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pony_maggie/article/details/35389657
作者:小马
这几个概念在金融电子支付领域用得比较多,我忽然觉得把它们串起来一起讲,层层引入,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希望能以最简单朴实的方式讲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非对称算法
关于非对称算法,你只要知道下面这些就行了,密钥是一对,一个叫公钥,一个叫私钥,前者公开,后者保密。假设你有一对公私钥,给你一串数据,你可以用私钥加密,然后把密文和公钥都放出去,别人可以用这个公钥解密。同样反过来,别人也可以用这个公钥加密一串数据,你用对应的私钥解密。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二 散列
散列也叫哈希,学过数据结构的人对这个概念都不陌生。简单来讲,给你一串数据A,这个数据可以很长,你通过一个算法把它们转变成一个很短的固定长度(不管源串有多长)的另一串数据B。这个过程就叫散列,数据B叫数据A的散列值(或者叫哈希值,或者叫摘要)。
再深入一些。大部分情况下,A和B是一一对应的(这也是我们希望的),也就是说,如果我还有个A1,那么它的散列值B1和B不会相等。但是理想丰满,现实让人反感,B1有可能和B相等。这种现象有个学名叫”碰撞”,增加散列值的位数是防碰撞的一个方法,因为很自然位数越长,完全相同的概率就越小。目前认为超过128位的散列值都能很好的防碰撞。后面我们讲到签名时,假定是没有碰撞的。
最后再补充一点,散列具有不可逆性,也就是你没法从B还原回A,即使散列算法是公开的。
三数字签名
生活中我们用签名代表自己的身份,比如领导签署一个文件,大家看到这个签名,就确认是这个领导签的,就代表他本人。签名只占用很小的信息(一般是两个字或三个字,日本人的可能长一些),却能表示你整个人的信息,这种思想确实意义很大,我们把它用在电子化的签名过程,也就是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的过程是这样的,比如小明有一串数据A要发给小红,小明先用散列生成一个A的摘要B,然后把B用一个私钥加密后附在A的后面发给小红,小红有公钥(因为是公开的),她先用这个公钥解密A后面的数据得到B,然后自己把A散列一些算出一个B1, 比较B1和B如果相等,首先能说明数据是小明发过来的,因为只有小明才有私钥,其次能说明A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改过,因为如果修改过,散列值肯定不相等。上述过程可以用下图说明:
可能有有会有问题,数据A似乎没有加密?,确实是这样,因为这个不是小红所关心的,小红只关心这个数据是不是小明发的,数据的内容没那么重要。其实也不难理解,就跟你去超市刷卡购物一样,小票需要你签字作为对账的凭证,人们只关心这个签名是不是你本人的,对于小票的内容没这么关心。
四证书
仔细想想上面的验证签名的过程,似乎天衣无缝。但其实有个问题,小红的公钥是哪来的?有人说这个不是公开的吗,随便哪都可以,可以是问别人要的,可以是网上找的。其实不然,验签的前提,是小红已经假设她手上的公钥和小明的私钥是一对的。如果小王生成一对非法的公私钥对,然后给小红公钥,给她说这是小明的,就会产生问题了。所以小红要有明确的途径确认她的公钥是合法的。
打个比方,一个人站在你面前,你没法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如果法院告诉你这个人是杀人犯,你肯定会选择相信,因为法院是权威机构。同样的,对于公钥这样的”公开的敏感信息”,也需要一个权威机构来认定。这个机构叫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这样小红只要是从CA拿的公钥,就可以认为它是合法的了。
CA一般不会直接下发公钥,它通常把公钥信息和一些附加信息(比如公钥产生的日期,有效期等)一起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起来下发,这种组织起来的数据就叫做证书。证书的作用就是它有一定的格式,这个格式还是个标准,全世界都用它,这样就很方便传播。目前用得比较多的证书就是著名的x.509。
非对称算法,散列(Hash)以及证书的那些事,布布扣,bubu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