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已经大二下了,学校也开了数据结构的课,想起了自己大一刚会C语言,自学数据结构的时候,那时候很无助啊,不懂就只有拼命看,改bug改很久。
老师一节课讲完了邻接表,十字链表,邻接多重表。然而感觉他好像在自己讲自己的,一点也不认真。
但是依托老师是不行的,只懂理论也不行,或许学生认为邻接矩阵,邻接表不就那种东西吗?很简单啊。
大一的时候我也觉得C语言很简单啊,然后一写不都是错?
不写代码的数据结构不叫数据结构。
不多说,开始吧。
邻接表固然优秀,但也有不足,例如对有向图的处理上,有时候需要再建立一个逆邻接表。
而这个十字链表就是把邻接表和逆邻接表结合的玩意。
所以重新定义节点的数据结构
对比邻接表(参看:http://www.cnblogs.com/You0/p/4477538.html)
我们看到顶点表多了一个指针。多了一个In的指针。
描述成代码就是这样
typedef struct VexNode{ int data; ArcBox *firIn; ArcBox *firOut; }VexNode;
假设此时我们保存的是v1 -> v0 这条边,此时headVex就是1,tailvex就是0,
至于headLink,如果v1还指向v2,v1 -> v2那么headLink就指向 “v1->v2这条边”。
就是headlink指向弧头相同的下一条弧。
taillink指向弧尾相同的下一条弧。
不明白的话,下面有图。
那么其数据结构就为:
typedef struct ArcBox{ int headVex,tailVex; ArcBox *hLink;*tLink; }ArcBox;
还需要一个管理这2个数据结构的结构
typedef struct{ VexNode List[100]; int vexnums,arcnums; }Graph;
然后就是创建的Create函数:
int LocalVex(int data,Graph* G){ for(int i=0;i<G->vexnums;i++){ if(G->List[i].data==data) return i; } return -1; } void create(Graph* G) { int x,y; printf("请输入顶点的个数的边的数量:"); scanf("%d%d",&G->vexnums,&G->arcnums); for(int i = 0;i<G->vexnums;i++) { printf("输入顶点,建立顶点表:"); //建立顶点表 scanf("%d",&G->List[i].data); //初始化in和out指针 G->List[i].firIn=G->List.firOut=NULL; } int x,y; for(int i=0;i<G->arcnums;i++) { printf("读入(vi-vj):"); scanf("%d%d",&x,&y); ArcBox *A = (ArcBox)malloc(sizeof(ArcBox)); int k,j; k = LocalVex(x,G);//k是弧尾的位置 j = LocalVex(y,G);//j是弧头的位置 A->headVex = j; A->tailVex = k; A->hLink = G->List[j].firIn; A->tLink = G->List[k].firOut; G->List[k].firOut = A; G->List[j].firIn = A; } }
就这样十字链表的创建就完成了。
例子如图:
时间: 2024-12-28 05: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