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一下前几届joint phD program师兄师姐做的项目,有做高校BBS的,有做社交软件的, 有做学术搜索的,有做手机游戏的。每一个项目都做得很好,以至于难以想象这是一群大四学生的作品。无论是从项目的创意、需求还是UI看,都可以说是做得灰常好。在今天的随笔里,我就挑一个“学术家族树”的项目,谈一谈对于它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学术家族树有其应用的需求。对于当下很多申请国外学校的学生来说,有谁不想师从某个领域的牛人?人人都想让牛人当导师,人人都想和牛人合作,但是candidate的名额有限,最后的qualifier更是有限,面对这样的窘境又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啊,找不了牛人当老板,可以找牛人的学生当导师;再不行还可以找牛人的学生的学生当老板嘛。或许正是基于这个需求,“学术家族树” 的开发团队提出了学术中家谱的概念,结和microsoft academic海量的数据,将这种潜在的信息以图形图像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以一种简单便捷生动的形式满足用户需求。
其次,从他们的博客可以看到,完成这个项目的确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合作的!途中不乏各种争执与分歧,但是也不乏各种灵感的迸发,整个团队的工作正是在不断的分歧与合作、争执与妥协中得以前进。所以,“怎么去合作” 在这个team project体现的淋漓尽致。
然后,就个人来看,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个idea的。其实用户需求并不是真真实实摆在那的,没有人去发现它,没有人去发现这个市场,所谓的用户需求就和不存在一样。但问题是,你怎么去发现它?进一步地,你怎么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去予以实现,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真正想到这样的idea并加以设计,以一种友好的界面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才是整个项目的最为关键的地方。
最后,我认为在这个“家谱”上还可以增加一些功能,e.g.,不以树的形式展现mentor和其学生的关系,而是将mentor的节点至于所有学生节点的中心,并以节点为中心画一个圆表示各自的研究领域范围,圆与圆的重叠来表示现在这个mentor和他的学生的研究方向有多少交叉。
最后的最后,再简单说一下自己的一个project proposal吧。我现在想的这个project是基于这个“学术家谱树”的,主要是想通过用户query一个人,然后展示这个人学术生涯的发展。包括他在某一段时间主要从事了什么样的研究工作,研究兴趣是什么,并根据期刊或者会议的级别给出他的论文在各个级别会议的上的数量。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以各种图形的手段展示。
纳尼?写完了,,,,就这样吧。
by 钟亚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