
上面看到了对简单 String 类型的各个集合的装载,但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更为复杂的装载,比如一个 List 可以是一个系列类的对象,为此需要定义注入的相关信息,其实跟上面的配置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加入了 ref 这一个属性而已。
集合注入总结:
- List 属性使用 <list> 元素定义注入,使用多个 <ref> 元素的 Bean 属性去引用之前定义好的 Bean
<property name="list"> <list> <ref bean="bean1"/> <ref bean="bean2"/> </list> </property>
- Map 属性使用
<map>
元素定义注入,使用多个<entry>
元素的key-ref
属性去引用之前定义好的 Bean 作为键,而用value-ref
属性引用之前定义好的 Bean 作为值
<property name="map"> <map> <entry key-ref="keyBean" value-ref="valueBean"/> </map> </property>
- Set 属性使用
<set>
元素定义注入,使用多个<ref>
元素的bean
去引用之前定义好的 Bean
<property name="set"> <set> <ref bean="bean"/> </set> </property>
4、命名空间装配
除了上述的配置之外, Spring 还提供了对应的命名空间的定义,只是在使用命名空间的时候要先引入对应的命名空间和 XML 模式(XSD)文件。
c-命名空间
c-命名空间是在 Spring 3.0 中引入的,它是在 XML 中更为简洁地描述构造器参数的方式,要使用它的话,必须要在 XML 的顶部声明其模式:
PS:是通过构造器参数的方式
现在假设我们现在有这么一个类:
package pojo; public class Student { int id; String name; public Student(int id, String nam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 // setter and getter }
在 c-命名空间和模式声明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它来声明构造器参数了:
<!-- 引入 c-命名空间之前 --> <bean name="student1" class="pojo.Student"> <constructor-arg name="id" value="1" /> <constructor-arg name="name" value="学生1"/> </bean> <!-- 引入 c-命名空间之后 --> <bean name="student2" class="pojo.Student" c:id="2" c:name="学生2"/>
c-命名空间属性名以 “c:
” 开头,也就是命名空间的前缀。接下来就是要装配的构造器参数名,在此之后如果需要注入对象的话则要跟上 -ref
(如c:card-ref="idCard1"
,则对 card 这个构造器参数注入之前配置的名为 idCard1 的 bean)
很显然,使用 c-命名空间属性要比使用 <constructor-arg>
元素精简,并且会直接引用构造器之中参数的名称,这有利于我们使用的安全性。
我们有另外一种替代方式:
<bean name="student2" class="pojo.Student" c:_0="3" c:_1="学生3"/>
我们将参数的名称替换成了 “0” 和 “1” ,也就是参数的索引。因为在 XML 中不允许数字作为属性的第一个字符,因此必须要添加一个下划线来作为前缀。
p-命名空间
c-命名空间通过构造器注入的方式来配置 bean,p-命名空间则是用setter的注入方式来配置 bean ,同样的,我们需要引入声明:
然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p-命名空间来设置属性:
<!-- 引入p-命名空间之前 --> <bean name="student1" class="pojo.Student"> <property name="id" value="1" /> <property name="name" value="学生1"/> </bean> <!-- 引入p-命名空间之后 --> <bean name="student2" class="pojo.Student" p:id="2" p:name="学生2"/>
我们需要先删掉 Student 类中的构造函数,不然 XML 约束会提示我们配置 <constructor-arg>
元素。
同样的,如果属性需要注入其他 Bean 的话也可以在后面跟上 -ref
:
<bean name="student2" class="pojo.Student" p:id="2" p:name="学生2" p:cdCard-ref="cdCard1"/>
util-命名空间
工具类的命名空间,可以简化集合类元素的配置,同样的我们需要引入其声明(无需担心怎么声明的问题,IDEA会有很友好的提示):
我们来看看引入前后的变化:
<!-- 引入util-命名空间之前 --> <property name="list"> <list> <ref bean="bean1"/> <ref bean="bean2"/> </list> </property> <!-- 引入util-命名空间之后 --> <util:list id="list"> <ref bean="bean1"/> <ref bean="bean2"/> </util:list>
下表提供了 util-命名空间提供的所有元素:
5、引入其他配置文件
在实际开发中,随着应用程序规模的增加,系统中 <bean>
元素配置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导致 applicationContext.xml 配置文件变得非常臃肿难以维护。
解决方案
让 applicationContext.xml 文件包含其他配置文件即可 使用 <import> 元素引入其他配置文件
【1】在【src】文件下新建一个 bean.xml 文件,写好基础的约束,把 applicationContext.xml 文件中配置的 <bean> 元素复制进去
【2】在 applicationContext.xml 文件中写入
<import resource="bean.xml" />
【3】运行测试代码,仍然能正确获取到 bean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iches/p/1152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