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平台下GCC和GDB的使用注意点

在学习《大话数据结构》的链式二叉树结构时,我不经意对作者的源码做了一些修改,将原本的ABDH#K###E##CFI###G#J##改成了ABD##CR##(#代表NULL),当时改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二叉树构造的合理性问题,事实上,后者是不符合规范的,所以编译运行之后,GCC出现了“段错误 (核心已转储)”这么一个错误提示。而当时我以为是源代码有问题,因此首先想到的便是分析源码的正确性。

正是这么一个乌龙,使我遇到了层出不穷的问题。

为了测试主程序的正确性,我先写了一段简单的测试码: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th.h"
#include "time.h"

typedef struct BiTNode{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BiTNode, *BiTree;

void InitBiTree(BiTree *T)
{
        *T = NULL;
}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
        char ch;
        scanf("%c", &ch);
        if(ch == '#'){
                *T= NULL;
        }
        else{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T)->lchild = NULL;
                (*T)->rchild = NULL;
                if (!*T)
                {
                        exit(OVERFLOW);
                }
                (*T)->data = ch;
                CreateBiTree(&(*T)->lchild);
                CreateBiTree(&(*T)->rchild);
        }
}

int main()
{
        char ch;
        BiTNode *T;
        InitBiTree(&T);
        CreateBiTree(&T);
        return 0;
}

其中,我用scanf代替了原本的字符串拷贝工作,本来是想简化程序的,没想到,运行之后居然出现了如下问题:

~/C$ ./a.out
a
#
#
#
#
#
……

程序进入了死循环!照道理,输入a, #, #之后,程序就已经结束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只好使用gdb进行debug。

之前我对gdb的了解仅限于start和s两个命令,但在这个实例中,这两个命令便不够用了。如果只使用s命令,便会出现如下情况“scanf.c: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无法完成scanf指令!程序进入死循环!

(gdb) start
Temporary breakpoint 1 at 0x4006be: file test.c, line 43.
Starting program: /home/thomas/C/main 

Temporary breakpoint 1, main () at test.c:43
43	        InitBiTree(&T);
(gdb) s
InitBiTree (T=0x7fffffffdc38) at test.c:15
15	        *T = NULL;
(gdb)
16	}
(gdb)
main () at test.c:44
44	        CreateBiTree(&T);
(gdb)
CreateBiTree (T=0x7fffffffdc38) at test.c:21
21	        scanf("%c", &ch);
(gdb)
__isoc99_scanf (format=0x400764 "%c") at isoc99_scanf.c:27
27	isoc99_scanf.c: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gdb)
32	in isoc99_scanf.c
(gdb)
36	in isoc99_scanf.c
(gdb)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s命令会进入程序中调用的每个子程序内部,类似于scanf, malloc等系统函数也一样,但是一旦进入这些程序的内部,那基本上就永无出头日了,所以,对于这些系统函数,需要用n指令执行。

接下去我们便可以从控制台向gdb中输入数据了。

CreateBiTree (T=0x7fffffffdc38) at test.c:21
21	        scanf("%c", &ch);
(gdb) n
A
22	        if(ch == '#'){
(gdb)
26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gdb)
27	                (*T)->lchild = NULL;
(gdb)
28	                (*T)->rchild = NULL;
(gdb)
29	                if (!*T)
(gdb)
33	                (*T)->data = ch;

到这儿,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但是下面问题来了!

(gdb)
34	                CreateBiTree(&(*T)->lchild);
(gdb) s
CreateBiTree (T=0x602018) at test.c:21
21	        scanf("%c", &ch);
(gdb) n
22	        if(ch == '#'){

奇怪!命名输入了n指令!为什么不让我从控制台输入数据呢?只好用p指令查看一下ch里面究竟被赋了什么值。

(gdb)
26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gdb) p ch
$1 = 10 '\n'

原来如此。所有一切都是scanf函数的机制使然,当我们在控制台输入A并输入回车后,缓冲区内其实保留了A和\n两个字符,第一个scanf只读取了A,这时缓冲区还剩下\n,于是第二个scanf就自动读取了这个\n。

关于scanf的使用注意点,我在网上找到了这篇文章,里面有详细的说明。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在第一次scanf输入时就把所有的输入值一次性写入,例如,直接写入a##,就没有问题。

还有其他办法吗?

上面那篇文章中提到了fflush刷新缓冲区的做法,我尝试了一下,发现行不通,原因在于linux平台不支持fflush,该函数的这个用法只在VC6上适用,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C语言一定要配合linux学,否则你脑子里的标准全是MS的,根本不是C99。

到这儿,我们再测试程序,就会发现源程序没问题。我也是后来才发现是自己的乌龙导致了这么一次纠结的debug,不过好歹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东西。

最后,附上链式二叉树源代码。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math.h"
#include "time.h"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MAXSIZE 100 /* 存储空间初始分配量 */

typedef int Status;		/* Status是函数的类型,其值是函数结果状态代码,如OK等 */

/* 用于构造二叉树********************************** */
int index=1;
typedef char String[24]; /*  0号单元存放串的长度 */
String str;

Status StrAssign(String T,char *chars)
{
	int i;
	if(strlen(chars)>MAXSIZE)
		return ERROR;
	else
	{
		T[0]=strlen(chars);
		for(i=1;i<=T[0];i++)
			T[i]=*(chars+i-1);
		return OK;
	}
}
/* ************************************************ */

typedef char TElemType;
TElemType Nil=' '; /* 字符型以空格符为空 */

Status visit(TElemType e)
{
	printf("%c ",e);
	return OK;
}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结点结构 */
{
   TElemType data;		/* 结点数据 */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 左右孩子指针 */
}BiTNode,*BiTree;

/* 构造空二叉树T */
Status InitBiTree(BiTree *T)
{
	*T=NULL;
	return OK;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操作结果: 销毁二叉树T */
void DestroyBiTree(BiTree *T)
{
	if(*T)
	{
		if((*T)->lchild) /* 有左孩子 */
			DestroyBiTree(&(*T)->lchild); /* 销毁左孩子子树 */
		if((*T)->rchild) /* 有右孩子 */
			DestroyBiTree(&(*T)->rchild); /* 销毁右孩子子树 */
		free(*T); /* 释放根结点 */
		*T=NULL; /* 空指针赋0 */
	}
}

/* 按前序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一个字符) */
/* #表示空树,构造二叉链表表示二叉树T。 */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
	TElemType ch;

	/* scanf("%c",&ch); */
	ch=str[index++];

	if(ch=='#')
		*T=NULL;
	else
	{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if(!*T)
			exit(OVERFLOW);
		(*T)->data=ch; /* 生成根结点 */
		CreateBiTree(&(*T)->lchild); /* 构造左子树 */
		CreateBiTree(&(*T)->rchild); /* 构造右子树 */
	}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 */
/* 操作结果: 若T为空二叉树,则返回TRUE,否则FALSE */
Status BiTreeEmpty(BiTree T)
{
	if(T)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

#define ClearBiTree DestroyBiTree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操作结果: 返回T的深度 */
int BiTreeDepth(BiTree T)
{
	int i,j;
	if(!T)
		return 0;
	if(T->lchild)
		i=BiTreeDepth(T->lchild);
	else
		i=0;
	if(T->rchild)
		j=BiTreeDepth(T->rchild);
	else
		j=0;
	return i>j?i+1:j+1;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操作结果: 返回T的根 */
TElemType Root(BiTree T)
{
	if(BiTreeEmpty(T))
		return Nil;
	else
		return T->data;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p指向T中某个结点 */
/* 操作结果: 返回p所指结点的值 */
TElemType Value(BiTree p)
{
	return p->data;
}

/* 给p所指结点赋值为value */
void Assign(BiTree p,TElemType value)
{
	p->data=value;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 */
/* 操作结果: 前序递归遍历T */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NULL)
		return;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它对结点操作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 再先序遍历左子树 */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 */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 */
/* 操作结果: 中序递归遍历T */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NULL)
		return;
	InOrderTraverse(T->lchild); /* 中序遍历左子树 */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它对结点操作 */
	InOrderTraverse(T->rchild); /* 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 */
}

/* 初始条件: 二叉树T存在 */
/* 操作结果: 后序递归遍历T */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NULL)
		return;
	PostOrderTraverse(T->lchild); /* 先后序遍历左子树  */
	PostOrderTraverse(T->rchild); /* 再后序遍历右子树  */
	printf("%c",T->data);/* 显示结点数据,可以更改为其它对结点操作 */
}

int main()
{
	int i;
	BiTree T;
	TElemType e1;
	InitBiTree(&T);

	StrAssign(str,"ABDH#K###E##CFI###G#J##");

	CreateBiTree(&T);

	printf("构造空二叉树后,树空否?%d(1:是 0:否) 树的深度=%d\n",BiTreeEmpty(T),BiTreeDepth(T));
	e1=Root(T);
	printf("二叉树的根为: %c\n",e1);

	printf("\n前序遍历二叉树:");
	PreOrderTraverse(T);
	printf("\n中序遍历二叉树:");
	InOrderTraverse(T);
	printf("\n后序遍历二叉树:");
	PostOrderTraverse(T);
	ClearBiTree(&T);
	printf("\n清除二叉树后,树空否?%d(1:是 0:否) 树的深度=%d\n",BiTreeEmpty(T),BiTreeDepth(T));
	i=Root(T);
	if(!i)
		printf("树空,无根\n");

	return 0;
}
时间: 2024-10-09 12:07:27

Linux平台下GCC和GDB的使用注意点的相关文章

在linux平台下,设置core dump文件属性(位置,大小,文件名等)

在linux平台下,设置core dump文件生成的方法: 1) 在终端中输入ulimit -c 如果结果为0,说明当程序崩溃时,系统并不能生成core dump. 2) 使用ulimit -c unlimited命令,开启core dump功能,并且不限制生成core dump文件的大小.如果需要限制,加数字限制即可.ulimit - c 1024 3) 默认情况下,core dump生成的文件名为core,而且就在程序当前目录下.新的core会覆盖已存在的core.通过修改/proc/sys

Linux平台下Java_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

Linux 平台下安装JDK .Eclipse .Android SDK 说明 开发工具需自行去下载,此处就不再累述 该教程安装环境为 Ubuntu 14.04 x64 其他Linux操作方式基本相同 设计文件修改部分,请先备份要修改的文件,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不能还原 Liunx 平台下区分大小写,输入文件名或路径建议复制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部分操作涉及root权限,为了避免麻烦 请直接使用 root权限操作 开启root权限: 1. sudo su root 2. 后面的提示中输入用户密码 安装

Linux平台下:块设备、裸设备、ASMlib、Udev相关关系

对磁盘设备(裸分区)的访问方式分为两种:1.字符方式访问(裸设备):2.块方式访问 Solaris平台 : 在Solaris平台下,系统同时提供对磁盘设备的字符.块方式访问.每个磁盘有两个设备文件名: 一个在/dev/dsk目录下,比如/dev/dsk/c1t1d1s1,当以这个设备名操作时,就是以块的方式操作磁盘: 一个在/dev/rdsk目录下,比如/dev/rdsk/c1t1d1s1,当以这个设备名操作时,就是以字符方式(裸设备方式r)操作磁盘 Linux平台 : 在linux平台下,缺省

关于Linux平台下的ZFS文件系统最新情况

Linux平台下的ZFS文件系统分类两个,一个是在用户空间实现的ZFS,一个是通过内核模块实现的ZFS. 用户空间实现的ZFS已经好几年没人维护了,且不说稳定性,单是性能就无法用,相关开发人员已放弃. 内核空间实现的ZFS一直在维护,美国有相关机构在内部使用,按照zfsonlinux上的开发者所说,早已经稳定了,可以在线上使用,但国内使用的人还是寥寥.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Solaris自身发布协议和专利纠纷的限制,此项目的代码仍是基于CDDL发布的,因而不会进入主线内核,所以大家普遍感觉不是

Linux平台下Python的安装及IDE开发环境搭建

Linux平台下Python的安装及IDE开发环境搭建 1.Python安装 Python有2.X和3.X两个版本,由于2.X的版本较稳定,使用者也较多,本文选择使用Python 2.X版本. 安装步骤: (1) 下载Python安装包: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2)  解压安装包:tar zxvf Python-2.7.10.tgz (3)  编译:./compile (4)  安装:make && make install 说明: ① 这样p

linux平台下Oracle database的安装与/etc/redhat-release

linux平台下,在安装oracle10.2.0.1的时候,不要修改/etc/redhat-release的内容. 而是要用runInstaller的一个参数去解决:-ignoreSysPreReqs.因为emc的多路径软件在安装时会读取该文件的内容,错误的内容会导致emc多路径软件安装失败.这也算是一个最佳实践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linux平台下Hadoop下载、安装、配置

在这里我使用的linux版本是CentOS 6.4 CentOS-6.4-i386-bin-DVD1.iso 下载地址: http://mirrors.aliyun.com/centos/6.8/isos/i386/ 0.使用host-only方式 将Windows上的虚拟网卡改成跟linux上的网卡在同一个网段上 注意:一定要将windowsh 的WMnet1的ip设置和你的虚拟机在同一网段,但是ip不一样 一.前期工作: 1.修改linux ip 手动修改 也可以命令修改 vim /etc/

Linux平台下Java调用C函数

JNI是Java native interface的简写,可以译作Java原生接口.Java可以通过JNI调用C/C++的库,这对于那些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Java程序无疑是一个 福音. 使用JNI也是有代价.大家都知道JAVA程序是运行在JVM之上的,可以做到平台无关.但是如果Java程序通过JNI调用了原生的代码(比如 c/c++等),则Java程序就丧失了平台无关性.最起码需要重新编译原生代码部分.所以应用JNI需要好好权衡,不到万不得已,请不要选择JNI,可 以选择替代方案,比如TCP/I

Linux 平台下 YUM 源配置 手册

Redhat/Centos 系的Linux 平台,推荐使用YUM 来安装相关依赖包. 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本地的YUM,一种使用在线的YUM. 1         在线YUM 源 如果操作系统能上网,可以直接使用yum 源. USTC,163的yum源速度都不错. 创建文件:/etc/yum.repos.d/cndba.repo 添加如下内容 #USTC 的YUM 源: [cndba.cn] name=CentOS-$releasever - Base - mirrors.ustc.edu