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我数论太渣了……
言归正传……先列出几个常用的性质/结论
同余式:
1. da≡db (mod m) 则a≡b (mod m/(m,d) ) (这在取遍剩余系会用到)
2. a≡b (mod m) m‘|m , a≡b (mod m‘)
3. a≡b (mod mi) i=1..k 等价于 a≡b (mod M) M=[m1,m2,..mk]
一般剩余系:
剩余系就是可能余数组成的集合,简化剩余系也称既约剩余系,是模n的完全剩余系的一个子集,其中每个元素与n互素。
1. 模p的剩余系{rk},若(p,d)=1那么{d*rk}也是模p的剩余系
这个很重要,如果求ax mod p的既约剩余系 大小我们只要利用同余式的性质1
转化为x*a/gcd(a,p) mod (p/gcd(a,p)),根据这个理论 x取值个数就是p/gcd(a,p)
2. 设模m1的既约剩余系为R1,m2的既约剩余系为R2,m1m2互质,则模m1m2的既约剩余系为R={x=m2x1+m1x2 (mod m1m2) | x1∈R1,x2∈R2}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很厉害的东西 S(M)表示M既约剩余系的大小的话,S(M)=S(m1)*S(m2)
这个结论推广到k维就是
3. 设模mk的既约剩余系为Rk, mk两两互质,M=∏mi 则模M的既约剩余系为R={ ∑M*mi^(-1)*ai (mod M) | xi∈Ri } (唉这不就是中国剩余定理吗……)
因此以后我们求模M的剩余系大小,可以对M质因数分解分别求出后再相乘
阶、原根、指标:
二次剩余系:
(未完待续……)
时间: 2024-10-26 07: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