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多个装饰器的顺序 转载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nisen/p/6193426.html?utm_source=itdadao&utm_medium=referra

装饰器是Python用于封装函数或代码的工具,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文章可以学习,我在这里要讨论的是多个装饰器执行顺序的一个迷思。

疑问

大部分涉及多个装饰器装饰的函数调用顺序时都会说明它们是自上而下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def decorator_a(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a‘
    def inner_a(*args, **kwargs):
        print ‘Get in inner_a‘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_a

def decorator_b(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b‘
    def inner_b(*args, **kwargs):
        print ‘Get in inner_b‘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_b

@decorator_b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f(1)

上面代码先定义里两个函数: decotator_a, decotator_b, 这两个函数实现的功能是,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然后返回创建的另一个函数,在这个创建的函数里调用接收的函数(文字比代码绕人)。最后定义的函数 f 采用上面定义的 decotator_a, decotator_b 作为装饰函数。在当我们以1为参数调用装饰后的函数 f 后, decotator_a, decotator_b 的顺序是什么呢(这里为了表示函数执行的先后顺序,采用打印输出的方式来查看函数的执行顺序)?

如果不假思索根据自下而上的原则来判断地话,先执行 decorator_a 再执行 decorator_b , 那么会先输出 Get in decotator_aGet in inner_a 再输出 Get in decotator_b , Get in inner_b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运行的结果如下:

Get in decorator_a
Get in decorator_b
Get in inner_b
Get in inner_a
Get in f

函数和函数调用的区别

为什么是先执行 inner_b 再执行 inner_a 呢?为了彻底看清上面的问题,得先分清两个概念:函数和函数调用。上面的例子中 f 称之为函数, f(1) 称之为函数调用,后者是对前者传入参数进行求值的结果。在Python中函数也是一个对象,所以 f 是指代一个函数对象,它的值是函数本身, f(1) 是对函数的调用,它的值是调用的结果,这里的定义下 f(1) 的值2。同样地,拿上面的 decorator_a 函数来说,它返回的是个函数对象 inner_a ,这个函数对象是它内部定义的。在 inner_a 里调用了函数 func ,将 func 的调用结果作为值返回。

装饰器函数在被装饰函数定义好后立即执行

其次得理清的一个问题是,当装饰器装饰一个函数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简化我们的例子,假设是下面这样的:

def decorator_a(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a‘
    def inner_a(*args, **kwargs):
        print ‘Get in inner_a‘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_a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正如很多介绍装饰器的文章里所说: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 相当于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f = decorator_a(f)

所以,当解释器执行这段代码时, decorator_a 已经调用了,它以函数 f 作为参数, 返回它内部生成的一个函数,所以此后 f 指代的是 decorater_a 里面返回的 inner_a 。所以当以后调用 f 时,实际上相当于调用 inner_a ,传给 f 的参数会传给 inner_a , 在调用 inner_a 时会把接收到的参数传给 inner_a 里的 func 即 f ,最后返回的是 f 调用的值,所以在最外面看起来就像直接再调用 f 一样。

疑问的解释

当理清上面两方面概念时,就可以清楚地看清最原始的例子中发生了什么。
当解释器执行下面这段代码时,实际上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已经依次调用了 decorator_a 和 decorator_b ,这是会输出对应的 Get in decorator_a 和 Get in decorator_b 。 这时候 f 已经相当于 decorator_b 里的 inner_b 。但因为 f 并没有被调用,所以 inner_b 并没有调用,依次类推 inner_b 内部的 inner_a 也没有调用,所以 Get in inner_a 和 Get in inner_b 也不会被输出。

@decorator_b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然后最后一行当我们对 f 传入参数1进行调用时, inner_b 被调用了,它会先打印 Get in inner_b ,然后在 inner_b 内部调用了 inner_a 所以会再打印 Get in inner_a, 然后再 inner_a 内部调用的原来的 f, 并且将结果作为最终的返回。这时候你该知道为什么输出结果会是那样,以及对装饰器执行顺序实际发生了什么有一定了解了吧。

当我们在上面的例子最后一行 f 的调用去掉,放到repl里演示,也能很自然地看出顺序问题:

?  test git:(master) ? python
Python 2.7.11 (default, Jan 22 2016, 08:29:18)
[GCC 4.2.1 Compatible Apple LLVM 7.0.2 (clang-700.1.81)] on darwin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test13
Get in decorator_a
Get in decorator_b
>>> test13.f(1)
Get in inner_b
Get in inner_a
Get in f
2
>>> test13.f(2)
Get in inner_b
Get in inner_a
Get in f
4
>>>

在实际应用的场景中,当我们采用上面的方式写了两个装饰方法比如先验证有没有登录 @login_required , 再验证权限够不够时 @permision_allowed 时,我们采用下面的顺序来装饰函数:

@login_required
@permision_allowed
def f()
  # Do something
  return
时间: 2024-10-28 22:05:06

Python多个装饰器的顺序 转载的相关文章

python 多个装饰器的调用顺序

python 多个装饰器的调用顺序 一般情况下,在函数中可以使用一个装饰器,但是有时也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饰器.多个装饰器装饰的顺序是从里到外(就近原则),而调用的顺序是从外到里(就远原则). 原代码 执行结果 装饰顺序 : 就近原则 被装饰的函数,组装装饰器时,是从下往上装饰 执行顺序 : 就远原则 装饰器调用时是从上往下调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找到这段话: 被装饰的函数是一个妹子,装饰器是衣服."办事情"的时候得依次把外套.衬衣.内衣脱掉,事情办完了还要依次把内衣.衬衣.外套穿上.

PYTHON-进阶-装饰器小结,转载

本文转载自:http://www.wklken.me/posts/2012/10/27/python-base-decorator.html 基本概念 具体概念自己google 装饰器是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经常被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较为经典的有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 Web权限校验, Cache等. 很有名的例子,就是咖啡,加糖的咖啡,加牛奶的咖啡.本质上,还是咖啡,只是在原有的东西上,做了"装饰",使之附加一些功能或特性. 例如记录日志,需要对某些函数进行记录 笨的办法,

python函数、装饰器、迭代器、生成器

5月21日,请假结婚,然后性格惰性来了,不怎么想看视频和笔记,性格中的弱点开始出现,开始做的不错,渐渐开始松懈,直至放弃--- 函数补充进阶 函数对象 函数的嵌套 名称空间与作用域 闭包函数 函数之装饰器 函数之迭代器 函数之生成器 内置函数 一.函数补充进阶 1.函数对象:  函数是第一类对象,即函数可以当作数据传递,它的应用形式也被称为高阶函数,函数的特性如下: a. 可以被引用 1 # def foo(): 2 # print('from foo') 3 # 4 # func = foo

1.16 Python基础知识 - 装饰器

Python中的装饰器就是函数,作用就是包装其他函数,为他们起到修饰作用.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为这些函数额外添加一些功能,像日志记录,性能测试等.一个函数可以使用多个装饰器,产生的结果与装饰器的位置顺序有关. 装饰器基本形式: @装饰器1 def 函数1: 函数体 相当于:==> 函数1 = 装饰器1(函数1) 装饰器特点: 1.不修改源代码的调用方式 2.不修改源代码内容 3.装饰器有高阶函数与递归函数相融合的特点 多个装饰器修饰,示例: @foo @spam def bar():pass

理解Python中的装饰器

文章先由stackoverflow上面的一个问题引起吧,如果使用如下的代码: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say(): return "Hello" 打印出如下的输出: <b><i>Hello<i></b> 你会怎么做?最后给出的答案是: def makebold(fn): def wrapped(): return "<b>" + fn() + "</b>&q

ZMAN的学习笔记之Python篇:装饰器

年前工作事务比较繁琐,我只能用零碎的时间继续学习Python,决定开一个系列的博文,作为自己深入学习Python的记录吧.名字也取好了,就叫<ZMAN的学习笔记之Python篇>~开篇是关于装饰器的,春节假期码的字哈哈~就让我们开始吧! 本文的例子都是自己想的,如果不是很合适,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哈~谢谢啦! 一.为什么要用“装饰器” 比如我们写了如下一段代码: # 打印0~99 def func(): for i in range(100): print(i) 我们想要监测执行这个函数花费了多

Python深入05 装饰器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装饰器(decorator)是一种高级Python语法.装饰器可以对一个函数.方法或者类进行加工.在Python中,我们有多种方法对函数和类进行加工,比如在Python闭包中,我们见到函数对象作为某一个函数的返回结果.相对于其它方式,装饰器语法简单,代码可读性高.因此,装饰器在Python项目中有广泛的应用. 装饰器最早在Python 2.5中出现,它最初被用于加工函数和方法这样

[python基础]关于装饰器

在面试的时候,被问到装饰器,在用的最多的时候就@classmethod ,@staticmethod,开口胡乱回答想这和C#的static public 关键字是不是一样的,等面试回来一看,哇,原来是这样,真佩服我当时厚着脸皮回答的那些问题... OK,先来张图看看装饰器内容: OK,我们留下一个印象,然后我们看实际的场景来操作. 我们先看一个方法: __author__ = 'bruce' def do_sth(): print 'some thing has been done' if __

十、PYTHON 学习之装饰器加深理解

在第六章已经有所介绍,这里看到一篇比较好的文章转过来. 基本概念 装饰器是23z种设计模式之一,经常被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较为经典的有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 Web权限校验, Cache等. 很有名的例子来理解,咖啡,加糖的咖啡,加牛奶的咖啡. 本质上,还是咖啡,只是在原有的东西上,做了"装饰",使之附加一些功能或特性. 例如记录日志,需要对某些函数进行记录 笨的办法,每个函数加入代码,如果代码变了,就悲催了 装饰器的办法,定义一个专门日志记录的装饰器,对需要的函数进行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