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js第三天小结

1.冒泡排序分析:

例:将数组[9,8,7,6,5,4,3,2,1,0]按照从小打大的顺序进行冒泡排序。

演变过程:

第一趟:

8,7,6,5,4,3,2,1,0,9    比较了9次;

第二趟:

7,6,5,4,3,2,1,0,8,9    比较了8次;

第三趟:

6,5,4,3,2,1,0,7,8,9    比较了7次;

第四趟:

5,4,3,2,1,0,6,7,8,9    比较了6次;

第五趟:

4,3,2,1,0,5,6,7,8,9    比较了5次;

第六趟:

3,2,1,0,4,5,6,7,8,9    比较了4次;

第七趟:

2,1,0,3,4,5,6,7,8,9    比较了3次;

第八趟:

1,0,2,3,4,5,6,7,8,9    比较了2次;

第九趟:

0,1,2,3,4,5,6,7,8,9    比较了1次;

外层循环循环1次,内层循环9次。

外层趟数一共是数组长度(array.length-1),设置外层循环for(var i=0;i<array.length-1;i++)

内层比较次数随着外层趟数的增加而递减,但是比较的次数与外层的趟数的和为10即数组长度array.length.所以设内层循环为for(var j=0;j<array.length-1-i)  ----减去i是为了提升效率后面不需要再进行比较了(每次的比较次数都在递减)。

实例:

     冒泡排序,从小到大    [65,97,76,13,27,49,58]
            var array=[65,97,76,13,27,49,58];
            for(var i=0;i<array.length-1;i++){
                for(var j=0;j<array.length-1-i;j++){
                    if(array[j]>array[j+1]){
                        var temp=array[j];
                        array[j]=array[j+1];
                        array[j+1]=temp;
                    }
                }
            }
             console.log(array);
       //从大到小排序
        var array=[65,97,76,13,27,49,58];
        for(var i=0;i<array.length-1;i++){
            for(var j=0;j<array.length-1-i;j++){
                if(array[j]<array[j+1]){
                    var temp=array[j];
                    array[j]=array[j+1];
                    array[j+1]=temp;
                }
            }
        }
        console.log(array);

2.函数

函数:代码复用的一种机制或封装某种功能的代码段。

函数的定义:

function 函数名([参数列表]){

函数体(都是可执行的或是要执行的代码);

}

函数名:一般是一个动词,代表某种功能,名字最好也要遵循驼峰命名法。

函数的调用:   函数名();

函数的好处:一次声明或定义,多次调用。

函数的组成----三要素: 函数的三要素: 函数名(函数的功能),参数,返回值

每一个函数都有返回值,如果没有明确的返回值,一般返回undefined。

函数的形参与实参:

在函数调用的时候,会将函数的实参复制一份传给形参之中,函数的形参与实参的个数是可以不一样的。

var i= 0;
function getSum(a,b,c){ //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使用的参数叫做形参,起占位置的作用
    // arguments
    a = a || 0;
    b = b || 0;
    c = c || 0;
    console.log(a+b+c);
}

getSum(10,20);//在函数真正的调用的时候,传入的数据,才是实参

函数里return的用法:

Return一般返回的是函数之中的数据,return之后如果跟着的是数据,那么该数据就是整个函数最后的返回值。程序运行时会将这个值先返回出去,接着跳出当前函数,后面的代码就不再执行了。若是return之后没有数据,程序运行到此之后就会立刻跳出当前函数,之后的代码都不会再执行。

function getSum(a,b){
    a = 100;
    return  a + b ; //将计算后的结果用关键字return返回出去
    console.log("看我执行了没有。。。。"); // return后面的代码不再执行
}
var num = getSum(a,b);
console.log(num*2);

函数的嵌套:一个函数里调用里一个函数。

例:

求3个数中的最大值
  function max(a,b){
           if(a>b){
              return a ;
           }else{
               return b;
           }

       }
         function max2(a,b,c){
//             var d=max(a,b);
//             var e=max(d,c);
             var f=max(max(a,b),c);  //函数max2之中调用了max的函//数方法
//             return e;
             return f;
         }
         console.log(max2(4,8,10));
时间: 2025-01-18 01:27:01

学习js第三天小结的相关文章

js基础学习笔记(三)

3.1 认识DOM 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定义访问和处理HTML文档的标准方法.DOM 将HTML文档呈现为带有元素.属性和文本的树结构(节点树). 先来看看下面代码: 将HTML代码分解为DOM节点层次图: HTML文档可以说由节点构成的集合,三种常见的DOM节点: 1. 元素节点:上图中<html>.<body>.<p>等都是元素节点,即标签. 2. 文本节点:向用户展示的内容,如<li>...</li&g

更快学习 JS 的 6 个简单思维技巧

当人们尝试学习 JavaScript , 或者其他编程技术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同样的挑战: 有些概念容易混淆,特别是当你学习过其他语言的时候. 很难找到学习的时间(有时候是动力). 一旦当你理解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却很容易再一次忘记. 可以使用的工具甚多且经常变化,所以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入手. 幸运的是,这些挑战最终都可以被战胜.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介绍 6 个思维技巧来帮你更快的学习 JavaScript ,让你成为一个更快乐更多产的程序员. 1.不要让将来的决定阻止你进步 对于很多学习 JavaSc

ASP.Net MVC开发基础学习笔记:三、Razor视图引擎、控制器与路由机制学习

一.天降神器“剃须刀” — Razor视图引擎 1.1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MVC3.0 在MVC3.0版本的时候,微软终于引入了第二种模板引擎:Razor.在这之前,我们一直在使用WebForm时代沿留下来的ASPX引擎或者第三方的NVelocity模板引擎. Razor在减少代码冗余.增强代码可读性和Visual Studio智能感知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优势.Razor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ASP.Net开发者的喜爱. 1.2 Razor的语法 (1)Razor文件类型:Razor支持两种文件类型,分

Knockout学习笔记(三)

之前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单一的observable(即便是observableArray也是一种observable),而文档Using computed observables则主要是针对ko.computed这一function,它能够将多个observable联系起来,无论这些observable中的哪个发生了变化,ko.computed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将结果反应在UI中. 首先,创建一个view model如下: 1 function MyViewModel() { 2 this.fi

Jquery学习之路(三) 实现弹出层插件

弹出层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登陆,一些同页面的操作,别人的总归是别人的,自己的才是自己的,所以一直以来想写个弹出层插件.不多废话,直接开始吧! 不想看可以在这里直接下载源码xsPop.zip 1:遮罩层 要弹出层,先要用一个遮罩层挡在下面的页面,此遮罩层是全屏的,页面滚动也要有,所以设置 position: fixed;还要有透明效果,下面是我定义的遮罩层css,取名mask .mask { position: fixed; width: 100%; height: 100%; backgroun

快速学习C语言三: 开发环境, VIM配置, TCP基础,Linux开发基础,Socket开发基础

上次学了一些C开发相关的工具,这次再配置一下VIM,让开发过程更爽一些. 另外再学一些linux下网络开发的基础,好多人学C也是为了做网络开发. 开发环境 首先得有个Linux环境,有时候家里机器是Windows,装虚拟机也麻烦,所以还不如30块钱 买个腾讯云,用putty远程练上去写代码呢. 我一直都是putty+VIM在Linux下开发代码,好几年了,只要把putty和VIM配置好,其实 开发效率挺高的. 买好腾讯云后,装个Centos,会分配个外网IP,然后买个域名,在DNSPod解析过去

学习NodeJS第三天:打造Nodejs的调试环境(中)

2012-12-07 因追加<学习 NodeJS 第三天:打造 Nodejs 的调试环境(下)>的缘故,特此将原来的<下>篇改为<中>篇,如标题所示.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安装 Eclipse 调试插件的情况,这对于还不熟悉 Eclipse 开发平台的用户是至关重要的,希望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图片加文字说明,把 Nodejs 困难的地方变简单和清晰.友好和轻松. 现在正式进入要调试程序肯定要有调试代码.下面就是我们第一个测试的代码,很小的行数: var sys = req

js自定义类的小结

目前在Javascript中,已经存在一些标准的类,例如Date.Array.RegExp.String.Math.Number等等,这为我们编程提供了许多方便.但对于复杂的客户端程序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 与Java不同,Java2提供给我们的标准类很多,基本上满足了我们的编程需求,但是Javascript提供的标准类很少,许多编程需求需要我们自己去实现,例如Javascript没有哈西表Hashtable,这样的话在处理键值方面就很不方便. 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个完整的Javascript对象

jQuery手写几个常见的滑动下拉菜单 分分秒秒学习JS

一般的企业网站再我们再实际工作中,有些特效,用jQuery来做,显得极其简单,除非一些大的公司,需要封装自己的类. 今天,我们讲解jQuery入门知识,来写几个简单jQuery滑动下拉菜单.感受一下jQuery的简单快速的神奇之处. 学完本章,可以书写最常见的下拉菜单写法. 案例1 效果如图所示: 在书写这个滑动的下拉菜单的时候,我们首先来认识下jQuery里面的滑动方法 :slideToggle() slideToggle(执行时间,运动方式,返回函数) 执行时间: 常用的是 "slow&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