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我们在互联网奋斗的故事》的样章,比较喜欢里面的行业创业篇中的《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观察》,里面有不少干货,感觉作者是一位草根一族,没有太过光辉的背景,从小兵摸爬滚打成如今的领头兵。很羡慕作者能有建立校园网的经历,在那个年代能有一个几千台计算机局域网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所有的大学生有机会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游戏、娱乐、社交以及简单的电商,可能那时还无法网上支付。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温水中的青蛙,没有任何压力,在舒适的环境中越来越迷失,一旦环境发生改变,自己就会彻底崩溃,自暴自弃。只有当压力变成动力,激励我们前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有较强的抗击打能力。正如作者初涉J2EE,没有任何经验,然而却能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起项目经理的职责。这个项目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执着的态度,许多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有些人懂得把握机会,坚持自己的方向,执着的追求心中的麦加。
当作者从传统行业转战互联网,面对不同的做事方式,工作习惯,却能很快适应,这是每个开发者最需要学习的,与以前学习和工作练就的强大的内心和抗压能力是分不开的。互联网行业强调的是快,先入为主,敏捷迭代,面向的不再是传统行业那些固定思维的客户,而是互联网各类不同人的口味,我们需要的是适应,去得到不同层次的人的认同,因此这是一个极富挑战的行业。然而,这里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应对“快”带来的各种不适应。
互联网聚集的是一群牛人,这里面也诞生了很多奇人。作者感受着赶集网不一样的企业文化--正*传奇,做一个正直的人,互联网讲究的是平等,我们不应被大家的级别限制话语的分量,而应该让数据发声。互联网造就传奇,那是因为这里无论牛人还是奇人,做事都追求极致,把事情做得更好,让用户每次接触到我们都会感觉so amazing。
传统行业做软件培养的是规范,以一种循规蹈矩的方式去做事情;互联网行业做软件讲究的是快,通过快速迭代迎合市场,迎合网民,以一种出奇不意的方式做事情。很多人下一步就会自己创业,然而创业的路上暗礁重重,我们如何能不触礁创业成功,也许没有可以复制的路。一个创业团队的标配是技术产品团队、市场团队和销售团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将人才召之即来,来之则安。如果自己的团队有充裕的资金,应该用这笔资金先运转初创团队,等到产品有一定群众基础,再考虑找天使投资,这样能让产品的价值最大化。最后创业最重要也是最难见之成效的就是产品的运营和推广,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因为没有太多资金,无法和一些巨头一样在各大门户网站或者电视广告上大做文章,然而小米的推广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为我们搭好的推广平台,需要的只是推广的创意。
相信现在的我们每个码农无论是在传统行业忍受着某些刁钻的客户的谩骂;还是在互联网行业过着行尸走肉,每天都在和速度赛跑,争夺着网民的亲睐;还是享受着创业的艰辛所带来的成就感,总之,我们都在观察,观察着行业的动态,观察着市场的动向,苦苦的寻觅着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