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网工第二个协议---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简介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是网络层的一个重要协议
ICMP的作用:用来在网络设备间传递各种差错和控制信息,它对于收集各种网络信息、诊断和排除各种网络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ICMP协议中用到的报文类型:Echo-Request和Echo-Reply 两种报文 使用的都是单播报文



ICMP错误报告

ICMP定义了各种错误消息,用于诊断网络连接性问题;根据这些错误消息,源设备可以判断出数据传输失败的原因。比如,如果网络中发生了环路,导致报文在网络中循环,最终TTL超时,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会发送TTL超时消息给发送端设备。又比如如果目的不可达,则中间的网络设备会发送目的不可达消息给发送端设备。

小结:


注意:ICMP定义了多种消息类型,用于不同的场景
有些消息不需要Code字段来描述具体类型参数,仅用Type字段表示消息类型。
有些ICMP消息使用Type字段定义消息大类,用Code字段表示消息的具体类型。

ICMP重定向

主机A希望发送报文到服务器A,于是根据配置的默认网关地址向网关RTB发送报文。网关RTB收到报文后,检查报文信息,发现报文应该转发到与源主机在同一网段的另一个网关设备RTA,因为此转发路径是更优的路径。所以RTB会向主机发送一个Redirect消息,通知主机直接向另一个网关RTA发送该报文。主机收到Redirect消息后,向RTA发送报文,RTA会将报文转发给服务器A

发生重定向的条件:
第一:同接口进出
第二:满足第二条源和下一跳同网段
第三:路由器RTB发出的重定向报文

典型应用

PING应用

Ping是检测网络连通性的常用工具,同时也能够收集其他相关信息

PING常用的配置参数说明如下

-a(source-ip-address)参数

指定发送ICMP ECHO-REQUEST报文的源IP地址。如果不指定源IP地址,将采用出接口的IP地址作为ICMP ECHO-REQUEST报文发送的源地址。

现在全网已经互通了,我们在R1上面验证一下ping命令的参数

<R1>ping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4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20 ms

  --- 3.3.3.3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20/30/40 ms

在R1上查看到达3.3.3.3路由的出接口为R1的G0/0/0接口

<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3.3.3.3
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
------------------------------------------------------------------------------
Routing Table : Public
Summary Count : 1
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Interface

        3.3.3.3/32  Static  60   0          RD   12.1.1.2        GigabitEthernet
0/0/0

所以:默认情况下,R1访问目标地址的时候,所携带的源IP地址是12.1.1.1即自己的接口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访问目标IP地址
验证-a参数的用法:

<R1>ping -a 1.1.1.1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2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30 ms

  --- 3.3.3.3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20/28/30 ms

<R1>

R1访问目标地址的时候,所携带的源IP地址是1.1.1.1即自己的loopback 0地址

-c(count)参数

指定发送ICMP ECHO-REQUEST报文次数。缺省情况下发送5个ICMP ECHO-REQUEST报文。

<R1>ping -c 1000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4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2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2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4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6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7 ttl=254 time=2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8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9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0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1 ttl=254 time=2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2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3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4 ttl=254 time=30 ms

  --- 3.3.3.3 ping statistics ---
    14 packet(s) transmitted
    14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20/28/40 ms

<R1>

-h(ttl-value)参数

指定TTL的值。缺省值是255。

<R1>ping -h 1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 3.3.3.3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0 packet(s) received
    100.00% packet loss

<R1>ping -h 2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3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4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40 ms

  --- 3.3.3.3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30/32/40 ms

-t(timeout)参数

指定发送完ICMP ECHO-REQUEST后,等待ICMP ECHO-REPLY的超时时间。

<R1>ping -t 31 3.3.3.3
  PING 3.3.3.3: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1 ttl=254 time=30 ms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2 ttl=254 time=30 ms
    Request time out
    Request time out
    Reply from 3.3.3.3: bytes=56 Sequence=5 ttl=254 time=20 ms

  --- 3.3.3.3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3 packet(s) received
    4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20/26/30 ms

注意:ping命令的输出信息中包括目的地址、ICMP报文长度、序号、TTL值、以及往返时间。序号是包含在Echo回复消息(Type=0)中的可变参数字段,TTL和往返时间包含在消息的IP头中。

TRACERT应用

Tracert是检测网络丢包及时延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网络中的路由环路

<RTA>tracert 30.0.0.2
Tracert to 30.0.0.2(30.0.0.2), max hops:30, packet length:40, press CTRL_C to break
 1 10.0.0.2 130 ms  50 ms  40 ms
 2 20.0.0.2 80 ms  60 ms  80 ms
 3 30.0.0.2 80 ms  60 ms  70 ms 

TRACERT常用的配置参数如下:

-a (source-ip-address)参数

指定tracert报文的源地址。

-f (first-ttl)参数

指定初始TTL。缺省值是1。

-m (max-ttl)参数

指定最大TTL。缺省值是30。

-name参数

使能显示每一跳的主机名。

-p (port)参数

指定目的主机的UDP端口号。

TRACERT原理

第一步:发送一个UDP报文,TTL值为1

RTA向目的端主机B发送一个UDP报文,TTL值为1,目的UDP端口号是大于30000的一个数,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于30000的UDP端口号是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不可能使用的端口号。
第一跳(RTB)收到源端发出的UDP报文后,判断出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不是本机IP地址,将TTL值减1后,判断出TTL值等于0,则丢弃报文并向源端发送一个ICMP超时(Time Exceeded)报文(该报文中含有第一跳的IP地址10.0.0.2),这样源端就得到了RTB的地址。

第二步:发送一个UDP报文,TTL值为2

源端收到RTB的ICMP超时报文后,再次向目的端发送一个UDP报文,TTL值为2。第二跳(RTC)收到源端发出的UDP报文后,回应一个ICMP超时报文,这样源端就得到了RTC的地址(20.0.0.2)。

第N步:发送一个UDP报文,TTL值为N

以上过程不断进行,直到目的端收到源端发送的UDP报文后,判断出目的IP地址是本机IP地址,则处理此报文。根据报文中的目的UDP端口号寻找占用此端口号的上层协议,因目的端没有应用程序使用该UDP端口号,则向源端返回一个ICMP端口不可达(Destination Unreachable)报文。
源端收到ICMP端口不可达报文后,判断出UDP报文已经到达目的端,则停止Tracert程序,从而得到数据报文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历的路径(10.0.0.2;20.0.0.2;30.0.0.2)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3817711/2456633

时间: 2024-10-07 09:55:05

深入浅出网工第二个协议---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的相关文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是IP层的组成部分,传递差错报文或其他信息. ICMP报文被封装在IP数据报内部: 详细格式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个字段含义例如以下: 8位类型.表示该ICMP报文的含义.如目的不可达.超时.请求回显等. 8为代码. 进一步描写叙述该ICMP报文.ICMP报文的类型由类型字段和代码字段共同决定. 16位检验和.和IP首部检验和的算法同样. 我们常常使用的ping程序就是基于ICMP报文进行的传输.pingclient发送一个ICMP回显请求报文,serve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读书笔记

章节回顾: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1章 概述-读书笔记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2章 链路层-读书笔记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3章 IP:网际协议(1)-读书笔记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3章 IP:网际协议(2)-读书笔记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4章 ARP:地址解析协议-读书笔记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5章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读书笔记 <TCP/IP详解卷1:协

《TCP/IP详解卷2:实现》笔记--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CMP在IP系统间传递差错和管理报文,是任何IP实现必须和要求的组成部分.可以把ICMP分成两类:差错和查询.查询报文 是用一对请求和回答定义的.差错报文通常包含了引起错误的IP包的第一个分片的IP首部(和选项),加上该分片数据部分 的前8个字节. 下图显示了所有目前定义的ICMP报文.双线上面的是请求和回答报文,双线下面的是差错报文. PRC_栏显示了Net/3处理的与协议无关的差错码和ICMP报文之间的映射.对请求和回答,这一列是空的.因为在这种情况 下不会产生差错.如果对一个ICMP差错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引言 I C M P经常被认为是 I P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传递差错报文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 I C M P报文通常被I P层或更高层协议( T C P或U D P)使用.一些I C M P报文把差错报文返回给 用户进程. 在本章中,我们将一般地讨论 I C M P报文,并对其中一部分作详细介绍:地址掩码请求和 应答.时间戳请求和应答以及不可达端口 ICMP报文的类型 各种类型的I C M P报文如图6 - 3所示,不同类型由报文中的类型字段和代码字段来共同决定. 图中的最后两列表明 I C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实现学习笔记

ICMP是网络层的一个协议,可以看作IP协议的附属协议,因为它主要被IP用来与其他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文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当然,更高层协议(tcp/udp)甚至有些用户进程也可能用到ICMP报文 注册ICMP协议和ICMP协议的处理涉及以下文件: net/ipv4/icmp.c ICMP协议处理入口 net/ipv4/af_inet.c 网络层和传输层接口 ICMP报文结构 参见tcp/ip协议学习笔记(5)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 注

tcp/ip协议学习 第四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派猴子来的救兵 关于ICMP的RFC文档在此! 干嘛的 在我看来, ICMP协议主要就是为了互相传递/查询一些基本信息, 大部分是传递一些错误信息. 比如A发送UDP信息到B的10000端口, 但B的10000端口并没有开放, 就会回一个ICMP包给A, 告诉A10000端口未开放. 基本的查询信息, 比如最常用的ping命令, 就是发送ICMP包到目的主机, 然后等待目的主机的响应(响应也是ICMP包). 协议 协议定义的非常简单. ICMP在IP层上面一层. 前面是20个字节的IP头, 然后

《TCP/IP详解卷1:协议》——第6章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转载)

1.引言 ICMP被认为是IP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传递差错报文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ICMP报文通常被IP层或更高层协议(TCP或UDP)使用.一些ICMP报文把差错报文返回给用户进程. ICMP报文是在IP数据报内部被传输的.如图6-1所示: ICMP报文的格式如图6-2所示: 说明: (1)所有报文的前4个字节都是一样的,剩下的其他字节则互不相同. (2)类型字段可以有15个不同的值,以描述特定类型的ICMP报文.某些ICMP报文还使用代码字段的值来进一步描述不同的条件. (3)检验和字段

《TCP/IP具体解释卷2:实现》笔记--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CMP在IP系统间传递差错和管理报文,是不论什么IP实现必须和要求的组成部分.能够把ICMP分成两类:差错和查询.查询报文 是用一对请求和回答定义的.差错报文通常包括了引起错误的IP包的第一个分片的IP首部(和选项),加上该分片数据部分 的前8个字节. 下图显示了全部眼下定义的ICMP报文.双线上面的是请求和回答报文,双线以下的是差错报文. PRC_栏显示了Net/3处理的与协议无关的差错码和ICMP报文之间的映射.对请求和回答,这一列是空的.由于在这样的情况 下不会产生差错.假设对一个ICM

ICMP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CMP端口不可达验证. 1.准备 window上下载tftp32软件,并设置好服务器IP地址(window系统的ip),并关闭windows防火墙.如下图所示: 2.ubuntu虚拟机,安装tftp服务,并安装wireshark.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 3. 打开wireshark. 启动tftp服务,并连接window,指定8000端口,这个端口号是没有进程在使用的,当需要get文件,最终会显示端口不可达,超时. wireshark显示端口不可达.(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