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方赢 来源:
有钱人,不一定就有富人思维。实际上很多富人都是白手起家的,他们凭着超越一般人的思维水平才成功的。
搞明白以下三点,你就读懂了富人思维。
01
诺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理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曾出了这么一个思考题:
你面临两个选择,
A,直接得到100万美元;
B,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
你选哪个?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个。因为这个选择毫无风险、毫无悬念。
第二个选项,虽然1亿比100万更多,但是,还有50%的可能你一分钱都得不到。与其有风险、有悬念,不如拿那100万走人。
以上是根据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的行为经济学基本原理之一“确定效应”设计的问题。
什么是确定效应?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下面这个是卡尼曼和特韦斯基提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反射效应”。
什么是反射效应?
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反射效应的实验。
A.你一定会赔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赔40000元,20%可能不赔钱。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投票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情愿“花钱消灾”选择A,大部分人愿意和命运抗一抗,选择B。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会跳出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选B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风险要大于-30000元。现实是,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也就是说,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反射效应”(reflectioneffect)。
“反射效应”是非理性的,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喜欢将赔钱的股票继续持有下去。统计数据证实,投资者持有亏损股票的时间远长于持有获利股票。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套牢”股票。
这两个原理说明了穷人思维的两个特点:
不用理性思维,受本能与直觉操纵。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盲目的冒险家。
02
前面说了,选择100万的,都是保守思维,也就是穷人思维。
而选择1亿的,才是富人思维。
那么这里起作用的是什么样的富人思维呢?
假设有一个人叫“刘毕”。他来到我们面前,选择放弃了“A,直接得到100万美元”,而选择了“B,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有富人思维的刘毕是怎么运转这个50%可能的1亿的,并使之产生巨大价值的。
他卖这个选择权。
既然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按这个概率,这个选择权的价值就是5000万美元。
你害怕损失。但总有比你更有钱、更有冒险精神的人,想要这个机会。于是,他找到一个人,以1000万或者2000万,卖掉这个5000万的选择权。
这样一来,他都赚得比100万更多。
如果他认识的富人不愿赌这么大,怎么办呢?
他会想到可以这样交易:“我把这个价值5000万的选择权卖给你,但是首付100万美元,如果你中了一个亿,我要求再分成一半,你觉得怎么样?”
如此一来,你可以得到100美元,外加50%获得5000万的机会。比之于拿100万走人的人更值得。
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把选择权切碎,碎成10万份,或20万份,做成彩票发售。
特等奖8888万美元;一等奖3名;222万美元;二等奖10名,33万美元;三等奖……
好赌的穷人们立即趋之若鹜。穷人为实现自己的发财梦,会扎在这种小概率的事件中不挪窝,他们两块两块地花光积蓄,去给富人交钱,帮富人发更大的财,做更大的蛋糕。
通过以上选择,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差的,只是思维不同。
这个思维是“视界思维”!视界思维,指一个人通过学习,拥有超前与开阔的事业与理财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超前,就是先人一步。
“视界思维”狭隘的人,会局限于本能与现有视界——只看到眼前利益与未来风险,看不见未来更大而可行性也大的利益。
“视界思维”开阔的人,会跳出本能,看见更大的机会与盈利可能。然后,用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使这个可能变现为财富。
以上故事中的刘毕,所以选择 “B,你有50%的机会得到1亿美元,当然还有50%机会什么都没有”,因为他具有发现这个机会与如何利用这个机会的全面能力的“视界思维”。
而选择“A,直接得到100万美元”的人,都不具备这方面的“视界思维”。
再讲个相关的真实故事。
我有一个北京朋友。在十几年前,当年的北京城很多地方房价就几千元一平,那时多数人不懂房价未来会大涨,既使知道也不懂如何利用这个趋势赚钱。
我这个朋友在香港美国呆过半年,明白了房地产是一种投资理财机会,并向那里的朋友学会了一套如何四两拔千金炒房术。
他回京后,凭着超前的“视界思维”一一这套四两拔千金炒房术,一边打工一边炒房。十年后,当大家都明白过来但为时己晚时,这哥们已经赚了十几套房,辞职到三亚,享受着“睡觉收入”与悠闲退休生活去了。
03
几年前,冯小刚拍了部电影《一九四二》,电影故事源自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
逃荒人流中有一位地主范殿元及其家人、长工。
三个月后,逃荒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家人也没了。虽然一切都没了,但影片后半部分,范殿元对还是他的长工说了下面的话:
等到了陕西,立住了脚,那就好办了;
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
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这个叫范殿元的人的思维方式,包括“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的“视界思维”与“逆思维”。
其中的“逆思维”比“视界思维”更厉害,是一种高级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视界思维”作为一种超前的专门的知识、技能、经验,只能在一个领域一个时期发挥作用,时过境迁,就无能为力了。而“逆思维”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视界思维”。
与优秀者釆取的“逆思维”相反,那些平庸者,都釆取“顺思维”。
釆取“顺思维”的人在行为上有一个共同表现 ,面对困难 ,接受一件未做过的任务 ,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 ,或面临需要提升目标时 ,他们都会面露难色在心里打退堂鼓 ,嘴里吐出“不可能”。
他们常常用现有的方法、习惯、经验及现有的资源条件 ,去看待与评估具有挑战性的新事情、新任务或超越于现有条件的高目标 ,认为不可能做到。
平庸者,往往有以下四种“顺思维”:
(1)自我设限。受限于熟悉和习惯的事 ,受限于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有什么条件办什么事。不愿意改进方法 ,不愿意做不熟悉的事 ,不愿主动挑战有难度的目标。
(2)轻言放弃。碰到挫折 ,浅尝辄止 ,轻易放弃。
(3)缺乏系统思路。分析问题只看表层,解决问题思路狭隘。不善于学习创新。
(4)非理性思维。受本能与直觉操纵,如,本文开头讲的,人在面临获利时,不愿冒风险;而在面临损失时,人人都成了盲目的冒险家。
所以这些人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甚至招来厄运。
我认为造成富人与穷人之间这种鸿沟的是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人们要改变命运 ,必须先改变这种“顺思维”,培养“逆思维”。
“逆思维”的行为特点 :
(1)“应该”思维
做事要先想应不应该去做 ,而不要先想能不能做。应该做的事 ,如面临责任、竞争、机会、危机 ,有条件的要做 ,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去做。做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感觉与欲望来 ,而应该先找到做事做人的正确的最高价值观与最高成功法则。以此为根据来推导出战略战术 ,作出选择。出发点错了即大错 ,谁也帮不了你、救不了你。
(2)“可能”思维
思维不要受限于现有的经验与资金资源条件 ,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方便、自己的既得利益。受限多了 ,思维就打不开 ,失去想象力与创造力。
要自信,不说不可能。要超越自我 ,超越眼前 ,看到未来无限的可能。
我有一个朋友与客户叫郑福双,他几万元起家现在做到近百亿资产 ,是国内视频行业龙头企业新奥特的创始人 ,他说过一句话很有智慧 : 把自己的钱看成天下的钱 ,把天下的钱看成自己的钱。有此心态 ,胸怀与视野便无比开阔 ,世界到处都是你的路。
(3)倒推思维与穷尽假设
采用目标倒推手段、手段再倒推下一层手段 ,层层倒推层层解决的方式 ,并放开想象与视野,穷尽假设,敢学敢想敢试 ,多学多想多试。
采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多高的目标,都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与正确的方法,都有可能把天下假设属于你的钱与资源,变成真正属于你的钱你的资源。
倒推思维也是“化难为易”思维。把看似不可能做成的复杂事情、大事情 ,分解成容易完成的众多小事情。然后,积小胜为大胜,化平凡为卓越。
(4)反求诸己思维
碰到问题不要怪别人,跟自已较劲,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从改变自己着手。
逆思维,是一种突破现状、超越自己与超越对手的跨越式发展核心思维方式,是一种具有原创力的、生生不息、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国内外那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其成功奥妙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领导到核心员工大多具有这种逆思维习惯及相应的文化氛围。
让逆思维成为每个员工的一种精神基因,就能打造出一支有条件能干成大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能干成大事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nleelove/p/986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